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新探——基于《共产党宣言》早期传播特点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郭燕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6,共4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而且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由此,本文从《宣言》在早期各个国家大...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而且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由此,本文从《宣言》在早期各个国家大体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总结《宣言》广泛、有效、持久传播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宣言》的传播方式在新世纪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产党宣言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文化新的特征、危害及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胡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资本主义文化日益脱离马克思·韦伯高度赞扬的建立在节俭和适度的清教伦理之上的成功文化特性,表现出新的特征和危害。资本主义文化新特征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念反映,表现为贪欲引发的消费主义、资本贪婪和普遍债务,其本质是对... 资本主义文化日益脱离马克思·韦伯高度赞扬的建立在节俭和适度的清教伦理之上的成功文化特性,表现出新的特征和危害。资本主义文化新特征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念反映,表现为贪欲引发的消费主义、资本贪婪和普遍债务,其本质是对经济增长需求的合法化的价值认同,倡导对经济无休止增长的需要把全球所有的民族—国家与一切事物都纳入资本扩张的逻辑,如巨大的"漩涡"将整个世界卷入其中,难以自拔,并带来自然资本、政治资本及社会资本的枯竭,导致世界局势动荡,它唤起了人民难以遏制也难以满足的持续提高的期望将引发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深受其资本主义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文化 新特点 消费主义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理论视角及特质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国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0,30,共5页
社会关系广泛化和个人之间分立化的矛盾是马克思提出集体主义的基本依据,马克思把重返集体,重建集体主义当作克服个人分立化和社会关系广泛化矛盾的根本出路,强调消灭私有制、个性和能力体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是马克思集... 社会关系广泛化和个人之间分立化的矛盾是马克思提出集体主义的基本依据,马克思把重返集体,重建集体主义当作克服个人分立化和社会关系广泛化矛盾的根本出路,强调消灭私有制、个性和能力体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是马克思集体主义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集体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新探——基于《共产党宣言》早期传播特点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燕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从《宣言》早期在各个国家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从《宣言》早期在各个国家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总结《宣言》广泛、有效、持久传播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宣言》的传播方式,这在新世纪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产党宣言》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建国 朱天义 李传兵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9期118-123,共6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转型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强调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协调合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转型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强调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协调合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农民的主体性缺失以及农民主体性实现缺乏应有制度保障、建构主体社会责任的缺失等问题,但以往研究并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可以考虑从建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农民主体性实现及制度保障等角度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民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程竹汝 郭燕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9-207,281-283,共12页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政治发展理论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进展迅速。从一开始套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到最终概括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不断探索的历程。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政治发展理论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进展迅速。从一开始套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到最终概括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不断探索的历程。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式。学者们对该模式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二是探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政党特色,认为政党特色构成了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最具独特的方面;三是界定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四是研究政治发展模式的核心结构;五是分析政治发展的动力来源;六是聚焦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和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政治发展 中国模式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理论的运行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传兵 周清慧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27,共3页
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理论有着严密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以执政党和参政党并列为运行主体,以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为运行目标,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为运行原则,以求同存异为有效的运行途径。这一运行机制的作用使得"互相促进... 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理论有着严密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以执政党和参政党并列为运行主体,以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为运行目标,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为运行原则,以求同存异为有效的运行途径。这一运行机制的作用使得"互相促进"理论具有了很强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互相促进"理论决定了执政党与参政党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考察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理论的运行机制,对我们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建设 参政党建设 相互促进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与强化:网络公共领域与中国当代市民社会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波亚 郭燕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152,共4页
"公共领域"具有主体涵盖面广泛、内容极具批判性、媒介功能强大、公共舆论作用效果明显等特点。中国市民社会与网络公共领域存在双向互动、相互依赖关系。网络公共领域在促使信息传播的民主化、培养民众的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 "公共领域"具有主体涵盖面广泛、内容极具批判性、媒介功能强大、公共舆论作用效果明显等特点。中国市民社会与网络公共领域存在双向互动、相互依赖关系。网络公共领域在促使信息传播的民主化、培养民众的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为市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新场域三方面促进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健康生长和发展。而市民社会的不断成熟也为网络公共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主体资源,使网络公共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市民社会的日趋成熟会最终把网络公共领域纳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网络公共领域 市民社会 网络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涵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郭燕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2,共6页
在中国,人们常常混淆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统治权。在西方,他们更加强调思想自由,甚至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思想自由是矛盾的。事实上,这都与没有认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涵有着直接的关系。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性质上体现为软实力;在功能上,... 在中国,人们常常混淆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统治权。在西方,他们更加强调思想自由,甚至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思想自由是矛盾的。事实上,这都与没有认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涵有着直接的关系。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性质上体现为软实力;在功能上,意识形态领导权已经成为摄取合法性重要变量和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在内容上,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为一种价值共识;在过程上,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为"主导意识形态"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领导权 软实力 合法性 价值共识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模式”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传兵 俞思念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1,共3页
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中国的现代化却作出了自己的划时代创造,形成了富于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经验。中国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模式"表示出前所... 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中国的现代化却作出了自己的划时代创造,形成了富于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经验。中国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模式"表示出前所未有的关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评判中国现代化道路,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根本优势。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走着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国现代化有着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现代化 国际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易丹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生活德育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模式,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其... 生活德育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模式,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其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道德 生活德育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关于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西方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发端于古代,以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和亚里士多德“实现幸福”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形成于近代,以康德的“道德主体性”和费希特的“自我完善”的... 关于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西方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发端于古代,以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和亚里士多德“实现幸福”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形成于近代,以康德的“道德主体性”和费希特的“自我完善”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深化于现代,以杜威的新教育观和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自我思想道德教育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者就业统筹的现实途径与政策配套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永兰 夏守财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30-33,共4页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就业机会、就业培训、就业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应从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就业机会、就业培训、就业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应从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协调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劳动用工制度,构建平等就业的教育体制和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着手,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就业统筹 公共服务 政策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传兵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2期26-27,共2页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新时期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前提;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根本;不断...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新时期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前提;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根本;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这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群众 党群关系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自由与思想束缚的双悖论及其破解路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燕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61-65,共5页
追求思想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但是作为"类"或"群体"的存在,人又有追求归属某个群体、渴望通过服从来得到群体的认同,寻求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的需求。思想自由和思想束缚始终是一对如影随形... 追求思想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但是作为"类"或"群体"的存在,人又有追求归属某个群体、渴望通过服从来得到群体的认同,寻求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的需求。思想自由和思想束缚始终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姐妹"。事实上,这对矛盾导致了公共生活当中两个双悖论的命题:一个是思想自由的悖论;一个是思想束缚的悖论。唯有思想的引导(意识形态领导权)才可以化解这对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自由 思想束缚 悖论 意识形态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网络德育实效评估的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勇 刘璟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79-81,共3页
高校网络德育评估是高校网络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德育评估必须遵循层次性评估与整体性评估相结合、短期效果评估与中长期效果评估相结合等构建原则,依据评估程序,运用主观性定性、面向对象等评估方法,以促进高校网络德育的实... 高校网络德育评估是高校网络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德育评估必须遵循层次性评估与整体性评估相结合、短期效果评估与中长期效果评估相结合等构建原则,依据评估程序,运用主观性定性、面向对象等评估方法,以促进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德育 评估 原则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7
作者 李传兵 俞思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9,共5页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不是偶然的。这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产物,是这种必然性的逻辑形式。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入认识近代上海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进...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不是偶然的。这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产物,是这种必然性的逻辑形式。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入认识近代上海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进行的斗争过程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中国共产党 诞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合法性效应分析
18
作者 郭燕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6,共3页
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就是通过说服、公信、吸引和感染人民群众,而不是用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实现自己长期执政的能力。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信息时代政治传播的感染力、政策和行为的公信力等。党的软实力与执政... 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就是通过说服、公信、吸引和感染人民群众,而不是用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实现自己长期执政的能力。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信息时代政治传播的感染力、政策和行为的公信力等。党的软实力与执政合法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党的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执政合法性的三种资源之间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本质上,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的生成过程就是党执政合法性不断获得的过程。应该理性地对待软实力产生的合法性效应,即党的软实力太强或太弱都会对执政合法性带来挑战,所以保持软实力强弱之间合理的张力结构,才是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软实力 执政合法性 意识形态 政治传播 政府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政治制度的时代性特质与现时性策略——以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政治制度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安琪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7,共3页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作为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代表者,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诉求,提高了执政党的执政质量。我国宪法及相...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作为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代表者,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诉求,提高了执政党的执政质量。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赋予了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及民主监督等政治职能,体现了我国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时代性特质。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诸多现时性困境也不断凸显。为此,我们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遵循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总方针,紧抓我国政治制度的现时性特质,建立健全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政治协商机制等政略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时代性特质 现时性策略 民主党派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