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造林密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87
1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8,共7页
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 11a逐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C、D(16 6 7、3333、5 0 0 0、6 6 6 7株·hm- 2 ) 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出材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林分胸径、单株... 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 11a逐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C、D(16 6 7、3333、5 0 0 0、6 6 6 7株·hm- 2 ) 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出材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 ,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蓄积、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初始间伐期随密度增大而提前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随着密度增大 ,林分总出材量、小径阶株数百分比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 ,11年生林分C、D密度总出材量比A密度分别高 34 0 %、4 3 0 % ;经出材量、生产成本与产值核算 ,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宜采用B~C间的密度 (3333~ 5 0 0 0株·hm- 2 ) ,培育大、中径材宜采用A~B(16 6 7~ 3333株·hm- 2 )间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密度 密度效应 经济分析 出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 被引量:56
2
作者 丁贵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研究4种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的生物量变化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林分密度大于1800株/hm2后,增加速度减缓.下木层、草本层、林分平均木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乔木层林... 研究4种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的生物量变化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林分密度大于1800株/hm2后,增加速度减缓.下木层、草本层、林分平均木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乔木层林分生物量23.78~86.90t/hm2,占群落生物量96%以上.树干、树皮和根所占比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枝、叶刚好相反;树干生物量占54%~64%,枝占12.45%~20.94%,根占12.83%~14.83%,叶占6.70%~10.77%,皮占7.69%~8.22%.造林密度由稀到密,生物量所占百分比,大径级木分别为42.4%、47.7%、15.3%、6.9%,小径级木分别为6.1%、5.6%、14.2%、32.7%.培育纸浆材林的造林密度可定为3600~4500株/hm2,12年时3000~405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造林密度 马尾松 人工林 生物量 密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纸浆材林经营模型系统及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丁贵杰 吴协保 +1 位作者 齐新民 王鹏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3,共7页
在分带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经营模型的基础上 ,依据经营模型系统和各带的技术经济指标 ,采用动态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各带、主要立地指数分别选出 1~ 2种 (共选出 2 3种 )优化栽培模式 ,每种模式中包括了18种技术组合。优化模式缩短采伐... 在分带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经营模型的基础上 ,依据经营模型系统和各带的技术经济指标 ,采用动态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各带、主要立地指数分别选出 1~ 2种 (共选出 2 3种 )优化栽培模式 ,每种模式中包括了18种技术组合。优化模式缩短采伐年龄 10~ 18a ,内部收益率提高 4~ 9个百分点 ,具有整体经济效益最优性。该优化栽培模式的造林密度 (310 0~ 4 5 0 0株·hm2 )和采伐时密度 (2 10 0~ 32 0 0株·hm2 )均明显高于建筑材林 ,轮伐期一般比建筑材林短 6~ 13a ,纸浆材林只需间伐 1次或不间伐。优化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组合是 :适当密植 ,中块状整地 ,北、中带第 1年抚育 1次 ,第 2、3年各抚育 2次 ,南带第 1、2年每年抚育 2次 ,第 3年抚育 1次 ,14以上立地指数级不施肥 ,选用优良种源或家系 ,中等强度间伐 1次或不间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材林 马尾松 经营模型系统 优化栽培模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贞丰县兴北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双喜 丁贵杰 刘官浩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63-67,共5页
以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板围村现存的喀斯特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及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喀斯特小生境严酷,土壤分布零星且浅... 以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板围村现存的喀斯特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及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喀斯特小生境严酷,土壤分布零星且浅薄而石漠化比例大,现存植物种群则主要以集群分布和无性繁殖策略来适应这种小生境,因此为避免其进一步遭受破坏和继续退化,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是该地区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物群落 小生境 种群 封山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纸浆材林采伐年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贵杰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 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 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数级设计了15 种纸浆材林培育模式,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3 种成熟龄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指数级最佳采伐年龄,使最佳采伐年龄比目前采伐规程中规定的采伐年龄(31 ~40a) 下限缩短了12 ~15a ,内部收益率提高了4-22 % ~9-47 % 。研究了立地、经营状况( 初植密度、间伐) 、经济条件与采伐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立地指数的提高,数量成熟、经济成熟均提前;随着造林密度增加,数量成熟提前;间伐可推迟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随着贴现率提高,经济成熟提前,每提高3 % ,约提前2a;每降低3 % ,约推迟1 ~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纸浆材 采伐年龄 成熟龄 木材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