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资源开发的技术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范荣亮 苏维词 张志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23,共4页
阐述了“三水”转化关系及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围泉建水池、修建集雨设施和地下水库等手段来优化配置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三水”资源;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 阐述了“三水”转化关系及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围泉建水池、修建集雨设施和地下水库等手段来优化配置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三水”资源;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三水”资源 技术体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玉舍中井煤矿煤层气资源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向明坤 高军波 陈炳 《煤质技术》 2012年第1期40-43,47,共5页
结合玉舍中井煤矿煤质特征,对该煤矿煤层气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全区可采煤层的煤层气含量进行测试及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通过对水城玉舍中井煤矿煤层气分布规律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岩特征 玉舍中井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石选别工艺的选择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覃 张杰 +1 位作者 陈肖虎 韩俊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在分析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基础上 ,依次进行了原矿的磨矿性能、重选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重选试验难以达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的目的 ,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反浮选开路流程 ,则可使预富集稀土精... 在分析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基础上 ,依次进行了原矿的磨矿性能、重选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重选试验难以达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的目的 ,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反浮选开路流程 ,则可使预富集稀土精矿中的磷富集约 1倍 ,其稀土 (REO)品位也由原矿的 0 0 70 %提高到 0 13 5 % ,且稀土的回收率为 83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选别工艺 磷矿 稀土矿 反浮选工艺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磷块岩主要物质成分特征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杰 陈吉艳 陈代良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4年第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磷块岩 成矿 物质成分 早寒武世 陡山沱期 形成时期 贵州 中国 特征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污染土壤治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春梅 张杰 吴志强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根据贵州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结合目前土壤治理方法的部分研究成果,对土壤中的铅、锌、氟、砷等元素的土壤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污染土壤 重金属 治理方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生产与贵州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覃 胡其波 李其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03年第6期50-52,共3页
贵州煤炭工业应以洁净煤技术为支撑 ,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 ,同时通过煤炭洗选加工和配煤技术等实现贵州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清洁生产 煤炭工业 可持续发展 贵州 环境保护 配煤 选煤 洁净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的地下水灾害问题
7
作者 叶明亮 刘欣 贺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4,共2页
从环境岩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人类在城市岩土工程活动中对地下水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文章概述了地面沉降、地下水过量开采及水质污染的现状,并简要的解释了地面沉降的机理以及地下水灾害问题引起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一些预防与... 从环境岩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人类在城市岩土工程活动中对地下水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文章概述了地面沉降、地下水过量开采及水质污染的现状,并简要的解释了地面沉降的机理以及地下水灾害问题引起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一些预防与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地下水环境 地面沉降 地下水污染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活动与岩溶水动力环境演化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大军 《能源与环境》 2007年第4期70-73,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岩溶水的开采利用现状,说明了岩溶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对岩溶水及岩溶水系统产生的负影响。通过列举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分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保... 通过分析国内外岩溶水的开采利用现状,说明了岩溶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对岩溶水及岩溶水系统产生的负影响。通过列举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分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保护岩溶地下水的一些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岩溶水系统 环境演化 人类活动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矿一次煤与瓦斯延期突出的调查与分析
9
作者 章壮新 江泽标 《煤》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贵州某煤矿二采区7259右采面机巷距采面煤壁12 m处,放炮扩帮5h20min后发生一次煤与瓦斯延期突出,突出煤量480t,突出瓦斯量40564m3,死亡18人,轻伤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余万元。针对该矿这次煤与瓦斯延期突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延... 贵州某煤矿二采区7259右采面机巷距采面煤壁12 m处,放炮扩帮5h20min后发生一次煤与瓦斯延期突出,突出煤量480t,突出瓦斯量40564m3,死亡18人,轻伤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余万元。针对该矿这次煤与瓦斯延期突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延期突出的防治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延期突出 调查 贵州 煤矿 煤突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力阳 苏维词 丁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88-2389,2391,共3页
通过论述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农村实际情况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聚落景观旅游农业模式,并比较了3种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益因子。结果表明,在3种模式中循环经济模式能够... 通过论述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农村实际情况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聚落景观旅游农业模式,并比较了3种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益因子。结果表明,在3种模式中循环经济模式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兼顾社会、环境、经济3方面的效益,并且其是可将三者结合最紧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可持续发展 贵州 喀斯特山区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基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流 裘峰 《中国防汛抗旱》 2008年第1期34-37,64,共5页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施要点,从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分析、应用实施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基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预警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破碎露天边坡的综合加固技术 被引量:23
12
作者 韩斌 郑禄璟 +1 位作者 王少勇 仪海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2-777,共6页
为降低剥采比,实现复杂破碎岩体条件下的陡帮开采,针对锦丰露天矿顺层滑坡、楔形体滑坡、倾倒滑坡和松散土体滑坡4种边坡失稳模式,综合考虑露天边坡坡面与岩体层面、岩体质量及边坡重要程度等因素,分别采取喷锚网+长锚索支护、长锚索... 为降低剥采比,实现复杂破碎岩体条件下的陡帮开采,针对锦丰露天矿顺层滑坡、楔形体滑坡、倾倒滑坡和松散土体滑坡4种边坡失稳模式,综合考虑露天边坡坡面与岩体层面、岩体质量及边坡重要程度等因素,分别采取喷锚网+长锚索支护、长锚索+钢带支护、喷锚网支护、抗滑桩支护及HDPE防渗膜护坡等方式的大面积边坡加固措施,支护总面积达到53 200 m2,使坡面角达到55°~65°,整体边坡角达到34°~40°,边坡高度超过275 m,实现了复杂破碎深凹露天矿的陡帮开采。结合多年现场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了各种边坡加固措施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技术参数、施工步骤,以及支护效果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破碎岩体 露天边坡 边坡破坏模式 综合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洪海春 徐卫亚 叶明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7-562,共6页
在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0个主控因素基础上,进行模糊数学分析并建立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采用可视化的编程语言Visual FoxPro 6.0编程,根据具体边坡的实际情况将主控因素的隶属度输入到主界面上,得到该边... 在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0个主控因素基础上,进行模糊数学分析并建立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采用可视化的编程语言Visual FoxPro 6.0编程,根据具体边坡的实际情况将主控因素的隶属度输入到主界面上,得到该边坡的稳定性评判结果.研究表明,两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吻合,并且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优于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边坡稳定性 评判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形态对重金属Cu Zn Cd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永贵 熊焱 +1 位作者 林初夏 袁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0-1565,共6页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有关,也取决于N在溶液中存在形态。在中等营养水平下,除NO-2-N以外,其他3种形态的N尤其是NH+4和NO-3对重金属的毒性起拮抗作用:NH+4-N及NO-3-N能明显的降低水体中重金属Cu2+、Zn2+、Cd2+的生物毒性,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而NO2--N及较高浓度水平的NH3-N却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起协同作用,混合溶液生物毒性的大小顺序为NO-2-N+Me>NH3-N+Me>NH+4-N+Me>NO-3-N+Me。表明在水环境调查及污染评价等工作中,仅考虑单一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共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重金属 隆线潘 趋光行为 联合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易风化破碎露天边坡综合加固与排水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斌 仪海豹 +2 位作者 郑禄璟 李佳梦 沈显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锦丰露天矿岩体强度低、易风化崩解、遇水易泥化。按照"分区支护"的原则,分别采取了喷锚网+长锚索支护、长锚索+钢带支护、喷锚网支护、抗滑桩支护及HDPE防渗膜护坡等的边坡综合加固措施,支护总面积达到52500m2;通过修建地表... 锦丰露天矿岩体强度低、易风化崩解、遇水易泥化。按照"分区支护"的原则,分别采取了喷锚网+长锚索支护、长锚索+钢带支护、喷锚网支护、抗滑桩支护及HDPE防渗膜护坡等的边坡综合加固措施,支护总面积达到52500m2;通过修建地表排水沟和边坡内部凿泄水孔的排水措施,有效疏干了边坡积水,使该矿边坡坡面角达到55°~65°,整体边坡角达到34°~40°,边坡高度超过275m,实现了低强度易风化破碎深凹露天矿的陡帮开采。同时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各种边坡加固手段的支护效果,客观评价了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 易风化 破碎 露天边坡 综合加固 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刺梨醋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春梅 张守义 +1 位作者 代亨燕 谭书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发酵产醋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30℃、接种量为4%、初始酒度为10%。发酵产醋量为11.56%。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对...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发酵产醋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30℃、接种量为4%、初始酒度为10%。发酵产醋量为11.56%。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对发酵产醋的条件优化合理,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酒 醋酸发酵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子及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13
17
作者 范荣亮 苏维词 张志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6,共5页
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子,从生态学层次(包括生态系统水平、群落水平、种群及个体水平)、物理化学层次(包括水质、大气质量状况、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层次(包括社会稳定性、收入指数、人口... 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子,从生态学层次(包括生态系统水平、群落水平、种群及个体水平)、物理化学层次(包括水质、大气质量状况、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层次(包括社会稳定性、收入指数、人口增长率等)等三大方面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的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的评价方法和计量模型,最后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隆线溞趋光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致死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永贵 熊焱 林初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57-662,共6页
采用隆线潘(Daphnia carinata)纯生物株Dc42为试验生物,参照ISO6341大型潘活动抑制试验及ISO6241大型潘致死生物试验法,研究水体中Cu^2+对隆线潘3h趋光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24—96h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隆线潘的趋光指数(Ip)与C... 采用隆线潘(Daphnia carinata)纯生物株Dc42为试验生物,参照ISO6341大型潘活动抑制试验及ISO6241大型潘致死生物试验法,研究水体中Cu^2+对隆线潘3h趋光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24—96h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隆线潘的趋光指数(Ip)与Cu^2+浓度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2=0.994,P〈0.001),随着溶液中Cu^2+浓度的增加,趋光指数急剧下降。Cu^2+导致隆线潘趋光性发生显著改变的检测下限远低于LC50。其3h-Ip监测下限(0.0056mg/L)比24h—LC50(0.031mg/L)及48h—LC50(0.021mg/L)分别低81.94%和73.33%;仅相当于96h—LC50(0.006mg/L)。铜对不同时段隆线潘死亡率影响与3h趋光指数下降的趋势相似,在0.0032mg/L至0.1mg/L的浓度范围内,隆线潘各时段死亡率与浓度之间并不呈直线关系,而是呈Boltzmann曲线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5以上。因此,趋光指数是一个较为灵敏的毒理学指标,利用隆线潘趋光行为抑制法来判断Cu^2+生物毒性的大小,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并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具有高度重复性的实验数据。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利用隆线潘趋光行为抑制法评价化学物质生物毒性提供快速的测试方法,为进一步了解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隆线潘 趋光行为 急性生物毒性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粉煤灰中分选精煤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覃 唐云 +3 位作者 邱跃琴 卢定寿 邹德润 康为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研究了从粉煤灰中回收未燃尽碳的浮选方案和产品性能 ,经过多种流程对比实验 ,最终确定采用“一粗一精一扫 ,中矿再选”的全浮选开路流程。自制起泡剂 ,可从粉煤灰中分选出固定碳含量大于 6 0 %的各级精碳 ,总回收率达 80 %以上 ,脱碳... 研究了从粉煤灰中回收未燃尽碳的浮选方案和产品性能 ,经过多种流程对比实验 ,最终确定采用“一粗一精一扫 ,中矿再选”的全浮选开路流程。自制起泡剂 ,可从粉煤灰中分选出固定碳含量大于 6 0 %的各级精碳 ,总回收率达 80 %以上 ,脱碳尾灰烧失量由原灰的 30 %降到低于 15%、8%、 3%三个等级。所得产品均可以综合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浮选 选矿 精碳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欢 苏维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154,共7页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评价指标,应用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对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评价指标,应用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对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属于亚健康,可持续利用能力方面属于不健康状态,动态变化方面属于健康状态。以桂林、昆明作为参比地区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3个喀斯特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排序为:桂林>昆明>毕节地区。通过此评价,明确了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子,了解其与其它2个喀斯特地区的健康差距,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毕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