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阳花溪古茶树遗传进化的SNP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立杰
张素勤
+6 位作者
尹杰
宋勤飞
牛素贞
赵基英
陈丹萍
王胜威
耿广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40,共8页
试验采用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贵阳花溪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古茶树样品的重测序数据,获得了1656258个SLAF标签,古茶树样品平均测序深度为24.21x,其中多态性的SLAF...
试验采用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贵阳花溪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古茶树样品的重测序数据,获得了1656258个SLAF标签,古茶树样品平均测序深度为24.21x,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有462897个,共得到283376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标记.从基于SNP标记获得的进化树可以看出,来自相近地方的古茶树在进化树上基本上处于相近位置,但是花溪古茶树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PCA)获得了与进化树一致的结果.群体结构分析可清晰地把古茶树资源分为乔木型和灌木型2个类群.乔木型古茶树位于进化树下部,而灌木型古茶树处于进化树上部,表明茶树是由乔木型向灌木型进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
SNP
进化树
PCA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LAF-seq技术的古茶树SNP位点开发
被引量:
8
2
作者
耿广东
陈立杰
张素勤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为给古茶树遗传图谱构建、分子辅助育种和物种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以48份贵州古茶树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SLAF-seq技术,获取大量多态性SLAF标签,进而开发一批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果表明,利用猕猴桃参考基因...
为给古茶树遗传图谱构建、分子辅助育种和物种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以48份贵州古茶树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SLAF-seq技术,获取大量多态性SLAF标签,进而开发一批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果表明,利用猕猴桃参考基因组进行电子酶切预测,选择HaeIII酶进行酶切,得到237773个SLAF标签,其双端比对效率为91.40%,酶切效率为96.41%,说明SLAF建库正常。测序后各样品所获得的读长数为1279534~8460233,测序质量值Q30范围为92.61%~94.88%,均值为93.84%,测序获得的GC比例为43.52%~47.18%。共开发1656258个古茶树SLAF标签,样品的平均测序深度为24.21×,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462897个,根据所获得的多态性SLAF标签来统计SNP位点信息,共得到2690638个群体SNP标记,根据完整度大于0.8且次要基因频率(MAF)大于0.05的标准进行过滤,得到283376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SLAF-seq
SNP位点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去泛素化酶OsUCH-L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立杰
方远鹏
+5 位作者
杜巧丽
陈俊
蒋君梅
陈美晴
李向阳
谢鑫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1,共7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及RT-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的方法对水稻OsUCH-L5基因进行探究。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OsUCH-L 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64 kDa,等电点为5.66,为亲水性蛋白,具...
通过生物信息学及RT-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的方法对水稻OsUCH-L5基因进行探究。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OsUCH-L 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64 kDa,等电点为5.66,为亲水性蛋白,具备Peptidase_C 12及UCH_C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UCH-L 5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OsUCH-L5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最佳;在不同干旱脱落酸(200μmol·L^(-1))、D-甘露醇(1 mmol·L^(-1))及氯化钠盐胁迫(250 mmol·L^(-1))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分别在0.5 h、6 h、12 h时表达水平最佳;在油菜素内酯(200μmol·L^(-1))处理下,在3 h时OsUCH-L5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同时,OsUCH-L5基因还受4℃低温和40℃高温的诱导表达,即分别在3 h和1 h时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因此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水稻UCH家族在调节水稻抗性、信号转导、营养以及盐分胁迫调控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去泛素化酶
OsUCH-L5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阳花溪古茶树遗传进化的SNP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立杰
张素勤
尹杰
宋勤飞
牛素贞
赵基英
陈丹萍
王胜威
耿广东
机构
贵州大学资产经营办公室
贵州大学
农学院
贵州大学
茶学院
贵阳市花溪区农业局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40,共8页
基金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黔财农[2015]240号)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支撑[2016]2603号,黔科合支撑[2018]2330号)
文摘
试验采用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贵阳花溪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古茶树样品的重测序数据,获得了1656258个SLAF标签,古茶树样品平均测序深度为24.21x,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有462897个,共得到283376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标记.从基于SNP标记获得的进化树可以看出,来自相近地方的古茶树在进化树上基本上处于相近位置,但是花溪古茶树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PCA)获得了与进化树一致的结果.群体结构分析可清晰地把古茶树资源分为乔木型和灌木型2个类群.乔木型古茶树位于进化树下部,而灌木型古茶树处于进化树上部,表明茶树是由乔木型向灌木型进化的.
关键词
古茶树
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
SNP
进化树
PCA
遗传结构
Keywords
ancient Camellia sinensis
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phylogenetic tree
PCA
genetic structur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LAF-seq技术的古茶树SNP位点开发
被引量:
8
2
作者
耿广东
陈立杰
张素勤
机构
贵州大学
农学院
贵州大学资产经营办公室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基金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黔财农〔2015〕240号)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支撑〔2016〕2603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330号)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计划(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6〕3002号)
文摘
为给古茶树遗传图谱构建、分子辅助育种和物种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以48份贵州古茶树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SLAF-seq技术,获取大量多态性SLAF标签,进而开发一批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果表明,利用猕猴桃参考基因组进行电子酶切预测,选择HaeIII酶进行酶切,得到237773个SLAF标签,其双端比对效率为91.40%,酶切效率为96.41%,说明SLAF建库正常。测序后各样品所获得的读长数为1279534~8460233,测序质量值Q30范围为92.61%~94.88%,均值为93.84%,测序获得的GC比例为43.52%~47.18%。共开发1656258个古茶树SLAF标签,样品的平均测序深度为24.21×,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462897个,根据所获得的多态性SLAF标签来统计SNP位点信息,共得到2690638个群体SNP标记,根据完整度大于0.8且次要基因频率(MAF)大于0.05的标准进行过滤,得到283376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标记。
关键词
古茶树
SLAF-seq
SNP位点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Keywords
old Camellia sinensis
SLAF-seq
SNP site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olecular marker
分类号
S603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去泛素化酶OsUCH-L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立杰
方远鹏
杜巧丽
陈俊
蒋君梅
陈美晴
李向阳
谢鑫
机构
贵州大学资产经营办公室
贵州大学
农学院农业微生物特色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
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1691、32060614)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支撑[2019]2408号)
贵州省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择优资助项目([2018]02号)。
文摘
通过生物信息学及RT-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的方法对水稻OsUCH-L5基因进行探究。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OsUCH-L 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64 kDa,等电点为5.66,为亲水性蛋白,具备Peptidase_C 12及UCH_C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UCH-L 5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OsUCH-L5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最佳;在不同干旱脱落酸(200μmol·L^(-1))、D-甘露醇(1 mmol·L^(-1))及氯化钠盐胁迫(250 mmol·L^(-1))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分别在0.5 h、6 h、12 h时表达水平最佳;在油菜素内酯(200μmol·L^(-1))处理下,在3 h时OsUCH-L5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同时,OsUCH-L5基因还受4℃低温和40℃高温的诱导表达,即分别在3 h和1 h时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因此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水稻UCH家族在调节水稻抗性、信号转导、营养以及盐分胁迫调控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去泛素化酶
OsUCH-L5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Keywords
Oryza sativa
deubiquitinase
OsUCH-L5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gene cloning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阳花溪古茶树遗传进化的SNP分析
陈立杰
张素勤
尹杰
宋勤飞
牛素贞
赵基英
陈丹萍
王胜威
耿广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LAF-seq技术的古茶树SNP位点开发
耿广东
陈立杰
张素勤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去泛素化酶OsUCH-L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立杰
方远鹏
杜巧丽
陈俊
蒋君梅
陈美晴
李向阳
谢鑫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