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iFeO_(3)/BiCrO_(3)复合薄膜的铁电及光伏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松
杨勋勇
+3 位作者
刘永琳
易应飞
王建卫
王旭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44-3450,3461,共8页
BiFeO_(3)薄膜因室温多铁特性、制备工艺可控、易极化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较大的漏电流密度和宽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BiFeO_(3)/BiCrO_(3)(BFO/BCO)复合薄膜及其器件,并系统地研...
BiFeO_(3)薄膜因室温多铁特性、制备工艺可控、易极化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较大的漏电流密度和宽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BiFeO_(3)/BiCrO_(3)(BFO/BCO)复合薄膜及其器件,并系统地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特征、表面形貌、铁电性能及光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BFO/BCO复合薄膜呈典型的钙钛矿结构,无杂质相。并且,BFO/BCO复合薄膜显示出致密的晶粒堆积结构,几乎无裂纹。此外,BFO/BCO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铁电性(剩余极化强度2P_(r)=12.64μC/cm^(2))和良好的光伏效应(开路光电电压V_(OC)=0.55 V,短路光电电流密度J_(SC)=0.60 mA/cm^(2)),可作为铁电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从而提高光伏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O/BCO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工艺
器件结构
铁电性能
漏电流密度
光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FeO_(3)/BiCrO_(3)复合薄膜的铁电及光伏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松
杨勋勇
刘永琳
易应飞
王建卫
王旭
机构
贵州
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
贵州大学贵州省电子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44-3450,3461,共8页
基金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青年引导项目(黔科合基础QN〔2025〕266)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技〔2024〕258号)
+1 种基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06680266)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技〔2022〕407号)。
文摘
BiFeO_(3)薄膜因室温多铁特性、制备工艺可控、易极化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较大的漏电流密度和宽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BiFeO_(3)/BiCrO_(3)(BFO/BCO)复合薄膜及其器件,并系统地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特征、表面形貌、铁电性能及光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BFO/BCO复合薄膜呈典型的钙钛矿结构,无杂质相。并且,BFO/BCO复合薄膜显示出致密的晶粒堆积结构,几乎无裂纹。此外,BFO/BCO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铁电性(剩余极化强度2P_(r)=12.64μC/cm^(2))和良好的光伏效应(开路光电电压V_(OC)=0.55 V,短路光电电流密度J_(SC)=0.60 mA/cm^(2)),可作为铁电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从而提高光伏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关键词
BFO/BCO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工艺
器件结构
铁电性能
漏电流密度
光伏性能
Keywords
BFO/BCO composite thin film
sol-gel process
device structure
ferroelectric property
leakage current density
photovoltaic property
分类号
O484.4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iFeO_(3)/BiCrO_(3)复合薄膜的铁电及光伏性能研究
杨松
杨勋勇
刘永琳
易应飞
王建卫
王旭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