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药氟草啶介绍
1
作者 金涛 彭学岗 +3 位作者 赵德 金智超 郝格非 路兴涛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从研发背景、登记情况、产品信息、理化性质、毒性、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作用机理、应用技术等方面对新农药氟草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氟草啶 化学农药 原卟啉原氧化酶 低毒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药氟砜草胺介绍
2
作者 金涛 彭学岗 +3 位作者 赵德 金智超 郝格非 路兴涛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文从研发背景、登记情况、产品信息、理化性质、毒性、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作用机理、应用技术等方面对新农药氟砜草胺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氟砜草胺 化学农药 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 低毒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榴莲疫霉果腐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3
作者 许焕 张喆宇 +2 位作者 周兆禧 王家保 曹学仁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24,335,共6页
笔者2024年6月在海南保亭三道镇的榴莲种植园发现一种造成榴莲果实腐烂的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笔者2024年6月在海南保亭三道镇的榴莲种植园发现一种造成榴莲果实腐烂的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引起海南榴莲疫霉果腐病的病原菌是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该菌接种健康榴莲果实后,果实表现出与田间发病果实相同的症状。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 果腐病 棕榈疫霉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山药干腐病的病原鉴定
4
作者 徐元柳 黄磊 +3 位作者 刘敏 杨家伟 白庆荣 杨超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为明确2023年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引起当地特色作物紫山药干腐病的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法获得培养特征一致的15个菌株。代表菌株SY2-2经柯氏验证为病原物,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及ITS与RPB2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 为明确2023年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引起当地特色作物紫山药干腐病的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法获得培养特征一致的15个菌株。代表菌株SY2-2经柯氏验证为病原物,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及ITS与RPB2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引起紫山药干腐病的病原菌为产核青霉菌Penicillium sclerotigenum。该研究结果为贵州省紫山药干腐病的科学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干腐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永田 马悦 +2 位作者 SHETH Sujitraj 胡德禹 陈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44,166,共13页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真菌病害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缺乏安全、有效、经济的绿色防控措施,限制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茶树病害绿色防控的难题,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概述了茶树叶...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真菌病害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缺乏安全、有效、经济的绿色防控措施,限制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茶树病害绿色防控的难题,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概述了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病害病原的鉴定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系统梳理了茶树健康栽培、免疫诱抗、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的现状,重点探讨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的对策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真菌病害 绿色防控 挑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圣勇 谢文 +7 位作者 刘万才 雷仲仁 王登杰 任小云 张起恺 吕宝乾 贺振 唐良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蓟马 防控技术 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州艳 严珍 +2 位作者 罗贞宝 唐良德 臧连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6-806,共11页
昆虫作为变温动物类群,极易遭受高温胁迫的影响,寄生蜂也不例外。寄生蜂是害虫生物防治领域中最常用的天敌昆虫,我国已将赤眼蜂广泛用于农林业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研究高温胁迫对寄生蜂的影响,可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提... 昆虫作为变温动物类群,极易遭受高温胁迫的影响,寄生蜂也不例外。寄生蜂是害虫生物防治领域中最常用的天敌昆虫,我国已将赤眼蜂广泛用于农林业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研究高温胁迫对寄生蜂的影响,可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见解和对策。本文系统综述了高温胁迫对寄生蜂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寄生蜂响应高温胁迫的机制,并就温度升高对寄生蜂规模化繁育和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寄生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高温胁迫 生物防治 响应机制 全球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赤眼蜂寄生生态学与工厂化繁殖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勇 李天昊 +1 位作者 王汐亚 臧连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9-409,共11页
赤眼蜂Trichogramma是生物防治领域中最常用的天敌昆虫之一。在我国,赤眼蜂已经被广泛用于控制农林重要的鳞翅目害虫。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赤眼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赤眼蜂的大规模繁殖方... 赤眼蜂Trichogramma是生物防治领域中最常用的天敌昆虫之一。在我国,赤眼蜂已经被广泛用于控制农林重要的鳞翅目害虫。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赤眼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赤眼蜂的大规模繁殖方法、释放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近十年来我国在赤眼蜂的寄生生态学、繁育技术、释放技术和规模化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此外,还讨论了未来赤眼蜂在研究和应用上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赤眼蜂可以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大量繁育 释放策略 生物防治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大蓟马在海南的发生动态及其卵和蛹的防治药剂初筛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灵杭 吴圣勇 唐良德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330-337,共8页
为明确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在海南的时空动态、种群体型差异及筛选高效卵和蛹杀灭剂,笔者系统调查了豆大蓟马在海南豇豆主产区的全年发生动态,测量了不同地理位置种群成虫的体型大小,并采用浸渍法和POTTER喷雾法分别测定... 为明确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在海南的时空动态、种群体型差异及筛选高效卵和蛹杀灭剂,笔者系统调查了豆大蓟马在海南豇豆主产区的全年发生动态,测量了不同地理位置种群成虫的体型大小,并采用浸渍法和POTTER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多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卵和蛹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豆大蓟马在海南可全年发生,种群动态受寄主生育期和温度双重调控;儋州种群的雌雄个体的体长和体宽显著大于三亚种群和澄迈种群;螺虫乙酯对豆大蓟马卵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18.51 mg·L^(−1)),而乙基多杀菌素和溴虫腈则对蛹具有较高的活性,LC50分别为26.18和27.71 mg·L^(−1),可推荐作为豆大蓟马卵和蛹的田间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体型大小 杀虫剂 致死中浓度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生物生态学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良德 臧连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709,共13页
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农林生态系统中多种重要害虫的优势天敌昆虫,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数量大、繁殖速率快、取食谱广、取食量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因而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 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农林生态系统中多种重要害虫的优势天敌昆虫,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数量大、繁殖速率快、取食谱广、取食量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因而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重要天敌昆虫,本文整理了40年来关于六斑月瓢虫的研究报道,从物种分类学、生物学特性、生物防治作用、人工饲养技术和杀虫剂的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六斑月瓢虫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当前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人工扩繁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北部蔬菜生境天敌瓢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良德 赵海燕 郭灵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4-1062,共9页
为了解海南北部主要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本文利用黄板诱集法于2019年对茄子、豇豆和辣椒生境的天敌瓢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生境共采集获得瓢虫标本4993头,隶属于16个属28种,其群落多... 为了解海南北部主要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本文利用黄板诱集法于2019年对茄子、豇豆和辣椒生境的天敌瓢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生境共采集获得瓢虫标本4993头,隶属于16个属28种,其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茄子、辣椒和豇豆生境,其中茄子生境拥有28种,辣椒和豇豆生境分别为10种和11种。茄子生境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58、3.40、0.27和0.47,明显高于豇豆和辣椒生境。无论哪种生境,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cius)和龟纹瓢虫Propylae japonica(Thunberg)均是优势种类,分别占整个瓢虫数量相对多度的45.26%和19.67%。两种优势瓢虫时序变化特征表明,瓢虫数量呈多峰型分布,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一时段总体发生数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北部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作物生境 瓢虫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