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盂鼎非康王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闻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6-78,90,共4页
清代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的小盂鼎,原器亡佚,仅存拓本,铭文约四百字。诸家考释,多定为康王器,尤以郭沫若氏《两周金文辞大系》论之甚详。郭氏定为二十五年器,依据拓本铭末“隹王廿又五祀”,断为康王,主要立论于铭文中有“用牲啻周王(武)... 清代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的小盂鼎,原器亡佚,仅存拓本,铭文约四百字。诸家考释,多定为康王器,尤以郭沫若氏《两周金文辞大系》论之甚详。郭氏定为二十五年器,依据拓本铭末“隹王廿又五祀”,断为康王,主要立论于铭文中有“用牲啻周王(武)王成王”,以为武王、成王之后自是康王无疑。 殊不知,“成王”之后,铭文泐缺四字,辞已不可考求。由此断为康王器,实属佐证不足。而“隹王廿又五祀”亦属误释。 1986年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王 历日 既生霸 既望 五祀 初吉 朔日 成王 己亥 月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离析与文化整合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苏民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35-40,共6页
在近年来的文化讨论中,有的学者宣称:文化是一个具有内在的有机结构和完整的功能的整体,要接受外来文化就得全盘接受;与此相应,要否定传统文化就得全盘否定。虽然他们当中也有人剖明自己的心迹,说这是鲁迅式的以掀黑屋子的房顶的呐喊来... 在近年来的文化讨论中,有的学者宣称:文化是一个具有内在的有机结构和完整的功能的整体,要接受外来文化就得全盘接受;与此相应,要否定传统文化就得全盘否定。虽然他们当中也有人剖明自己的心迹,说这是鲁迅式的以掀黑屋子的房顶的呐喊来迫使国人开窗子,但仍然引得国人哗然,仿佛真的要“全盘西化”了。 与强调文化的整体性相对立的,是对文化的可分性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 “全盘西化” 可分性 有机结构 全盘否定 鲁迅 社会形态 物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君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1-117,共7页
本文认为,艺术生产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依据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建构理论去考察,艺术生产是由社会生活反映到艺术家头脑中“由外向内”和艺术家把思想感情表现出“由内向外”的同步逆向作用的过程。作者运用现代神... 本文认为,艺术生产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依据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建构理论去考察,艺术生产是由社会生活反映到艺术家头脑中“由外向内”和艺术家把思想感情表现出“由内向外”的同步逆向作用的过程。作者运用现代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更深的层次上证实了艺术生产是一个人和自然变换物质的同步逆向过程。这一过程除了发生在人脑第三机能联合区外,还发生在精神性艺术形象的物化阶段,发生在作家艺术家身上自然力运动的过程中。并指出:物化阶段是艺术生产必具的阶段,物化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物质变换”的延伸,艺术产品也是物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物质变换 社会生活 艺术形象 联合区 艺术产品 作家艺术家 本质力量对象化 主客体相互作用 神经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共孝懿夷王序、王年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闻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1-80,共10页
关于西周中期这段历史,《史记》中记叙简约:“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崩,子懿王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共王以... 关于西周中期这段历史,《史记》中记叙简约:“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崩,子懿王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共王以后,除了承继关系外,别无史实可记。 两千余年来,司马迁留给我们的“共懿孝夷”这一西周王位顺次,历来均无疑义。不知司马迁所据何本,将“共孝懿夷”记为“共懿孝夷”。近年来,众多的西周中期青铜器出土,铭文所记人名、历日都是最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司马迁的误记应当纠正,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王 历日 月朔 既生霸 初吉 天象 既望 西周中期 既死霸 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王在位年数考
5
作者 张闻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0-93,共4页
昭王在位年数考张闻玉贵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西周初期各王在位年数: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穆王五十五年,均于史籍彝铭有征。《史记·封禅书》“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武王克商后在位二年也于史有据。唯昭王在位... 昭王在位年数考张闻玉贵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西周初期各王在位年数: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穆王五十五年,均于史籍彝铭有征。《史记·封禅书》“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武王克商后在位二年也于史有据。唯昭王在位年数,多有异说。今愿献一得之愚,就昭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摄政 昭王 《竹书纪年》 公元前 成王 康王 《史记》 十七年 武王 既生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新探
6
作者 肖君和 《学术研究》 1988年第6期31-36,共6页
现行哲学教科书和辞典,都把认识看成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有很大的片面性,即使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也未能避免这种片面性。为了克服这种片面性,应将认识看成是“人脑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文章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现行哲学教科书和辞典,都把认识看成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有很大的片面性,即使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也未能避免这种片面性。为了克服这种片面性,应将认识看成是“人脑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文章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此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相互作用 客观世界 反映论 客观事物 人脑 认识主体 片面性 认识过程 加工过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历史演化
7
作者 许苏民 《江海学刊》 1988年第6期96-102,共7页
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历史演化的一般法则可概括为:(1)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的浸染下,民族深层心理中五对永恒矛盾的内涵逐步由贫乏到丰富、古朴到典雅、粗陋到精致,(2)民族心理深层结构在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的作用下形成自身的... 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历史演化的一般法则可概括为:(1)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的浸染下,民族深层心理中五对永恒矛盾的内涵逐步由贫乏到丰富、古朴到典雅、粗陋到精致,(2)民族心理深层结构在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的作用下形成自身的深刻的内在矛盾,外化出民族的优秀品质与国民劣根性的冲突;(3)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周期性行程和总体性行程的作用下,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所派生出的种种矛盾互为消长,导致民族精神的盛衰,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局部地扭曲变形,(4)伴随着人与客观世界的五重对象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深层结构 历史演化 内在矛盾 社会文化 国民劣根性 对象性关系 深层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变异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苏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11期30-34,共5页
人们对于文化断裂的失落感和文化寻根的祈向,产生于人类文化史上文化变异与文化传承的辩证运动。文化既在发展,自然有其变异,而变异之中确不免有'断裂';新文化既是从旧文化中发展而来,自然有传承,而传承之中自不免有种种'寻... 人们对于文化断裂的失落感和文化寻根的祈向,产生于人类文化史上文化变异与文化传承的辩证运动。文化既在发展,自然有其变异,而变异之中确不免有'断裂';新文化既是从旧文化中发展而来,自然有传承,而传承之中自不免有种种'寻根'的倾向。这错综复杂的历程,向我们展示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人类历史实践水平基础上的统一,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在新的时代精神基础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 水平基础 文化寻根 时代精神 人类文化史 辩证运动 世界文化发展 历史实践 外来文件 中国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公诉词的撰写技法
9
作者 阳述周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2期47-48,共2页
浅议公诉词的撰写技法阳述周公诉词是公诉人在人民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的辩论阶段,代表国家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所发表的演说词.公诉词的内容主要包括:认定犯罪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控告被告人的犯... 浅议公诉词的撰写技法阳述周公诉词是公诉人在人民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的辩论阶段,代表国家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所发表的演说词.公诉词的内容主要包括:认定犯罪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词 被告人 被害人 市人民检察院 犯罪行为 公诉人 强奸罪 法律责任 犯罪主体 青少年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