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缺陷对单层MoS_2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范梦慧 谢泉 +4 位作者 蔡勋明 岑伟富 骆最芬 郭笑天 闫万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6-462,共7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贋势平面波方法,对不同类型点缺陷单层Mo S2电子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单层Mo S2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1.749e V,Mo空位缺陷V-Mo的存在使得单层Mo S2转化为间接带隙Eg=0....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贋势平面波方法,对不同类型点缺陷单层Mo S2电子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单层Mo S2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1.749e V,Mo空位缺陷V-Mo的存在使得单层Mo S2转化为间接带隙Eg=0.660e V的p型半导体,S空位缺陷V-S使得Mo S2带隙变窄为Eg=0.985e V半导体,S原子替换Mo原子S-Mo反位缺陷的存在使得Mo S2转化为带隙Eg=0.374e V半导体;Mo原子替换S原子Mo-S反位缺陷形成Eg=0.118e V直接带隙半导体.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主要由Mo的4d态和s的3p态电子贡献.光学性质计算表明:空位缺陷对Mo S2的光学性质影响最为显著,可以增大Mo S2的静态介电常数、折射率n0和反射率,降低吸收系数和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第一性原理 缺陷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虚拟化电子元器件测试系统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宇红 杨平 +1 位作者 孙俊 潘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通过对WebSocket技术和uIP TCP/IP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分布式虚拟化测试平台模型。该平台采用WebSocket中间件服务器技术,运用HTML 5中的WebSocket协议进行数据分发,利用uIP TCP/IP栈实现远程智能网关,应用虚拟... 通过对WebSocket技术和uIP TCP/IP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分布式虚拟化测试平台模型。该平台采用WebSocket中间件服务器技术,运用HTML 5中的WebSocket协议进行数据分发,利用uIP TCP/IP栈实现远程智能网关,应用虚拟化技术在Web页内嵌入仪器操作控制面板,通过WebSocket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交命令和参数,远程控制仪器设备,实时观察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P TCP IP栈 WebSocket技术 浏览器 服务器 WEB服务器 虚拟化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外延Mn4Si7薄膜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怿辉 谢泉 陈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2,共4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外延关系Mn4Si7(001)//Si(001),取向关系Mn4Si7[001]//Si[001]的Mn4Si7平衡体系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Mn4Si7晶格常数选取为a=b=0.5431nm、c=1.747nm时,M...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外延关系Mn4Si7(001)//Si(001),取向关系Mn4Si7[001]//Si[001]的Mn4Si7平衡体系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Mn4Si7晶格常数选取为a=b=0.5431nm、c=1.747nm时,Mn4Si7为带隙宽度为0.834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Mn4Si7费米面附近的价带主要由Mn的3d5态电子构成,导带主要由Mn的3d5态电子及Si的3p态电子构成。静态介电常数ε1(0)=14.48,折射率n0=3.8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4Si7 硅基外延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jax与MVC模式的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9
4
作者 唐永瑞 张达敏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针对MVC模式的B/S架构信息系统Web页面表现出的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尝试将Ajax融入MVC模式系统的结构设计之中,利用Ajax技术的高交互性设计信息系统的Web页面,改进Web页面中的表单数据处理过程。通过文档对象模型DOM将各文档定义为树形结... 针对MVC模式的B/S架构信息系统Web页面表现出的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尝试将Ajax融入MVC模式系统的结构设计之中,利用Ajax技术的高交互性设计信息系统的Web页面,改进Web页面中的表单数据处理过程。通过文档对象模型DOM将各文档定义为树形结构的数据对象,同时处理HTML文档中的元素。最后用JavaScript编码处理页面中的对象,实现Ajax技术在MVC模式中的应用,提高信息系统Web页面的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AX MVC模式 交互性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膜电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强 谢泉 +1 位作者 马瑞 黄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1-38,共8页
首先描述了厚膜电阻的基本结构,介绍了制作厚膜电阻的各种材料,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厚膜电阻的制备工艺,探讨了厚膜电阻的导电机理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厚膜电阻 制备工艺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天线的宽带化技术及其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梦雅 丁召 胡明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44,共9页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实现通信保密、排除干扰、提高通信效率等,超宽带系统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受制于系统中超宽带天线的阻抗带宽。详细介绍了展宽天线阻抗带宽的4种方法,包括渐变阻抗方法、分形几何方法、微带天线开...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实现通信保密、排除干扰、提高通信效率等,超宽带系统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受制于系统中超宽带天线的阻抗带宽。详细介绍了展宽天线阻抗带宽的4种方法,包括渐变阻抗方法、分形几何方法、微带天线开槽方法和非频变结构方法,其中分形几何方法由于其几何结构的自相似性使得其贴片电流分布具有自相似性,从而导致天线的多频点谐振,有效拓展了天线带宽。上述4种天线尽管作用原理互不相同,但在超宽带天线的工程应用中,研究者可将这些方法单独或同时应用于天线结构设计,使得天线既能保持良好的方向性和增益等性能,又能获得较大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天线 阻抗带宽 渐变结构 分形结构 开槽技术 非频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型双模谐振器的源负载耦合带通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雷涛 向天宇 张正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为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提出了两款中心加载的E型双模谐振器,并对其进行了奇偶模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源负载耦合,采用ADS与HFSS软件进行了仿真与优化。开路支节加载与短路支节加载的E型双模谐振器分别比方环谐振器减少42.8%... 为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提出了两款中心加载的E型双模谐振器,并对其进行了奇偶模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源负载耦合,采用ADS与HFSS软件进行了仿真与优化。开路支节加载与短路支节加载的E型双模谐振器分别比方环谐振器减少42.8%与52.6%。实测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中心频率分别为4.22 GHz和3.75 GHz,相对带宽分别为33.6%和9.1%,带内插损分别为-0.9 dB和-1.9 dB,带外零点位置与计算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这两款滤波器不仅尺寸小、插损低,并且具有宽阻带、传输零点可调的优点,短路支节加载的双模滤波器在选择性与带外抑制方面性能更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微波电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E型双模谐振器 源负载耦合 传输零点 带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江洋 刘宇红 韩云杰 《电子科技》 2014年第4期105-107,111,共4页
系统以STM32F103为控制核心,用户通过手机或其它手持设备经蓝牙模块发送数据到STM32上,STM32接收到指令处理后经红外模块发送到终端设备上。实现家居的智能控制,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可适用于智能家居应用领域。
关键词 智能家居 蓝牙模块 红外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交叉耦合双模宽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雷涛 向天宇 张正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69,73,共4页
采用变形的阶梯阻抗谐振器(SIR)设计了一款小型化、高性能新型宽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对经典的SIR进行弯折,在高阻抗线之间引入交叉耦合构成交叉耦合多模谐振器。该谐振器具有与经典SIR相同的谐振模式,由前两个谐振模式构成通带,并且在上... 采用变形的阶梯阻抗谐振器(SIR)设计了一款小型化、高性能新型宽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对经典的SIR进行弯折,在高阻抗线之间引入交叉耦合构成交叉耦合多模谐振器。该谐振器具有与经典SIR相同的谐振模式,由前两个谐振模式构成通带,并且在上下阻带产生两对对称的传输零点。该带通滤波器结构紧凑、带内差损非常小,同时由于带外传输零点的存在,一阶杂散得到有效抑制,带外特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阻抗谐振器 交叉耦合 传输零点 杂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Ni_(0.86)Pt_(0.14)金属硅化物薄膜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青竹 高建峰 +3 位作者 许静 赵利川 吴次南 闫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0-376,共7页
通过研究超薄Ni-0.86 Pt-0.14㈦。金属硅化物薄膜的特性,提出采用310℃/60S与480℃/10s两步快速热退火(RTA)的工艺方案,形成的Ni(Pt)硅化物薄膜电阻率最小,均匀性最好,且在600oC依然保持形态稳定。应用此退火条件,Ni-0.86 Pt... 通过研究超薄Ni-0.86 Pt-0.14㈦。金属硅化物薄膜的特性,提出采用310℃/60S与480℃/10s两步快速热退火(RTA)的工艺方案,形成的Ni(Pt)硅化物薄膜电阻率最小,均匀性最好,且在600oC依然保持形态稳定。应用此退火条件,Ni-0.86 Pt-0.14在0.5μm和22nmCMOS结构片中形成覆盖均匀且性能良好的金属硅化物薄膜,同时没有形成任何尖峰。对于更薄的硅化物,实验结果表明,2nmNi-0.86 Pt-0.14形成的超薄硅化物界面平整,均匀性好,没有在界面出现Ni-0.95 Pt-0.05金属硅化物的“倒金字塔形”尖峰。结果显示,比较在有、无氩离子轰击的硅表面形成的两种Ni(Pt)Si硅化物薄膜,后者比前者电阻率约低10%~26%,该工艺有望在未来超薄硅化物制作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物 尖峰 界面 热稳定 快速热退火(R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聚类算法的实时图像边缘检测及FPGA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紫燕 祁佳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Sobel、Roberts算子是基于微分得出的,由于模板和阈值固定,因此缺乏自适应性。将采集到的实时灰度图像先进行中值滤波,使用分裂聚类算法对实时灰度图像梯度值进行第1次聚类,然后对第1次分裂聚类的结果进行凝聚聚类,再进行第2次的分裂聚... Sobel、Roberts算子是基于微分得出的,由于模板和阈值固定,因此缺乏自适应性。将采集到的实时灰度图像先进行中值滤波,使用分裂聚类算法对实时灰度图像梯度值进行第1次聚类,然后对第1次分裂聚类的结果进行凝聚聚类,再进行第2次的分裂聚类,最后对第2次聚类的结果进行自适应阈值判断得出图像边缘,并在FPGA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层次聚类算法检测出的边缘更加精细,抑制噪声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聚类算法 凝聚聚类算法 自适应阈值 FPGA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势下硅锗合金熔体快速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笑天 闫万珺 +2 位作者 高廷红 谢卓成 谢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843,共6页
分别采用Stillinger Weber(S-W)势和Tersoff势来描述硅锗原子间相互作用,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比模拟研究了硅锗合金熔体的快速凝固过程.通过对径向分布函数、静态结构因子、键角分布函数、配位数、Voronoi多面体以及宏观密度的研究,综... 分别采用Stillinger Weber(S-W)势和Tersoff势来描述硅锗原子间相互作用,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比模拟研究了硅锗合金熔体的快速凝固过程.通过对径向分布函数、静态结构因子、键角分布函数、配位数、Voronoi多面体以及宏观密度的研究,综合对比发现,Tersoff势和S-W势相比更适合描述硅锗合金的快速凝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锗合金熔体 微观结构 快速凝固 Tersoff势 S-W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多路数据采集存储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云杰 刘宇红 包化伟 《电子科技》 201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随着嵌入式系统对数据采集存储的要求更高,以STM32F103芯片作为系统主机,采用多通道模数转换芯片AD7793实现多路数据采集,并在LCD屏上显示出采集数据。同时使用USB控制芯片CH376设计USB主机接口,仅依靠收发串口指令来控制数据的读写,直... 随着嵌入式系统对数据采集存储的要求更高,以STM32F103芯片作为系统主机,采用多通道模数转换芯片AD7793实现多路数据采集,并在LCD屏上显示出采集数据。同时使用USB控制芯片CH376设计USB主机接口,仅依靠收发串口指令来控制数据的读写,直接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解决了单片机管脚资源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F103 AD7793 CH376 串口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及形态学的自适应阈值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佳 刘紫燕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38,共3页
传统的Sobel和Roberts边缘检测算子阈值固定,适应性和抗噪能力较差。通过将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双峰法引入边缘自适应阈值的确定,利用自适应阈值的Sobel和Roberts算子检测出图像边缘后进行融合,再进行形态学的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 传统的Sobel和Roberts边缘检测算子阈值固定,适应性和抗噪能力较差。通过将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双峰法引入边缘自适应阈值的确定,利用自适应阈值的Sobel和Roberts算子检测出图像边缘后进行融合,再进行形态学的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出的边缘清晰,适应性好,对噪声抑制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类间方差法 双峰法 数据融合 形态学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单输入跳变测试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义 傅兴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共3页
介绍一种随机单输入跳变(RSIC)低功耗测试方案.基本原理是在原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基础上加入代码转换电路,对LFSR输出的随机测试向量进行变换,从而得到随机单输入跳变测试序列,可以在不损失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被测电路的... 介绍一种随机单输入跳变(RSIC)低功耗测试方案.基本原理是在原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基础上加入代码转换电路,对LFSR输出的随机测试向量进行变换,从而得到随机单输入跳变测试序列,可以在不损失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被测电路的开关翻转活动率,实现测试期间的低功耗.文中给出了RSIC测试序列的生成准则,以CC4028集成电路为被测电路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低功耗测试时,单输入跳变测试序列比多输入跳变测试序列更加有效,在不影响故障覆盖率的情况下可以将开关翻转活动率降低到58%,证实了该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设计 测试生成器 随机单输入跳变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译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间隔游程编码的空间数据实时无损压缩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丹丹 陈军 +1 位作者 卢涵宇 苗放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124,共4页
在综合考虑空间数据的存储特征和算法复杂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间隔游程编码的空间数据实时无损压缩方法.该算法改进了传统游程编码的规则,并采用自适应间隔编码技术,使空间数据的实时TCP传输成为可能.
关键词 自适应 游程编码 无损压缩 空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火灾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林 杨晨 丁召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16期184-186,共3页
监测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对火情判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基于嵌入式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火灾监测系统。该系统借助嵌入式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和丰富的控制接口。系统利... 监测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对火情判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基于嵌入式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火灾监测系统。该系统借助嵌入式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和丰富的控制接口。系统利用红外探测技术实现对火情的监测,并采用了图像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主动报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有效的监测到火情发生,承担主动报警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监测 嵌入式技术 图像的处理 自动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人工林拓展与本土知识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国君 李红香 《古今农业》 2014年第2期54-65,共12页
清水江流域位处我国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蓊蘙,属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分布带。有明以降,随着清水江流域林木贸易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常绿阔叶林逐渐被人工林取代,这一变化,除了经济、政治等原因外,还与该流域... 清水江流域位处我国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蓊蘙,属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分布带。有明以降,随着清水江流域林木贸易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常绿阔叶林逐渐被人工林取代,这一变化,除了经济、政治等原因外,还与该流域各族居民发挥自己的本土知识直接关联,他们丰厚的育苗、护林技术,人工林与匹配树种的选择诸多经验,很值得当今学界发掘、利用。因此认真梳理清水江流域各类林业文献,揭示其间的生态技术和技能,对于我国当前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本土知识 林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11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海桥 刘林 +3 位作者 张志勇 张筱松 杨晨 丁召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16期181-183,共3页
为了更好的降低监控成本,提高系统布防的简易性;同时提高传输速度,达到更好的监控效果。采用三星公司S3C6410开发板,及其自带功能强大的ARM11处理器来设计监控系统,利用开源软件mjpg_stream,GCC编译工具,搭建windows和linux下的网络监... 为了更好的降低监控成本,提高系统布防的简易性;同时提高传输速度,达到更好的监控效果。采用三星公司S3C6410开发板,及其自带功能强大的ARM11处理器来设计监控系统,利用开源软件mjpg_stream,GCC编译工具,搭建windows和linux下的网络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采集图像清晰,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ARM 网络监控 G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道掺杂浓度对恒流二极管电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娇 丁召 +1 位作者 杨发顺 马奎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N-JFET结构的恒流二极管,分析了其沟道掺杂浓度与恒流值、开启电压、击穿电压以及温度特性之间的关系。利用SILVACO仿真软件对恒流二极管沟道掺杂分布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一个开启电压为2 V,击穿电压大于90 V,恒流值为4... 设计了一种基于N-JFET结构的恒流二极管,分析了其沟道掺杂浓度与恒流值、开启电压、击穿电压以及温度特性之间的关系。利用SILVACO仿真软件对恒流二极管沟道掺杂分布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一个开启电压为2 V,击穿电压大于90 V,恒流值为40 m A,温度系数为-0.33%/K的恒流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二极管 沟道掺杂浓度 恒流值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