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阙云飞 王晓红 +4 位作者 吕享 李雪 杨胜伟 徐佳瑜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3期27-32,共6页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生结构不发达;钩是由枝变态发育而来,解剖结构与茎相同。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显示,钩藤全株均有生物碱分布,根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茎和钩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皮层薄壁细胞,叶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叶肉细胞。钩藤生物碱含量以茎最高,根、叶片及钩次之。钩藤营养器官总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可为该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总生物碱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营养器官 生物碱 组织化学定位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提取条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佳瑜 王晓红 +3 位作者 杨胜伟 吕享 张智仙 张明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以钩藤叶为材料,在干燥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剂浓度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出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模拟得到钩藤叶干燥温度为54.95℃时,钩藤碱和... 以钩藤叶为材料,在干燥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剂浓度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出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模拟得到钩藤叶干燥温度为54.95℃时,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甲醇浓度73.35%。在此条件下,钩藤碱的最高提取率为133.342μg·g^(-1),异钩藤碱的最高提取率为429.746μg·g^(-1)。为了方便实际操作,校正条件为干燥温度55℃、超声提取60 min、甲醇浓度73%。通过验证试验得到钩藤碱平均提取率为130.8μg·g^(-1),异钩藤碱平均提取率为425.6μg·g^(-1),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因此响应曲面法可以对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钩藤碱 异钩藤碱 提取条件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粉对杜鹃兰结实率及果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海露 吕享 +5 位作者 高燕燕 田莉 刘思佳 李小兰 李雪 张明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3-690,共8页
在自然条件下,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 Don)Makino)结实率低,种子几乎不能萌发,人工辅助授粉是否可以改善杜鹃兰种子质量尚不清楚。为获得优质的杜鹃兰种子,通过疏花程度、授粉时期和授粉方式处理,采用形态学和生理学的比较... 在自然条件下,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 Don)Makino)结实率低,种子几乎不能萌发,人工辅助授粉是否可以改善杜鹃兰种子质量尚不清楚。为获得优质的杜鹃兰种子,通过疏花程度、授粉时期和授粉方式处理,采用形态学和生理学的比较,探讨了人工辅助授粉对杜鹃兰结实率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花和花朵盛开期进行人工异株异花授粉显著提高结实率,达97.78%;异株异花授粉的种子饱满,有胚率、胚活力及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93.95%、82.40%和54.95%,且蒴果生长速度快,纵、横径于授粉70 d左右达到峰值;各授粉方式的蒴果体积在授粉120 d左右趋于稳定。因此,适当疏花处理(10~15朵花/株)后于花朵盛开期异株异花授粉可显著提高杜鹃兰结实率和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兰 人工授粉 结实率 果实 种子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两种愈伤组织结构及细胞壁成分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珊珊 张明生 +2 位作者 吕享 李小兰 李欢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配比,诱导获得两种愈伤组织(疏松愈伤组织和致密愈伤组织),结合显微结构观察、化学成分定位和组分含量测定等方法,比较两种愈伤组织的特点。结果表明,2,4-D与6-BA的配比对决定半夏愈伤组... 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配比,诱导获得两种愈伤组织(疏松愈伤组织和致密愈伤组织),结合显微结构观察、化学成分定位和组分含量测定等方法,比较两种愈伤组织的特点。结果表明,2,4-D与6-BA的配比对决定半夏愈伤组织类型起着重要作用。与致密愈伤组织相比,半夏疏松愈伤组织的结构较松散,细胞及胞间间隙较大,细胞壁较薄;疏松愈伤组织中胶层果胶(果胶质的水解产物)含量显著高于致密愈伤组织,致密愈伤组织细胞壁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疏松愈伤组织,且成分定位与含量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疏松愈伤组织 致密愈伤组织 细胞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