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
1
作者 韩珍 赵龙山 +2 位作者 戴全厚 唐丽霞 杨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29-31,34,共4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和途径,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大学为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和途径,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大学为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肩负的时代重任,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具备从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提出提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科研反哺教学、以竞赛为导向进行人才双创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本科生 人才培养 能力提升 新时代 贵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园林类专业“中高本硕”人才培养衔接现状研究
2
作者 赵丹 何嵩涛 +2 位作者 汪垚 范馨悦 钱朝玮 《花卉》 2025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多层次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有研究多在宏观理论层面进行,缺乏微观层面的行动实践。园林类专业作为实践型专业,是生态养护与工程创新交叉领域,其多层次职业人才培养面临挑战。因此,以区域生态文明特色省份贵州作为... 多层次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有研究多在宏观理论层面进行,缺乏微观层面的行动实践。园林类专业作为实践型专业,是生态养护与工程创新交叉领域,其多层次职业人才培养面临挑战。因此,以区域生态文明特色省份贵州作为实践样本,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揭示了贵州园林类专业布局断层、课程同质化、实践资源割裂等核心问题,并提出以“框架重构-能力衔接-课程革新-强化协同”为核心的优化路径。这一探索不仅构建了贵州园林行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为职业教育“中高本硕博”衔接提供微观行动框架,为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链式培养提供可复制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衔接 中高本硕 园林类专业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核桃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
3
作者 吴华丽 杨焱冰 +2 位作者 杨小红 余江洪 黎大顺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植物群落由植物与环境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地形与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Mantel检验筛选关键因子,关键环境因子与多样性指数利用回归模型绘制拟合曲线,采用CCA排序法分析环... 植物群落由植物与环境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地形与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Mantel检验筛选关键因子,关键环境因子与多样性指数利用回归模型绘制拟合曲线,采用CCA排序法分析环境因子对野核桃群落乔木层优势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野核桃自然群落10个样地内的维管植物289种,隶属于100科189属。(2)坡向、土壤厚度、N和C/N对野核桃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具有显著性(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野核桃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稳定及维持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核桃 土壤理化性质 地形因子 佛顶山 宽阔水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4
作者 余登利 吴天柔 +3 位作者 安明态 刘绍飞 谭成江 陈正仁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8,共8页
为探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本研究采用近年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和真菌专项调查数据以及查阅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型真菌共有2门8纲22目77科17... 为探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本研究采用近年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和真菌专项调查数据以及查阅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型真菌共有2门8纲22目77科175属424种,绝大部分真菌属担子菌门。优势科主要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鬼笔科(Phallaceae)等9科(46属188种);优势属主要为红菇属(Russula)、鹅膏属(Amanita)、炭角菌属(Xylaria)等17属(155种)。保护区内大型真菌主要以土生真菌为主,共48科90属222种,占物种总数的52.4%;其次为腐生真菌,共43科85属152种,占总物种数的35.8%;共生真菌、寄生真菌、粪生真菌占比均较小,仅占物种总数的10%以下。科属均主要以世界广布类型为主,其次为北温带分布和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从资源应用分析,保护区内食用菌与药用菌占据优势地位,43种食用菌、138种药用菌、69种食药兼用菌、36种毒菌,其余为应用类型不详种。大型真菌物种受威胁状态统计分析,发现近危(NT)物种3种,仅占总物种数的0.71%,无易危、濒危和极危物种。本研究可为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多样性 资源评估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学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臧丽鹏 何跃军 +2 位作者 张广奇 刘庆福 陈丹梅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240-241,244,共3页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中来。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学逐渐变得尤为重要,在诸多专业中已经变为基础课程。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的生态学教学为例,从加强课程思政、课程内容...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中来。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学逐渐变得尤为重要,在诸多专业中已经变为基础课程。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的生态学教学为例,从加强课程思政、课程内容革新、注重前沿把握、改革教学实践环节、构建教学评估反馈体系等方面探索了如何通过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贵州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方竹抚育对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余登利 安明态 +2 位作者 白旭明 余江洪 杨雪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12,33,共7页
为摸清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抚育措施对金佛山方竹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地段、多样地调查方法,分别对22个抚育区、6个非抚育区共28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抚育区和非抚育区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 为摸清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抚育措施对金佛山方竹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地段、多样地调查方法,分别对22个抚育区、6个非抚育区共28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抚育区和非抚育区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抚育区有维管束植物72科128属169种,非抚育区有维管束植物41科62属73种。(2)抚育区群落乔木层以亮叶水青冈、半边月和梾木为主,重要值分别为26.26%、9.82%和8.39%,灌木层以金佛山方竹占主要优势,草本层没有优势物种;非抚育区群落乔木层以梾木、灯台树和亮叶水青冈为主,重要值分别为16.08%、14.44%和10.98%,灌木层以金佛山方竹占主要优势,草本层以楼梯草为优势物种。(3)抚育区和非抚育区乔灌草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抚育区的物种多样性要高于非抚育区,表明金佛山方竹抚育有助于提高方竹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物种多样性 抚育 宽阔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1 位作者 丁贵杰 史东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生态文明 西南岩溶区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兜兰种群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
8
作者 吴天柔 余登利 +4 位作者 安明态 刘绍飞 陈正仁 谭成江 刘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株为主(55.24%),种群生长与发展趋势为稳定型,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繁殖策略以分檗繁殖为主(占比大于90%),开花株率仅40%,有性繁殖效率低下导致单株生存活力分化(平均展叶率63.65%)。生境适应性分析显示,该物种集中分布于海拔800~900 m的疏林区(郁闭度30%~50%)。种间联结网络结果表明,小叶兜兰与粗毛淫羊藿(Epimedium acuminatum)、寒莓(Rubus buergeri)等具有生态位重叠,物种共存率较高;与马铃苣苔(Oreocharis amabilis)、十字薹草(Carex cruciata)、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等草本植物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喀斯特地貌区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研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参考,建议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小叶兜兰及其生境的保护与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兜兰 种群特征 种间关联 喀斯特地貌区生境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贵州地宝兰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适生区预测
9
作者 张央 李晓芳 +1 位作者 安明态 徐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25,共9页
【目的】贵州地宝兰为我国特有种,分析贵州地宝兰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明确适生区范围,对该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标本查阅方法获得贵州地宝兰分布点,... 【目的】贵州地宝兰为我国特有种,分析贵州地宝兰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明确适生区范围,对该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标本查阅方法获得贵州地宝兰分布点,采用主成分分析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然后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技术,筛选了16个预测因子,预测其适生区范围。【结果】1)贵州地宝兰主要分布在贵州北盘江流域、广西西北部、云南元江流域,其中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交界处、北盘江中段及元江河谷地段为贵州地宝兰分布的高密度区;2)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主成分的累计量为85.49%,贵州地宝兰的分布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3)该种适生区预测的AUC平均值为0.984,预测结果非常好,具有很高的参考性;4)贵州地宝兰的适生区以北盘江、红水河、南盘江、元江流域的河谷两侧及广西西北部为主,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均为不适宜区;5)影响贵州地宝兰适生区的主导因子是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其贡献率最大,为25.9%;其次是等温性(bio3)和年均降水量(bio12),贡献率分别为21.3%、10.1%。【结论】贵州地宝兰分布狭窄,喜低热河谷地段,土壤肥力与其分布关系密切,其适生区主要为北盘江、红水河、南盘江、元江流域等低热河谷。该研究对贵州地宝兰野生资源的保护以及引种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宝兰 分布格局 MaxEnt模型 适生区预测 主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
10
作者 李晓芳 徐建 +4 位作者 安明态 郭应 刘芳 邹华凯 韦堂航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7,共5页
报道了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即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黄花白点兰Thrixspermum laurisilvaticum、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和高山鸟巢... 报道了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即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黄花白点兰Thrixspermum laurisilvaticum、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和高山鸟巢兰Neottia listeroides,对其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信息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省野生兰科植物本底资料,而且对贵州省兰科植物区系及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新记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新记录及Begonia cavaleriei的中文名订正
11
作者 党梦 罗康 +5 位作者 李星晨 白新祥 田代科 董文珂 郭治友 何嵩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62-67,78,共7页
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秋海棠属植物,是我国秋海棠属植物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论文在综合文献研究、野外调查、标本比对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野生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相继鉴定出贵州省秋海... 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秋海棠属植物,是我国秋海棠属植物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论文在综合文献研究、野外调查、标本比对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野生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相继鉴定出贵州省秋海棠属植物5个新记录种:南川秋海棠Begonia dielsiana E.Pritz.ex Diels、青城山秋海棠B.qingchengshanensis H.Z.Li,C.I.Peng&C.W.Lin、膜果秋海棠B.hymenocarpa C.Y.Wu、靖西秋海棠B.jingxiensis D.Fang&Y.G.Wei和紫背天葵B.fimbristipula Hance,并提供了新记录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信息。此外,B.cavaleriei Lév.中文名为昌感秋海棠,“昌感”为海南省地名,但该物种在海南并无分布,而是由于错误鉴定的历史原因导致的,故基于该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点订正为西南秋海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属 贵州省 新记录 中文名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铝土矿山植被恢复短期土壤有机碳变化驱动因素
12
作者 周娜娜 罗帮林 +2 位作者 冯娅瑛 曾睿菠 韩珍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3,共9页
[目的]探究植被恢复短期内矿区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以期为快速提高矿区土壤有机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典型铝土矿区为研究区,分析植被恢复短期内(恢复年限为当年、1 a、2 a、3 a)土壤环境、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 [目的]探究植被恢复短期内矿区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以期为快速提高矿区土壤有机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典型铝土矿区为研究区,分析植被恢复短期内(恢复年限为当年、1 a、2 a、3 a)土壤环境、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分有机碳LFOC)、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驱动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因子。[结果]1)铝土矿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为13.781~24.566 g/kg,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大;2)与恢复当年相比,植被恢复短期显著提高碳库管理指数,具体数值大小为3 a(39.46)>1 a(38.88)>2 a(32.26)>当年(16.65);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和细菌群落丰富度对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解释量分别达到40.2%和22.8%。[结论]铝土矿区植被恢复短期内易氧化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植被恢复短期提高碳库管理指数,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为pH和细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组分 碳库管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皂荚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13
作者 赵榆 李和萍 +3 位作者 杨双辉 杨家灏 彭启艳 武承旭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用林间普查、固定样地调查和古树名木采样调查的方法,2021—2023年调查贵州省内皂荚Gleditsia sinensis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分析主要害虫的群落多样性和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共采集鉴定730头昆虫,隶属于7目39科84种。其中,害虫5目25科5... 利用林间普查、固定样地调查和古树名木采样调查的方法,2021—2023年调查贵州省内皂荚Gleditsia sinensis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分析主要害虫的群落多样性和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共采集鉴定730头昆虫,隶属于7目39科84种。其中,害虫5目25科55种,主要为半翅目Hemi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个体数量占比96.09%;还发现天敌昆虫21种。贵州省皂荚主要害虫为危害枝梢的皂角蚜虫Aphis sp.和皂角幽木虱Euphalerus robinae,以及危害荚果的皂角豆象Megabruchidius dorsalis和朝鲜豆象Bruchidius coreanus。在6月夏季,皂荚种植园呈现出较低的昆虫物种多样性但有显著的优势种,夏末秋初(8月和9月)物种多样性达到年度峰值,且群落结构更为均匀。皂荚古树名木中,荚果平均受害率73.10%,平均有虫荚数21.93个。研究结果可为皂荚害虫的综合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 害虫 种类调查 发生动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个主栽花椒品种对缺水胁迫的响应
14
作者 邓全恩 郭之燕 +2 位作者 段洪浪 冯世静 罗红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加速贵州省花椒栽培良种化进程和提升花椒栽培管理技术,保障贵州省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方法】以贵州省本土品种顶坛花椒和引进品种九叶青花椒为材料,设置对照组、轻度缺水胁迫、重度缺水胁迫3个水分梯度进行胁迫试验,土壤含水... 【目的】加速贵州省花椒栽培良种化进程和提升花椒栽培管理技术,保障贵州省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方法】以贵州省本土品种顶坛花椒和引进品种九叶青花椒为材料,设置对照组、轻度缺水胁迫、重度缺水胁迫3个水分梯度进行胁迫试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不小于75%、50%~75%、不大于50%。测定不同缺水胁迫程度下2个花椒品种的生长量、叶片解剖结构,以及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并综合评价2个花椒品种的抗旱生理响应能力。【结果】随着缺水胁迫程度的加剧,2个品种的生长量均受到抑制,其中九叶青花椒表现较好,解剖结构变化呈现相似规律。随着缺水胁迫程度加剧,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九叶青表现较好。缺水胁迫60~69 d后,对照组、轻度缺水胁迫组、重度缺水胁迫组顶坛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32.5%、55.6%、60.6%,九叶青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12.5%、42.8%、72.8%,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规律和净光合速率一致。随着缺水胁迫程度的加剧,SOD、CAT、POD活性分别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先降低后升高、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2个品种的趋势一致,但九叶青花椒酶活性的变化幅度更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厚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等指标对花椒的抗旱能力有显著影响。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九叶青和顶坛花椒的抗旱指数分别为0.872、0.668。【结论】在轻度缺水胁迫下2个花椒品种的抗旱性差异不明显,但重度缺水胁迫条件下,九叶青花椒的抗旱能力强于顶坛花椒。因此九叶青花椒具有作为抗旱育种改良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花椒 缺水胁迫 解剖结构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9种
15
作者 么伟豪 江国彬 +4 位作者 黄郎 杨焱冰 白小节 余德会 李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与文献查阅,发现贵州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9种,分别为螃蟹七(Arisaema fargesii Buchet)、大柱霉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 Thwaites ex Benth.)、密花远志(Polygala karensium Kurz)、圆微叶楼梯草(Elatostema ...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与文献查阅,发现贵州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9种,分别为螃蟹七(Arisaema fargesii Buchet)、大柱霉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 Thwaites ex Benth.)、密花远志(Polygala karensium Kurz)、圆微叶楼梯草(Elatostema gyronanophyllum W.T.Wang)、曲莲(Hemsleya amabilis Diels)、棱果花〔Barthea barthei(Hance)Krass.〕、峨眉鸡屎藤(Paederia emeiensis Z.Y.Zhu et S.J.Zhu)、巴东吊灯花(Ceropegia driophila C.K.Schneid.)、弯花叉柱花(Staurogyne chapaensis Benoist)。此外,棱果花属(Barthea Hook.f.)为贵州省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蔷薇科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资源植物保护现状
16
作者 张亚平 邓飘云 +1 位作者 程婉莹 李世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31-136,190,共7页
整理贵州蔷薇科及其资源植物名录,分析其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热点地区,并评估其保护现状,为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信息网以及《贵州植物志》等资料中关于蔷薇科的记录,建立了贵州蔷薇科植物名录(... 整理贵州蔷薇科及其资源植物名录,分析其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热点地区,并评估其保护现状,为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信息网以及《贵州植物志》等资料中关于蔷薇科的记录,建立了贵州蔷薇科植物名录(共523种),根据经济用途分别归类为园林、水果、食用与药用植物,并对每类资源建立了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热点地区。最后将物种热点地区与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评估蔷薇科植物的保护现状。结果表明:贵州东北部的大娄山、武陵山(贵州部分),以及东南的苗岭地区是贵州蔷薇科植物的热点地区;江口县和荔波县蔷薇科资源植物丰富;食用植物资源保护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蔷薇科 植物多样性 资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森林康养步道设计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金鹏 李志 陆江桃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森林康养步道作为森林康养基地中步行、跑步、骑行等康养活动的空间载体,对康养人群养生养老、康养疗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森林康养步道建设标准体系,导致各基地森林康养步道建设不规范、不标准,没有充分发挥森林康养步道促... 森林康养步道作为森林康养基地中步行、跑步、骑行等康养活动的空间载体,对康养人群养生养老、康养疗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森林康养步道建设标准体系,导致各基地森林康养步道建设不规范、不标准,没有充分发挥森林康养步道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本文以承担贵州省2022年10件民生实事实施森林康养步道提升工程100 km的11家森林康养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阐明当前森林康养步道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从森林康养步道设计所涉及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规划设计策略,旨在为今后森林康养步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规范我省森林康养步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步道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庆福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2期190-192,共3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并被纳入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景观生态学在各个专业中逐渐变得至关重要,并成为了基础课程之一。在此背景下,该文以贵州大学林学院景观生态学教学为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并被纳入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景观生态学在各个专业中逐渐变得至关重要,并成为了基础课程之一。在此背景下,该文以贵州大学林学院景观生态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评价和体系提升能力几个方面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旨在推进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磊 谢双喜 +1 位作者 吴志文 王艳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2,177,共4页
为揭示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为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了Jaccard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Jaccard指数在0.50以上占总数的10.6%... 为揭示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为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了Jaccard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Jaccard指数在0.50以上占总数的10.6%,大部分样地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1~0.49。保护区森林群落在水平结构上镶嵌性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明显。以植物的重要值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保护区森林群落可以划分为11种群落类型,分别为润楠群落、厚皮栲群落、杜英群落、杉木-柃木群落、杉木-福建柏群落、丝栗栲-福建柏群落、鹅掌楸群落、丝栗栲-山矾群落、石栎群落、卫矛群落、丝栗栲-柃木群落,较全面地反映了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群落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群落相似性 聚类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仁怀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 被引量:1
20
作者 粟海军 邹晓 +15 位作者 安明态 胡国雄 张明明 胡灿实 李仕泽 穆彪 文雪峰 邢济春 韩燕峰 曹威 王晓宇 安苗 王志杰 严令斌 张福平 李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州省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9个、新记录种116个。仁怀市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本研究首次全面摸清了仁怀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现状,并尝试系统地从无机环境、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阐释酱香白酒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对仁怀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酱香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市 赤水河 县域生物多样性 新记录 酱香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