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种子库及其萌发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7-203,共7页
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 90 0 m2的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 59种 ,其中 1 9种主要植物已进入繁殖阶段 ,每年产生成熟种子 2 38.8粒 /m2。种子雨量达 351 .1粒 /m2 ,其中对群落更新有作用的成熟有效种子数为 1 50 .8粒 /m2。萌发前种... 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 90 0 m2的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 59种 ,其中 1 9种主要植物已进入繁殖阶段 ,每年产生成熟种子 2 38.8粒 /m2。种子雨量达 351 .1粒 /m2 ,其中对群落更新有作用的成熟有效种子数为 1 50 .8粒 /m2。萌发前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 4 1种 2 642 .0粒 /m2 ,其中现存植物种子 1 9种。萌发后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 2 8种 2 50 4 .5粒 /m2 ,其中现存植物种子 6种。萌发前后种子库的差异主要在于枯枝落叶层的种子含量。当年产生的种子大多数位于种子库的枯落叶层中 ,随时间推移 ,寿命较长的种子逐渐移到土壤层中。群落演替前期各阶段产生的种子全部位于土壤层里。萌发前种子库与现存群落的相似性大于萌发后种子库。群落内有 1 9种主要植物繁殖产生种子 ,并在萌发前的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存在 ,群落更新潜力很好。群落遭受破坏的季节不同 ,其恢复潜力也不一样。群落内平均每年萌发出苗 1 4种 54.2株 /m2 ,当年存活 2 4 .5株 /m2 ,群落更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种子雨 种子库 现存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顶部森林群落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济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50,共7页
在茂兰喀斯特森林山顶地段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察植物的开花结实、种子雨、种子库的结构、组成及其萌发。结果表明:900m2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36种,其中21种已进入繁殖阶段,每年产生成熟种子520.9粒·m-2。种子雨量大,每年达910.3粒&#... 在茂兰喀斯特森林山顶地段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察植物的开花结实、种子雨、种子库的结构、组成及其萌发。结果表明:900m2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36种,其中21种已进入繁殖阶段,每年产生成熟种子520.9粒·m-2。种子雨量大,每年达910.3粒·m-2,其中对群落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314.7粒·m-2。在天然萌发开始时的种子库中,有大量现存植物的活力种子,群落更新潜力很好。在天然情况下,1月上旬到5月中旬种子库中活力种子萌发。在天然萌发季节,900m2样地内每年共萌发出18种苗(7245株),当年存活幼苗2970株,群落更新良好。裸子植物华南五针松、短叶黄杉和翠柏在喀斯特山顶地段有良好的适应性,能长期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森林群落 种子库 更新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台原亮叶水青冈林种—多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魏鲁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年第1期9-15,共7页
采用株数、显著度、重要值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台原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林21个样地乔木层种一多度结构的分布型,并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种一多度结构类型与生境、群落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以及亮叶水青同种群在各种一... 采用株数、显著度、重要值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台原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林21个样地乔木层种一多度结构的分布型,并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种一多度结构类型与生境、群落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以及亮叶水青同种群在各种一多度结构类型中分享资源空间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台原 亮叶水青冈林 分布 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主要阔叶树种的计算机自动检索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济明 王宁 梅运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5期392-399,共8页
为提高树种的鉴定效率 ,本研究基于贵州省主要阔叶树种资料建立了贵州主要阔叶树种自动检索系统。该系统中的输入和查询均采用选项式方法 ,对茎、叶、花及花序、果等器官的形态结构描述必须使用规范的形态术语。从自动检索系统建立的植... 为提高树种的鉴定效率 ,本研究基于贵州省主要阔叶树种资料建立了贵州主要阔叶树种自动检索系统。该系统中的输入和查询均采用选项式方法 ,对茎、叶、花及花序、果等器官的形态结构描述必须使用规范的形态术语。从自动检索系统建立的植物学基础开始到数据库在windows平台上的应用 ,本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本系统对贵州主要阔叶树种都能区分 ,但不能对针叶树种进行鉴定 ;为优化系统 ,对树种的形态描述有待进一步丰富 ;树木自动检索系统的建立具有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阔叶树种 计算机自动检索系统 鉴定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集体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齐新民 王德炉 李世秀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4期339-344,共6页
为了给贵州集体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经济和政策依据,笔者在对贵州集体林区县锦屏、台江和赤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集体林区社会经济产生的短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林农收入和生活... 为了给贵州集体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经济和政策依据,笔者在对贵州集体林区县锦屏、台江和赤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集体林区社会经济产生的短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林农收入和生活、扶贫攻坚、地方财政税收、林业发展及集体林场、林农营林生产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森林分类区划入手,认真搞好森林分类经营,培育和发展林业产业体系;重视对现有中幼林的抚育管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要同改善集体林区经济、改变农村贫困状况、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结合起来;加快集体林区旅游业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尽快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集体林区 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分类经营 中幼林抚育管理 旅游业 结构调整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运超 温佐吾 +1 位作者 谢双喜 唐成万 《贵州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28-33,共6页
通过对台江县革东镇汪益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地连续8 年的跟踪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适当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土壤肥力状况为缺P、少K、N 中等的地区, 施肥宜以P肥为主, 再配合施以K 肥及N肥, 即可有明显... 通过对台江县革东镇汪益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地连续8 年的跟踪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适当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土壤肥力状况为缺P、少K、N 中等的地区, 施肥宜以P肥为主, 再配合施以K 肥及N肥, 即可有明显效果, 而单施N 肥(尿素) 对幼林生长反而有负效应。施肥时间以5~7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幼林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林固定样地信息处理系统(ESSSTS1.0)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协保 丁贵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4期256-260,289,共6页
为了对林业科研中试验样地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以中文可视化VisualFoxPro6.0作为开发语言 ,采用程序与数据相对独立的方法 ,开发了试验林固定样地信息处理系统 (ESSSTS1.0 )。该系统大量运用表单和表单中的各类控件 ,并与数据库有机结... 为了对林业科研中试验样地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以中文可视化VisualFoxPro6.0作为开发语言 ,采用程序与数据相对独立的方法 ,开发了试验林固定样地信息处理系统 (ESSSTS1.0 )。该系统大量运用表单和表单中的各类控件 ,并与数据库有机结合 ,使得界面清晰 ,操作简单、灵活。系统具有建立样地数据库、数据录入、编辑、修改、统计分析、样地综合计算、立地评价和结果输出等功能。可用于各类试验林样地数据的汇总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林 固定样地 信息处理系统 表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态转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家荣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7-9,共3页
以 15块经营密度试验样地资料为基础 ,用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态转移模型。模型在间伐试验林的高、中、低密度林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林分总断面积的预测精度依次为 97% ,98% ,98%。同时表明 。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转移概率矩阵 林分直径分布 动态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集体林区群众对林业的经济依赖性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初探
9
作者 齐新民 谢双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贵州集体林区 林业 经济依赖性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 被引量:193
10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2 位作者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变化体现于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变化 ,不同恢复阶段各种组的优势地位不同 ,草本群落阶段与草灌过渡阶段 ,灌丛灌木阶段与灌乔过渡阶段 ,常绿落... 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变化体现于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变化 ,不同恢复阶段各种组的优势地位不同 ,草本群落阶段与草灌过渡阶段 ,灌丛灌木阶段与灌乔过渡阶段 ,常绿落叶阔叶林阶段与顶极群落阶段其居优势地位的种组分别为先锋种 ,次先锋种和过渡种 ,次顶极种和顶极种 ,种组替代规律是先锋种经次先锋种、过渡种最终被次顶极种和顶极种替代。随着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 ,群落高度 (0 6~ 16 9m)、盖度 (0 2 9~ 0 79)、显著度 (0 872 0~2 1 8981cm2 ·m- 2 )逐渐提高 ,而密度早期增大之后逐渐降低 (36 32 8~ 5 6 116株·hm- 2 ,5 6 116~ 2 372株·hm- 2 ) ;物种数 (16~ 5 0 )、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0 99~ 4 72 )、均匀度 (0 77~ 0 83)升高而生态优势度 (0 16~ 0 0 5 )降低 ;群落生物量 (3 4 9~ 87 4 5t·hm- 2 )逐渐积累增大 ;萌生株数减少而实生株数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自然恢复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木材造纸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1 位作者 周运超 齐新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01期36-43,共8页
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 1 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 ;平均胸径、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高径比和蓄积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从 6~ 8年起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小径原木出... 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 1 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 ;平均胸径、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高径比和蓄积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从 6~ 8年起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小径原木出材率随密度的增大明显降低 ,短小原木和薪材的出材率及出材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生长轮宽度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大体上随密度的增高而增加 ,前两者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 ,后者不显著。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无明显影响 ,林龄 1 5年时均达到制浆造纸的基本要求。在 5个试验处理中 ,初植密度为 2 5 0 0、44 44和 1 0 0 0 0株 /hm2 的 3个处理经济效益较好。在综合分析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材种出材量、木材造纸特性及经济效益影响的情况下可初步确定 ,在黔中地区中等立地采用本地一般种源造林 ,培育建筑材可采用 2 0 0 0~ 2 5 0 0株 /hm2 的初植密度 ,培育纸浆材可采用 35 0 0~ 44 44株 /hm2 的初植密度 ,培育纤维、刨花板原料材可采用 6 0 0 0株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密度 林分生长 木材造纸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 被引量:140
12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2 位作者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9,共8页
在研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 ,提出了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 3个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分析了退化群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 /总株数、... 在研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 ,提出了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 3个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分析了退化群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 /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生物量等特征指标的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的变化 ,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 ,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 ;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 ,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中等、速度快 ,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标恢复速度。在群落各特征指标中 ,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 /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的恢复速度高于生物量恢复速度 ,即群落结构恢复快于群落功能恢复。群落自然恢复对策的变化是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 4 0~ 50年可有较为正常的组成、外貌和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自然恢复 恢复潜力度 恢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1 位作者 周运超 唐成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9,共11页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技术 幼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主要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夏玉芳 谌红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本文对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 ,5种造林密度 ,15年生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管胞列数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大 ,则... 本文对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 ,5种造林密度 ,15年生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管胞列数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大 ,则生长轮变窄 ,管胞列数减少 ,晚材率增加。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具明显的规律性 ,即随着造林密度加大木材基本密度增加 ,造林密度过大反而下降。造林密度对管胞形态的影响表现出因树龄而异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管胞形态总平均值变化不大 ,但管胞长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受到造林密度影响。较低的造林密度各生长轮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组织比量不受造林密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密度 马尾松木材 木材性质 木材基本密度 解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新民 谢双喜 +3 位作者 喻理飞 徐来富 刘浪 黄永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在思想上转变几个观念 ,并对实现贵州粮食安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人口总体素质是贵州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贵州 人口总体素质 制度创新 政策创新 投入 科技进步 耕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土壤种子库种子命运初探 被引量:22
16
作者 龙翠玲 朱守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机理 ,了解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的方法 ,种子埋藏试验表明种子库中种子命运受种子休眠特性、动物活动、种子埋藏条件的影响。休眠、发芽、霉烂。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土壤种子库 种子命运 生态系统 植被恢复 种子休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援越 穆彪 +1 位作者 祝小科 龙翠玲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年第6期364-367,共4页
对喀斯特森林所在地区气候因素及该区最有特色的峰丛漏斗森林的小气候条件、喀斯特森林的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已有学者进行过研究[1,2]。由于人为干扰(如过度砍樵、放牧、烧荒等)的作用,喀斯特地区原生性森林遭到不同程度... 对喀斯特森林所在地区气候因素及该区最有特色的峰丛漏斗森林的小气候条件、喀斯特森林的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已有学者进行过研究[1,2]。由于人为干扰(如过度砍樵、放牧、烧荒等)的作用,喀斯特地区原生性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不同的群落类型:从遭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森林群落 森林演替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纸浆用材林不同培育技术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齐新民 丁贵杰 +1 位作者 王德炉 罗庆军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69-73,共5页
以贵州省台江县马尾松纸浆用材林12 年生系列试验林的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各项试验林经营的实际费用发生额,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各试验林分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东南部地区,选用广西桐棉种源育苗,造林初... 以贵州省台江县马尾松纸浆用材林12 年生系列试验林的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各项试验林经营的实际费用发生额,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各试验林分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东南部地区,选用广西桐棉种源育苗,造林初植密度在每公顷3330株,采用块状整地,造林时每株施60g钙镁磷肥作底肥或造林后第2年施30g复合肥,是马尾松纸浆林在经济上较优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试验林 经济评价 纸浆用材林 定向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温佐吾 孟永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3-499,共7页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到小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源选择,造林密度,幼林施肥,整地方式。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所拟合的数量化回归模型预测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技术措施 幼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纸浆材林优化栽培密度经济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齐新民 丁贵杰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依据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 ,在数百个技术上可行的马尾松纸浆材林栽培模式中 ,以 N PV和 IRR最大为主要目标进行选优 ,并用边际分析法选出 14、16、18指数级经济上最优的初植密度 ,最后用边际分析法确定最优初植密度的最优主伐... 依据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 ,在数百个技术上可行的马尾松纸浆材林栽培模式中 ,以 N PV和 IRR最大为主要目标进行选优 ,并用边际分析法选出 14、16、18指数级经济上最优的初植密度 ,最后用边际分析法确定最优初植密度的最优主伐年龄 .结果表明 :相对于建筑材林而言 ,马尾松纸浆材林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应适当密植 ,主伐年龄应相应提前 ;每公顷最优初值密度为 40 0 0~ 5 0 0 0株 ,最优主伐年龄为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纸浆材林 优化栽培密度 收获模型系统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