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助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飞 何敏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87,共1页
1课程情况“高分子材料助剂”是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涵盖了多种助剂的类型、结构、性能、作用机理以及应用领域。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教学内容抽象,实验条件受限,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兼顾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情况“高分子材料助剂”是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涵盖了多种助剂的类型、结构、性能、作用机理以及应用领域。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教学内容抽象,实验条件受限,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兼顾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技术 教学创新 高分子材料助剂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业璘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6,122,共6页
以软锰矿为原料,通过酸浸碱浸并结合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化学式Na_(0.44)Mn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分析... 以软锰矿为原料,通过酸浸碱浸并结合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化学式Na_(0.44)Mn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分析了Na_(0.44)MnO_(2)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制备的Na_(0.44)MnO_(2)为结晶良好的棒状结构,宽度为200~400nm,长度为2~5μm;在0.5C和1C倍率条件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5mAh/g、84.8mAh/g,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高温固相法 锰酸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5 位作者 王盛 陈蔚洁 刘世旺 薛斌 徐国敏 秦舒浩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2118,共17页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在太阳能热储存、电子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建筑温度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然而,相变材料容易出现渗漏、热导率...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在太阳能热储存、电子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建筑温度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然而,相变材料容易出现渗漏、热导率低、光吸收弱等问题,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固有问题,提高热物理性能,将碳基材料作为封装载体构建形状稳定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固-液相变渗漏,提高潜热性能。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活性炭、生物炭等多孔碳支撑材料作为相变材料封装载体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多孔碳材料作为封装载体对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潜热、相变温度、过冷度、形状稳定性和热循环稳定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多孔碳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潜热性能方面的研究动态和各行业中的应用。最后,对多孔碳基材料在未来发展中的研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 载体 相变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酸钾浸出贵州卡林型金矿的电化学研究
4
作者 杨秀高 唐道文 +1 位作者 邹涛 袁鑫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氯酸钾浸出金是处理卡林型难处理金矿潜在的技术手段。在氯酸钾浸金体系中分别对载金硫化矿物(砷黄铁矿、黄铁矿)、金精矿3种矿物,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用矿糊电极法测试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得到优化的浸出条件并进行浸出实... 氯酸钾浸出金是处理卡林型难处理金矿潜在的技术手段。在氯酸钾浸金体系中分别对载金硫化矿物(砷黄铁矿、黄铁矿)、金精矿3种矿物,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用矿糊电极法测试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得到优化的浸出条件并进行浸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KClO_(3)浸金体系中,上述矿糊电极的腐蚀反应主要受电荷转移控制;在相同的浸出体系下砷黄铁矿的氧化解离要优于黄铁矿;在KClO_(3)浓度为0.35 mol/L、温度为35℃、液固比为8:1、初始pH=12的条件下,金平均浸出率87.66%。电化学方法可为优化浸出条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酸钾浸金 电化学 Tafel极化曲线 阻抗谱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氮化硼/环氧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边锋 黄舸舸 +1 位作者 崔凌峰 熊玉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5,共6页
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氮化硼(BN)添加到环氧天然橡胶/天然橡胶(ENR/NR)橡胶基体中制备出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氮化硼(BN)添加到环氧天然橡胶/天然橡胶(ENR/NR)橡胶基体中制备出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氮化硼可明显提升填料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导热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橡胶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葛建华 谢敏燕 +1 位作者 欧阳全胜 邵姣婧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7,共9页
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根据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估算,将有一大批动力电池达到报废标准。对废旧电池回收再生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降低电池原料成本。常见的回收再生工艺包括湿法回收、火法回收、直接再生等。湿法回收率高、操... 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根据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估算,将有一大批动力电池达到报废标准。对废旧电池回收再生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降低电池原料成本。常见的回收再生工艺包括湿法回收、火法回收、直接再生等。湿法回收率高、操作温度低,是国内普遍采用的回收方法;火法回收可以省去预处理工序,但是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且能耗较高。近年来,直接再生技术迅速发展,该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正极材料原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修复,是很有前景的回收再生技术。然而,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回收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上述回收方法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总结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再生的工艺和近年来的新技术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湿法回收 火法回收 直接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浸出贵州难浸金矿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涛 唐道文 +3 位作者 韩治龙 袁鑫 许才武 杨秀高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27,共8页
以贵州难浸金矿矿粉作为原料制作矿物碳糊电极,通过浸金体系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和不同pH的NaClO溶液中进行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O浸金体系中,较优浸出条件为,NaClO溶液浓度0.7~0.9mol/L,浸出温度30~35℃,pH=13.5。验证实验表明... 以贵州难浸金矿矿粉作为原料制作矿物碳糊电极,通过浸金体系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和不同pH的NaClO溶液中进行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O浸金体系中,较优浸出条件为,NaClO溶液浓度0.7~0.9mol/L,浸出温度30~35℃,pH=13.5。验证实验表明,在NaClO浓度0.9mol/L,反应温度为30℃,溶液pH=13.5的条件下浸出3 h,金平均浸出率为9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浸金 电化学 浸出率 难浸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热解温度对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胜容 安明泽 +2 位作者 夏赛男 覃毅雪 徐国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以热解法制备不同温度的玉米秸秆生物炭(BC-i)(i=400℃、500℃、600℃、700℃、800℃和900℃),并通过超声辅助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TBC-i)。结果表明:TBC-i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生物炭良好的结构特性、BC... 以热解法制备不同温度的玉米秸秆生物炭(BC-i)(i=400℃、500℃、600℃、700℃、800℃和900℃),并通过超声辅助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TBC-i)。结果表明:TBC-i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生物炭良好的结构特性、BC与TiO_(2)之间增强的化学相互作用以及促进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转移效率。TBC-i的光催化活性均高于纯TiO_(2),TBC-800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投加量为7g/L时,TBC-800催化剂经模拟日光照射270min后对50mg/L MO的去除率为93.02%。TBC-i复合材料的制备在一定程度上为模拟有机污染物在太阳光下的降解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 生物炭热解温度 甲基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两步固相法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的研究
9
作者 马镰仁 谢红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4,共6页
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能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优点,得到较高的能量密度,但锰铁比过高反而会降低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为了提高电导率并降低材料阻抗,采用表面活性剂油酸辅助的两步固相方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孔隙分布均匀且... 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能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优点,得到较高的能量密度,但锰铁比过高反而会降低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为了提高电导率并降低材料阻抗,采用表面活性剂油酸辅助的两步固相方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孔隙分布均匀且碳包覆薄厚均匀适中的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LFMP/C-3)。循环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材料在1C下放电比容量为119.6 mA·h/g,循环100次后为102.8 mA·h/g,循环效率为88.87%。经倍率测试得出,在0.1C、0.5C、1C、2C、5C和10C倍率下的平均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08、132.70、128.44、105.86、89.10、83.40 mA·h/g,在之后的0.1C倍率下仍能恢复到开始5次的平均水平。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LFMP/C-3样品具备较小的极化程度、最低的电荷转移阻抗(139.75Ω/s^(1/2))和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46×10^(-14)cm^(2)/s)。结果表明,油酸的加入可获得良好的形貌特征,从而促进锂离子的脱嵌,提高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提高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0.7)Fe_(0.3)PO_(4)/C 碳包覆 固相法 电化学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多伦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266,共6页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近年来针对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镍锰酸锂 正极材料 制备 改性 绿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电压对CaCl_(2)基熔盐电化学转化CO_(2)制备碳材料的影响
11
作者 邓寅祥 陈朝轶 +2 位作者 王仕愈 高莹雪 彭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氯化钙基熔盐为电解质,将CO_(2)电化学转化为碳材料,考察了槽电压、熔盐组成对碳材料制备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激光显微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手段对碳材料的物相、形貌结构、元素分布... 以氯化钙基熔盐为电解质,将CO_(2)电化学转化为碳材料,考察了槽电压、熔盐组成对碳材料制备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激光显微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手段对碳材料的物相、形貌结构、元素分布、石墨化程度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800℃CaCl_(2)-5%(质量分数)CaO熔盐中,槽电压为1.9 V的电解产物形貌为薄片状,碳质量分数为98.24%,随着槽电压升高,产物倾向于形成棒状结构且棒状产物长度增加;采用熔点更低的CaCl_(2)-NaCl-KCl-5%(质量分数)CaO三元熔盐进行电解,降低了制备碳材料的能耗,减轻了阳极的腐蚀,所得产物主要形貌为纳米管状、颗粒状和球状。槽电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显著;高槽电压使得反应过程电流更大,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加快,所得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氯化钙 碳材料 电化学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度二氧化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雷 崔凌峰 熊玉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152,共6页
使用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TESPT)改性三种维度二氧化硅(SiO_(2))填充天然橡胶制备复合材料,借助FI-TR、DMA、阿克隆磨耗机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未改性时,零维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抗湿滑性能和... 使用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TESPT)改性三种维度二氧化硅(SiO_(2))填充天然橡胶制备复合材料,借助FI-TR、DMA、阿克隆磨耗机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未改性时,零维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抗湿滑性能和最低的滚动阻力;一维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交联密度;二维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填料-橡胶相互作用和耐磨性。经过TESPT改性后,一维改性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展示了最高的交联密度、拉伸强度、抗湿滑阻力和耐磨性,二维改性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滚动阻力。相对于未改性SiO_(2),三种维度改性SiO_(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时间减小,焦烧行为改善,交联密度增大,填料在基体中分散性变好,填料-橡胶相互作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维度 二氧化硅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4 位作者 杨照 陈蔚洁 王盛 薛斌 秦舒浩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7-2178,共12页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的TBC550催化剂主要由生物炭和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组成,与之构建的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可促进光生载流子通过生物炭、锐钛矿-金红石的界面进行转移。同时,当光照射在TBC550催化剂界面上时,在内置电场、带边弯曲和库仑力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空穴复合,抑制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空穴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转移,进而使电子和空穴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此外,在紫外、可见和模拟太阳光照射下,TBC550催化剂对四环素(TC)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96.5%、78.3%和89.1%,且5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工作可以丰富我们对新型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的认识,为未来使用太阳能驱动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提供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 S型同质结 光催化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高效吸收CO_(2)的低共熔溶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明 王文豪 +3 位作者 惠向伟 吴复忠 杨森 丁忠林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3-127,131,共6页
由于CO_(2)在全球范围内的排放量逐日剧增,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可用于高效吸收CO_(2)的亲水型低共熔溶剂(DES),采用液体核磁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其对CO_(2)的吸收机理,同时对相关物化... 由于CO_(2)在全球范围内的排放量逐日剧增,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可用于高效吸收CO_(2)的亲水型低共熔溶剂(DES),采用液体核磁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其对CO_(2)的吸收机理,同时对相关物化参数和不同因素对CO_(2)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测定和讨论。结果表明,在控制吸收时间为60 min的情况下,在30℃、气体流速为20 L/h、Urea-MEA摩尔比为1∶6时得到最大的CO_(2)吸收量为0.3397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CO_(2) 吸收性能 吸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电极设计实现贫电解液锂硫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雪 蒋光辉 +1 位作者 欧阳全胜 邵姣婧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锂硫电池因其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装置。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其电性能已显著提升,但目前大多数测试时仍然使用过量的电解液。高电解液用量不仅会增加电池的制作成本,还会降低其实际能量密度,... 锂硫电池因其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装置。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其电性能已显著提升,但目前大多数测试时仍然使用过量的电解液。高电解液用量不仅会增加电池的制作成本,还会降低其实际能量密度,不利于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兼具贫电解液用量和优异电化学性能特性的锂硫电池尤为关键。基于此,概述了锂硫电池在贫电解液条件下的困境,且详细讨论了基于硫电极设计以减少电解液用量的途径:1)优化电极孔隙率和离子传导,以降低锂离子的传输路径并提升传输能力;2)引入金属基或非金属基催化剂,增强活性物质在贫液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3)开发新型活性材料,规避在贫液条件下因大量多硫化锂溶解于电解液带来的电池性能恶化问题。最后,针对构筑贫电解液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正极设计的相关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电极设计 贫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 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59
17
作者 郝智 伍玉娇 +1 位作者 张金柱 万明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74,共4页
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内涵及国内外开展的情况出发,对贵州大学材料学院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科研能力 培养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老化研究进展及防老化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左晓玲 张道海 +3 位作者 罗兴 吴斌 郝智 郭建兵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66,共5页
综述了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树脂的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分析,阐述了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湿热、热氧、光氧条件下有可能的老化机理。最后提出了几点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防老化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结构 热老化 光老化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昌银 段焕德 +3 位作者 张纯 蒋团辉 何力 龚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6,共6页
采用化学发泡法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微发泡聚丙烯(PP)/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流变理论和纤维与树脂的界面行为,研究了玻璃纤维(GF)、芳纶纤维(AF)和碳纤维(CF)对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微发泡P... 采用化学发泡法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微发泡聚丙烯(PP)/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流变理论和纤维与树脂的界面行为,研究了玻璃纤维(GF)、芳纶纤维(AF)和碳纤维(CF)对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微发泡PP材料的泡孔结构,改善效果CF>GF>AF,这归因于纤维的成核能力和PP/纤维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综合作用;比表面积越大、长度越短和分散性越好的纤维可以提供更多的成核点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具有较小泡孔尺寸和较大泡孔密度的微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泡 发泡行为 短纤维 成核作用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对芳纶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金仲 夏忠林 +3 位作者 罗筑 向坤 洪波 李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1,共6页
采用氢氧化钾溶液对芳纶纤维(AF)表面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之上用环氧树脂/端羟基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EP/LIR)的甲苯溶液接枝纤维,将处理后的纤维、端羟基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以及天然橡胶制成母炼胶,制备芳纶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考... 采用氢氧化钾溶液对芳纶纤维(AF)表面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之上用环氧树脂/端羟基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EP/LIR)的甲苯溶液接枝纤维,将处理后的纤维、端羟基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以及天然橡胶制成母炼胶,制备芳纶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了纤维接枝的改性效果,以及KOH浓度、EP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检测表明芳纶纤维接枝改性改善了纤维表面与复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粘接,力学性能显示当KOH溶液的浓度为0.1%,EP含量为m(EP)/m(AF)=16.7/100时3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均有最优值。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EP的加入会增大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损耗因子峰值,从而提高了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天然橡胶 接枝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