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方法初报 被引量:26
1
作者 任艳玲 周杰 +6 位作者 杨茂发 王勇 王瑞 于晓飞 王娟 余寒 王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5,108,共5页
为全面了解贵州蓝莓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3—2014年在贵州蓝莓主产区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为害蓝莓的病虫害23种,其中病害11种,虫害12种。在综合分析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贵州蓝莓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灰霉病、金龟子和果... 为全面了解贵州蓝莓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3—2014年在贵州蓝莓主产区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为害蓝莓的病虫害23种,其中病害11种,虫害12种。在综合分析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贵州蓝莓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灰霉病、金龟子和果蝇,对这3种重大病虫害的为害和防治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蓝莓 病虫害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昌利 刘芳 +2 位作者 苏丽 朱德远 张长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36-139,152,共5页
[目的]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方法]通过对贵州花溪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共发现昆虫纲10目21科46种昆虫;主要类群为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 [目的]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方法]通过对贵州花溪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共发现昆虫纲10目21科46种昆虫;主要类群为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和半翅目,数量占比达98.63%。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7月中旬最高,达24种;主要优势种有亚洲玉米螟、玉米蚜和双斑长附萤叶甲,以及天敌昆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二星瓢虫;其中,龟纹瓢虫对玉米蚜有明显的跟随效应。[结论]该研究阐明了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特征,为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玉米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群落 玉米田 种群动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兴义实蝇类昆虫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涛 任艳玲 +1 位作者 杨茂发 张润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9-578,共10页
【目的】掌握贵州兴义实蝇的种类组成和不同生境中的发生规律及多样性变化。【方法】2010-2011年,在贵州兴义5个不同生境的监测点,采用性诱剂、食物引诱剂及被害瓜果培养法对实蝇类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 【目的】掌握贵州兴义实蝇的种类组成和不同生境中的发生规律及多样性变化。【方法】2010-2011年,在贵州兴义5个不同生境的监测点,采用性诱剂、食物引诱剂及被害瓜果培养法对实蝇类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贵州兴义实蝇优势种包括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瓜实蝇B.cucurbitae(Coquillett)、南瓜实蝇B.tau(Walker)及具条实蝇B.scutellata(Hendel),且不同年份各监测点实蝇优势种及相似性系数(0.33-0.89)存在差异;但其年种群动态相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农村生境果园中实蝇种群关系最近,城市混合果园与其他生境果园中实蝇种群关系最远;各监测点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份也不同,监测的2年间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在0.11-0.68、0.28-1.25和0.18-0.62之间。【结论】贵州兴义实蝇种类丰富,种群发生规律与气候、寄主、生态位竞争等因素有关;相近生境混合果园诱捕到的实蝇种数和数量大于单一果园;离城区越近,实蝇发生期越早,数量越大。研究结果为了解该地区实蝇种类分布以及预防实蝇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种类组成 优势种 生境 物种多样性 种群动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MEX和ArcGIS的桔小实蝇在贵州适生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涛 任艳玲 +2 位作者 何善勇 张润志 杨茂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4-542,共9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可危害46个科250多种果蔬等作物,在世界上大多数热带、亚热带果蔬产区均有分布。为了解桔小实蝇在贵州潜在危害范围和程度,基于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已知分布资料和...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可危害46个科250多种果蔬等作物,在世界上大多数热带、亚热带果蔬产区均有分布。为了解桔小实蝇在贵州潜在危害范围和程度,基于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已知分布资料和气象数据,采用CLIMEX与Arc GIS软件对桔小实蝇在贵州的适生性、年发生代数和动态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贵州适生程度较高,高度适生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桔小实蝇在贵州的发生代数主要为2-6代,发生4到5代的区域最多,常年发生区和季节发生区面积较小,大部分区域为二者间的过渡区,结果为贵州桔小实蝇监测、预警、防控和优化果蔬产业布局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适生性 CLIMEX ARC GIS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斑潜蝇种类及发生危害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文龙 李子忠 +1 位作者 顾丁 柳琼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贵州省有8种斑潜蝇,分别是: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 sativae、番茄斑潜蝇L. bryoniae、菊斑潜蝇L. compositella、豌豆斑潜蝇L. congesta、菜斑潜蝇L. brassicae、黑背斑潜蝇L. trifoliearum、黑胸斑潜蝇L. xanthocer... 贵州省有8种斑潜蝇,分别是: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 sativae、番茄斑潜蝇L. bryoniae、菊斑潜蝇L. compositella、豌豆斑潜蝇L. congesta、菜斑潜蝇L. brassicae、黑背斑潜蝇L. trifoliearum、黑胸斑潜蝇L. xanthocer.以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sativae发生最普遍,尤其以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危害最严重.两种斑潜蝇嗜食的作物是菜豆、蚕豆、豇豆、黄瓜.对4种作物全生育期进行了系统调查,斑潜蝇属的优势度大小依次是菜豆、黄瓜、豇豆、蚕豆.蚕豆和菜豆遭受到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的危害较大,而豇豆和黄瓜遭受到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和美洲斑潜蝇L.sativae两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潜蝇 种类 发生 危害 丰富度 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召 杨洪 +1 位作者 汪学俭 金道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469,共6页
为了摸清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的发生规律,2010年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稻区开展了该天敌田间种群消长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水稻生长前期虫量发生较少,后期发生量... 为了摸清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的发生规律,2010年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稻区开展了该天敌田间种群消长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水稻生长前期虫量发生较少,后期发生量较大,发生高峰期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下旬。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种群发生存在同步性。水稻害虫防治的常用药剂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毒死蜱对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肩绿盲蝽 褐飞虱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蓝莓基地病虫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艳玲 田虹 +8 位作者 王涛 蔡秋 陈霄 王兴宁 于晓飞 罗阿东 柯绍英 欧后丁 黄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
为全面了解出口蓝莓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3—2015年在贵州出口蓝莓种植基地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为害蓝莓的病虫害20种,其中病害9种,包括生理性病害2种,分别是红叶病和黄叶病,侵染性病害7种,分别是灰霉病、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 为全面了解出口蓝莓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3—2015年在贵州出口蓝莓种植基地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为害蓝莓的病虫害20种,其中病害9种,包括生理性病害2种,分别是红叶病和黄叶病,侵染性病害7种,分别是灰霉病、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锈病、溃疡病和根癌病;虫害11种,分别是果蝇、金龟子(小青花金龟、铜绿丽金龟、斑喙丽金龟)、蚜虫(桃蚜、苹果黄蚜)、蝼蛄、小地老虎、叶蝉、天牛和木蠹蛾。对病虫害及其为害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是灰霉病、金龟子和果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基地 蓝莓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褐飞虱区域性发生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天雷 金道超 杨洪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03-208,共6页
为明确贵州省褐飞虱全年世代尤其是主害代发生的为害规律,采用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于2009~2011年对贵州6个县不同海拔和地貌条件下的褐飞虱区域性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在三都、惠水、锦屏、思南始见... 为明确贵州省褐飞虱全年世代尤其是主害代发生的为害规律,采用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于2009~2011年对贵州6个县不同海拔和地貌条件下的褐飞虱区域性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在三都、惠水、锦屏、思南始见日多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而道真和盘县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褐飞虱在贵州可发生5~8代,各稻区灯诱数量的年度间变化大,田间褐飞虱初见于6月中旬,盘县、惠水等地稍迟,在田间一般发生2~3个世代,世代重叠明显,第4代和第5代盛发为害,世代高峰分别在7月10~20日,8月10~20日,一般在8月上旬,田间虫量达到最大。不同稻区不同年份间各虫态比例变化较大,区域性发生规律差别明显。贵州地形、海拔、温差和多种水稻生育期并存等是影响贵州褐飞虱区域性发生规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种群动态 发生规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飞虱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半翅目,蜡蝉总科,飞虱科)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荣 陈祥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6期485-491,521,共8页
贵州现有飞虱科昆虫2亚科61属111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数的38.1%和29.3%;特有属2个,占贵州已有属3.3%;特有种19个,占贵州已有种17.1%。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种为主,跨东洋界和古北界次之,其他跨界种则为数不多;在中国动物地理... 贵州现有飞虱科昆虫2亚科61属111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数的38.1%和29.3%;特有属2个,占贵州已有属3.3%;特有种19个,占贵州已有种17.1%。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种为主,跨东洋界和古北界次之,其他跨界种则为数不多;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的华中区和跨华中区和华南区种为主,跨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种次之,其他跨区种则较少。在贵州5个自然地理省中,黔南低山河谷省共58种,占总数的37.9%;黔中山原丘陵省共44种,占总数的28.8%;黔北中山峡谷省共有24种分布,占15.7%;黔东低山丘陵省共有22种分布,占14.4%;黔西高原中山省仅有5种分布,占3.3%。贵州飞虱总体分布格局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多样性 飞虱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9个主要自然保护区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及相似性分析
10
作者 宋冬梅 杨茂发 孟泽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175,193,共5页
对贵州省9个主要自然保护区的大叶蝉亚科昆虫进行了整理,用Sorenson指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用Pearson系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与地理距离、经纬度、海拔、植物种数和保护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自... 对贵州省9个主要自然保护区的大叶蝉亚科昆虫进行了整理,用Sorenson指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用Pearson系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与地理距离、经纬度、海拔、植物种数和保护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自然保护区共有大叶蝉亚科昆虫87种,占贵州省已知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94.6%,占全国已知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35.8%;从属级相似性看,各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均较高,多为中等相似或极为相似;从种级相似性看,大沙河与宽阔水、梵净山保护区之间为极为相似,草海与其他保护区之间均为极不相似,其余保护区之间均为中等不相似或中等相似;各保护区大叶蝉亚科昆虫物种的相似性与地理距离、经度、最低海拔和海拔落差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纬度、最高海拔、植物种数和保护区面积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自然保护区 大叶蝉亚科 相似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8个自然保护区沫蝉科昆虫的相似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楠楠 戴仁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为贵州省8个自然保护区沫蝉科昆虫分类及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利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对贵州省茂兰、梵净山、赤水、雷公山、习水、麻阳河、宽阔水以及大沙河8个自然保护区的沫蝉科昆虫种类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茂兰等8个保护... 为贵州省8个自然保护区沫蝉科昆虫分类及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利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对贵州省茂兰、梵净山、赤水、雷公山、习水、麻阳河、宽阔水以及大沙河8个自然保护区的沫蝉科昆虫种类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茂兰等8个保护区共有沫蝉科昆虫42种,其中含12个贵州新纪录种。以大沙河和习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3;其次是大沙河和雷公山的相似性系数,为0.52;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雷公山与赤水,仅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沫蝉科 相似性 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不同高度及不同色板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效果研究
12
作者 肖陈明 贡秋罗布 +6 位作者 张龙 付军贤 邹广 赵庆训 杨茂发 徐芳玲 刘健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 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科2种,蜱螨亚纲1目1科1种。色板主要诱集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诱集数量为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引诱效果最佳,黑板对瓢甲科天敌规避效果最好。悬挂离地40 cm的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诱集效果最好,蓝板悬挂20 cm时对瓢甲科的规避效果最差。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在调查期的7月中旬达到诱集高峰期,韭菜迟眼蕈蚊从10月中旬后开始呈上升趋势,瓢甲科在8月中旬至11月底种群动态呈两个高峰期,分别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因此,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及10月底开始悬挂离地40 cm黄板对‘白旗韭黄’害虫防治效果、天敌规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台湾韭蚜 色板 悬挂高度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任艳玲 周杰 +5 位作者 王涛 徐芳玲 于晓飞 王娟 余寒 赵伶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72-175,共4页
为给贵州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针对贵州蓝莓生产的现状,从贵州蓝莓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栽培管理粗放和销售方式单一、后期加工能力不够、贮藏保鲜技术不完善和病虫害综合防控能力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为给贵州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针对贵州蓝莓生产的现状,从贵州蓝莓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栽培管理粗放和销售方式单一、后期加工能力不够、贮藏保鲜技术不完善和病虫害综合防控能力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省级统筹发展规划、加强宣传引导,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产业,加强研发、形成适合多层次的消费品种,产学研结合、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强化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多产业结合、提升综合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健锋 杨茂发 +4 位作者 胡吉凤 尚小丽 宋琼章 李斌 桑维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62-65,2,共4页
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 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直纹螟、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米仓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为豹皮樟、红果黄肉楠、化香树和三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三叶海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茶 产虫茶昆虫 寄主植物 资源调查 开发利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毅 梁潇予 +2 位作者 杨春平 杨桦 杨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包含许多农林业的重要害虫。象甲科昆虫中已鉴定具有性信息素的有2属2种,具有聚集信息素的有7属12种。针对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分泌部位、应用概况等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旨在为象... 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包含许多农林业的重要害虫。象甲科昆虫中已鉴定具有性信息素的有2属2种,具有聚集信息素的有7属12种。针对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分泌部位、应用概况等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旨在为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象甲科 性信息素 聚集信息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蔬菜蓟马的种类、分布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35
16
作者 袁成明 郅军锐 +1 位作者 李景柱 张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对贵州省主要蔬菜种植地区的蓟马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蔬菜的蓟马有18种,其中发生广并且危害严重的有8种,对这8种危害严重的蓟马进行了描述,并概述了其综合防治方法。新入侵的检疫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 对贵州省主要蔬菜种植地区的蓟马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蔬菜的蓟马有18种,其中发生广并且危害严重的有8种,对这8种危害严重的蓟马进行了描述,并概述了其综合防治方法。新入侵的检疫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贵阳地区已呈广泛分布状态,其发展动向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蓟马 分布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稻水象甲灯诱种群数量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峗薇 杨茂发 +4 位作者 杨大星 周冲 陈文龙 杨洪 廖启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2-575,共4页
为了摸清稻水象甲在贵州高原山地环境下的种群动态,并对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发生及扩散提供参考,于2011年和2012年在贵州省平坝、息烽和花溪进行了稻水象甲成虫的灯诱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稻水象甲成虫灯下始见日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终见... 为了摸清稻水象甲在贵州高原山地环境下的种群动态,并对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发生及扩散提供参考,于2011年和2012年在贵州省平坝、息烽和花溪进行了稻水象甲成虫的灯诱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稻水象甲成虫灯下始见日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终见日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始见日至高峰日间隔在9~37 d,平均24 d。灯下虫峰数量2~3个,主峰期较明显,多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年灯下有虫日数在20~51 d。越冬代成虫上灯数量远高于新一代成虫。贵州稻水象甲成虫总体为灯下种群数量较少,上灯日数不多,始见日、高峰日、终见日在各地间以及年份间有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灯诱 种群动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德春 杨洪 金道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水稻矮缩病是不同病毒引发的几种植株矮缩症状的总称。为全面了解该病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锯齿叶矮缩病毒和草状矮化病毒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的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 水稻矮缩病是不同病毒引发的几种植株矮缩症状的总称。为全面了解该病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锯齿叶矮缩病毒和草状矮化病毒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的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矮缩病 传毒媒介 传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性害虫咖啡豆象在贵州的危害特点及其生活史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灿 李子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5,共3页
以红枣作饲料,室温下在相对湿度75%,光照L∶D=14∶10,强度3500lx条件下,对咖啡豆象2代进行了实验室驯化培养。结果表明,咖啡豆象在贵阳地区年发生3~4代,少数发生5代。多以幼虫越冬,极少见蛹越冬,未发现库房有成虫越冬,完成一个生活周... 以红枣作饲料,室温下在相对湿度75%,光照L∶D=14∶10,强度3500lx条件下,对咖啡豆象2代进行了实验室驯化培养。结果表明,咖啡豆象在贵阳地区年发生3~4代,少数发生5代。多以幼虫越冬,极少见蛹越冬,未发现库房有成虫越冬,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约需42.3d。并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疫性害虫 咖啡豆象 形态特征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南部水稻田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动态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文鹏 金道超 杨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采用灯光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贵州南部三都县2008-2012年的白背飞虱灯下和田间种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白背飞虱在4月中下旬开始迁入贵州南部,在5月中下旬到达迁入高峰;灯下主峰日与灯下始见日(r=0.996**)和始盛日(r=0.997... 采用灯光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贵州南部三都县2008-2012年的白背飞虱灯下和田间种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白背飞虱在4月中下旬开始迁入贵州南部,在5月中下旬到达迁入高峰;灯下主峰日与灯下始见日(r=0.996**)和始盛日(r=0.997**)均呈显著相关;灯下种群中雌虫数量略高于雄虫,年度间雌、雄性比差异不显著。若虫是田间种群的主要构成部分,在6月上旬达到发生高峰,其发生为害期较成虫短,一般到7月中下旬结束;成虫发生期贯穿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高峰。田间主要为害世代的发生量与6月中下旬的灯下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灯诱种群 田间种群 贵州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