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方法初报 被引量:26
1
作者 任艳玲 周杰 +6 位作者 杨茂发 王勇 王瑞 于晓飞 王娟 余寒 王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5,108,共5页
为全面了解贵州蓝莓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3—2014年在贵州蓝莓主产区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为害蓝莓的病虫害23种,其中病害11种,虫害12种。在综合分析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贵州蓝莓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灰霉病、金龟子和果... 为全面了解贵州蓝莓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3—2014年在贵州蓝莓主产区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为害蓝莓的病虫害23种,其中病害11种,虫害12种。在综合分析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贵州蓝莓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灰霉病、金龟子和果蝇,对这3种重大病虫害的为害和防治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蓝莓 病虫害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召 杨洪 +1 位作者 汪学俭 金道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469,共6页
为了摸清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的发生规律,2010年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稻区开展了该天敌田间种群消长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水稻生长前期虫量发生较少,后期发生量... 为了摸清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的发生规律,2010年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稻区开展了该天敌田间种群消长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水稻生长前期虫量发生较少,后期发生量较大,发生高峰期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下旬。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种群发生存在同步性。水稻害虫防治的常用药剂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毒死蜱对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肩绿盲蝽 褐飞虱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9个主要自然保护区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及相似性分析
3
作者 宋冬梅 杨茂发 孟泽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175,193,共5页
对贵州省9个主要自然保护区的大叶蝉亚科昆虫进行了整理,用Sorenson指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用Pearson系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与地理距离、经纬度、海拔、植物种数和保护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自... 对贵州省9个主要自然保护区的大叶蝉亚科昆虫进行了整理,用Sorenson指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用Pearson系数分析了各保护区之间的物种相似性与地理距离、经纬度、海拔、植物种数和保护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自然保护区共有大叶蝉亚科昆虫87种,占贵州省已知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94.6%,占全国已知大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35.8%;从属级相似性看,各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均较高,多为中等相似或极为相似;从种级相似性看,大沙河与宽阔水、梵净山保护区之间为极为相似,草海与其他保护区之间均为极不相似,其余保护区之间均为中等不相似或中等相似;各保护区大叶蝉亚科昆虫物种的相似性与地理距离、经度、最低海拔和海拔落差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纬度、最高海拔、植物种数和保护区面积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自然保护区 大叶蝉亚科 相似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不同高度及不同色板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效果研究
4
作者 肖陈明 贡秋罗布 +6 位作者 张龙 付军贤 邹广 赵庆训 杨茂发 徐芳玲 刘健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 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科2种,蜱螨亚纲1目1科1种。色板主要诱集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诱集数量为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引诱效果最佳,黑板对瓢甲科天敌规避效果最好。悬挂离地40 cm的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诱集效果最好,蓝板悬挂20 cm时对瓢甲科的规避效果最差。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在调查期的7月中旬达到诱集高峰期,韭菜迟眼蕈蚊从10月中旬后开始呈上升趋势,瓢甲科在8月中旬至11月底种群动态呈两个高峰期,分别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因此,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及10月底开始悬挂离地40 cm黄板对‘白旗韭黄’害虫防治效果、天敌规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台湾韭蚜 色板 悬挂高度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蔬菜蓟马的种类、分布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35
5
作者 袁成明 郅军锐 +1 位作者 李景柱 张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对贵州省主要蔬菜种植地区的蓟马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蔬菜的蓟马有18种,其中发生广并且危害严重的有8种,对这8种危害严重的蓟马进行了描述,并概述了其综合防治方法。新入侵的检疫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 对贵州省主要蔬菜种植地区的蓟马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蔬菜的蓟马有18种,其中发生广并且危害严重的有8种,对这8种危害严重的蓟马进行了描述,并概述了其综合防治方法。新入侵的检疫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贵阳地区已呈广泛分布状态,其发展动向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蓟马 分布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簇角飞虱属昆虫16S rDNA序列及系统进化研究
6
作者 侯晓晖 陈祥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355-3357,共3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飞虱科3属5种昆虫的16 S rDNA序列,对DNA序列进行测定,分析了其序列组成及变异。采用Mega 4.0软件,利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5种飞虱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一致,3个簇角飞...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飞虱科3属5种昆虫的16 S rDNA序列,对DNA序列进行测定,分析了其序列组成及变异。采用Mega 4.0软件,利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5种飞虱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一致,3个簇角飞虱属物种中华簇角飞虱(Belocera. sinensis)、褐额簇角飞虱(B.fuscifrons)和爬竹簇角飞虱(B.ampelocalamus)单独聚为一支,与偏角飞虱属海南偏角飞虱(Neobelocera hainanensis)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短头飞虱属显脊短头飞虱(Epeurysa distincta)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虱科 簇角飞虱属(Belocera) 16 S RDNA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五烟区烟草CMV、PVY带毒率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福莉 刘童童 +2 位作者 李创创 杨茂发 杨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3,共3页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贵州省5个主要烟草种植区的田间烟草进行了黄瓜花叶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的检测,并采用一步RT-PCR法验证试验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思南、凤冈、德江、正安和清镇5个烟区烟草的CMV带毒率分别为66%、67%、54%...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贵州省5个主要烟草种植区的田间烟草进行了黄瓜花叶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的检测,并采用一步RT-PCR法验证试验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思南、凤冈、德江、正安和清镇5个烟区烟草的CMV带毒率分别为66%、67%、54%、59%和40%,PVY带毒率分别为54%、56%、37%、49%和36%,复合侵染率分别为32%、23%、27%、23%和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黄瓜花叶病毒 马铃薯Y病毒 烟草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中部稻区大螟和二化螟发生规律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操 王召 +2 位作者 杨洪 龙贵云 金道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4期18-24,94,共8页
大螟和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了解其发生规律,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笔者于2014-2017年调查了贵州省中部地区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平坝县和贵阳市息烽县稻区两种螟虫的灯下发生动态,并对该地区水稻蛀杆螟虫的田间发生和... 大螟和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了解其发生规律,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笔者于2014-2017年调查了贵州省中部地区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平坝县和贵阳市息烽县稻区两种螟虫的灯下发生动态,并对该地区水稻蛀杆螟虫的田间发生和越冬虫量进行调查。灯诱结果显示,大螟和二化螟在该地区每年发生2代,其中二化螟越冬代螟蛾在4月上旬初见,5月盛发,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终见;大螟越冬代螟蛾在4月上旬初见,4月下旬至5月中旬盛发,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终见。另外,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以二化螟危害为主,大螟次之,且二化螟和大螟的发生近年呈减轻趋势,2014年危害最为严重,3个调查点的螟害株率分别为2. 75%,3. 88%和3. 52%; 2017年达到最低,分别为0. 07%、0. 81%和0. 27%。另外,对不同类型田中越冬螟虫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农事操作能够显著降低螟虫的越冬基数,从而减少冬后螟虫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螟 二化螟 灯诱 越冬幼虫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Toll与IMD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齐小浪 杜娟 +1 位作者 李尚伟 黄海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2期44-50,共7页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产生的天然免疫因子,受Toll信号通路和IMD信号通路的调控。Toll信号通路主要是昆虫细胞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免疫应答,而IMD信号通路主要参与细胞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免疫反应。Toll和IMD信号通路中存在多种调...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产生的天然免疫因子,受Toll信号通路和IMD信号通路的调控。Toll信号通路主要是昆虫细胞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免疫应答,而IMD信号通路主要参与细胞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免疫反应。Toll和IMD信号通路中存在多种调节免疫反应的正、负反馈信号因子。两条信号通路都始于信号通路上游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经过信号因子级联反应传递信号,于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激活体液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信号级联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腌火腿加工及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晟晖 朱秋劲 刘健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34-44,共11页
干腌火腿的加工过程所需步骤多、周期长,在加工和发酵过程中容易被害虫污染,影响火腿的品质与外观。虫害发生部位火腿颜色变黑、内部出现空洞、散发腐臭味,残留的虫卵、虫蛹造成火腿后期加工处理困难,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其中,酪蝇和... 干腌火腿的加工过程所需步骤多、周期长,在加工和发酵过程中容易被害虫污染,影响火腿的品质与外观。虫害发生部位火腿颜色变黑、内部出现空洞、散发腐臭味,残留的虫卵、虫蛹造成火腿后期加工处理困难,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其中,酪蝇和腐食酪螨等害虫对火腿品质影响较大,而国内外对于腐食酪螨的研究多,对酪蝇的研究则集中于法医学方面,其他的火腿害虫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干腌火腿加工过程、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为干腌火腿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火腿 虫害防治 酪蝇 腐食酪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尚小丽 杨茂发 +3 位作者 张昌容 蔡兰 冯友丽 邱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1-679,共9页
为探明温度对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Linnaeus)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茶Litsea coreana为寄主植物,分别设置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研究温度对紫斑谷螟卵、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 为探明温度对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Linnaeus)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茶Litsea coreana为寄主植物,分别设置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研究温度对紫斑谷螟卵、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在19~31℃范围内,各虫态的平均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未成熟期均在31℃达到最小值,分别为4.56±0.24,43.33±1.50,7.89±0.20和55.78±1.69d。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且极显著相关。此外,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卵的存活率在28℃时最高,为93%;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则在25℃最高,分别为88%和93%;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紫斑谷螟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30,15.48,13.19和14.82℃,有效积温依次为88.36,679.51,159.73和952.04日·度。这些结果为紫斑谷螟的繁殖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对指导虫茶生产有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谷螟 白茶 生长发育 存活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虫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义桔小实蝇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涛 任艳玲 +2 位作者 王珂佳 杨茂发 张润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6-812,共7页
【目的】揭示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了解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2013年,在贵州兴义混合果园采用桔小实蝇专用雄性外激素进行全年诱捕,对当地桔小... 【目的】揭示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了解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2013年,在贵州兴义混合果园采用桔小实蝇专用雄性外激素进行全年诱捕,对当地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就寄主植物、主要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桔小实蝇在兴义常年发生,年度间无差异(F=0.013,P=0.911);1~4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低,5月开始迅速上升,于7~9月形成种群高峰,最高的2013年9月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到1861头,10月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至年底仍能稳定诱捕到桔小实蝇。结合生物统计软件综合分析表明,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和寄主植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结论】桔小实蝇种群在兴义的年度变动受寄主植物和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强度、影响方面和主要时间不同,各因素间也相互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形成综合效应,共同塑造、形成了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基本模式。每年7~9月是兴义桔小实蝇自然种群数量最大的时期,生产上应密切关注此时的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诱捕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寄主植物 兴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雌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承旭 陈俊 +1 位作者 黄康 廖启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68-70,共3页
不同补充营养、温湿度、光照等条件对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补充营养的处理中,用10%蜂蜜水喂养产卵量最多、达2 111.6(±175.9)粒/雌,用15%蜂蜜水喂养寿命最长、达13.40(±0.51)d。不同温湿度对斜纹夜蛾产... 不同补充营养、温湿度、光照等条件对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补充营养的处理中,用10%蜂蜜水喂养产卵量最多、达2 111.6(±175.9)粒/雌,用15%蜂蜜水喂养寿命最长、达13.40(±0.51)d。不同温湿度对斜纹夜蛾产卵量也有显著影响,得回归方程:y=283+199.2x1-6 523.8x2+120.6x1x2-5.5x12+3 109.4x22。在湿度为50%~100%范围内,产卵量与湿度呈正相关。温度在29.1℃、湿度在100%时产卵量最大。光照时间影响其产卵量的次序为:全光照>L∶D(13 h∶11 h)>暗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产卵量 寿命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虫茶昆虫灰直纹螟及其虫茶形态特征记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健锋 杨茂发 +2 位作者 王方梅 尚小丽 胡吉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1-173,181,F0003,共5页
灰直纹螟是一种主要的产虫茶昆虫。对以化香为寄主的灰直纹螟及其虫茶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观察了灰直纹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其中幼虫和蛹的形态记述为首次报道。灰直纹螟虫茶颗粒形状为长圆柱状;虫茶颗粒颜色主要有两种,其潘通U... 灰直纹螟是一种主要的产虫茶昆虫。对以化香为寄主的灰直纹螟及其虫茶形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观察了灰直纹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其中幼虫和蛹的形态记述为首次报道。灰直纹螟虫茶颗粒形状为长圆柱状;虫茶颗粒颜色主要有两种,其潘通U卡色号分别为黑7U和465U,黑7U占主导;虫茶颗粒大小分为5种规格,自规格一至规格五,虫茶颗粒长径、短径均逐渐增加;虫茶香气为清香型,汤色为红褐色,明亮,滋味醇和、鲜爽。研究结果为灰直纹螟——化香虫茶品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了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茶 灰直纹螟 形态学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宇 郅军锐 马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6-1369,共4页
研究了西花蓟马于25℃下在甘蓝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出了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未成熟期平均为12.29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29.07d,... 研究了西花蓟马于25℃下在甘蓝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出了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未成熟期平均为12.29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29.07d,平均每雌产卵量为70.80粒,每雌日均产卵量为2.88粒,世代总存活率为65%,种群趋势指数(I)为34.17。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能力(rm)、周限增长率(λ)、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34.5322、0.1197、1.1272、5.790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甘蓝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尾叶蝉对寄主选择性及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仁怀 倪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549-3551,3565,共4页
室内研究黑尾叶蝉对不同水稻品种的选择性和选择机理。结果表明,视觉(寄主颜色)在黑尾叶蝉对寄主的定向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黔优568、金优431、双穗雀稗对黑尾叶蝉的引诱性,黑尾叶蝉几乎不表现定向反应;T形仪生物学测... 室内研究黑尾叶蝉对不同水稻品种的选择性和选择机理。结果表明,视觉(寄主颜色)在黑尾叶蝉对寄主的定向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黔优568、金优431、双穗雀稗对黑尾叶蝉的引诱性,黑尾叶蝉几乎不表现定向反应;T形仪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光对黑尾叶蝉有迅速而明显的定向作用;黔优568较金优431对黑尾叶蝉的引诱作用强,双穗雀稗对黑尾叶蝉的引诱力不及水稻植株。在相同的光强下三基色的引诱作用较单色光强,田间粘虫板试验结果表明,绿、黄、蓝色的诱虫板较其他颜色诱虫板对黑尾叶蝉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叶蝉 感觉器 光色 寄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甲腹茧蜂及其寄主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
17
作者 何昌本 赵海燕 +2 位作者 唐良德 杨茂发 陈晓菡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9-305,共7页
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 Sonan是多种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的重要寄生蜂,具有较大的生防潜能。为了更好地了解该蜂的抗寒性,本研究对其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个体间的频次分布。结果表明,台湾甲腹... 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 Sonan是多种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的重要寄生蜂,具有较大的生防潜能。为了更好地了解该蜂的抗寒性,本研究对其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个体间的频次分布。结果表明,台湾甲腹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均差异显著,其中,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最低,为−13.05℃,高龄幼虫的过冷却点最高,为−11.08℃;成虫的冰点最低,为−8.23℃,高龄幼虫的冰点最高,为−4.25℃。台湾甲腹茧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个体过冷却点和冰点的变异均符合正态分布。被台湾甲腹茧蜂寄生的斜纹夜蛾过冷却点略低于未被寄生的个体,差异不显著,因此寄生对寄主的过冷却点影响不显著。结果显示,台湾甲腹茧蜂蛹的抗寒能力强于高龄幼虫和成虫,蛹期以中龄蛹和末龄蛹抗寒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甲腹茧蜂 过冷却点 冰点 抗寒性 夜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宾蚧科一新记录种——日本球胸宾蚧(半翅目:蚧次目)
18
作者 钟香华 郑心怡 +3 位作者 唐凛凛 刘兴平 游康 张江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4,共7页
宾蚧科Xenococcidae是一类与尖尾蚁Acropyga专性共生的蚧虫,世界已知3属34种,中国此前记录2种。本研究在广西、江西和浙江尖尾蚁蚁巢内发现一种宾蚧,经鉴定为日本球胸宾蚧Eumyrmococcus nipponensis Terayama,1986,为中国新记录种。同时... 宾蚧科Xenococcidae是一类与尖尾蚁Acropyga专性共生的蚧虫,世界已知3属34种,中国此前记录2种。本研究在广西、江西和浙江尖尾蚁蚁巢内发现一种宾蚧,经鉴定为日本球胸宾蚧Eumyrmococcus nipponensis Terayama,1986,为中国新记录种。同时,发现先前记录于中国香港的安氏宾蚧Xenococcus annandalei Silvestri,1924应为尖尾蚁宾蚧X.acropygae Williams,1998,并在广东尖尾蚁蚁巢内发现该蚧,为中国内地新记录种。本文对以上2种宾蚧雌成虫进行了重新描述和形态特征图绘制,并对其寄主植物、地理分布、共生蚂蚁等进行报道。此外,还提供了中国宾蚧科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蚧科 尖尾蚁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蚁蛉幼虫饲料及饲食频率的选择研究
19
作者 王颖娟 李子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5-1238,共4页
研究比较了泛蚁蛉幼虫取食3种饲料后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性比以及对蝇蛆和黄粉虫的利用率;比较了泛蚁蛉在蝇蛆不同饲食频率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结果表明取食蝇蛆和黄粉虫的泛蚁蛉幼虫的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性比接近于1;泛蚁蛉幼虫... 研究比较了泛蚁蛉幼虫取食3种饲料后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性比以及对蝇蛆和黄粉虫的利用率;比较了泛蚁蛉在蝇蛆不同饲食频率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结果表明取食蝇蛆和黄粉虫的泛蚁蛉幼虫的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性比接近于1;泛蚁蛉幼虫对蝇蛆的利用率高于黄粉虫;泛蚁蛉幼虫在蝇蛆1日一饲和3日一饲的频率下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蚁蛉 蚁狮 饲料 饲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茧蜂规模扩繁冬寄主筛选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建超 何应琴 +3 位作者 赵如娜 钟明跃 陈文龙 杨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2,共7页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烤烟K326、芥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萝卜、红菜薹、白菜;芥菜上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为70.56%,显著高于其他寄主;7种冬寄主上僵蚜羽化率均高于70%,其中芥菜最高,为97.33%,萝卜最低,为72.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烟蚜茧蜂均能寄生7种冬寄主植物上所饲养的烟蚜且僵蚜羽化率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芥菜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和僵蚜羽化率均最高,可利用芥菜来替代烟草作为冬季繁蚜寄主,也可在春烟种植前对芥菜田释放烟蚜茧蜂使其在田间建立自然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冬寄主 寄生率 羽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