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兽药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蝶 潘诗琴 +4 位作者 王鲁 程振涛 欧德渊 宋旭琴 杨剑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01-3721,共21页
中兽药在动物临床实践中已证实其疗效与安全性,但其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网络药理学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为预测中兽药治疗相关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利工具,已成为研究的新趋势。本综述旨在系统梳理基于网... 中兽药在动物临床实践中已证实其疗效与安全性,但其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网络药理学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为预测中兽药治疗相关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利工具,已成为研究的新趋势。本综述旨在系统梳理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兽药治疗炎症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集相关中英文文献,整理去重后采用CiteSpace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和分析;除此之外,总结归纳了中兽药研究常用数据库以及中兽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对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在中兽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兽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兽药 抗炎机制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兽药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晓蝶 潘诗琴 +5 位作者 闵婷玉 王鲁 程振涛 欧德渊 宋旭琴 杨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8,共9页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谢组学对生物体特有的整体观、动态观与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不谋而合,故可作为一种用于发现疾病生物标志物及探索生命系统与药物之间复杂效应关系的有效工具。大量研...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谢组学对生物体特有的整体观、动态观与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不谋而合,故可作为一种用于发现疾病生物标志物及探索生命系统与药物之间复杂效应关系的有效工具。大量研究表明,中兽药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抗炎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基于代谢组学探讨中兽药药效机制,研究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机制,更符合中兽医药的整体观。论文综述了基于代谢组学方法解决中兽药抗炎机制的具体实践,以期为代谢组学策略的中兽药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兽药 抗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微生物菌剂对烟草白粉病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涛 雷帮星 +2 位作者 何劲 文晓鹏 谯利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60-62,共3页
为烟草白粉病的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喷雾法研究GuBC-1、GuBC-2、GuBC-3、GuBC-4、GuBC-5、GuBC-6和GuBC-7等7种细菌菌株发酵液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GuBC-1和GuBC-2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 为烟草白粉病的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喷雾法研究GuBC-1、GuBC-2、GuBC-3、GuBC-4、GuBC-5、GuBC-6和GuBC-7等7种细菌菌株发酵液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GuBC-1和GuBC-2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情指数分别为51.29和49.67,显著低于清水对照(95.95);除GuBC-6外,其他6个菌株对烟草株高、鲜重和干重均有促进作用,其中,GuBC-1处理促生作用最明显,株高、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1.3cm、7.65g和0.95g,分别比对照提高44.2%、74.9%和63.2%。菌株GuBC-1可作为生防菌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白粉病 生物防治 病情指数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早疫病拮抗菌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龙 康冀川 +2 位作者 雷帮星 文庭池 钱一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1期27-31,43,共6页
为了利用拮抗细菌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茄链格孢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 为了利用拮抗细菌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茄链格孢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d213。生长速率法,检测该三株菌单菌发酵、混菌发酵对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e41、D1与hd213单菌发酵均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发酵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发酵液浓度为4%时,其抑菌率分别为68.59%、62.12%和73.87%;与单菌株发酵相比,该三株菌混菌发酵无增效作用。菌株he41、D1与hd213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大的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链格孢菌 拮抗细菌 发酵 混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拮抗菌株F_2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7
5
作者 何爱莲 雷帮星 +3 位作者 康冀川 郭坤亮 何劲 文庭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6,共5页
为探明拮抗菌株F2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抗菌活性,采用菌饼法,研究了水稻纹枯病菌拮抗菌株F2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F2菌株发酵滤液中抗菌物质在5-7d 内产生较快,7d 时发酵滤液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达62.5%;随着 F2菌株发酵滤液浓度的... 为探明拮抗菌株F2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抗菌活性,采用菌饼法,研究了水稻纹枯病菌拮抗菌株F2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F2菌株发酵滤液中抗菌物质在5-7d 内产生较快,7d 时发酵滤液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达62.5%;随着 F2菌株发酵滤液浓度的增加,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呈上升趋势,当发酵滤液浓度为30%时,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为74.27%,与0.75%的百菌清(76.47%)相当;PD 培养液发酵培养 F2菌株,其发酵滤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最高,其余依次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LB 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和豆芽汁培养液;发酵滤液中抗菌物质对不同酸碱度、紫外线和储存时间的稳定性强,且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2 枯草芽孢杆菌 水稻纹枯病菌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RID测定咽炎清片中左旋龙脑含量
6
作者 赵俊杰 钱一鑫 +1 位作者 康冀川 何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左旋龙脑标准品为对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条件:Neptune 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65∶35)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柱温25℃)对咽炎清片中左旋龙脑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左旋龙脑... 以左旋龙脑标准品为对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条件:Neptune 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65∶35)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柱温25℃)对咽炎清片中左旋龙脑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左旋龙脑在10~100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36.87X-211.73(r=0.9997,n=6),加样回收率为103.3%,RSD为0.42%,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有关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中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各项规定,适宜用于咽炎清片中左旋龙脑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差检测器 咽炎清 左旋龙脑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改性对薏苡淀粉功能和结构特性影响
7
作者 蔡露 《粮食与油脂》 2025年第8期24-29,共6页
对薏苡淀粉进行干热改性,并探究干热改性对薏苡淀粉功能、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后,晶体类型均为A型。干热改性后薏苡淀粉粒径减小,淀粉粒多呈椭球形、多角形,颗粒表面有孔或腔。随着干热时间的延长,淀粉溶解度、膨胀度、吸... 对薏苡淀粉进行干热改性,并探究干热改性对薏苡淀粉功能、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后,晶体类型均为A型。干热改性后薏苡淀粉粒径减小,淀粉粒多呈椭球形、多角形,颗粒表面有孔或腔。随着干热时间的延长,淀粉溶解度、膨胀度、吸水指数和透明度、R_(1047/1022)升高。结晶度、糊化初始温度(T_(0)),峰值温度(T_(p))和终点温度(T_(c))降低。薏苡淀粉经干热改性后,糊化焓(ΔH)降低,其结构及功能特性均发生了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淀粉 干热改性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