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Z期16-17,共2页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ICU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宇辉 符虔 龙大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3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ICU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探寻缓解职业紧张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50名ICU医护人员进行团体施测。随后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技术对调... 目的了解贵州省ICU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探寻缓解职业紧张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50名ICU医护人员进行团体施测。随后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技术对调查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估。结果 ICU医护人员的职业任务问卷(ORQ)总均分、紧张反应问卷(PSQ)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应对资源问卷(PRQ)均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平均水平;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职业紧张现象。结论贵州省ICU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现状普遍严重、医院管理部门及医护人员个人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医护人员 职业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跨文化比较——区分参照对象的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玲丽 金盛华 +1 位作者 刘文 孙丽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通过区分参照对象,探讨中西方被试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上的可能差异及具体表现。方法:采用中英文版自编问卷和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进行测量,其中中国被试453名和西方被试180名,并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当参照对象是"... 目的:通过区分参照对象,探讨中西方被试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上的可能差异及具体表现。方法:采用中英文版自编问卷和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进行测量,其中中国被试453名和西方被试180名,并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当参照对象是"自己"、一般关系群体时中西方被试没有显著差异;当参照对象是亲密关系群体、泛群体时中国被试得分显著高于西方被试,但两者的效应值都不高;参照对象对因变量的影响力效应值达到0.33;单纯主要效果比较显示中国被试的亲密关系群体总分>"自己">一般关系群体>泛群体(两两之间差异显著),西方被试的"自己"总分>亲密关系群体>一般关系群体>泛群体(两两之间差异显著)。主要结论如下:文化间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上的差异并不明显;参照对象对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显著,随着人际距离由亲到疏中西方被试越倾向于个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参照对象 关系集体 泛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学者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玲丽 金盛华 +1 位作者 刘文 孙丽 《心理研究》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探讨国内学者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具体内涵与"集体"的意义指向,试图揭示中西方学者在中国人是否为集体主义的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原因。对中国期刊网上的173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学者所认同的个体主义—... 探讨国内学者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具体内涵与"集体"的意义指向,试图揭示中西方学者在中国人是否为集体主义的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原因。对中国期刊网上的173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学者所认同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在内容维度上按认同程度高低依次为:价值冲突类型、人我关系、代理人信念和界定自我(二者被认同的程度较相似)、责任与义务。"集体"的意义指向主要是模糊集体,其次是泛集体,再次是关系集体。结论:国内学者所认同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在内容维度上与国外学者基本一致,但在"集体"的意义指向上与国外学者不一致。这种对集体的看法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西方学者在中国人是否为集体主义的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内容分析 关系集体 泛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人才选拔中的职业适宜性评价研究
5
作者 符虔 傅明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7期123-124,共2页
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即驾校教练是近年来需求增长较快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驾校教练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对教练的业务水平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当前,判断一名从业者是否适宜从事教练工作,往往仅以从业资格、学历水平等为标准,却... 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即驾校教练是近年来需求增长较快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驾校教练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对教练的业务水平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当前,判断一名从业者是否适宜从事教练工作,往往仅以从业资格、学历水平等为标准,却忽视了人格、气质等心理因素。因此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适宜性评价,帮助管理者选人、用人,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本研究将16PF应用到驾校教练的职业适宜性评价中,探讨这一人格量表在职业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职业适宜性 驾校教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