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大方辣椒种植基地生态地质环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彭益书 韩晓彤 陈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27-131,F0003,共6页
为了扩大贵州大方辣椒规模化种植,从生态地质环境角度对贵州大方辣椒种植基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方县辣椒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叠系的嘉陵江组(或永宁镇组)、关岭组、飞仙关组以及侏罗系的下沙溪庙组至上沙溪庙组及自留井组等... 为了扩大贵州大方辣椒规模化种植,从生态地质环境角度对贵州大方辣椒种植基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方县辣椒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叠系的嘉陵江组(或永宁镇组)、关岭组、飞仙关组以及侏罗系的下沙溪庙组至上沙溪庙组及自留井组等地层的出露区,且三叠系的关岭组出露区较为适宜种植辣椒,而三叠系的嘉陵江组(或永宁镇组)和侏罗系出露区为辣椒种植适宜区。(2)贵州大方县的辣椒种植基地土壤中Mg、Al、K、Fe、Co、Cu、Zn和Mn等元素较为富集,能为辣椒生长提供充足的矿质营养元素来源。(3)大方县辣椒种植适合区主要有兴隆-八堡、长石-三元和果瓦-三元狭长带、达溪-核桃-响水-竹园-双山-文闵片区和羊场-黄泥塘-理化-鸡场-马场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辣椒种植基地 地层 适宜区 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凯里煤矿地区水质分析与微生物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海霞 连宾 +2 位作者 谢作晃 陈烨 朱立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分析贵州凯里地区煤矿排出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开展了生物法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对贵州凯里地区从鱼洞到江口的一段河流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测定色度、OD、SS、pH值及重金属元素浓度等指标,分析煤矿废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状... 分析贵州凯里地区煤矿排出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开展了生物法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对贵州凯里地区从鱼洞到江口的一段河流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测定色度、OD、SS、pH值及重金属元素浓度等指标,分析煤矿废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利用硅酸盐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GY03菌株所产生的絮凝物质探讨其对煤矿废水的吸附作用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水样的最大絮凝率为97.94%,SS去除率达99.43%,对总铁、Zn2+和Ti4+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94%,90.93%和90%。这说明该絮凝剂能够有效改善受煤矿污染水体的水质。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絮凝剂在煤矿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废水 水质分析 微生物吸附 硅酸盐细菌 胶质芽胞杆菌 絮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环境地表水系的硫同位素研究——以贵州赫章后河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攀 刘丛强 +2 位作者 张国平 朱立军 杨元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为更好地了解矿山环境中元素迁移释放的地球化学过程,本文研究了赫章后河地表水系硫酸根和沉积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发现,水体和沉积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不同水体中SO42-的浓度与δ34S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主河道水体和沉积... 为更好地了解矿山环境中元素迁移释放的地球化学过程,本文研究了赫章后河地表水系硫酸根和沉积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发现,水体和沉积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不同水体中SO42-的浓度与δ34S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主河道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硫主要来自矿业活动的释放。水体中硫同位素组成不仅能反映水体的受污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扩散范围,还能反映沉积物中硫化物氧化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地表水系 矿山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盘水地区马铃薯中元素含量及其与种植环境关系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郎咸东 陈蓉 杨瑞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F0002,共5页
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地区马铃薯种植区开展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并对调查区域的马铃薯进行采样、监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中所含元素的含量基本与所种植的土壤环境相吻合,因此种植环境元素含量不同会影响马铃薯品质,选择含有适量必... 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地区马铃薯种植区开展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并对调查区域的马铃薯进行采样、监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中所含元素的含量基本与所种植的土壤环境相吻合,因此种植环境元素含量不同会影响马铃薯品质,选择含有适量必须元素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环境 六盘水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乌当区中药材种植地质环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彭益书 杨瑞东 +1 位作者 郎咸东 陈蓉 《南方农业》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通过乌当区的中药材种植区分布和种植区地质环境调查,发现乌当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环境是以寒武系的清虚洞组、高台组与石冷水组合并、娄关山群组和震旦系的灯影组以及二叠系吴家坪组至长兴组、三叠系的大治组地层分布的环境,这些环... 通过乌当区的中药材种植区分布和种植区地质环境调查,发现乌当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环境是以寒武系的清虚洞组、高台组与石冷水组合并、娄关山群组和震旦系的灯影组以及二叠系吴家坪组至长兴组、三叠系的大治组地层分布的环境,这些环境因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的地层发育,其风化形成的土壤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加上地形地貌平缓,土壤厚度大,含水适中,有利于中药材种植,由此提出乌当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及南部少部分地区适合于大规模化种植,是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种植环境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高坪水源地岩溶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铁军 查学芳 +3 位作者 熊威娜 郭先华 来楷迪 杨光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高坪水源地岩溶地下水21个采样点中Cd,Cr,Pb和Cu的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目前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岩溶地下水中... 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高坪水源地岩溶地下水21个采样点中Cd,Cr,Pb和Cu的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目前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岩溶地下水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丰水期健康危害的个人致癌风险最大值为3.52×10^-5a^-1,没有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0×10^-5a^-1);枯水期各采样点的个人致癌风险值为10^-8~10^-7a^-1,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丰水期的健康风险明显大于枯水期,重金属Cr是产生风险的主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重金属 健康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权法在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0
7
作者 范强 巨能攀 +1 位作者 向喜琼 黄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481,共8页
以GIS为技术平台,采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综合分析历史滑坡数据及其环境因素和触发因素,数据源主要有地形图、DEM、地质图,选取地层岩性、构造、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道路、水系作为危险性评价... 以GIS为技术平台,采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综合分析历史滑坡数据及其环境因素和触发因素,数据源主要有地形图、DEM、地质图,选取地层岩性、构造、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道路、水系作为危险性评价因子。首先应用ArcGIS软件对数据源进行处理,提取各个评价因子图层,并对每个图层进行分级、缓冲区分析等处理,建立若干证据层。然后将历史灾害点与评价因子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计算每个评价因子等级的权重,最后计算出评价单元的危险性指数,并将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等危险区、低危险区。采用成功率曲线法对证据权法评价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次评价的精度为71%。利用历史滑坡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证据权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各影响因子对滑坡的影响程度,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比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评价 证据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权法在滑坡易发性分区中的应用——以贵州桐梓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6
8
作者 范强 巨能攀 +1 位作者 向喜琼 黄健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主要数据源有:历史滑坡灾害点编录数据、地质图、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地层岩性、离断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离道路距离、离河流距离7个证据图层。应用Arc GI... 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主要数据源有:历史滑坡灾害点编录数据、地质图、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地层岩性、离断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离道路距离、离河流距离7个证据图层。应用Arc GIS平台,将各证据图层与滑坡灾害点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利用累积权重法对连续数据进行分级,然后求取对连续数据及分类数据因子等级对滑坡灾害贡献的权重值,然后对各证据图层两两进行条件独立性检验,选择4组证据图层组合,参与最终易发性指数计算,得到4幅易发性结果图。应用成功率曲线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由因子组合1得出的计算结果,为最优的因子组合。根据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分为高易发性、中等易发性、低易发性三类,并将分区图与历史灾害点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灾害点分布较为吻合,说明证据权法应用与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权法 滑坡 易发性分区 桐梓河流域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原水库冬季浮游植物中汞及甲基汞分布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秋华 高廷进 +6 位作者 孟博 闫海鱼 商立海 冯新斌 刘送平 张垒 何天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及浮游植物对汞及甲基汞的富集特点,于2012年12月对贵州省的5座高原水库中浮游植物和汞形态进行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主要是由硅藻组成,5座水库浮游...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及浮游植物对汞及甲基汞的富集特点,于2012年12月对贵州省的5座高原水库中浮游植物和汞形态进行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主要是由硅藻组成,5座水库浮游植物丰度有明显差异.百花湖大坝处浮游植物丰度最高,为29.05×104cells/L;三板溪水库浮游植物丰度最低,仅为0.49×104cells/L.浮游植物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分别在29.29~277.07 ng/g和1.12~10.93 ng/g之间,总汞含量以百花湖岩脚寨最高,甲基汞含量以百花湖大坝最高.总汞和甲基汞在浮游植物中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在1.42×104~9.78×104和3.10×104~4.43×105之间.在浮游植物富集无机汞及甲基汞的系数中,百花湖中浮游植物对无机汞生物富集系数最高,而红枫湖中浮游植物对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不同对汞及甲基汞的生物富集有影响.浮游植物中的总汞与水体中的总汞、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浮游植物中的甲基汞与水体中的总汞及甲基汞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甲基汞在浮游植物中富集不是简单的吸收,存在着影响甲基汞在浮游植物中富集的其它因素.浮游植物中的甲基汞与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因子(透明度、总氮、硝氮)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不同对浮游植物中的甲基汞浓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甲基汞 高原水库 阿哈水库 百花湖 红枫湖 万峰湖 三板溪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永均 张绍良 +1 位作者 朱立军 安艳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235,共4页
为贵州矿产区域制定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为贵州矿产区域制定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和毕节市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指数相对较高,矿业总产值水平居全省前三位,该区域内主产的煤、铁和金矿产值占全省总矿业产值的71%。贵州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贵阳市和遵义市的GDP居全省前二位,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分别为1.0和0.790;而铜仁地区的经济发展较落后,其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仅0.166。贵阳市和六盘水市生态保护的综合指数较高。贵州省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复合系统中存在着耦合协调困境,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协调的耦合水平,子系统之间共振表现不佳,正向促进和反馈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以贵阳市耦合协调度最强,为第1梯度;西半部的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和安顺市处于第2梯度,东半部的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市处于耦合协调度的第3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保护 协调发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玉珍 何天容 +1 位作者 高钊 郭艳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9-1866,共8页
基于原子吸收和ICP-MS,研究了贵州威宁草海4种重金属Zn、Pb、Cd、Ni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Zn、Pb、Cd 3种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加拿大环境质量标准,超标样品量分别达到样品总数的82%、65%和4... 基于原子吸收和ICP-MS,研究了贵州威宁草海4种重金属Zn、Pb、Cd、Ni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Zn、Pb、Cd 3种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加拿大环境质量标准,超标样品量分别达到样品总数的82%、65%和47%,可能和周边历史上大规模的土法炼锌有关;草海表层水及孔隙水4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I类地表水质量标准,表明污染的沉积物对水体重金属含量影响有限.表层沉积物中Zn、Pb、Cd均表现出湖中心及上游湖口含量更高的趋势,并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37,P≤0.01;r=0.785,P≤0.01;r=0.780,P≤0.01),表明有机质在Zn、Pb、Cd的迁移和沉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湖心沉积物柱中,Zn、Pb、Cd 3种重金属从剖面上部约10cm往上均有逐渐升高富集的趋势,与草海周边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土法炼锌历史吻合.不管在表层沉积物还是在沉积物柱中Ni都呈现与其它3种重金属相反的分布规律,可能与Ni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有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表明,周边采样点比湖内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种类更为丰富,栖息密度也更大,这可能与草海湖内采样点重金属含量远高于湖周边采样点有关,具体影响及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沉积物 孔隙水 重金属 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煤矸石风化土壤-农作物系统中汞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宋文 何天容 潘鲁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6-1332,共7页
通过冷原子荧光方法测定了贵州水城汪家寨煤矿和那罗煤矿不同年限的煤矸石风化土壤及农作物中总Hg含量和甲基汞含量,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煤矸石风化土壤中汞的不同赋存形态,系统地对此矿区煤矸石风化土壤-农作物系统中汞的分布规... 通过冷原子荧光方法测定了贵州水城汪家寨煤矿和那罗煤矿不同年限的煤矸石风化土壤及农作物中总Hg含量和甲基汞含量,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煤矸石风化土壤中汞的不同赋存形态,系统地对此矿区煤矸石风化土壤-农作物系统中汞的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土壤样中汞含量范围在0.07~1.06 mg.kg-1之间,和pH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68,P<0.01)。风化年限较长的煤矸石土壤汞浓度接近对照点自然土壤汞含量,而在风化年限较短的煤矸石风化土壤中,大部分样品汞浓度超过了国家Ⅱ类土壤环境标准,不宜在上面种植食用的农作物。煤矸石风化土壤中甲基汞含量在0.52~2.68μg.kg-1之间,和总汞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P<0.05)。煤矸石风化土壤中汞主要以有机/硫化态和残渣态存在,风化年限较短的煤矸石山土壤中酸交换态汞浓度及比例都明显高于老煤矸石山。虽然汪家寨煤矿风化年限较短的煤矸石山土壤存在着较高的汞含量,但其上种植的马铃薯、玉米、菜豆的汞含量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食品中Hg限量值,然而高于风化年限较长的煤矸石山中同类植株的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赋存形态 煤矸石风化土壤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对贵州红枫湖水库汞形态和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何天容 吴玉勇 冯新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4,共7页
通过对贵州省红枫湖水库中各种汞形态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富营养化对各种汞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红枫湖湖水总汞浓度在2.5-13.9ng/L之间,平均值为6.9ng/L.红枫湖水库中汞浓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均严重受到人为汞污染源... 通过对贵州省红枫湖水库中各种汞形态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富营养化对各种汞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红枫湖湖水总汞浓度在2.5-13.9ng/L之间,平均值为6.9ng/L.红枫湖水库中汞浓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均严重受到人为汞污染源的干扰.水体中汞在颗粒态和溶解态之间的分配,主要受内源有机质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由于水华现象,春季后五采样点大量繁殖的藻类吸附了大量的汞,从而改变了汞在水库中的分配和迁移.藻类的生长对水体中溶解气态汞浓度分布也有显著的影响.在夏季,总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表明:在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后五采样点,水体中升高的甲基汞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汞的甲基化过程;而在富营养化特征不明显的大坝,水体中升高的甲基汞主要来自沉积物甲基汞的释放.红枫湖水体中各种汞形态的分布特征表明,富营养化对汞的迁移转化影响显著,尤其是汞的甲基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为汞的甲基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给水生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形态 甲基汞 富营养化 红枫湖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泥盆系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旭 高军波 +4 位作者 杨瑞东 陈军 魏怀瑞 徐世林 鲍淼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6-465,共10页
对黔南泥盆系重晶石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重晶石矿床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指出了可能的成矿远景区。重晶石矿床空间展布形态及产出特征受北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明显,矿体呈北... 对黔南泥盆系重晶石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重晶石矿床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指出了可能的成矿远景区。重晶石矿床空间展布形态及产出特征受北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明显,矿体呈北西向沿褶皱或次级断裂分布。矿石结构、构造类型在乐纪矿段最为多样,包括纹层状、条带状、块状、碎屑状和角砾状构造,且矿体厚度最大,约10 m;向东部罗城矿段过渡,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以纹层状和块状构造为主,矿体厚度迅速减薄或尖灭。矿石S同位素组成从乐纪至罗城,δ^(34)S值由+68.4‰迅速降低至+27.6‰,指示乐纪地区相比罗城一带,可能处于更深水的局限环境,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更加强烈。重晶石矿体中与古甲烷渗漏事件有关的球状灰岩,其δ^(13)C值在乐纪矿段表现最负,为–10.27‰,罗城矿段灰岩δ^(13)C值逐渐偏正,达到+0.03‰,说明古甲烷渗漏活动在乐纪矿段表现更剧烈,强烈的渗漏事件为形成厚度约10 m的重晶石矿体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镇宁乐纪地区很可能是重晶石成矿的中心,向东部罗城一带过渡,逐渐远离成矿中心,成矿物质供应匮乏,不易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重晶石矿体。此外,应重视并加强乐纪以西地区重晶石找矿勘查工作,重点是寻找北西向断裂或褶皱构造发育地区,重晶石成矿条件相比更加优越,易在隐伏重晶石矿床找矿方面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泥盆系 黔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原水库汞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响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廷进 李秋华 +5 位作者 孟博 何天容 张垒 欧腾 黄国佳 邓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8-1257,共10页
于2012年11~12月采集贵州不同营养状况的6座水库--三板溪水库、龙滩水库、万峰湖水库、百花湖水库、红枫湖水库和阿哈水库水样,分析水体中汞的形态分布及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水体汞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结... 于2012年11~12月采集贵州不同营养状况的6座水库--三板溪水库、龙滩水库、万峰湖水库、百花湖水库、红枫湖水库和阿哈水库水样,分析水体中汞的形态分布及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水体汞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结果表明:6座水库总汞浓度的平均值为(5.8±4.99)ng/L,其中在阿哈水库的库中和百花湖水库的岩脚寨采样点存在不同于其它点的局部污染源;MeHg浓度平均值为(0.08±0.07)ng/L,阿哈水库的MeHg浓度较高是其它水库的2~10倍,约为0.26ng/L.在枯水期,贵州6座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同,其中三板溪水库和龙滩水库为表现为贫营养型;万峰湖水库表现为为贫中营养型;百花湖水库和红枫湖水库表现为为中富营养型;阿哈水库为富营养型.富营养化指数与总汞、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皆呈显著正相关(r=0.477,P<0.05;r=0.558, P<0.05;r=0.502, P<0.05, n=19).富营养化对水库生态系统中形态汞之间的迁移和转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溶解态汞和甲基汞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水体中汞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汞 甲基汞 富营养化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高填方滑塌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桂琴 王子玉 高振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6-147,156,共3页
首先研究了高填方体变形监测系统,后结合贵州岩溶区某机场高填方边坡的滑塌破坏这一工程实例,根据边坡的地质勘察资料、现场调查情况及高填方体的变形监测数据,定量地分析和描述了该滑坡的运行状态、变形破坏过程及变形机制,滑塌体变形... 首先研究了高填方体变形监测系统,后结合贵州岩溶区某机场高填方边坡的滑塌破坏这一工程实例,根据边坡的地质勘察资料、现场调查情况及高填方体的变形监测数据,定量地分析和描述了该滑坡的运行状态、变形破坏过程及变形机制,滑塌体变形破坏是由于底部的人工堆填粘土、红粘土和抛填体的过大压缩变形导致的由后向前的推挤式破坏。对其他类似滑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变形监测 沉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聪 安艳玲 蔡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为给赤水河流域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应用2002年的TM影像和2009年的ETM+影像提取赤水河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赤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 为给赤水河流域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应用2002年的TM影像和2009年的ETM+影像提取赤水河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赤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比2002年赤水河流域的耕地、草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121 945.00hm2、4 455.23hm2和1 156.68hm2,林地及灌丛、居民及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 572.00hm2、1 619.70hm2和3 788.37hm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2002年的0.316上升至2009年的0.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生态效应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开阳金钟牛赶冲崩积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晗旭 向喜琼 崔文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牛赶冲崩塌所在的开阳县金钟镇上洋水河矿区,受洋水背斜和NNE走向断裂的影响,区内陡崖呈带状分布。加之采矿活动强烈,磷矿层顶板白云岩陡崖易形成危岩带,近20a来先后发生大小崩塌数十起。本文研究的牛赶冲崩塌发生于2005年,崩积物在牛... 牛赶冲崩塌所在的开阳县金钟镇上洋水河矿区,受洋水背斜和NNE走向断裂的影响,区内陡崖呈带状分布。加之采矿活动强烈,磷矿层顶板白云岩陡崖易形成危岩带,近20a来先后发生大小崩塌数十起。本文研究的牛赶冲崩塌发生于2005年,崩积物在牛赶冲沟内呈条带状堆积,形成3个运动和堆积特征差异明显的区域,其崩落运动特征和崩积体分布特征颇具代表性。本文在堆积体特征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落石运动路径模拟,分析表明该崩积体一般以滚动的形式向沟内运动形成倒石堆,但个别大块落石受微地貌影响,沿靠近倒石堆右侧的一小冲沟运动,起初滚动,后为跳跃,各落点清晰可辨。文章最后综合已发生崩塌的运动特征和数值模拟,对危岩体未来失稳可能的危害范围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落石 危害范围 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正其 陈方银 +2 位作者 李秀红 何天容 周其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280-282,288,共4页
根据2014年秋季对草海的资源调查,对该湖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该次调查有浮游植物7门17目2亚目33科49属109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共36种,占总数的33.03%;硅藻门次之,5目8科11属共33种,占总... 根据2014年秋季对草海的资源调查,对该湖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该次调查有浮游植物7门17目2亚目33科49属109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共36种,占总数的33.03%;硅藻门次之,5目8科11属共33种,占总数的29.66%;蓝藻门3目5科12属24种,占22.02%;甲藻门1目1亚目2科2属6种,占5.50%;裸藻门为1目1科1属5种,占4.59%;隐藻门1目1科1属4种,占3.67%;金藻门1目1科1属1种,占0.92%。草海浮游植物平均数量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5×106个/L和3.85 mg/L。优势度分析显示,优势种为小环藻,优势度分别为0.027。与2005年相比,主要种类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绿藻为主,硅藻次之。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显示,草海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在1.76~3.25和0.26~0.48之间变化,表明草海现水体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湿地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及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建 郎咸东 陈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6-11,共6页
采集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As、Cd、Ni、Cr、Pb、Cu和Zn等7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 采集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As、Cd、Ni、Cr、Pb、Cu和Zn等7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探讨不同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表层土壤As、Cd、Cu、Ni、Pb、Zn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46、1.17、71.19、29.96、27.34、100.34、13.31 mg/kg,仅Cd元素存在超标现象,均值超标倍数为1.95,样点超标率为48.49%;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评价结果一致,分区污染程度表现为盘县>水城>六枝;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各种重金属富集特征基本一致,区域不存在As、Cr、Ni、Pb、Zn和Cu污染,仅Cd为轻微富集;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得出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的污染指数为0.73,环境质量分级为"无污染"。不同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差异,建议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根据研究的侧重点慎重选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风险评价 六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