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贵州天柱民族地区田赋征收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3期39-50,共12页
由史志与天柱民间文书比较分析,天柱实行屯田、民田、苗田三套不同田赋定制;自明起就在少数民族地区苗田采用以禾论稨(边)计税率的田赋科则。《三里均摊案》等文书一方面表明,乾隆元年(1736年)至八年(1743年)苗田赋税整理最后厘清了苗... 由史志与天柱民间文书比较分析,天柱实行屯田、民田、苗田三套不同田赋定制;自明起就在少数民族地区苗田采用以禾论稨(边)计税率的田赋科则。《三里均摊案》等文书一方面表明,乾隆元年(1736年)至八年(1743年)苗田赋税整理最后厘清了苗田税率通则,并实施到清末。同时《三里均摊案》还是贵州"摊丁入亩"赋役变革的直接见证。康熙到光绪朝,苗田田赋税率变化呈现各朝不同的短周期,总趋势是税额不断增长的长周期;若从横向方面看,无论是与同期全国平均情形、还是与本地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税则比较,苗田真可谓"薄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贵州天柱县 清代 苗田 田赋征收 《三里均摊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林业契约与林农经济史的量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芊 杨春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4期25-35,共11页
目前对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的研究,重在"市场"经济的一面,极少关注"林农经济"一面。原因在于未能利用清水江文书中丰富的林业契约,而未能利用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文书内涵的经济史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 目前对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的研究,重在"市场"经济的一面,极少关注"林农经济"一面。原因在于未能利用清水江文书中丰富的林业契约,而未能利用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文书内涵的经济史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在探索林业生产的体量、林地单位面积、林农收益等量化分析方法过程中发现,不同时期林地买卖契从数量与买卖双方可以体现林业生产的体量;林地买卖契内的价格元素可以推导出林地的单位面积;厘清林契内一座完整山场的概念可以推导出一户林农占有的林地面积;从林农占有林地面积及杉木成长周期可以推导出林农从林场中获得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林业生产 林业契约 量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清水江流域的“皇木采办”与木材贸易——清水江文书·林契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2期33-42,共10页
据文书与历史文献比较研究后认为:康熙中后期至乾隆早期的半个多世纪,清水江流域中下游一带进入到清廷皇木采运的运行图里;是清水江流域内的木材生产与贸易,引入了这里的皇木采办,而非之前大家所认识的由皇木采办而带动清水江流域木材... 据文书与历史文献比较研究后认为:康熙中后期至乾隆早期的半个多世纪,清水江流域中下游一带进入到清廷皇木采运的运行图里;是清水江流域内的木材生产与贸易,引入了这里的皇木采办,而非之前大家所认识的由皇木采办而带动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康熙与乾隆间是清水江流域木材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例木采办与木材贸易应运而起,沟通了上下游间木材采买,拉开了乾隆中后期锦屏境内"三江"繁荣的木材贸易序幕。对康熙雍正时期林契的讨论,揭开了以往研究中被掩盖的晚明到康雍时代托口→远口→坌处的"市场网络",并认为乾隆时代的"当江"制度是政策安排的结果而非市场经济行为;"争江"冲突并非是重组地方社会的动力和建构过程,不外是新旧市场博弈、旧市场挣扎的一曲挽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皇木采办 木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书视野下内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对几份明代清水江文书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4期64-74,共11页
2010到2014年间发现的明代清水江文书,全是来自于明代国家的内地边疆或者"楚边"地区;文书从三个方面细微地展示出内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屯田制度下长成起来的卫所、府县与土司的二元乡村社会结构;苗田、屯田、民... 2010到2014年间发现的明代清水江文书,全是来自于明代国家的内地边疆或者"楚边"地区;文书从三个方面细微地展示出内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屯田制度下长成起来的卫所、府县与土司的二元乡村社会结构;苗田、屯田、民田构成的乡村经济结构及民田化发展的趋势;田地纠纷与建场开市的乡村社会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内地边疆” 社会经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中国古代文书利用与分布的新素材——论清水江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2期38-45,共8页
清水江文书以遗存量大、归户性极强及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史信息,成为中国文书的突出特征。同样,清水江文书又为观察中国古代契约文书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分布提供了新素材:从文书原生性看,明代清水江契约契式是国内成熟文书契式... 清水江文书以遗存量大、归户性极强及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史信息,成为中国文书的突出特征。同样,清水江文书又为观察中国古代契约文书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分布提供了新素材:从文书原生性看,明代清水江契约契式是国内成熟文书契式的翻版,因而清水江文书是中国文书契式演变过程的特殊形态;清水江文书存在着多重命名,是其"文书生态多因子性"的表现,尤其是其显示的传统产生形态与民族政治地理分布格局在中国文书分布上独具一格;清水江文书学术史上的各种称谓,都有其合理性,但"清水江文书"由于涵盖了"文书生态多因子性"而是最佳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契约文书分布 清水江文书研究 文书契式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李贽的《忠义水浒传叙》
6
《思想战线》 1977年第6期78-79,84,共3页
《水浒》自元末明初成书问世时起,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明、清以来,不少封建士大夫曾对其评点作序。他们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发微探隐,阐发《水浒》宗旨,企图让读者更好领会和接受原作精神,确是煞费了一番心血。李贽的评序就是代表。李... 《水浒》自元末明初成书问世时起,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明、清以来,不少封建士大夫曾对其评点作序。他们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发微探隐,阐发《水浒》宗旨,企图让读者更好领会和接受原作精神,确是煞费了一番心血。李贽的评序就是代表。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叙》中大肆鼓吹说,当时的社会是什么“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于是大德大贤者不“甘心服役而不耻”,大力大能者也不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忠义 地主阶级 封建士大夫 农民起义 李贽 评序 封建统治 元末明初 原作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