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法建立贵州茅台酒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郑岩 汤庆莉 +3 位作者 吴天祥 田志强 张徐兰 张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6,91,共4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0批酒样进行指纹图谱测定,采用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了贵州茅台酒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表明,GC-MS法所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不仅具有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而且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能够...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0批酒样进行指纹图谱测定,采用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了贵州茅台酒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表明,GC-MS法所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不仅具有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而且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白酒的质量控制及真伪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气-质联用 贵州茅台酒 鉴别真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麻鸭蛋的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汤庆莉 张勇 +1 位作者 王娜 吴天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6-38,共3页
通过对贵州省六枝特区陇脚乡鸭蛋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鸭蛋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钾等营养物质,硒和维生素B2的含量较多,而且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也明显较高。另外... 通过对贵州省六枝特区陇脚乡鸭蛋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鸭蛋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钾等营养物质,硒和维生素B2的含量较多,而且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也明显较高。另外,本地鸭蛋中脂肪含量明显低于普通鸭蛋。基于以上的质量分析与营养评价,为此,我们对贵州省六枝特区陇脚乡麻鸭蛋的规模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麻鸭 麻鸭蛋 质量分析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辣椒中的氟含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修俊 李宝升 +2 位作者 刘颖 邱树毅 王明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4,58,共3页
贵州辣椒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多采用传统的煤火明火干制,使得含有大量氟的煤烟与辣椒直接接触而导致辣椒中也带入大量的氟,文章针对辣椒中氟化物的来源及辣椒中氟化物溶于水的性质,通过采取不同的干制方法和后续清洗等加工处理,对贵州辣... 贵州辣椒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多采用传统的煤火明火干制,使得含有大量氟的煤烟与辣椒直接接触而导致辣椒中也带入大量的氟,文章针对辣椒中氟化物的来源及辣椒中氟化物溶于水的性质,通过采取不同的干制方法和后续清洗等加工处理,对贵州辣椒中的氟含量进行控制研究,对有效降低辣椒中氟含量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制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辣椒的降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修俊 李宝升 +2 位作者 刘颖 邱树毅 王明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3,共2页
为降低贵州辣椒中的氟化物含量,采取不同的干制方法和浸泡、蒸煮、清洗等加工处理,对贵州辣椒中的氟含量进行控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清洗、浸泡处理,以及提高浸泡温度或进行蒸煮处理,均可明显降低由于煤烟所导致的氟化物含量。工艺为:... 为降低贵州辣椒中的氟化物含量,采取不同的干制方法和浸泡、蒸煮、清洗等加工处理,对贵州辣椒中的氟含量进行控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清洗、浸泡处理,以及提高浸泡温度或进行蒸煮处理,均可明显降低由于煤烟所导致的氟化物含量。工艺为:采用常温浸泡30 min、或高温蒸煮10 min后清洗2次,即可获得降低贵州辣椒中氟含量的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对鲜切青苹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修俊 刘颖 +1 位作者 邱树毅 李宝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8-260,共3页
将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鲜切青苹果保鲜中,利用复合磷酸盐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既能有效防止酶促褐变,又能解决叶绿素褐变问题。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添加剂(磷酸盐∶维生素C∶柠檬酸)的最佳配比为0.4%∶0.04%∶0.8%,最适用量(复合... 将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鲜切青苹果保鲜中,利用复合磷酸盐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既能有效防止酶促褐变,又能解决叶绿素褐变问题。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添加剂(磷酸盐∶维生素C∶柠檬酸)的最佳配比为0.4%∶0.04%∶0.8%,最适用量(复合磷酸盐水溶液∶鲜切青苹果)为100mL∶100g且温度15℃保鲜效果最佳,而且使用量均低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的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酸盐 食品添加剂 鲜切苹果 酶促褐变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安燕 程江 +2 位作者 杨卓如 肖立军 王锐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7-470,共4页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原理和作用方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微生物磁效应应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酶法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磁性生物亲和亲水填料是微生物磁效应运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 磁效应 磁性填料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过氧化氢的应用及其净化技术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倩 张菊 +1 位作者 王晓芳 罗新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6-629,共4页
本方介绍了食品级过氧化氢的应用、现状及生产技术,简述了食品级过氧化氢中各种杂质的来源、危害及其脱除杂质的常用净化方法,并对精馏、吸附、树脂交换、重结晶、超临界萃取以及膜分离等各种净化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综述了食品... 本方介绍了食品级过氧化氢的应用、现状及生产技术,简述了食品级过氧化氢中各种杂质的来源、危害及其脱除杂质的常用净化方法,并对精馏、吸附、树脂交换、重结晶、超临界萃取以及膜分离等各种净化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综述了食品级过氧化氢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过氧化氢 应用 杂质 净化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甘草汤单煎液与合煎液中蒽醌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煎出量的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彬 韩刚 +2 位作者 张学俊 翟冠玉 范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比较大黄甘草汤单煎与合煎过程中蒽醌类化合物、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考察中药复方合煎与分煎的差异。方法:采用RP-HPLC法分别测定大黄甘草汤单煎液与合煎液中蒽醌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煎出量。结果:蒽醌类化合物在单煎与合煎液中的含量... 目的:比较大黄甘草汤单煎与合煎过程中蒽醌类化合物、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考察中药复方合煎与分煎的差异。方法:采用RP-HPLC法分别测定大黄甘草汤单煎液与合煎液中蒽醌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煎出量。结果:蒽醌类化合物在单煎与合煎液中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甘草酸在合煎液中含量均明显高于单煎液。结论:大黄甘草汤使用时或制成颗粒剂时应采用大黄与甘草合煎的方式制备,否则会降低甘草酸的含量,影响大黄甘草汤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甘草汤 蒽醌类化合物 甘草酸 单煎 合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分离超临界CO_2萃取的米槁精油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天祥 朱静 +1 位作者 曾祥钦 王静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84-987,共4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米槁精油的化学成分,用分子蒸馏分离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米槁精油,通过改变蒸馏温度和压力,共得到12个馏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在其馏分中首次检测出朱栾倍半萜、榧叶醇等44个新组分。与传统... 为了更好地研究米槁精油的化学成分,用分子蒸馏分离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米槁精油,通过改变蒸馏温度和压力,共得到12个馏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在其馏分中首次检测出朱栾倍半萜、榧叶醇等44个新组分。与传统的蒸馏和柱层析分离方法相比,分子蒸馏技术具有分离快、不破坏其化学组成、没有组分流失的优点,是分离米槁精油组分的有效方法。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7年4月30日出具的第200752001178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精油 米槁 超临界萃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发酵玉米秸秆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修俊 邓婉婷 刘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49,共3页
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简写EM)是由乳酸菌、酵母菌几十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菌群。本试验采用EM对玉米秸秆进行了发酵,探索出了EM发酵玉米秸秆的适宜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量55%、30℃发酵96h可使发酵... 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简写EM)是由乳酸菌、酵母菌几十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菌群。本试验采用EM对玉米秸秆进行了发酵,探索出了EM发酵玉米秸秆的适宜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量55%、30℃发酵96h可使发酵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含量提高3%以上,粗纤维水解率可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群 发酵 玉米秸秆 粗蛋白 粗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8
11
作者 薛涛 李侠 +3 位作者 何力 曾舒 孙军平 聂登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3-55,共3页
以AlCl3为原料,用金属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采用TEM、X-射线衍射技术分别对所得产品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氧化铝为纳米级粉体。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产品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粒径为1... 以AlCl3为原料,用金属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采用TEM、X-射线衍射技术分别对所得产品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氧化铝为纳米级粉体。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产品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粒径为10~35nm,平均粒度为25nm,颗粒形状呈球形,粒子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盐水解 纳米氧化铝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B0201液体发酵产单宁酶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晓莉 刘明 +2 位作者 邱树毅 李广神 吴鑫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黑曲霉B0201液体发酵产单宁酶的条件。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采用单因素法对黑曲霉B0201产单宁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液体发酵主要产胞内酶,4%单宁酸、2.5%葡萄糖、1.25%(NH4)2SO4是产酶的最佳培养基;温度30℃... 目的:研究黑曲霉B0201液体发酵产单宁酶的条件。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采用单因素法对黑曲霉B0201产单宁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液体发酵主要产胞内酶,4%单宁酸、2.5%葡萄糖、1.25%(NH4)2SO4是产酶的最佳培养基;温度30℃,初始pH值为5.0,接种量孢子悬液1×108个/mL,装液量50mL,摇床转速140r/min是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72h,单宁酶的活力最高,可达145.2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单宁酶 液体发酵 胞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剑丽 邱树毅 +1 位作者 陈秀勇 胡建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对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麻疯树饼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筛选出玉米粉添加量、温度、接种量3个显著性影响因素,经最陡爬坡实验,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 对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麻疯树饼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筛选出玉米粉添加量、温度、接种量3个显著性影响因素,经最陡爬坡实验,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出玉米粉添加量为3.3%,温度为30.2℃,接种量为51.2%时,氨基酸态氮最高产量为125.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饼粕 产朊假丝酵母 蛋白饲料 工艺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木质素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燕 曾祥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4,共2页
以工业硫酸盐木质素(L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巯基木质素(LS-SH)。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推测反应机理;研究LS-SH对重金属离子Cu2+、Pb2+、Cd2+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S-SH是一种价廉、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其... 以工业硫酸盐木质素(L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巯基木质素(LS-SH)。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推测反应机理;研究LS-SH对重金属离子Cu2+、Pb2+、Cd2+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S-SH是一种价廉、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其吸附量是原料LS的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木质素 制备 吸附性能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铜废水制备氯化亚铜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凌涛 刘定富 +1 位作者 曾祥钦 汪龙眠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约40亿m3电镀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若不进行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研究了利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得到的硫酸铜,采用亚硫酸盐还原法制备氯化亚铜。对制备氯化亚铜过程中还原剂(亚硫酸钠)用量、沉淀剂(氯...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约40亿m3电镀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若不进行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研究了利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得到的硫酸铜,采用亚硫酸盐还原法制备氯化亚铜。对制备氯化亚铜过程中还原剂(亚硫酸钠)用量、沉淀剂(氯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对氯化亚铜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实验条件下制备氯化亚铜的适宜工艺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主次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氯化亚铜 亚硫酸钠 氯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磷酸制备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的结晶条件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修俊 刘颖 +1 位作者 李宝升 邱树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4-255,共2页
由于湿法磷酸的来源不同,其含有的杂质非常复杂,本文研究在以湿法磷酸为原料制备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晶方法和条件对磷酸氢二钠纯度的影响。
关键词 湿法磷酸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阻燃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世伟 李天祥 +1 位作者 解田 黄旭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类木材的阻燃处理方法,从阻燃剂的发展趋势以及木材对阻燃效果的要求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并详细介绍了浸渍法等主要处理方法,归纳了木材阻燃处理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木材 阻燃剂 阻燃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湿痹片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季春 辛增辉 +1 位作者 吴启富 佟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97-2500,250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寒湿痹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扭体实验观察寒湿痹片的镇痛作用;采用醋酸刺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检测寒湿痹片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寒湿痹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扭体实验观察寒湿痹片的镇痛作用;采用醋酸刺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检测寒湿痹片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Mtb)诱导SD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寒湿痹片对大鼠关节炎症及病情进展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的变化。以HE染色法检测大鼠踝关节组织的病理改变,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寒湿痹片可减少醋酸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延长扭体潜伏期;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耳廓肿胀程度,降低炎症期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总数,同时上调CD8+水平。病理研究表明寒湿痹片有效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损伤程度。结论寒湿痹片对小鼠急性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减轻Mtb诱导SD大鼠关节炎症及踝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程度,调节体内CD4+/CD8+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痹片 镇痛抗炎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ZnO/LLDPE/LDPE复合薄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军平 薛涛 +3 位作者 曾舒 房春燕 宋玉萍 聂登攀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2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ZnO,制成纳米ZnO/LLDPE/LDPE复合薄膜。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MIC法,研究了纳米ZnO改性LLDPE/LDPE复合薄膜的力学和光学性...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ZnO,制成纳米ZnO/LLDPE/LDPE复合薄膜。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MIC法,研究了纳米ZnO改性LLDPE/LDPE复合薄膜的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在薄膜中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水平,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纳米ZnO在LLDPE/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过程中,可起到明显的诱导成核作用,使球晶尺寸细化且数量增多,但复合体系的结晶度无明显变化。该薄膜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氧化锌 结晶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对煤基活性炭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仁贵 廖霞 曾祥钦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木质素与煤粉混合物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活化温度为800℃,升温速度为5℃/min^10℃/min,活化剂与原料比为1∶1~2∶1,木质素占原料质量比为50%~70%时,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活性炭样品,通过对该活性炭性能的研究及使用热分析等研究手段,... 以木质素与煤粉混合物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活化温度为800℃,升温速度为5℃/min^10℃/min,活化剂与原料比为1∶1~2∶1,木质素占原料质量比为50%~70%时,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活性炭样品,通过对该活性炭性能的研究及使用热分析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木质素改善煤基活性炭的原因,为木质素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煤基活性炭性能的提高寻找到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煤基活性炭 化学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