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镉含量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华杰 谭红 +3 位作者 谢锋 陈红亮 宋玉萍 何锦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674-678,共5页
对贵州省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镉含量超标的土壤上种植的蔬菜其镉含量不会超标,辣椒和西红柿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叶菜类蔬菜(白菜、生菜、菠菜)对镉的富集... 对贵州省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镉含量超标的土壤上种植的蔬菜其镉含量不会超标,辣椒和西红柿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叶菜类蔬菜(白菜、生菜、菠菜)对镉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瓜豆类蔬菜(黄瓜、茄子、甘蓝、丝瓜、豇豆和四季豆),白菜、生菜、菠菜、辣椒和西红柿中镉含量与土壤中镉含量的关系显著相关。该结果可以为贵州省镉含量超标土壤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土壤 蔬菜 富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GC-MS分析刺异叶花椒叶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焱 秦军 +1 位作者 黄筑艳 陈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研究黔产刺异叶花椒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共分离出67种成分,鉴定出37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柠檬烯为19.31%,里哪醇为15.26%,桧烯为13.60%。
关键词 刺异叶花椒 挥发油 蒸馏 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萜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苗族发酵型酸汤中特征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汤庆莉 杨占南 吴天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5-166,共2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贵州省苗族地区6种不同风味的发酵型酸汤中有机酸的含量,另外测定了酸汤中Ca、p、Fe、Zn、Se等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苗族酸汤中的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乙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其中以乳酸含量最高。苗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贵州省苗族地区6种不同风味的发酵型酸汤中有机酸的含量,另外测定了酸汤中Ca、p、Fe、Zn、Se等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苗族酸汤中的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乙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其中以乳酸含量最高。苗族酸汤中的乳酸、Ca、P等成分是酸汤的特征性成分。本研究为挖掘和认识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发酵型风味营养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苗族酸汤 有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预处理磷石膏用于水泥缓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敏 庞英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0,共3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溶液、氨水和柠檬酸溶液预处理磷石膏,测试预处理磷石膏的杂质质量分数及DTA曲线.将预处理磷石膏掺入水泥熟料作缓凝剂磨制水泥,对所制水泥的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柠檬酸对磷石膏的杂质去除效果较...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溶液、氨水和柠檬酸溶液预处理磷石膏,测试预处理磷石膏的杂质质量分数及DTA曲线.将预处理磷石膏掺入水泥熟料作缓凝剂磨制水泥,对所制水泥的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柠檬酸对磷石膏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好,其预处理的磷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效果与天然石膏相当.石灰溶液中和法虽是常推荐使用的磷石膏预处理方法,但与柠檬酸溶液预处理法相比,石灰中和磷石膏作缓凝剂的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化学预处理 缓凝剂 石灰溶液 氨水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熔融盐热化学循环制氢和合成气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敖先权 王华 魏永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28-153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加热熔融盐化学循环反应体系,整个过程分两步:第一步,利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吸收、储备、传输太阳能,在熔融盐介质中CH4与金属氧化物MxOy,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合成气;第二步,金属分解水产生氢气和相应MxO...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加热熔融盐化学循环反应体系,整个过程分两步:第一步,利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吸收、储备、传输太阳能,在熔融盐介质中CH4与金属氧化物MxOy,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合成气;第二步,金属分解水产生氢气和相应MxOy,从而MxOy,又循环到第一步再利用。根据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采用化学热力学计算软件HSCChemistry5.1,对CH4与几种MxOy,气-固相反应的△G^o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在熔融碱金属碳酸盐(摩尔比为1:1的Na2CO3和K2CO3)体系中温度对反应产物平衡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上只有ZnO和SnO2适合该反应体系,其反应气体产物中合成气的量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在1200K左右。计算结果表明100MW的太阳能能量系统至少可以提供每秒生产5.32kg液态金属Zn所需能量,实现每秒将3.6×10^4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熔融盐 合成气 热化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中段水环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海鹤 董泽琴 +1 位作者 张帅 邹凤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203-10205,10254,共4页
选取赤水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环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赤水河中段阴离子以HCO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75%,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66.7%,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钙型Ⅱ类水质,与"七.... 选取赤水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环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赤水河中段阴离子以HCO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75%,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66.7%,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钙型Ⅱ类水质,与"七.五"时期相比,水质类型变化不大,且水系河水以HCO3--Ca2+型水的基本组成是稳定的;河水水质属于偏碱性、中等矿化度水,其矿化度随着HCO3-的增加而增加,赤水河中段河水的pH值、矿化度、总硬度等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Ⅱ类水质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水质要求,可以作为城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周边诸多酒厂生产白酒所用加浆水的水源;赤水河中段干流水中Eh较高,溶解氧丰富,自净能力强,是优质的中等矿化度淡水资源,与河流的水质评价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 水化学特征 水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AZ91镁合金Ce-Mn化学转化液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盘艳红 杜军 +2 位作者 李文芳 穆松林 黄筑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3-45,6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镁合金Ce-Mn化学转化液添加四硼酸钠后各组分的最佳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从膜自腐蚀电流和钝化区间角度优化了以Ce(NO3)3为主盐、KMnO4为氧化剂、四硼酸钠为添加剂的镁合金Ce-Mn转化膜的成膜液组分。用极化曲线研究转化膜的... 为了进一步探明镁合金Ce-Mn化学转化液添加四硼酸钠后各组分的最佳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从膜自腐蚀电流和钝化区间角度优化了以Ce(NO3)3为主盐、KMnO4为氧化剂、四硼酸钠为添加剂的镁合金Ce-Mn转化膜的成膜液组分。用极化曲线研究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对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成膜液配方为5~8 g/L Ce(NO3)3,1.6~2.0 g/L KMnO4,0.2~0.5 g/L四硼酸钠;镁合金经该成膜液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的转化膜,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对镁合金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n转化膜 镁合金 配方 正交优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雨水资源化途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范荣亮 苏维词 张志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2,共3页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和方法,以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雨水资源 资源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范荣亮 苏维词 张志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5,共4页
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现状,从水质污染、酸雨、“工程性缺水”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修建集雨设施、治污为本、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为方法、技术、途径来解决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困乏;最后,就... 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现状,从水质污染、酸雨、“工程性缺水”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修建集雨设施、治污为本、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为方法、技术、途径来解决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困乏;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状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水资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资源开发的技术体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荣亮 苏维词 张志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23,共4页
阐述了“三水”转化关系及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围泉建水池、修建集雨设施和地下水库等手段来优化配置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三水”资源;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 阐述了“三水”转化关系及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围泉建水池、修建集雨设施和地下水库等手段来优化配置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三水”资源;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三水”资源 技术体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镉的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曾广铭 吉玉碧 +4 位作者 谭红 何锦林 谢锋 郭峰 宋光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73-74,77,共3页
在大规模、系统取样布点的基础上,对1 820组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统计,重新提出了目前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镉的背景值。结果表明,贵州省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0.248mg/kg,与以前研究中提出的背景值相比,降低了62.4%。该背景值样本数目较大,覆盖... 在大规模、系统取样布点的基础上,对1 820组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统计,重新提出了目前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镉的背景值。结果表明,贵州省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0.248mg/kg,与以前研究中提出的背景值相比,降低了62.4%。该背景值样本数目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分析方法和结果相对可靠。因此,可以作为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参考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土壤 背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与生物化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文美 黄正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酿酒原料在复杂的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乙醇和白酒中的香味物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如淀粉的降解和蛋白质的降解;小分子物质的变化,如葡萄糖的酵解(EMP途径)和丙酮酸的再转化... 酿酒原料在复杂的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乙醇和白酒中的香味物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如淀粉的降解和蛋白质的降解;小分子物质的变化,如葡萄糖的酵解(EMP途径)和丙酮酸的再转化;香味物质的生成,如高级有机醇生成、美拉德反应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 白酒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生物法联合纯化木质素及其对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园花 曾祥钦 卢红梅 《河北化工》 2006年第7期20-21,共2页
采用连续浸提和半纤维素酶处理方法联合,从工业碱木质素(M1)中脱去糖类物质后得到纯度不等的木质素样品M2和M3,同时进行木质素脲醛树脂的制备。结果表明,木质素经过抽提和酶处理后得到木质素M3,其木质素纯度为97%,当其添加量为甲醛和尿... 采用连续浸提和半纤维素酶处理方法联合,从工业碱木质素(M1)中脱去糖类物质后得到纯度不等的木质素样品M2和M3,同时进行木质素脲醛树脂的制备。结果表明,木质素经过抽提和酶处理后得到木质素M3,其木质素纯度为97%,当其添加量为甲醛和尿素总量的35%时,合成的胶粘剂的粘结性能优良,具有资源环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提纯 木聚糖酶 脲醛树脂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x/单甘脂对壳聚糖保鲜涂膜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明力 赵德刚 +2 位作者 陈汝材 沈丹 刘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99,共4页
用纳米SiOx对壳聚糖涂膜进行改性,并对所形成的涂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壳聚糖与SiOx微粒间存在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改性后壳聚糖膜的性能在保鲜效果、持水性、透光率和力学性能等指标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SIOX 单甘脂 改性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保鲜涂膜透水率的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明力 沈丹 +1 位作者 王文平 赵德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利用纳米SiOx对壳聚糖涂膜进行改性,采用三因素二次旋转组合正交设计研究了壳聚糖、纳米SiOx和单甘酯等因素对壳聚糖保鲜膜透水率的影响,得到相应单指标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当壳聚糖用量1.547 g、SiOx用量0.028 g、单甘酯用量0.015 ... 利用纳米SiOx对壳聚糖涂膜进行改性,采用三因素二次旋转组合正交设计研究了壳聚糖、纳米SiOx和单甘酯等因素对壳聚糖保鲜膜透水率的影响,得到相应单指标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当壳聚糖用量1.547 g、SiOx用量0.028 g、单甘酯用量0.015 g时,具有较低的透水率,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室温下果蔬保鲜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SIOX 保鲜 透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在摩擦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屹 姚进 +1 位作者 周元康 王满力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8,62,共3页
研究了硼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硼桐油改性使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得到改善,其初始热分解温度达到420~450℃,明显优于未经改性的酚醛树脂;相应地摩擦材料的柔韧性也得到改善,同时具有良... 研究了硼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硼桐油改性使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得到改善,其初始热分解温度达到420~450℃,明显优于未经改性的酚醛树脂;相应地摩擦材料的柔韧性也得到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该树脂可作为摩擦材料用树脂的换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摩擦材料 应用 复合 摩擦磨损性能 热分解温度 合成工艺 试验研究 物化性能 换代产品 耐热性 450 420 柔韧性 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菌体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远根 彭湘屏 +1 位作者 张晓娟 邱树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利用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株,以提油后的麻疯树饼粕作为培养基,采用固态发酵方式生产菌体蛋白。控制培养基湿度在75%的条件下发酵3d,饼粕中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35.26%。与未发酵麻疯树饼粕相比,发酵后饼粕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8.65%... 利用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株,以提油后的麻疯树饼粕作为培养基,采用固态发酵方式生产菌体蛋白。控制培养基湿度在75%的条件下发酵3d,饼粕中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35.26%。与未发酵麻疯树饼粕相比,发酵后饼粕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8.65%;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提高了17.60%和18.73%,特别是缬氨酸和赖氨酸提高非常明显;饼粕中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由3.08%增加到38.91%。发酵后麻疯树饼粕的营养效价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饼粕 固态发酵 产朊假丝酵母 菌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透水砖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饶玲丽 曹建新 +4 位作者 张洪波 杨林 庞英 刘毅 汪婧婧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0,共3页
采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进行透水砖的制备研究。探讨成型压力、烧成制度及骨料级配对制品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粉煤灰40%~50%、黏土25%~35%、废地砖20%~30%,废地砖粒径0.45~0.6mm,成型压力25MPa,... 采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进行透水砖的制备研究。探讨成型压力、烧成制度及骨料级配对制品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粉煤灰40%~50%、黏土25%~35%、废地砖20%~30%,废地砖粒径0.45~0.6mm,成型压力25MPa,烧成温度1050℃,保温时间1h,所制备的粉煤灰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分别为30.6MPa和1.08×10-2cm/s,满足JC/T945—2005《透水砖》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抗压强度 透水系数 透水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中美拉德反应的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永涛 卢红梅 +1 位作者 崔云 彭湘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3,共5页
通过模拟美拉德反应定性得出醋液中美拉德反应能够发生;将模拟醋液和醋液在不同温度下放置,通过定期测定样品的色率变化,分析了醋液中美拉德反应发生的程度;通过向醋液中添加亚硫酸钠抑制剂的方法间接评价美拉德反应对食醋的影响。所得... 通过模拟美拉德反应定性得出醋液中美拉德反应能够发生;将模拟醋液和醋液在不同温度下放置,通过定期测定样品的色率变化,分析了醋液中美拉德反应发生的程度;通过向醋液中添加亚硫酸钠抑制剂的方法间接评价美拉德反应对食醋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食醋中不仅可以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且美拉德反应发生的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抑制剂 食醋 探讨 亚硝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测定干辣椒中的黄曲霉毒素B_1 被引量:30
20
作者 徐洲 谭书明 +1 位作者 焦彦朝 张运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5-247,共3页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干辣椒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并对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为0.1μ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平均回收率达97%,说明本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的应用于干辣椒中黄曲霉...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干辣椒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并对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为0.1μ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平均回收率达97%,说明本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的应用于干辣椒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黄曲霉毒素B1 干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