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L-GSK算法的光储联合电站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莎 熊国江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7,共10页
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光伏的最大消纳,减少“弃光”。此外,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合理分配储能充放电功率不仅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还能利用峰谷套利提高光伏并网收益。该文以光储联合电站为研究对象,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储联合电站... 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光伏的最大消纳,减少“弃光”。此外,针对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合理分配储能充放电功率不仅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还能利用峰谷套利提高光伏并网收益。该文以光储联合电站为研究对象,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储联合电站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光伏系统与储能系统运行时的各项约束条件,建立了光储联合电站优化运行模型。同时,针对原始知识获取共享算法收敛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强化学习构建一套系统的个体更新选择机制,提出了强化学习知识获取共享算法,并用来求解光储联合电站的优化运行策略。通过对南方某地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联合电站的优化策略和经济效益模式,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联合电站 优化运行模型 强化学习 知识获取共享算法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季节特性与数据窗口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静 熊国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光伏功率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因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考虑季节特性对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季节特性和数据窗口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首先,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确定对光伏功率贡献度高的... 光伏功率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因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考虑季节特性对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季节特性和数据窗口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组合模型。首先,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确定对光伏功率贡献度高的气象因素,降低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维数。其次,对比不同季节下不同模型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选择光伏功率预测误差最小且相关性最低的2个模型构建组合模型,即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模型和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然后,分析历史气象数据中不同输入窗口对GRU-XGboost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确定最优数据窗口。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GRU和XGboost对光伏功率进行预测,将2个预测结果加权组合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季节特性 数据窗口 门控循环单元(GRU) 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WT-CEEMDAN-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模型
3
作者 陈船宇 熊国江 +1 位作者 方厚康 罗颖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4,共9页
针对光伏功率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重叠小波变换(MODWT)、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MODWT和CEEMDAN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进行二次分解... 针对光伏功率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重叠小波变换(MODWT)、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MODWT和CEEMDAN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进行二次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再将这些IMF分量分别输入进LSTM进行分量预测并将分量预测结果重构得到点预测结果;最后利用分位数回归对点预测结果进行建模后得到区间预测结果。实际算例表明,时频域分解方法与频域分解方法的结合,使得该模型在3种天气情况下的光伏功率点预测和区间预测均表现出优异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 预测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 最大重叠小波变换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参数寻优的组合趋近律滑模光伏并网逆变控制
4
作者 李成丰 傅晓帆 +1 位作者 熊国江 吕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474-15482,共9页
针对传统光伏并网逆变控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的组合趋近律滑模逆变器最优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对控制系统的电压外环采用积分滑模来跟踪直流母线电压... 针对传统光伏并网逆变控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的组合趋近律滑模逆变器最优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对控制系统的电压外环采用积分滑模来跟踪直流母线电压,使其保持恒定;然后,电流内环采用d、q轴电流建立带误差积分项的滑模切换面函数,来分别跟踪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光伏逆变器的并网控制。为了能有效减少系统的抖振,使系统稳定在滑模面上,内外环控制中引入基于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的组合趋近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的迭代寻优能力,对设计的滑模面参数进行全局寻优,以提升系统的控制精度。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所提控制方法对并网电流能够实现快速精准有效跟踪,从而提升了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组合趋近律 滑模控制 灰狼优化算法(GWO)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知识获取共享算法的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国江 辜再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344,共11页
为准确辨识太阳电池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知识获取共享算法(RLGSK)。针对知识获取共享算法(GSK)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选择机制过于死板,处理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时难以充分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存在收敛慢、精度低等问题... 为准确辨识太阳电池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知识获取共享算法(RLGSK)。针对知识获取共享算法(GSK)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选择机制过于死板,处理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时难以充分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存在收敛慢、精度低等问题,一方面,通过强化学习调整迭代时初级和高级阶段的个体比例,实现不同情景下知识获取与共享的灵活调整;另一方面,依靠性能导向的种群规模缩减实现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算法性能。将RLGSK应用于5种案例,并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GSK相比,RLGSK的搜索精度、稳定度和收敛速度提升极大,与其他算法相比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太阳电池 光伏组件 强化学习 知识获取共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溶洞对采煤工作面覆岩移动的影响规律
6
作者 张智超 姜志忠 +2 位作者 吴桂义 刘榆 莫加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83-5789,共7页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具有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以贵州松南煤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具有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以贵州松南煤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溶洞围岩裂隙和煤层顶板裂隙不断扩展,当工作面推进至与溶洞水平距离小于10 m时,溶洞围岩裂隙和顶板裂隙贯通,形成导水裂隙;含水溶洞煤层开采情况下,溶洞围岩变形下沉量相较于无水情况增加了37.24%,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溶洞靠近采空区侧底角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溶洞右帮出现向内挤压现象,溶洞围岩和煤层顶板应力集中区和破坏区逐渐贯通;相比于无水情况,覆岩运移在含水条件下得到加强,其中最大曲率增大了0.88 mm/m^(2)、最大水平变形增大了1.81 mm/m。建议该矿采煤工作面与溶洞水平距离需大于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溶洞 覆岩移动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裂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视角下贵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王希 徐小东 +2 位作者 余压芳 刘可 张然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5年第4期213-220,共8页
为探讨传统村落在省域尺度流域视角下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贵州省757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为对象,利用ArcGIS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贵州省传统村落呈现出跨流域的三个集聚... 为探讨传统村落在省域尺度流域视角下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贵州省757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为对象,利用ArcGIS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贵州省传统村落呈现出跨流域的三个集聚分布区——黔东南、黔中和黔东北集聚区,流域单元内以黔东南苗岭以南的珠江—柳江流域传统村落分布密度最高,其次为苗岭以北的长江-沅江流域;第二,民族、地形、经济、人口、气候和河流等因素对贵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其中民族和地形因素影响力最为显著,其交互结果为非线性增强;第三,归纳出6个不同流域及河段具有明显族别差异的传统村落集群,不同集群的自然—人文特征呈现差异性,彰显了不同流域单元的地域特性。因此区域层面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有必要结合不同流域地域性特征制定针对性的策略。研究成果可为贵州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特征 集群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不同节点的木构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伟 陈波 +2 位作者 黄勇 车方涛 周志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7,共9页
为了解木结构建筑不同节点形式抗震性能与受力特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透榫和燕尾榫两种榫卯节点,柱脚节点分别为柱脚固接、柱脚带销节点(管脚榫)以及柱脚平置浮搁的木构架模型。在不同单柱轴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模... 为了解木结构建筑不同节点形式抗震性能与受力特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透榫和燕尾榫两种榫卯节点,柱脚节点分别为柱脚固接、柱脚带销节点(管脚榫)以及柱脚平置浮搁的木构架模型。在不同单柱轴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模拟,研究木构架循环受力过程的柱脚应力分布特征以及抗震性能,探讨不同轴力、不同柱脚节点、不同榫卯节点对木构架的影响,并基于骨架曲线提出了柱脚平置浮搁木构架的水平荷载-水平位移简化双折线模型。结果表明:在往复荷载下,当柱脚节点为管脚榫和柱脚平置浮搁时,木构架会类似于摇摆柱,表现为柱脚翘起,反复抬升。相对于柱脚固接与透榫木构架,管脚榫、柱脚平置浮搁与燕尾榫木构架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更强。柱脚固接木构架有更强的刚度与水平承载力。随着轴力的上升,木构架的刚度与水平承载力也随之上升。研究成果可为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与状态评估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架 有限元 抗震性能 榫卯 柱脚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