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禁渔初期三峡库区干流鱼类分布特征及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仕文 倪达富 +7 位作者 谢伟 唐成 邓华堂 段辛斌 田辉伍 邵俭 王珂 张辉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3,共13页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渔初期三峡库区干流江段鱼类的分布特征,研究于2023年鱼类繁殖期和越冬期在库区干流江段开展了水声学探测,同步进行渔获物的调查。水声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繁殖期和越冬期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52±10.43)和(3.26...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渔初期三峡库区干流江段鱼类的分布特征,研究于2023年鱼类繁殖期和越冬期在库区干流江段开展了水声学探测,同步进行渔获物的调查。水声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繁殖期和越冬期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52±10.43)和(3.26±5.60)ind./1000 m^(3),无显著性差异(P>0.05);鱼类平均目标强度为(–59.54±6.89)和(–57.82±6.79)dB,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估算得到繁殖期鱼类体长范围为1.24—156.68 cm,均值为4.15 cm,越冬期鱼类体长为1.25—155.96 cm,均值为5.06 cm。两次水声学所探测的鱼类密度在水平方向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垂直方向上,两次调查超过85%的鱼类分布在0—30 m的水深内,鱼类目标强度呈现出随着水深的增加逐渐增大的分布规律。渔获物调查显示,三峡库区以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蛇鮈(Saurogobio dabryi)等小个体鱼类为主,外来鱼类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数量占比较高。与蓄水175 m运行前相比,此次调查的鱼类资源分布特征未发生太大变化,平均目标强度增大,鱼类小型化趋势得到遏制。研究初步揭示了禁渔后三峡库区干流江段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积累了禁捕初期鱼类资源研究素材,可为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渔初期 三峡库区 不同时期 水声学 鱼类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