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区试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如宏 任明见 +1 位作者 杨英苍 张庆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贵州省2001~2003年参加省和高海拔区试的30个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检测到37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8个,平均为3.08个.聚类分析表明, 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贵州省2001~2003年参加省和高海拔区试的30个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检测到37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8个,平均为3.08个.聚类分析表明, 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048~0.346,平均值为0.197,SSR标记能将全部品系区分开来,30个小麦品系可分为5类.研究表明SSR分子标记在鉴别品种和品种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贵州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区试小麦品系Glu-1位点的PCR研究
2
作者 徐如宏 任明见 张庆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0,共4页
本文利用SDSPAGE电泳方法鉴定了2001~2003年参加省区试的18份小麦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根据GluDly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对这些小麦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可以准确鉴别亚基组成为2+12和5+10的不同... 本文利用SDSPAGE电泳方法鉴定了2001~2003年参加省区试的18份小麦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根据GluDly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对这些小麦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可以准确鉴别亚基组成为2+12和5+10的不同小麦品系。同时,用不同亚基组成亲本的杂交后代进行扩增,可以从F2后代群体中选择含有5+10亚基的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系 GLU-1位点 区试 贵州省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SDS-PAGE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亚基组成 基因组DNA 5+10亚基 2003年 PCR技术 电泳方法 序列设计 杂交后代 品质育种 亲本 单株 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引进优质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如宏 任明见 张庆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25,共3页
通过 SDS-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从国内外引进的 2 3个优质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表明 ,大多数品系 (种 )都具有优质亚基 :5 +10 ,其中还有 1个品系具有 5 +12优质新亚基。在所分析的材料中 ,还出现了一... 通过 SDS-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从国内外引进的 2 3个优质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表明 ,大多数品系 (种 )都具有优质亚基 :5 +10 ,其中还有 1个品系具有 5 +12优质新亚基。在所分析的材料中 ,还出现了一些少见的特殊亚基 :6 +7+8、6 * +8、4+5 +12、2 +12 +5 +10。本文对利用引进优质小麦材料改良我省小麦品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成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品质育种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GISH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小娟 韩德俊 +3 位作者 魏国荣 曾庆东 张庆勤 康振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42-2446,共5页
以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杂交后代一粒葡为实验材料,以地高辛标记的葡萄牙野燕麦基因组DNA为探针、一粒小麦基因组DNA为封阻对一粒葡及其衍生系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探讨了影响一粒葡GISH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并优化... 以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杂交后代一粒葡为实验材料,以地高辛标记的葡萄牙野燕麦基因组DNA为探针、一粒小麦基因组DNA为封阻对一粒葡及其衍生系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探讨了影响一粒葡GISH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并优化了一粒葡GISH分析的实验体系,即探针DNA与封阻DNA比例为1∶50时可有效分开双方染色体组.优化GISH分析显示,在一粒葡后代衍生系中均检测到燕麦染色质的存在,且不同选系间带有燕麦染色体的数目不同,进一步证明一粒葡是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一粒小麦 葡萄牙野燕麦 远缘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酸钠对不同麦类作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勇 陈月星 +4 位作者 赵丽那 阮景军 程剑平 赵钢 严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本文探究硒对不同麦类谷胱甘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在高硒(施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不施硒)条件下,不同麦类作物分蘖期第二片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分析硒酸钠与GSH-Px活性两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目的】本文探究硒对不同麦类谷胱甘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在高硒(施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不施硒)条件下,不同麦类作物分蘖期第二片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分析硒酸钠与GSH-Px活性两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麦类GSH-Px活性在高硒环境显著高于低硒环境;不同麦类GSH-Px活性对硒敏感度不同。【结论】这为进一步研究麦类硒摄取的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董超华 徐如宏 张庆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国内外学者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开发并运用A-PAGE、SDS-PAGE、HPLC、RPHPLC、CZE等技术,按谱带迁移率的大小将醇溶蛋白分为4种,将编码醇溶蛋白亚基的基因定位于第1、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上。多数的醇溶蛋... 国内外学者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开发并运用A-PAGE、SDS-PAGE、HPLC、RPHPLC、CZE等技术,按谱带迁移率的大小将醇溶蛋白分为4种,将编码醇溶蛋白亚基的基因定位于第1、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上。多数的醇溶蛋白组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少数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些醇溶蛋白的组分表现出共同遗传的特点,在杂交后代的分离中表现为一个遗传性状,由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将高分子量谷蛋白定位于第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长臂上,将编码亚基的基因整理分类并命名。许多研究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培育出许多优质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谷蛋白 品质改良 基因定位 研究方法 遗传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栽培小麦籽粒硒含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严俊 张翠炫 +4 位作者 薛文韬 杨荣志 任明见 秦海波 程剑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分析了在贵州栽培的26个贵州自育小麦品种和25个省外引进小麦品种籽粒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贵州自育小麦品种籽粒硒的含量总体较低,且地区与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而省外引进品种总体上籽粒硒的含量较...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分析了在贵州栽培的26个贵州自育小麦品种和25个省外引进小麦品种籽粒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贵州自育小麦品种籽粒硒的含量总体较低,且地区与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而省外引进品种总体上籽粒硒的含量较高。通过省外引种小麦,可丰富贵州小麦硒营养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小麦 籽粒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草基因组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英仓 徐如宏 +1 位作者 任明见 张庆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0,共4页
山羊草属是小麦近缘植物中与小麦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属。其中蕴藏着许多抗病、抗虫、抗逆、蛋白含量高等有益基因。在小麦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小麦改良重要的基因资源。山羊草有益基因向小麦遗传背景的导入 ,主要利用小麦 -山羊草双... 山羊草属是小麦近缘植物中与小麦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属。其中蕴藏着许多抗病、抗虫、抗逆、蛋白含量高等有益基因。在小麦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小麦改良重要的基因资源。山羊草有益基因向小麦遗传背景的导入 ,主要利用小麦 -山羊草双二倍体为桥梁亲本 ,通过杂交、回交等方式获得小麦异代换系、异附加系、异易位系 ;并且利用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对小麦遗传背景下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臂及片段进行鉴定。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对山羊草可利用基因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草 基因组 小麦 品种改良 基因定位 基因资源 杂草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主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任明见 单银丽 +1 位作者 徐如宏 张庆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近50年来的50个主栽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按照Payne等人的评分方法计算其Glu-1位点的品质得分。结果表明,贵州省主栽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类型较丰富,共检测到12种亚基和1... 采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近50年来的50个主栽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按照Payne等人的评分方法计算其Glu-1位点的品质得分。结果表明,贵州省主栽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类型较丰富,共检测到12种亚基和16种亚基组合类型,其品质评分为5~10分,平均6 9分,其中自育品种的品质评分为5~8分,平均为6 3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10优质亚基的出现频率为17 9%;引进品种的品质评分为5~10分,平均为7 7分,5+10优质亚基的出现频率为42 9%。在50个品种中,有14个含5+10优质亚基,7个含2 亚基,2个含17+18亚基,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本文还对今后贵州省小麦品质育种的策略和方法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小麦 品种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SDS-PAGE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农19号小麦新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鉴定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明见 徐如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3,共4页
本研究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结合,按照亲本选配原则组配杂交组合[中燕96-3(♀)×贵农21(♂)],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对杂交后代进行处理与选择,快速培育出贵农006号小麦新品系,经过贵州省小麦区域试... 本研究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结合,按照亲本选配原则组配杂交组合[中燕96-3(♀)×贵农21(♂)],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对杂交后代进行处理与选择,快速培育出贵农006号小麦新品系,经过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07年9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运用原位杂交、SCAR标记技术对其所含抗白粉病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贵农19号小麦是一个6VS/6AL簇毛麦-普通小麦易位系,其抗白粉病基因为Pm21。育种实践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一项快速、准确、高效的育种新技术,既能加快育种进程,又可提高小麦育种成效。本研究培育的贵农19号小麦品种集高产、优质、抗病、矮秆、早熟于一体,现作为主栽品种在贵州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原位杂交 簇毛麦 贵农19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外源基因导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钢 张庆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116,共6页
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新种质以及转移异源遗传物质的有效途径,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外源基因导入的研究进展概况,并根据我们多年的远缘杂交育种实践, 综合分析了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 提出了生态环境... 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新种质以及转移异源遗传物质的有效途径,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外源基因导入的研究进展概况,并根据我们多年的远缘杂交育种实践, 综合分析了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 提出了生态环境与糖蛋白互作诱导远缘杂种育性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基因导入 远缘杂交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香猪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依裕 刘培琼 徐如宏 《养猪》 2004年第6期38-41,共4页
以贵州香猪(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从江香猪)为试验组,长白猪为对照组,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香猪类型及长白猪淋巴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8;香猪染色体核型组成为10sm+4st+12m+12t,长白猪则为8sm+4st+1... 以贵州香猪(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从江香猪)为试验组,长白猪为对照组,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香猪类型及长白猪淋巴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8;香猪染色体核型组成为10sm+4st+12m+12t,长白猪则为8sm+4st+14m+12t;性染色体雌性均为XX,雄性均为XY,X、Y属中着丝粒染色体,Y是中着丝粒染色体相对长度最短的一条;3,5,6,7和9号染色体的臂比值各香猪类型与长白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1,5,6,8,9和11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各香猪类型与长白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香猪类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香猪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数目 条比值 纯合性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节燕98-2分离类型贮藏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春太 徐如宏 张庆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0,共4页
采用A PAGE和SDS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远缘组合分离出来的节燕 98 2类型入选 11个遗传性基本稳定的具有高产、多抗的小麦株系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A PAGE电泳分析中 ,11个供试株系具有 1... 采用A PAGE和SDS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远缘组合分离出来的节燕 98 2类型入选 11个遗传性基本稳定的具有高产、多抗的小麦株系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A PAGE电泳分析中 ,11个供试株系具有 11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在SDS FAGE电泳分析中 ,出现了 7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 GS)及 6种亚基组合类型 ,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 ,品质评分偏低 ,其变幅为 5~ 8分 ,平均为 6 3 6分。但在所分析的材料中 ,出现了一个少见的特殊亚基 :2 +10 +12。并研究了这些HMW GS和组合频率及特点。 11个株系中 7个具有 45 +10优质亚基和 2个具有 2 亚基 ,它们可供小麦优质育种利用。研究表明 ,通过远缘杂交能够选育出具有高产、抗病和优质的小麦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远缘杂交后代 节燕98—2 分离类型 贮藏蛋白 遗传性 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远缘杂交中兼抗育种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庆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8,共7页
远缘杂交是小麦兼抗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新的远缘种质资源又是兼抗育种成败的关键,在亲本选配时必须注意野生抗源和丰产亲本在性状上的互补性。杂种分离世代尽量扩大群体,F2或F3第一次选择入选全部抗病单株,继代时尽量扩大抗病... 远缘杂交是小麦兼抗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新的远缘种质资源又是兼抗育种成败的关键,在亲本选配时必须注意野生抗源和丰产亲本在性状上的互补性。杂种分离世代尽量扩大群体,F2或F3第一次选择入选全部抗病单株,继代时尽量扩大抗病类型群体。第二次选择目标为抗病性兼综合丰产性,继代选择目标也为抗病性兼丰产性,直到入选类型遗传性稳定。抗病育种占选种圃的发病条件是兼抗育种的又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抗育种 远缘杂交 潜在基因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二粒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云 徐如宏 程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对来自以色列的78份野生二粒小麦进行SDS-PAGE检测,发现其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Glu-A1和Glu-B1 2个位点共有22种可确定的亚基变异类型。其中,A位点上的亚基12、*和B位点上的亚基7+8、13+16与17+18为优质亚基(出现... 对来自以色列的78份野生二粒小麦进行SDS-PAGE检测,发现其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Glu-A1和Glu-B1 2个位点共有22种可确定的亚基变异类型。其中,A位点上的亚基12、*和B位点上的亚基7+8、13+16与17+18为优质亚基(出现频率分别为7.69%、8.97%和5.13%)。同时,出现了在普通小麦中不表达的1Ay亚基和许多普通小麦所稀有或缺乏的特异亚基类型,如1*7、*+8*7、*+9、7+8*、7+9*、17+18等,而且在12份材料中出现了7种未命名的新亚基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Clu-1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二棱大麦种子休眠型态与农艺性状及生态地理因素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俊 王莹 +2 位作者 NEVO Eviatar GUTTERMAN Yitzchak 程剑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对来自以色列不同地区16个生态型野生二棱大麦种子的休眠型态与其农艺性状及起源地生态地里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0℃)储藏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16个生态型种子在高温处理下的萌发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休眠打破过程显... 对来自以色列不同地区16个生态型野生二棱大麦种子的休眠型态与其农艺性状及起源地生态地里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0℃)储藏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16个生态型种子在高温处理下的萌发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休眠打破过程显示出不同型态的对数生长曲线:8个旱生生态型为S型,而8个湿生生态型为倒L型。休眠深度用实际达到最大萌发率的时间度量,最低休眠深度(15·6d)是来自湿润地区"进化峡谷"的生态型37-N,而最深休眠深度(103·1d)是来自干旱地区Ein-Zukim(死海附近)的生态型32-6。此外,对11个物候及农艺性状指标与休眠深度做斯皮尔曼秩相关分析,结果有9个显示出显著相关,尤其是粒重与休眠深度有极显著相关性。同时,休眠深度与起源地15个生态地理因素中的9个有显著相关,种子休眠主要受其起源地的地理位置、温度和水分条件等影响。可见,野生二棱大麦自然选择进化了休眠特性去应对干热环境而繁衍生息。本研究结果可用于进一步遗传研究和现代栽培大麦品种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深度 萌发率 生长曲线 野生二棱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EST-SSRs分子标记的特性及其遗传作图(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异 Leroy Philip +2 位作者 Bernard Michel 张庆勤 Sourdille Pierre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为了解普通小麦EST来源的微卫星的多样性,从大约1 000个包含微卫星的ESTs中设计了300对引物,研究和评估了它们的多态性水平,并且将多态性标记加入到现有的遗传图谱中。在五种不同类型的重复单元中,三个碱基的重复单元出现最多,占到77%... 为了解普通小麦EST来源的微卫星的多样性,从大约1 000个包含微卫星的ESTs中设计了300对引物,研究和评估了它们的多态性水平,并且将多态性标记加入到现有的遗传图谱中。在五种不同类型的重复单元中,三个碱基的重复单元出现最多,占到77%。几乎所有的EST-SSRs标记(99.3%)的重复单元都含有G-C碱基对。37.4%的微卫星都是四次重复。对于扩增和多态性,300对引物中有60对没有扩增,21.3%的扩增引物没能产生预期的扩增片断。58%的标记至少在所用8个材料的一个中显示出多态性。W7984和Opata组合表现出最高的多态性水平。大多数普通小麦EST-SSRs标记的重复次数小于10,并且4次重复是最为普遍的。81个新的EST-SSR位点被添加到两个已有的参照遗传图谱中(62个加到ITMI,19个加到CTCS)。研究结果表明小麦EST-SSRs标记展示了一些不同于基因组微卫星的特异特征,在标记发展和其他遗传应用中,这就使得它们能够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EST-SSRS 多态性 遗传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株选择提高小麦品系贵农001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庆勤 任明见 徐如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共2页
特定的条件下远缘杂交育成的品种 (系 ) ,在较大的群体中进行某几个性状的定向选择 ,可以育成新需性状的小麦品种。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组成基本纯合的小麦品种 (系 )中进行单株选择 ,能够筛选出湿面筋含量显... 特定的条件下远缘杂交育成的品种 (系 ) ,在较大的群体中进行某几个性状的定向选择 ,可以育成新需性状的小麦品种。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组成基本纯合的小麦品种 (系 )中进行单株选择 ,能够筛选出湿面筋含量显著提高的类型和亚基组成更优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 小麦 单株选择 生态差异 贵农001品系 湿面筋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小麦白粉菌RAPD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仲久 徐如宏 +3 位作者 任明见 李小霞 佀胜利 朱文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6期501-505,564,共6页
采用RAPD方法,对24个来自贵州代表性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筛选的30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出3—7条带,选用... 采用RAPD方法,对24个来自贵州代表性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筛选的30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出3—7条带,选用条带比较明显的5条引物,扩增得到的39个RAPD位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长300—2500bp,其中28个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频率占71.8%。表明贵州小麦白粉菌遗传多态性丰富。从遗传距离的角度看.24个小麦白粉菌菌株的遗传距离变化幅度较大,分布在0.1719—0.8044。经0~1聚类分析,相同生理小种并不聚为一类,即小麦白粉菌毒性多态性与DNA多态性不形成对应关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聚类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生理小种 RAPD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蛋白含量基因与部分优质基因的聚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云 徐如宏 程剑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3,共4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美国的小麦高蛋白基因GPC-B1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优质亚基1Dx5、1Dy10等优良基因聚合到同一植株。首先将携带高蛋白含量基因GPC-B1小麦分别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优质亚基1Dx5、1Dy10...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美国的小麦高蛋白基因GPC-B1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优质亚基1Dx5、1Dy10等优良基因聚合到同一植株。首先将携带高蛋白含量基因GPC-B1小麦分别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优质亚基1Dx5、1Dy10小麦杂交得到F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亲本及杂交后代进行筛选,结合小麦抗病性鉴定、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等方法对结果做进一步鉴定。结果发现,F2群体中100个株系中有6株聚合了GPC-B1、Pm21、1Dx5、1Dy10 4种基因,11株聚合高蛋白基因GPC-B1和抗白粉病基因Pm21,8株聚合了GPCB1和5+10亚基。本研究为培育具有高蛋白含量及多个优质基因的小麦优良品系提供了育种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质 基因 聚合 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