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齐新民 谢双喜 +3 位作者 喻理飞 徐来富 刘浪 黄永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在思想上转变几个观念 ,并对实现贵州粮食安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人口总体素质是贵州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贵州 人口总体素质 制度创新 政策创新 投入 科技进步 耕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生果树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秦继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对贵州和国内部分省区的野生果树物种资源的调查研究表明 :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丰富 ,共有 42科、80属、2 80种及 16变种 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壳斗科、桑科、猕猴桃科、葡萄科、芸香科和越桔科 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 通过对贵州和国内部分省区的野生果树物种资源的调查研究表明 :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丰富 ,共有 42科、80属、2 80种及 16变种 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壳斗科、桑科、猕猴桃科、葡萄科、芸香科和越桔科 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在各地区分布不平衡 ,黔西南、黔南、黔东南和铜仁地区较丰富 ,而贵阳、遵义、安顺和六盘水地区较贫乏 各地区野生果树物种资源的相似系数表明 ,黔东南地区与铜仁地区的野生果树物种资源最为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野生果树 物种资源 丰富度指数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质山地月月青无性生殖生态研究Ⅰ根系形态、生物量分配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祝小科 朱守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通过对喀斯特石质山地月月青无性系种群的根系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月月青无性系种群的根系极发达且不对称 ,根冠比大 ,根系穿透能力强。地下与地上部分生物量比值接近 1∶1,根系生物量中主根生物量所占比值最高 ,其... 通过对喀斯特石质山地月月青无性系种群的根系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月月青无性系种群的根系极发达且不对称 ,根冠比大 ,根系穿透能力强。地下与地上部分生物量比值接近 1∶1,根系生物量中主根生物量所占比值最高 ,其次为根蔸 ,侧根最小 ,此生物量分配特点是月月青长期适应喀斯特石质山地严酷生境的结果 ,对维持其无性生殖、种群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月青 营养繁殖 根系 生物量分配 喀斯特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归燕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9年第5期309-315,共7页
通过对贵州茂兰、雷公山、梵净山和宽阔水等四个自然保护区蝶类生态环境、组成状况和分布等问题的分析 ,表明 :不同生态环境的蝶种数量 ,以茂兰较多 ( 62种 ) ,宽阔水的最少 ( 19种 ) ,而雷公山和梵净山则介于二者之间 ( 38和 5 2种 ) ... 通过对贵州茂兰、雷公山、梵净山和宽阔水等四个自然保护区蝶类生态环境、组成状况和分布等问题的分析 ,表明 :不同生态环境的蝶种数量 ,以茂兰较多 ( 62种 ) ,宽阔水的最少 ( 19种 ) ,而雷公山和梵净山则介于二者之间 ( 38和 5 2种 ) ;蝶类由 9个科组成 ,含 5个蝶种上的优势科是蛱蝶科、凤蝶科、眼蝶科和粉蝶科 ;分布统计资料看出 ,共有蝶种 119个 ,其中优势种 2 7个、特有种 1个 ,以及少数农业、农林混合型种类 ;这些蝶类的地理分布 ,多数是东洋区 ,其次是东洋区和古北区兼有以及少数其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组成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林固定样地信息处理系统(ESSSTS1.0)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协保 丁贵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4期256-260,289,共6页
为了对林业科研中试验样地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以中文可视化VisualFoxPro6.0作为开发语言 ,采用程序与数据相对独立的方法 ,开发了试验林固定样地信息处理系统 (ESSSTS1.0 )。该系统大量运用表单和表单中的各类控件 ,并与数据库有机结... 为了对林业科研中试验样地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以中文可视化VisualFoxPro6.0作为开发语言 ,采用程序与数据相对独立的方法 ,开发了试验林固定样地信息处理系统 (ESSSTS1.0 )。该系统大量运用表单和表单中的各类控件 ,并与数据库有机结合 ,使得界面清晰 ,操作简单、灵活。系统具有建立样地数据库、数据录入、编辑、修改、统计分析、样地综合计算、立地评价和结果输出等功能。可用于各类试验林样地数据的汇总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林 固定样地 信息处理系统 表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蜜粉源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世秀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3期164-169,共6页
通过对贵州省蜜粉源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发现贵州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 ,共有 92科、2 87属、512种、67个变种。其中 ,以蔷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等科种类较多。蜜粉源植物在省内各地区间分布不均 ,以黔西南最为丰富 ,其植物资源的丰... 通过对贵州省蜜粉源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发现贵州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 ,共有 92科、2 87属、512种、67个变种。其中 ,以蔷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等科种类较多。蜜粉源植物在省内各地区间分布不均 ,以黔西南最为丰富 ,其植物资源的丰富度指数最大 ,六盘水地区最为贫乏。黔西南和黔南自治州蜜粉源植物资源间的距离系数最小 ,二者最为相似 ,六盘水和黔西南自治州之间蜜粉源植物资源的相似性最小。贵州省春季蜜粉源植物 ( 2 4 4种 )和夏季蜜粉源植物 ( 2 2 1种 )丰富 ,秋季和冬季蜜粉源植物较少 ,分别为 79种和 3 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蜜粉源植物资源 距离系数 丰富度指数 种类 分布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主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和相似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继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6-78,共3页
通过对贵州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统计、研究表明 :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丰富 ,共有 1 9科、32属、1 1 3种及 1 6变种。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桑科、猕猴桃科和葡萄科。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在各地区分布不平衡 ,黔东南地区... 通过对贵州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统计、研究表明 :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丰富 ,共有 1 9科、32属、1 1 3种及 1 6变种。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桑科、猕猴桃科和葡萄科。贵州省野生果树物种资源在各地区分布不平衡 ,黔东南地区最丰富 ,黔西南、黔南和铜仁地区较丰富 ,而遵义、安顺和六盘水地区较贫乏。各地区野生果树物种资源的相似系数表明 ,遵义地区和毕节地区的野生果树物种资源最为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野生果树 丰富度 相似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被引量:8
8
作者 丁贵杰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4-50,61,共8页
阐述了贵州省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 ,分析归纳了当前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1)生态环境脆弱 ,人地矛盾突出 ;(2 )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 ;(3)经济落后和贫困 ;(4)过份强调“以粮为纲”的发展模... 阐述了贵州省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 ,分析归纳了当前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1)生态环境脆弱 ,人地矛盾突出 ;(2 )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 ;(3)经济落后和贫困 ;(4)过份强调“以粮为纲”的发展模式 ;(5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 ;(6 )投入不足 ,科技支撑力度不够。明确了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其解决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是 :加强立法和执法 ;开展典型示范工程 ;严格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杜绝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 ;改革税费体制 ,建立补偿机制和环境收费制度 ;加强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的保护 ;大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及草地 ;合理控制林种比例 ,防止新一轮水土流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生态环境 治理措施 环境恶化 原因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态转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家荣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7-9,共3页
以 15块经营密度试验样地资料为基础 ,用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态转移模型。模型在间伐试验林的高、中、低密度林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林分总断面积的预测精度依次为 97% ,98% ,98%。同时表明 。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转移概率矩阵 林分直径分布 动态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土壤种子库种子命运初探 被引量:22
10
作者 龙翠玲 朱守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机理 ,了解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的方法 ,种子埋藏试验表明种子库中种子命运受种子休眠特性、动物活动、种子埋藏条件的影响。休眠、发芽、霉烂。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土壤种子库 种子命运 生态系统 植被恢复 种子休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9
11
作者 施积炎 袁小凤 丁贵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3期226-233,共8页
回顾和总结了植物补偿与超补偿定义的提出与解释 ,并且根据前人对作物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研究 ,从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其生态学机制 ,从作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光合作用、氮代谢、内源激素和植物同化产物运集中... 回顾和总结了植物补偿与超补偿定义的提出与解释 ,并且根据前人对作物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研究 ,从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其生态学机制 ,从作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光合作用、氮代谢、内源激素和植物同化产物运集中心的改变等方面总结探讨其生理学机制 ,用生长冗余理论揭示了补偿与超补偿的本质。阐述了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同农业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水分亏缺 补偿 生长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不同种源马尾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66
12
作者 施积炎 丁贵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5期332-337,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PEG对不同种源马尾松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 ,结果表明 ,随着水势的下降 ,除少数种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轻度胁迫下有所上升外 ,总体呈下降趋势 ;发芽速度、胚轴长下降 ;胚根长先上升后下降 ;不同种源间... 用不同浓度的PEG对不同种源马尾松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 ,结果表明 ,随着水势的下降 ,除少数种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轻度胁迫下有所上升外 ,总体呈下降趋势 ;发芽速度、胚轴长下降 ;胚根长先上升后下降 ;不同种源间的变化趋势相似 ,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综合评价初步认为 ,广西古蓬种源耐旱性最强 ,贵州都匀、浙江淳安、广东高州、广西云开大山种源耐旱性较强 ,广东信宜、福建武平种源耐旱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水分胁迫 耐旱性 种子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祝小科 朱守谦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 3~ 4年后 ,群落盖度平均增长 32 .8% ,乔木层高、径增长量最大可达 3.5 2 cm和 3cm;灌木层高、径增长量最大可达 1.5 1cm和 1.33cm。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封育类型 效果 石质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运超 王德炉 湛红辉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对设置在贵州龙里、台江以及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不同施肥、不同密度、不同抚育措施、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试验样地内针叶样品的N、P、K、Ca、Mg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广西施肥5年后,不同处理间针... 对设置在贵州龙里、台江以及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不同施肥、不同密度、不同抚育措施、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试验样地内针叶样品的N、P、K、Ca、Mg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广西施肥5年后,不同处理间针叶N、Mg两元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余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因此,施肥具有调节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作用;而不同造林密度林地内马尾松个体吸收养分的能力相同,则高密度易造成地力的快速衰退,对长期高密度造林的林地,应加以施肥,以维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抚育措施并不影响林木养分的吸收;整地也未对马尾松吸收养分有多大影响;不同种源吸收养分的特点差异不大,因而优良种源会加速林地地力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叶养分 营林措施 施肥 造林密度 抚育 整地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退化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援越 朱守谦 祝小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喀斯特森林受人为活动影响多处于退化状态的实际 ,选择退化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并采用主分量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 ,将 71个退化喀斯特群落调查样地分列 6个集团 :草本群落为第Ⅰ集团 ;灌木群落...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喀斯特森林受人为活动影响多处于退化状态的实际 ,选择退化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并采用主分量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 ,将 71个退化喀斯特群落调查样地分列 6个集团 :草本群落为第Ⅰ集团 ;灌木群落为第Ⅱ、Ⅲ、Ⅳ集团 ;乔木群落为Ⅴ、Ⅵ集团 ;进一步将 6个集团划分为 16个不同群落类型。并分析两种不同生境对划分结果的影响 :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上生长的群落聚团为Ⅰ、Ⅲ、Ⅳ、Ⅵ ;微酸性覆盖层上的群落聚团为Ⅱ和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植物群落 群落类型 主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数字林业” 被引量:11
16
作者 蔡学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数字林业 数字地球 林业信息化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技术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祝小科 朱守谦 +3 位作者 刘济明 喻理飞 廖月清 谢荣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9年第3期138-138,143,149,共3页
对切根苗、容器苗、生根粉和根宝溶液浸根苗造林的单因素试验及不同整地、覆土方式、栽植时间、地面覆盖的多因素造林试验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切根苗、容器苗造林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生根粉和根宝溶液浸根... 对切根苗、容器苗、生根粉和根宝溶液浸根苗造林的单因素试验及不同整地、覆土方式、栽植时间、地面覆盖的多因素造林试验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切根苗、容器苗造林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生根粉和根宝溶液浸根造林亦能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覆土方式、栽植时间和地面覆盖措施的组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苗木生长的作用也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林 成活率 保存率 山地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用材林最优密度控制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家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为前提 ,针对人工用材林生长系统的特点 ,用最优控制方法建模 ,以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导出最优密度控制模型。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疏伐间隔期可变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模型在贵州马尾松人工用材... 以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为前提 ,针对人工用材林生长系统的特点 ,用最优控制方法建模 ,以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导出最优密度控制模型。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疏伐间隔期可变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模型在贵州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结果符合人工用材林生长规律 ,并与实地试验吻合。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动态规划 可变间隔期 数学模型 人工用材林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天然林病虫害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归燕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1,共2页
通过对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天然林及其速丰试验林、针阔混交天然林的调查 ,计有病虫 1 9种 ,其中病害 6种 ,害虫 1 3种 ,天敌昆虫 1 5种。调查表明 ,病虫种类和被害率 ,试验林较低 ,施肥区最低 。
关键词 马尾松 病虫害 种类 天然林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马尾松针叶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运超 谌红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2期99-103,112,共6页
通过分析施肥后马尾松针叶的养分状况 ,研究了施肥对针叶营养元素的作用 ,结果表明 ,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均能显著提高针叶含N量 ,提高针叶含K量则以施用过磷酸钙再配合施尿素或氯化钾作用最大 ,而针叶P、Ca、Mg含量则要施用过... 通过分析施肥后马尾松针叶的养分状况 ,研究了施肥对针叶营养元素的作用 ,结果表明 ,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均能显著提高针叶含N量 ,提高针叶含K量则以施用过磷酸钙再配合施尿素或氯化钾作用最大 ,而针叶P、Ca、Mg含量则要施用过磷酸钙达 576 0kg/hm2 以上才会有显著的提高 ;施肥对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表现为 :N、P、K、Mg、Ca均达到 0 0 5以上水平差异 ,而其中K、Mg持续 3年内均有显著差异 ,N、P、Ca则仅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中龄林 针叶养分 肥效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