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贵州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绿昌 赵致 +4 位作者 何云 李园园 刘红昌 俸婷婷 周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49-2355,共7页
【目的】分析贵州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为忍冬属药用植物鉴定、良种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材料的嫩芽为试验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利用NTSYS-pc2.1计算各材料间... 【目的】分析贵州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为忍冬属药用植物鉴定、良种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材料的嫩芽为试验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利用NTSYS-pc2.1计算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54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重复性好、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且扩增条带(100~1000 bp)数目≥5的引物组合。1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97条带,其中17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0.36%,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1.87条多态性条带。引物组合Me8-Em10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最多(16条);引物组合Me2-Em2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最少(8条);引物组合Me4-Em2扩增条带数为15条,均为多态性条带,但从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的扩增条带数不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213~0.8477,平均0.5672;其中,野生忍冬与栽培忍冬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8477),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灰毡毛忍冬与野生忍冬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4213),二者亲缘关系最远。在遗传相似系数0.4873处,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和黄褐毛忍冬,均为山银花的基源植物;第Ⅱ类包括野生忍冬、栽培忍冬和红白忍冬,均为金银花的基源植物。【结论】贵州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分子标记能有效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其引物组合Me4-Em2可用于鉴别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属药用植物 SRA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食药两用鱼腥草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庆 王华磊 +3 位作者 李丹丹 杜忠友 宫杰芳 李永先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1期52-55,共4页
鱼腥草作为食药两用植物,已在贵州各地被广泛人工栽培。结合贵州省各地区鱼腥草栽培研究成果和推广经验,总结出食药两用鱼腥草从地块选择整理、种子或种茎准备、种植方式、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进一步为贵州地... 鱼腥草作为食药两用植物,已在贵州各地被广泛人工栽培。结合贵州省各地区鱼腥草栽培研究成果和推广经验,总结出食药两用鱼腥草从地块选择整理、种子或种茎准备、种植方式、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进一步为贵州地区鱼腥草规范化栽培、助力鱼腥草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区 鱼腥草 规范化 栽培技术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赤水市金钗石斛矿质元素研究
3
作者 唐志鸿 梁增鑫 +5 位作者 李金玲 罗春丽 王华磊 罗夫来 赵致 杨文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9,共9页
以采集于贵州省赤水市的41份金钗石斛为材料,采用ICP法测定11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1份金钗石斛总灰分和水分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11种矿质元素含量... 以采集于贵州省赤水市的41份金钗石斛为材料,采用ICP法测定11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1份金钗石斛总灰分和水分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11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在19.83%~49.63%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Fe与B、Cu与Mn和B、Zn与Mn和Mg、Mn与P和Mg、K与Ca、P和Mg、Ca与P和Mg、P与Mg呈极显著正相关,B与P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1.75%,筛选出Mn、P、Mg、B、K、Na为主要特征向量。系统聚类分析在距离为5时将41份金钗石斛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群。研究表明,L_(1)(官渡镇桂花村)、N_(1)(官渡镇桂花村)的资源表现出较高的矿质营养元素富集,可作为矿质元素优异特性表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赤水金钗石斛农艺性状的研究
4
作者 唐志鸿 梁增鑫 +5 位作者 李金玲 罗春丽 王华磊 罗夫来 赵致 曾旭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51,共10页
为了探究赤水金钗石斛的遗传变异情况,收集赤水市44个生态点一年生、二年生金钗石斛共85份,测定其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0.96%~52.37%之间。其中,一年生金钗石斛叶片数与地茎显著负相关,茎粗与节... 为了探究赤水金钗石斛的遗传变异情况,收集赤水市44个生态点一年生、二年生金钗石斛共85份,测定其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0.96%~52.37%之间。其中,一年生金钗石斛叶片数与地茎显著负相关,茎粗与节数、茎长无显著相关;二年生金钗石斛茎粗与节数、茎长、单枝茎干重无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主要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08%,其中单枝茎干重、单枝茎鲜重、茎长是导致金钗石斛表型差异的主要因子。综合得分≥1的生态点有9个。系统聚类在欧式距离为5时,共分为四类,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较优异生态点2个:K_(2)(复兴镇凉江村)、F_(2)(旺隆镇红花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品质性状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多花黄精种源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灿彬 潘克琴 +8 位作者 王华磊 罗春丽 李金玲 陈松树 李丹丹 梁瑾 刘红昌 罗夫来 黄明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4,共10页
为研究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品质性状与矿质元素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质种质,本试验以收集自国内的43份多花黄精种质为材料,测定其7个品质性状与15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 为研究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品质性状与矿质元素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质种质,本试验以收集自国内的43份多花黄精种质为材料,测定其7个品质性状与15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3份种质多糖、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水分、部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4%~46.7%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600~2.015之间;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23.6%~92.7%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26~2.006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品质性状间、矿质元素间、品质性状与矿质元素间共76对指标之间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水平,矿质元素之间相关关系复杂但整体协同作用较强,矿质元素对品质性状则抑制作用较强。主成分分析将11种矿质元素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71%,筛选出K、Zn、Fe、P作为评价多花黄精种质资源的特征元素。系统聚类分析在距离为100时将43份多花黄精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排名前十的优质种质为S33、S27、S29、S28、S31、S10、S17、S36、S32、S20。综上表明,多花黄精种质的品质性状与矿质元素含量变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结论可为优质多花黄精种质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矿质元素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滇黄精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诗叠 王华磊 +7 位作者 罗春丽 李金玲 陈松树 李丹丹 梁瑾 刘红昌 罗夫来 黄明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0,共7页
本试验以滇黄精幼苗为材料,采用容器浇盐法控制含盐量,NaCl浓度分别设为50、100、150、200 mmol/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滇黄精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胁迫程... 本试验以滇黄精幼苗为材料,采用容器浇盐法控制含盐量,NaCl浓度分别设为50、100、150、200 mmol/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滇黄精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胁迫程度进行评价,探究不同浓度盐分对滇黄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滇黄精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随NaCl浓度增加,滇黄精幼苗各农艺性状指标呈下降趋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变化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NaCl胁迫下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茎粗、须根长、须根粗、叶绿素、SOD、MDA、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可作为滇黄精遭受NaCl胁迫的鉴定指标。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得出,滇黄精幼苗受NaCl胁迫程度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200 mmol/L、150 mmol/L、50 mmol/L、100 mmol/L。该研究结果可为滇黄精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滇黄精幼苗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综合分析白木通自花授粉后幼果脱落机制
7
作者 李贤航 龙凤 +2 位作者 熊毅 陈松树 刘红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目的】通过多组学综合分析白木通幼果在自花授粉后的脱落机制,为白木通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对白木通栽培种BMTGKAN1进行自花授粉和栽培种间授粉,授粉后第13和18 d取样,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分析授粉后花粉管... 【目的】通过多组学综合分析白木通幼果在自花授粉后的脱落机制,为白木通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对白木通栽培种BMTGKAN1进行自花授粉和栽培种间授粉,授粉后第13和18 d取样,利用苯胺蓝染色法分析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情况,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授粉后胚珠发育情况,统计不同授粉处理的幼果留存率,并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授粉后幼果脱落机制。【结果】自花授粉和栽培种授粉的花粉在BMTGKAN1雌蕊内萌发生长情况相似,但在受精过程中,栽培种间授粉胚珠在授粉后6 h发生核融合,自花授粉组的胚珠面积较小,未发生核融合,授粉后18 d栽培种间授粉的胚珠发育出胚乳和胚,而自花授粉胚珠未发育出胚乳和胚,出现内外珠被分离,且此时幼果留存率存在明显差异,即自花授粉后第18 d幼果留存率仅为5.92%,栽培种间授粉后第18 d幼果留存率高达86.24%。在转录和代谢水平上,栽培种间授粉与自花授粉相比,授粉后第13 d和第18 d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为444和3646条,差异代谢物(DEMs)分别为427和412个。在相同授粉方式的比较中,自花授粉后第13 d与第18 d相比,有3305个DEGs和457个DEMs,栽培种间授粉第13 d与第18 d相比,有1123个DEGs和420个DEM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相对准确。在各对比组DEGs和DEMs联合分析中,至少在一个对比组中被富集到的KEGG信号通路共有162条,其中有48条在各对比组中均被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极有可能参与调控白木通自花授粉后的幼果脱落。【结论】BMTGKAN1属于晚期自交不亲和植物,其自花授粉后13~18 d大量脱落幼果,受其体内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通路、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调控,在种植实践中选择2个及以上花期相近的白木通栽培品种隔行交叉种植以提高坐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通 自花授粉 幼果脱落 转录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光率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三七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洁 梁增艳 +3 位作者 赵致 罗春丽 罗夫来 王华磊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筛选遮阴栽培条件下适宜3年生三七生长的透光率和24-表芸苔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质量浓度,采用田间试验,利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形成5个不同的透光率(57.31%、31.61%、18.90%、11.44%、8.04%),并设置6个质量浓度的EBR溶液[0(清... 为筛选遮阴栽培条件下适宜3年生三七生长的透光率和24-表芸苔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质量浓度,采用田间试验,利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形成5个不同的透光率(57.31%、31.61%、18.90%、11.44%、8.04%),并设置6个质量浓度的EBR溶液[0(清水对照)、0.05、0.20、0.40、0.80、1.60 mg/L],探究不同透光率和不同质量浓度EBR溶液对3年生三七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下三七形态指标不同,透光率为18.90%,三七株高、中叶长、中叶宽及单株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3.67 cm、14.06 cm、4.67 cm、53.86 g,总皂苷含量较高(8.14%);不同透光率处理对三七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总皂苷含量影响不显著。EBR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mg/L时,三七株高、根冠比、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32.41 cm、2.15、6.50%和5.22%;EBR质量浓度为0.20、0.40 mg/L时,三七叶柄长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最高,为10.36 cm和47.21;EBR质量浓度为0.80 mg/L时,人参皂苷Rg1和单株产量最高,分别为4.00%和46.98 g,总皂苷含量较高,为7.30%。综上,透光率为18.90%更适宜3年生三七地下部分生物量与皂苷的积累;EBR质量浓度为0.80 mg/L时对三七的提质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遮阴栽培 透光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 24-表芸苔素内酯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试剂及温度对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佳维 王华磊 +3 位作者 赵致 刘红昌 罗春丽 陈松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筛选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氟啶酮(FL)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对滇重楼种子发芽和胚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单独处理、GA+FL组合、恒温20℃沙藏都可有效打破滇重楼种子的休眠,其中GA单独处... 为筛选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氟啶酮(FL)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对滇重楼种子发芽和胚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单独处理、GA+FL组合、恒温20℃沙藏都可有效打破滇重楼种子的休眠,其中GA单独处理下发芽情况最好的是300 mg/L GA处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79.00%、54.33%;GA+FL组合处理下300 mg/L GA+10 mg/L FL处理发芽率最高(81.33%),300 mg/L GA+0 mg/L FL处理发芽势最高(54.33%),200 mg/L GA+10 mg/L FL处理烂种率最高(4.33%);不同沙藏温度处理中恒温20℃沙藏处理下滇重楼种子胚率增长最快.综合滇重楼种子的发芽情况来看,GA+FL组合及恒温20℃ 沙藏这2种处理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即300 mg/L GA+10 mg/L FL为最佳浸种处理,恒温20℃为最佳沙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休眠 氟啶酮 赤霉素 层积处理 发芽率 发芽势 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矿质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洁 赵致 +3 位作者 罗春丽 刘红昌 罗夫来 王华磊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2期69-74,共6页
通过研究矿质元素在三七中的分布特征,为三七营养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两年生三七和三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根、须根、剪口、茎、叶和花6个部位的14种元素(N、P、K、Ca、Mg、Fe、Al、Cu、Zn、B、Na、Sr、Cd、Pb)的含量,并分... 通过研究矿质元素在三七中的分布特征,为三七营养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两年生三七和三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根、须根、剪口、茎、叶和花6个部位的14种元素(N、P、K、Ca、Mg、Fe、Al、Cu、Zn、B、Na、Sr、Cd、Pb)的含量,并分析各部位元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接受了总变量的38.0%和28.6%,明确区分了植株的各个部位;B、Mg、N、Al、Fe、Cd、Sr、Ca、K、Na这10种元素反映80.96%的矿质元素信息,表明该元素在三七花期为主要的矿质元素;不同元素在三七各个部位中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植株中K和P元素的含量较高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矿质元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