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优异白肉火龙果B7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小翠 文晓鹏 +1 位作者 夏道强 乔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贵州优异白肉火龙果B 7具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宜在喀斯特地区推广种植。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AA、IBA、KT、ZT和TDZ,优化最佳增殖、生根培养基,建立并优化火龙果的离体快繁体系,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结果... 贵州优异白肉火龙果B 7具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宜在喀斯特地区推广种植。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AA、IBA、KT、ZT和TDZ,优化最佳增殖、生根培养基,建立并优化火龙果的离体快繁体系,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优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1mg/L,平均增殖系数为4.6,增殖苗健壮,长势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5mg/L,根长势较好,平均生根系数为7.6;经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玛瑙红樱桃生长、果实品质及土壤矿质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乔光 田田 +1 位作者 洪怡 刘小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4-908,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生物炭对玛瑙红樱桃生长、果实品质及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提高玛瑙红樱桃的生长量和果实品质。当施用量为1株5 kg时,植株干径生长量和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提...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生物炭对玛瑙红樱桃生长、果实品质及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提高玛瑙红樱桃的生长量和果实品质。当施用量为1株5 kg时,植株干径生长量和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7.5%和36.9%。当施用量为1株10 kg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6%、25.8%和32.0%。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但对有效铁含量、有效铜含量、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锰含量的影响因施用量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玛瑙红樱桃 生长 果实品质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玛瑙红樱桃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乔光 洪怡 +2 位作者 田田 刘小翠 文晓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6,共6页
以贵州省主栽樱桃品种玛瑙红为试材,探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旨在为玛瑙红樱桃的丰产优质栽培及生物炭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0(CK)、5(C1)和10(C2)kg/株3个生物炭施用量,结果显示:在始花期,C1处理显著提高... 以贵州省主栽樱桃品种玛瑙红为试材,探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旨在为玛瑙红樱桃的丰产优质栽培及生物炭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0(CK)、5(C1)和10(C2)kg/株3个生物炭施用量,结果显示:在始花期,C1处理显著提高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C2处理显著提高好氧固氮菌数量;在盛花期,生物炭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结果期,C2处理显著提高真菌数量;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物候期而异。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能提高玛瑙红樱桃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但提高效果与植物所处生长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樱桃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黑糯稻半矮秆突变体bgsd-2的鉴选及性状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晓芳 廖宣峰 赵德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为增加黑糯种质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的贵州地方稻种平塘黑糯得到的半矮秆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相关性状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1)筛选的黑糯稻半矮秆突变体bgsd-2株高为65.20cm、剑叶长22.24cm、总穗粒数166粒、有效粒数147... 为增加黑糯种质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的贵州地方稻种平塘黑糯得到的半矮秆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相关性状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1)筛选的黑糯稻半矮秆突变体bgsd-2株高为65.20cm、剑叶长22.24cm、总穗粒数166粒、有效粒数147粒,与平塘黑糯差异极显著;千粒重25.76g,与平塘黑糯差异显著;其余性状两者无显著性差异。2)突变体bgsd-2对外源GA敏感,微管免疫荧光定位检测发现外源GA3能恢复突变体bgsd-2根尖倾斜排列的微管至平塘黑糯排列方式。3)突变体bgsd-2与9311、平塘黑糯杂交的F1代均表现为高秆,显示bgsd-2为隐性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 突变体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衰老诱导FLP重组酶删除转基因烟草外源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利军 李启龙 赵德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97,共8页
【目的】"Gene-deletor"系统可实现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清除。为了研究该系统在转基因烟草中对清除外源基因的作用并最终创制不含外源基因的烟草新种质。【方法】以含有"Gene-deletor"系统的转基因烟株为材料,... 【目的】"Gene-deletor"系统可实现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清除。为了研究该系统在转基因烟草中对清除外源基因的作用并最终创制不含外源基因的烟草新种质。【方法】以含有"Gene-deletor"系统的转基因烟株为材料,分析外源筛合报告选融基因Bar::GUS、重组酶基因FLP在不同叶龄叶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观察转基因烟草花粉中GUS蛋白的表达活性,分析外源基因GUS在花粉中的删除情况。【结果】(1)相同叶龄不同转基因烟株叶片均表现出GUS活性和对除草剂草铵膦抗性,且3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中GUS活性和对除草剂抗性都表现出随着叶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2)Real-time PCR和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外源Bar::GUS基因表达水平随叶片发育成熟持续下降,而外源FLP基因的表达水平则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测定后期两者的表达量均达到最低,(3)花粉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明,色结果降的变化趋势,特系统诱导各转基因植株中花粉外源基因清除效率不同,平均清除率分别78.3%,54.7%和75.2%。【结论】在转基因烟草中,叶片衰老特异表达基因SAG12基因启动子驱动"动启动子驱动达基因,平均清系统(LoxP/FRT)的表达不仅可引起转基因植株叶片中外源基因的特异性清除,还能诱导花粉中外源基因的删除,该技术可为进一步创制培育不含外源基因的烟草新种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外源基因清除 筛选报告基因Bar::GUS 重组酶基因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s)K+通道蛋白基因NsAKT 1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春 宋小潘 秦利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5,共7页
AKT 1是一种重要的钾离子通道蛋白,负责植物体中K+的吸收和运输。为探讨烟草中AKT 1编码基因的序列结构和蛋白功能,以林烟草(N.sylvestris)为材料,以cDNA为模板对NsAKT 1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同时对NsAKT 1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 AKT 1是一种重要的钾离子通道蛋白,负责植物体中K+的吸收和运输。为探讨烟草中AKT 1编码基因的序列结构和蛋白功能,以林烟草(N.sylvestris)为材料,以cDNA为模板对NsAKT 1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同时对NsAKT 1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NsAKT 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2682 bp,可编码893个AA,分子量为100.375 kDa。利用ProtParam、SignalP 4.0软件及Tmpred等软件对NsAKT 1蛋白的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是一个亲水性的酸性跨膜蛋白,无信号肽,为非分泌型蛋白。NsAKT 1主要定位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质膜等部位,其二级结构由48个α螺旋(α-helix)、35个延伸链(extended strand)、36个β转角(β-turn)及59个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组成,三者间通过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进行连接。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NsAKT 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烟草 NsAKT 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DWF4基因克隆、生物学信息分析及过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韦春 杨莉琴 秦利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0,共6页
BRs(Brassinosteroids)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DWF 4是BRs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显著影响BRs在植物体中的含量。本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A.thaliana cDNA中克... BRs(Brassinosteroids)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DWF 4是BRs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显著影响BRs在植物体中的含量。本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A.thaliana cDNA中克隆到全长为1542 bp的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表明该条带为AtDWF4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显示该基因可编码513个氨基酸(amino acid,aa),Proscale在线预测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且SOPM分析表明DWF 4蛋白含有α-螺旋(alpha-helix)、β-折叠(beta-fold)、β-转角(beta-angle)等多个二级结构。同时,研究还构建了含AtDWF4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pRI 201-RdDwf 4,并遗传转化烟草K 326,已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及抗性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过表达AtDWF4基因对烟草形态及抗逆胁迫能力的影响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BRs DWF4基因 过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FN-γ酿酒酵母工程菌粉的毒性与营养分析
8
作者 刘宗 宋莉 赵德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3期14-18,30,共6页
从感官特性、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具有抗禽病毒活性的Ch IFN-γ酿酒酵母工程菌粉进行毒性和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Ch IFN-γ酿酒酵母工程菌粉具有酵母的正常特性,含水量低,复水后活细胞率高;其细菌、霉菌、铅和总... 从感官特性、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具有抗禽病毒活性的Ch IFN-γ酿酒酵母工程菌粉进行毒性和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Ch IFN-γ酿酒酵母工程菌粉具有酵母的正常特性,含水量低,复水后活细胞率高;其细菌、霉菌、铅和总砷含量均符合国标卫生学要求。工程菌粉的灰分、总糖、总磷和总钙含量高于野生型菌粉,粗脂肪含量与野生型菌粉接近,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菌粉;工程菌粉的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赖氨酸、甲硫氨酸和亮氨酸3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野生型菌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酪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工程菌粉的蛋白模式不符合蛋白质饲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工程菌 鸡γ干扰素 毒性 营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突变技术创制抗除草剂烟草新种质
9
作者 谢宇峰 秦利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51-1560,共10页
为进一步优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K326’的种质,该研究采用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突变(oligonucleotide-mediated mutagenesis,OMM)技术,利用植物中支链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第一个关键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 为进一步优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K326’的种质,该研究采用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突变(oligonucleotide-mediated mutagenesis,OMM)技术,利用植物中支链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第一个关键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突变后烟草对氯磺隆除草剂不敏感且产生抗性的特征,以及NCBI报道的ALS基因序列同源克隆了烟草品种‘K326’中的ALS基因,并根据ALS基因序列设计用于定点突变的RNA/DNA嵌合体,导入烟草品种‘K326’创制对氯磺隆除草剂具有抗性的烟草新种质。结果表明:(1)烟草品种‘K326’具有2条ALS基因,即ALS SuRA和ALS SuRB,大小分别为2004 bp和2010 bp。(2)根据2个基因的保守位点ALS SuRA 588脯氨酸位点和ALS SuRB 1719色氨酸位点设计用于ALS基因核苷酸第588位点的Chl-588嵌合体和第1719位点的Chl-1719嵌合体。(3)利用基因枪成功将这2个片段导入烟草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依次经抗性芽分化和生根,共获得氯磺隆抗性植株22株。(4)抗性植株ALS酶活性测定显示,8株抗性植株具有较强的活性,进一步对抗性植株中跨突变位点保守扩增、测序,最终确定有2株(f11和b18)分别在588、1719位点产生定点突变。综上认为,该研究在获得烟草品种‘K326’抗氯磺隆新种质同时,也为培育抗性烟草新种质提供了理想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ALS基因 除草剂抗性 氯磺隆 OM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樱桃果实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31
10
作者 包九零 乔光 +2 位作者 刘沛宇 陈楠 文晓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贵州省威宁地区种植的5个大樱桃品种为试材,探讨品种间果实外观及内质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大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等12项果实品质指标差异... 以贵州省威宁地区种植的5个大樱桃品种为试材,探讨品种间果实外观及内质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大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等12项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单果质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及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与横径,固酸比与糖酸比、可溶性糖,呈显著相关性;12项指标反映的品质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55%,第1主成分值在综合品质评价上起关键作用,5个大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和斯帕克里综合品质较优,桑提娜属中等,黑珍珠和艳阳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火龙果过氧化氢酶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及其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葛菲 聂琼 +3 位作者 乔光 张婷 吴艳 文晓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7-63,共7页
根据前期克隆的火龙果过氧化氢酶基因(HuCAT)设计特异引物,从克隆载体PMD18T-HuCAT中扩增出特异带,将其连入植物表达载体pSH737,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SH737-HuCAT;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37个抗性植株,经GUS组织... 根据前期克隆的火龙果过氧化氢酶基因(HuCAT)设计特异引物,从克隆载体PMD18T-HuCAT中扩增出特异带,将其连入植物表达载体pSH737,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SH737-HuCAT;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37个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扩增鉴定,有29个株系为转基因植株;经半定量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出高表达株系22个;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测定转基因烟草的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PRO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均高于野生型烟草,MDA含量低于野生型烟草,表明转HuCAT基因可能提高了烟草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CAT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烟草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7
12
作者 乔光 崔博文 +1 位作者 文晓鹏 丁贵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6,41,共6页
对四川眉山(SM)、贵州孟关(GM)、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及湖南汝城(HR)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低磷胁迫下生理生化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叶绿素... 对四川眉山(SM)、贵州孟关(GM)、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及湖南汝城(HR)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低磷胁迫下生理生化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叶绿素(a+b)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FW下降幅度最大(65.0%),FL降幅最小(20.5%),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低磷胁迫下变化较小;随低磷胁迫程度的增加,整体上马尾松幼苗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变化较复杂。其中,在重度低磷胁迫下,GT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大,较对照增加了38.9%,GM种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幅最大,降低了49.5%,FW种源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大,为对照处理的3.5倍;MDA含量、POD、SOD及CAT活性等均在低磷胁迫下呈上升趋势,其中,SM种质在不同低磷胁迫间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除GT、JC及HR外,其余种源马尾松在轻度和中度低磷胁迫下根系活力上升。以上结果表明,马尾松通过降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增加MDA、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来应对低磷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低磷胁迫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组培苗DNA甲基化变化及应答赤霉素效应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鹏飞 乔光 文晓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6,共9页
以火龙果优良品种‘紫红龙’组培苗为试材,利用MSAP分子标记,探讨了棱数变异现象与DNA甲基化可能存在的联系,分析了培养时间及继代次数对组培苗DNA甲基化的影响;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0(对照)、1.5、3.0、4.5及6.0mg/L GA,处理5d后,检测DN... 以火龙果优良品种‘紫红龙’组培苗为试材,利用MSAP分子标记,探讨了棱数变异现象与DNA甲基化可能存在的联系,分析了培养时间及继代次数对组培苗DNA甲基化的影响;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0(对照)、1.5、3.0、4.5及6.0mg/L GA,处理5d后,检测DNA甲基化变化,阐述赤霉素对DNA甲基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棱数变异与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并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少数位点的甲基化状态有关;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继代次数的增加,组培苗DNA甲基化水平呈现出升高的趋势;随GA质量浓度的增加,外胞嘧啶半甲基化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内源G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内胞嘧啶全甲基化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外源GA影响了内源GA的积累,与对照相比,DNA甲基化变异率分别提高3.6%、4.5%、3.1%和2.7%,表明火龙果组培苗DNA甲基化对低浓度GA敏感,而对高浓度GA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组培苗 DNA甲基化 赤霉素 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香猪IFN-β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温贵兰 张升波 +6 位作者 李昌红 徐丽 田浪 文明 王开功 程振涛 赵德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试验旨在探明从江香猪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基因编码区分子序列及原核表达产物特征。以从江香猪为研究对象,提取肝脏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IFN-β基因编码区,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上... 试验旨在探明从江香猪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基因编码区分子序列及原核表达产物特征。以从江香猪为研究对象,提取肝脏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IFN-β基因编码区,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CJpoIFN-β,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江香猪IFN-β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ET28a-CJpoIFN-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原核表达蛋白。结果表明,从江香猪IFN-β基因编码区长为561bp,编码186个氨基酸;该蛋白为分泌性蛋白,前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77.42%)和无规则卷曲(17.74%)为主。从江香猪与其他猪源IFN-β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100.0%,与禽的同源性最低(35.2%);从江香猪与巴马猪、梅山猪IFN-β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0%,但与贵州白香猪IFN-β同源性为99.5%,存在E43Q、K73R和C161R3处氨基酸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带His标签的重组表达蛋白能被His单抗识别,条带大小约为24ku。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FN-β基因生物学活性及加快从江香猪这一品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猪 IFN-β基因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抗旱相关基因CcGST1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乔光 文晓鹏 洪怡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为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抗逆机理,克隆木豆中的抗旱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基于木豆干旱胁迫c DNA文库中1个GST基因相关的EST片段,利用RACE技术从木豆幼苗中克隆了该基因,命名为CcGST1,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干旱时期的表达特性。结... 为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抗逆机理,克隆木豆中的抗旱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基于木豆干旱胁迫c DNA文库中1个GST基因相关的EST片段,利用RACE技术从木豆幼苗中克隆了该基因,命名为CcGST1,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干旱时期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含1个66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3个氨基酸残基,含有保守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N端和C端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木豆CcGST1与大豆、宽叶菜豆等豆科植物的GST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预测CcGST1蛋白可能定位于叶绿体;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cGST1在木豆幼苗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但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同时该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据此推测木豆CcGST1基因可能与木豆应激干旱胁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谷胱甘肽转移酶 克隆 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及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林甦 邵芬娟 秦利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了获得满足不同目的组织培养材料和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该研究以丹参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含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植物生长物质)的Murashige Skoog(MS)培养基,探索诱导丹参产生不同愈伤的条件;采用正交法考察浸染时间、共培养... 为了获得满足不同目的组织培养材料和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该研究以丹参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含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植物生长物质)的Murashige Skoog(MS)培养基,探索诱导丹参产生不同愈伤的条件;采用正交法考察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筛选压等对农杆菌介导的丹参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并根据出芽率及转化阳性率优化丹参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1)能较快诱导丹参叶片产生愈伤的是MS+0.5mg·L^(-1)6-BA+0.5 mg·L^(-1)2,4-D;诱导茎较快产生愈伤的是MS+0.1mg·L^(-1)NAA+0.5 mg·L^(-1)6-BA;1 mg·L^(-1)反式玉米素(ZR)可能有利于诱导产生含有丹参酮的愈伤组织;1.0 mg·L^(-1)2,4-D较易诱导丹参愈伤组织生根。(2)以卡那霉素为筛选剂时农杆菌GV3101介导的丹参遗传转化的条件为浸染5 min、共培养1 d、卡那霉素30 mg·L^(-1)筛选,经PCR鉴定转基因阳性率为60%;而用10 mg·L^(-1)链霉素筛选阳性率达70%。该研究结果确定了丹参不同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明确了以卡那霉素为筛选剂时农杆菌GV3101介导的丹参遗传转化的条件,换用10 mg·L^(-1)链霉素筛选时体系更加稳定、更易操作、更易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愈伤 诱导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MSAP体系的优化及组培苗DNA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鹏飞 乔光 +3 位作者 刘涛 彭志军 蔡永强 文晓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40,共7页
以火龙果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适用于火龙果的MSAP体系.结果表明,基因组DNA约300ng,采用EcoRI 10U和MspI/HpaII 2.5U两步酶切法,酶切较充分;使用20μL预扩增体系,含酶连产物1.0μL,Mix 10μL,上下游引物E+A/HM+T各2.0... 以火龙果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适用于火龙果的MSAP体系.结果表明,基因组DNA约300ng,采用EcoRI 10U和MspI/HpaII 2.5U两步酶切法,酶切较充分;使用20μL预扩增体系,含酶连产物1.0μL,Mix 10μL,上下游引物E+A/HM+T各2.0μL;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20μL,含稀释50倍的预扩增产物3.0μL,Mix 5μL,上下游引物E+ANN/HM+TNN各2.0μL.选用17对引物检测发现,组培苗CCGG位点的甲基化程度约为24%,平均多态性比率为1.8%,表明火龙果组培苗在短期无性系繁殖中,存在一定程度的DNA甲基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组培苗 MSAP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GDSL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光 文晓鹏 丁贵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0-1725,共6页
【目的】为探明GDSL家族脂肪酶的抗逆机理,【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RACE技术克隆木豆GDSL脂肪酶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表达特性。【结果】获得1条木豆GDSL脂肪酶基因,命名为Cc GDSL1,该基因含开放阅读框全长1107 bp,编... 【目的】为探明GDSL家族脂肪酶的抗逆机理,【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RACE技术克隆木豆GDSL脂肪酶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表达特性。【结果】获得1条木豆GDSL脂肪酶基因,命名为Cc GDSL1,该基因含开放阅读框全长1107 bp,编码369个氨基酸;经同源性分析,Cc GDSL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豆科植物中GDSL脂肪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该基因在叶、茎和根中均表达,且叶和茎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干旱胁迫能提高Cc GDSL1的表达量,随干旱的持续表现出先降后升随后趋于稳定的表达模式。【结论】推测Cc GDSL1基因参与木豆应激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GDSL脂肪酶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香猪源干扰素α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贵兰 陈绍品 +2 位作者 张升波 林汉卿 赵德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60,共7页
选取我国珍稀物种贵州从江香猪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贵州从江香猪肝脏组织总RNA,反转录生成cDNA,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从江香猪的IFN-α2(CJ-poIFN-α2)基因编码区,克隆至pUCm-T载体后送上海英骏公司测序,并用生物学软件对CJ-poIFN-α2基因... 选取我国珍稀物种贵州从江香猪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贵州从江香猪肝脏组织总RNA,反转录生成cDNA,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从江香猪的IFN-α2(CJ-poIFN-α2)基因编码区,克隆至pUCm-T载体后送上海英骏公司测序,并用生物学软件对CJ-poIFN-α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显示,从江香猪IFN-α2编码区长为546bp;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J-poIFN-α2与猪源IFN-α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7%,遗传进化树结果也显示两者在同一分支上,说明两者遗传关系较近;在线服务器软件分析结果显示,CJ-poIFN-α2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为主,23-24aa位点预测为信号肽酶切位点;CJ-poIFN-α2基因编码蛋白B细胞表位主要位于46-48aa、56-58aa、70-73aa、155-159aa、175-178aa。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加快从江香猪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猪 IFN-α2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PGK基因家族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小贞 赵懿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1期12-17,35,共7页
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是一类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家族,因而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PGK家族基因功能具有普遍意义。拟南芥基因组中含有三个PGK基因家族成员(PGK1,PGK2和PGK3),但是对于它们的基因表达模式和蛋白定位... 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是一类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家族,因而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PGK家族基因功能具有普遍意义。拟南芥基因组中含有三个PGK基因家族成员(PGK1,PGK2和PGK3),但是对于它们的基因表达模式和蛋白定位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GK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三个PGK基因在拟南芥的各个组织器官和发育阶段中都有表达。利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系统对三个PGK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GK1和PGK3定位于细胞基质,而PGK2定位于叶绿体。另外,我们分离得到了PGK2基因的T-DNA插入敲除突变体pgk2。pgk2在正常条件下表现出叶片黄化,PR1基因上调表达和H_2O_2过量积累等类似于超敏反应的细胞死亡表型。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pgk2的细胞死亡表型和T-DNA插入位点紧密连锁,暗示着pgk2的细胞死亡表型是由于PGK2的基因缺失造成的,因此PGK2可能在调控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PGK基因家族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PGK基因家族 蛋白定位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