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基于形态特征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4 位作者 安红卫 黄政 刘霞 赵德刚 陈正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9-1699,共11页
以分布在贵州的32个分布地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从形态学上对144份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除树姿外,其他9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均达35%以上,10个形态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达到0.85以上;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仅达... 以分布在贵州的32个分布地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从形态学上对144份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除树姿外,其他9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均达35%以上,10个形态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达到0.85以上;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仅达到85.97%;5个生态区中,黔西南分布区的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形态遗传多样性与其他分布区相比较广泛;在欧氏距离5.60处供试材料明显分为3大类型;第Ⅰ类包括27个材料,该类材料主要来自于黔东南分布区、黔中分布区、黔西南分布区和黔北分布区,第Ⅱ类包括10个材料,主要来自黔西南分布区的晴隆县,第Ⅲ类包括107份材料,分布较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种质资源 贵州 形态特征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樱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ISSR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磊 包九零 +1 位作者 乔光 文晓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1,共5页
探讨贵州大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大樱桃种质鉴定、品种登记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贵州栽培的23份大樱桃种质的亲缘关系,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条ISSR引物在供试种质中共扩增出... 探讨贵州大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大樱桃种质鉴定、品种登记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贵州栽培的23份大樱桃种质的亲缘关系,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条ISSR引物在供试种质中共扩增出132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06个,多态性比率达80.3%。遗传相似系数为0.26~0.92,平均达0.61。通过UPGMA聚类,ISSR标记能将供试种质完全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 贵州 亲缘关系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属(Cerasus)REMAP标记的建立及贵州种质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厚宇 吴敏芳 +2 位作者 宋莎 吴亚维 乔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为丰富樱属Cerasus种质的分子标记,利用樱桃LTR引物和ISSR引物,筛选REMAP引物组合,建立了适合樱桃的REMAP标记的技术体系,并利用该标记对来源地基本上为贵州省内的40个樱桃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适宜樱桃的REMAP-PCR反应体... 为丰富樱属Cerasus种质的分子标记,利用樱桃LTR引物和ISSR引物,筛选REMAP引物组合,建立了适合樱桃的REMAP标记的技术体系,并利用该标记对来源地基本上为贵州省内的40个樱桃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适宜樱桃的REMAP-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系25μL,MgCl2 2.0 mmol/L、Taq酶0.75 U、引物0.4 mmol/L、模板DNA 10 ng、dNPT 0.4 mmol/L;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检测效果最好。利用上述体系筛选出10对REMAP引物组合,扩增出234个位点,平均多态性比率是92.29%。聚类分析显示,以相似性系数0.69为阈值,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即33种贵州地方栽培品种聚为一类,玛瑙红樱桃与4种野樱桃聚在一类,"红皮"樱桃与"青皮"樱桃聚在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属 REMAP 技术体系 聚类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红朱橘种质表型性状和果实内在品质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丽 王贵 +3 位作者 周凤 文雅安 李蕊蕊 乔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6,共7页
为了解牛肉红朱橘种质性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24份牛肉红朱橘特异种质为材料,选取37个表型性状和果实内在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牛肉红朱橘果实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果顶形状、... 为了解牛肉红朱橘种质性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24份牛肉红朱橘特异种质为材料,选取37个表型性状和果实内在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牛肉红朱橘果实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果顶形状、果面颜色、种子数、种子重量和单果重等性状变异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表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24份牛肉红朱橘种质分为两大类,分别作为以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为目标性状的育种材料。主成分分析提取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2.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红朱橘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果实品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部分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付阳云 文晓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3,共11页
为开发菜豆高效新型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解析菜豆重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基于菜豆转录组数据,设计EST-SSR引物,建立EST-SSR标记系统.利用PCR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析81份菜豆种质的亲缘关系,并构建分子身份证.通... 为开发菜豆高效新型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解析菜豆重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基于菜豆转录组数据,设计EST-SSR引物,建立EST-SSR标记系统.利用PCR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析81份菜豆种质的亲缘关系,并构建分子身份证.通过MISA软件,在菜豆转录组数据85276条非冗余序列中,共挖掘出11649个EST-SSR位点.菜豆转录组SSR标记主要重复单元为1~3个碱基,其中单碱基为主要类型,占总量的56.7%;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占总量的21.1%.从128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供试种质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50~0.95,平均为0.88;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15~0.65,以0.35为阈值可将81份种质分为3大类,其中贵州种质主要分布于第Ⅰ,Ⅲ类,而省外品种仅分布在第Ⅱ类.利用核心引物TDc9和TDc66可以有效区分81份菜豆种质,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研究开发的EST-SSR标记系统,可用于菜豆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转录组 分子标记开发 EST-SSR标记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贡献 《福建茶叶》 2023年第4期87-89,共3页
茶学专业是贵州大学为适应近年来贵州省对茶学专业人才需求所建立的学科。为了给茶学专业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后续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校面向茶学专业开设了《生物化学》实验课,并且经过探索和改革,通过增加特色实验教学... 茶学专业是贵州大学为适应近年来贵州省对茶学专业人才需求所建立的学科。为了给茶学专业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后续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校面向茶学专业开设了《生物化学》实验课,并且经过探索和改革,通过增加特色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教学方式和设置课后讨论环节等方式,将茶学和生物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出茶学专业的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为培养茶学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专业 生物化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葡萄品种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变化
7
作者 江旭升 魏椿 +5 位作者 王道静 杨勇胜 李庆宏 余桃 乔光 宋常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1,共7页
为探究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以5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果实营养物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贵阳地区随着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5个葡萄品种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为探究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以5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果实营养物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贵阳地区随着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5个葡萄品种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其中6月25日(幼果期末期和膨大期初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期间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多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处于最高值,据此精准制定养分补充计划,确保葡萄在品质形成关键期获得充足、适度的营养供应,如此可显著降低管理成本,且较好地提升果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发育 营养物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马尾松种质耐低磷的主成分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崔博文 乔光 +2 位作者 范付华 丁贵杰 文晓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56,共8页
通过对不同种源马尾松在磷胁迫下多项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利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和鉴定了耐低磷种源.以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湖南汝城(HR)、四川眉山(SM)及贵州孟关(GM)等7个种源的马尾... 通过对不同种源马尾松在磷胁迫下多项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利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和鉴定了耐低磷种源.以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湖南汝城(HR)、四川眉山(SM)及贵州孟关(GM)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盆栽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正常磷条件(KH_2PO_4 10 mg/L,对照)和低磷(2.0 mg/L)处理,测定株高、主根长、根质量、地上部鲜质量、根冠比、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根系活力等15个形态生理指标,以各项指标的耐低磷系数作为耐低磷指标,通过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其耐低磷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项指标转换成4个综合指标;隶属函数法计算耐低磷能力D值为四川眉山(SM)最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根系活力、丙二醛质量分数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与马尾松耐低磷性关系密切.综上,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分析能够有效用于马尾松耐低磷种质筛选,四川眉山种源较耐低磷,福建龙岩(FL)和福建武平(FW)属中等耐低磷类型,贵州孟关(GM)与江西崇义(JC),广西桐棉(GT)与湖南汝城(HR)属于较弱耐低磷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耐低磷特性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茶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9
作者 彭磊 杨军成 +2 位作者 佟硕秋 蒙镇托 董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3,共9页
为探明贵州不同产地白茶的化学物质差异,以贵州都匀、水城和贵阳等3个产地的白茶茶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对其非挥发性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类60种差异代谢物,包括22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为探明贵州不同产地白茶的化学物质差异,以贵州都匀、水城和贵阳等3个产地的白茶茶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对其非挥发性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类60种差异代谢物,包括22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7个黄酮类化合物、7个糖类、6个有机酸、6个酚酸、1个生物碱和1个鞣质。其中,组间共有差异代谢物6个,包括L-苯丙氨酸、L-鸟氨酸、L-色氨酸、牡荆素-2″-O-鼠李糖苷、没食子儿茶素-4α-8-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杨梅素-3-O-半乳糖苷,可作为区分这3个产地白茶的标志性差异代谢物。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黄酮类物质的相关合成途径是区分3个产地白茶的主要代谢通路。检测到的多种代谢物可为水城白茶、都匀白茶和贵阳白茶的品质差异分析和产地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猪CHD3基因3′-侧翼区264 bp结构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月丽 冉雪琴 +3 位作者 牛熙 李升 黄世会 王嘉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26-3035,共10页
【目的】探究染色质调节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3(chromodomain-helicase-DNA-binding protein 3,CHD3)基因3′-侧翼区的一段264 bp核苷酸结构变异对CHD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解析该结构变异与香猪皱皮形成的关系。【方法】以普通香猪、... 【目的】探究染色质调节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3(chromodomain-helicase-DNA-binding protein 3,CHD3)基因3′-侧翼区的一段264 bp核苷酸结构变异对CHD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解析该结构变异与香猪皱皮形成的关系。【方法】以普通香猪、皱皮香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应用UCSC、miRBase、miRanda、RBPsuite软件预测CHD3基因结构变异区间所包含的重复元件、miRNA结合位点、RNA结合蛋白(RBP)的结合位点;采用PCR方法对结构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Excel完成群体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计算,同时χ^(2)检验分析基因型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该变异对CHD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HD3基因3′-侧翼区的结构变异是1个长254 bp的短散在元件(SINE),属于tRNA家族,位于Chr12:53115742-53115995,该片段含有35个miRNA结合位点和10个RBP结合位点。基因分型显示,在皱皮香猪、普通香猪、大白猪3个猪群中均检测到了II基因型(插入型)、ID基因型(杂合型)、DD基因型(双缺失),表明CHD3基因3′-侧翼区的264 bp结构变异在猪群中呈现丰富的多态性。基因型群体分布频率显示,皱皮香猪中的D等位基因频率极显著高于普通香猪和大白猪(P<0.01),该结构变异在皱皮香猪和普通香猪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大白猪中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香猪皮肤中CHD3基因的DD基因型和ID基因型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II基因型(P<0.01)。【结论】CHD3基因3′-侧翼区的264 bp结构变异是1个具有调控作用的SINE元件,通过RNA结合蛋白和miRNA与该元件的结合,促进CHD3基因mRNA的代谢和转录后的翻译抑制,从而调节CHD3基因的表达,结构变异导致CHD3基因的异常表达和积累,可能与香猪皱皮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猪 CHD3基因 结构变异 皱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瑙红”樱桃果实分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雪娇 王丽丽 +4 位作者 文壮 孙勰 黎霜 冉佳鑫 乔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37,143,共5页
为了提出贵州“玛瑙红”樱桃果实分级标准,在贵州省6个主要产区对“玛瑙红”樱桃成熟期果实进行随机采样,测定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数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玛瑙红”樱桃单果质量主要范围为2.2~3.2 g,... 为了提出贵州“玛瑙红”樱桃果实分级标准,在贵州省6个主要产区对“玛瑙红”樱桃成熟期果实进行随机采样,测定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数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玛瑙红”樱桃单果质量主要范围为2.2~3.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分布在11%~15%之间,单果质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避雨栽培能提高单果质量和果实整齐度。建议“玛瑙红”樱桃的果实单果质量≥3 g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为一等果,单果质量≥2.5 g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为二等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果实质量 可溶性固形物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指标筛选耐低磷马尾松幼苗优良种源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博文 乔光 +2 位作者 范付华 丁贵杰 文晓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湖南汝城(HR)、四川眉山(SM)及贵州孟关(GM)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盆栽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探讨正常磷条件(KH2PO4浓度10 mg/L)和轻度低磷(4.0mg/L)、中度低磷(2.0 mg... 以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湖南汝城(HR)、四川眉山(SM)及贵州孟关(GM)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盆栽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探讨正常磷条件(KH2PO4浓度10 mg/L)和轻度低磷(4.0mg/L)、中度低磷(2.0 mg/L)及重度低磷(0.5 mg/L)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株高生长量、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根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GT、FL、JC、HR和GM等种源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在SM和FW种源上,这些指标反而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SM的绝大多数生长指标高于FW,说明SM耐低磷的能力高于FW,并且这2个种源对低磷的耐受能力均高于其他种源;在筛选耐低磷胁迫的马尾松种源时,可以直接采用容易测定的生长指标进行耐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低磷胁迫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田 文晓鹏 +3 位作者 王丽丽 路凤菊 赵霞 乔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8,146,共5页
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食率... 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避雨栽培 果实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和白扁豆种子萌发和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小红 姬拉拉 +4 位作者 王锐洁 刘筱 杨淑君 关萍 王健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8-1225,共8页
为探讨红豆和白扁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以红豆品种‘渝红豆2号’和传统白扁豆品种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0mmol·L^-1、20mmol·L^-1、40mmol·L^-1、60mmol·L^-1、80mmol·L^-1、... 为探讨红豆和白扁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以红豆品种‘渝红豆2号’和传统白扁豆品种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0mmol·L^-1、20mmol·L^-1、40mmol·L^-1、60mmol·L^-1、80mmol·L^-1、100mmol·L^-1)溶液处理种子,测定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红豆和白扁豆种子的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析NaCl胁迫对红豆和白扁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NaCl浓度增加,红豆和白扁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为80mmol·L^-1时,白扁豆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为0,红豆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为20.00%、2.00、0.83;NaCl浓度为100mmol·L^-1时,红豆的发芽率为16.67%,但白扁豆为0,这表明在盐胁迫下红豆较白扁豆具有更高的萌发能力。2)红豆与白扁豆相对盐害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Cl浓度为80mmol·L^-1和100mmol·L^-1时,白扁豆相对盐害率为96.58%和96.67%,红豆相对盐害率为47.05%和83.18%,说明红豆受盐害程度较低。3)红豆与白扁豆幼苗胚根、胚芽及鲜重均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NaCl浓度为100mmol·L^-1时,白扁豆胚根长为0,红豆胚根长为0.23cm。4)随NaCl浓度升高,红豆和白扁豆叶片的MDA含量均增加,造成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但是红豆幼苗MDA积累量低于白扁豆,这表明红豆叶片细胞膜损伤较小。5)NaCl胁迫下,红豆与白扁豆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但红豆SOD活性显著高于白扁豆;NaCl胁迫下,POD活性显著升高,但白扁豆POD活性显著下降。研究发现红豆可通过提高SOD和POD活性以降低细胞膜氧化伤害,减少MDA积累量,进而提高种子萌发能力。在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红豆较白扁豆有更高的耐盐性,能更好地适应盐胁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耐盐性 保护酶活性 种子萌发 红豆 白扁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主要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管丽婷 文晓鹏 +1 位作者 洪怡 乔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2,共5页
本文以感病火龙果茎为研究材料,根据火龙果主要病毒病Pitaya virus X(PiVX)、Schlubergera virus X(SchVX)、Cactus virus X(CVX)及Zygocactus virus X(ZyV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进行扩增,将目的片段回收、克隆和... 本文以感病火龙果茎为研究材料,根据火龙果主要病毒病Pitaya virus X(PiVX)、Schlubergera virus X(SchVX)、Cactus virus X(CVX)及Zygocactus virus X(ZyV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进行扩增,将目的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4种病毒序列与NCBI数据库里相应病毒核苷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梯度稀释法依次将cDNA稀释为2、2~2、2~3、2~4、2~5、2~6、2~7倍,对各病毒灵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能检测出大部分病毒的火龙果cDNA最低浓度是45.75 ng/μL。应用该方法对贵州省罗甸县部分火龙果生产园内植株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能特异、灵敏、稳定地检测出PiVX、SchVX、ZyVX及CVX这4种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病毒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man和FTIR揭示避雨栽培甜樱桃叶片光合色素变化的光谱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惠敏 侯黔东 +3 位作者 吴亚维 屠凯 李权 文晓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1176,共6页
为提高甜樱桃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中国南方地区普遍采用了避雨栽培甜樱桃果树来避免其坐果率低、落果以及果实畸形等问题,但同时也导致了其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物或藻类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在光收集和介导对各种内源性刺激... 为提高甜樱桃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中国南方地区普遍采用了避雨栽培甜樱桃果树来避免其坐果率低、落果以及果实畸形等问题,但同时也导致了其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物或藻类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在光收集和介导对各种内源性刺激的应激反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便捷快速检测果树光合作用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变化,采用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避雨和露地栽培的甜樱桃叶片进行了研究。经测定和分析甜樱桃叶片200~3500 cm^(-1)范围的Raman光谱,对400~800,800~1250和1250~1650 cm^(-1)三个波数段特征峰值的标定和指认,结果表明:甜樱桃叶片对拉曼散射较敏感区主要在500~1700 cm^(-1)波段内。960~1800 cm^(-1)范围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Raman光谱包含4条主要峰,分别为1526,1157,1005和960 cm^(-1);露地栽培的甜樱桃叶片Raman强度明显低于避雨栽培。1157和1526 cm^(-1)同样还是叶绿素的Raman光谱特征峰,总体分析表明露地比避雨栽培甜樱桃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更低。1157,1520和1526 cm^(-1)特征谱线对应C—C单键和C C双键的对称伸缩振动,其相对强度可以作为甜樱桃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以及纤维素含量的判断依据。FTIR表征叶绿素的振动峰位振动强度弱,振动耦合复杂,难以指认。通过对甜樱桃叶片化学组分FTIR光谱图进行二阶导数求导处理凸显了峰的位置,提高了图谱的分辨率。峰位在1437和1551 cm^(-1)的β-胡萝卜素的特征峰明显,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甜樱桃叶片这两个特征峰的吸光度偏小,表明露地栽培甜樱桃叶片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比避雨栽培要少。该研究为不同栽培模式下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光谱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甜樱桃 特征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EST-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仕美 乔光 文晓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于火龙果转录组测序序列设计引物,以生物学性状差异明显的11份火龙果种质DNA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火龙果EST-SSR-PCR扩增的2×Taq PCR Master Mix、引物及模板DNA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基于火龙果转录组测序序列设计引物,以生物学性状差异明显的11份火龙果种质DNA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火龙果EST-SSR-PCR扩增的2×Taq PCR Master Mix、引物及模板DNA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质量浓度及上样量进行筛选确定。以期建立适合火龙果的EST-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火龙果EST-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0μL混合反应体系含基因组DNA 30 ng、6μL 2×PCR Mix和0.6μL(10-5mol/L)的EST-SSR引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中,10%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质量浓度、2.5μL上样量扩增效果最佳。该体系的建立可为今后利用EST-SSR标记对火龙果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SSR标记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MAPK1超量表达及中油821的转录差异表达分析
18
作者 王珍 张晓莉 +6 位作者 刘淼 姚梦楠 孟晓静 曲存民 卢坤 李加纳 梁颖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6-868,共13页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挖掘油菜广谱抗逆基因并深入探究其分子机制,对提高油菜抗逆性且保证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MAPK级联(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s...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挖掘油菜广谱抗逆基因并深入探究其分子机制,对提高油菜抗逆性且保证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MAPK级联(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s)是多种信号跨膜传递的交汇点,参与生长发育、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为了解甘蓝型油菜BnMAPK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BnMAPK1超量表达(OE)和中油821(CK)油菜为材料进行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与CK相比,650个基因在OE油菜中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43个,下调表达基因407个。GO注释共富集到生物学过程118条途径,其中18条与光合作用相关(包含77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子功能7条途径,包括草酸氧化酶活性、锰离子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等;细胞组分38条途径,包括叶绿体、质体、类囊体等。KEGG分析结果表明,BnMAPK1参与调控油菜光合作用、碳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等14条过程。此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8个候选基因在OE和CK油菜中的表达,其表达变化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为甘蓝型油菜BnMAPK1在生长发育及光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农作物广谱抗逆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MAPK1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光合作用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DGE-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