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启发的无人机航拍前景提取视觉神经网络
1
作者 杨旭涛 秦进 胡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89-2296,共8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自运动视觉场景中运动视差导致传统方法精度差问题,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结构特性,借助生物视信号中心环绕机制、视觉短期记忆机理,提出一种生物启发的人工视觉系统——自运动前景提取神经网络(SFENN)。SFENN由5个复眼神经层(... 针对无人机航拍自运动视觉场景中运动视差导致传统方法精度差问题,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结构特性,借助生物视信号中心环绕机制、视觉短期记忆机理,提出一种生物启发的人工视觉系统——自运动前景提取神经网络(SFENN)。SFENN由5个复眼神经层(R、L、M、Lo、LP)构成。其中,R层接收自运动视觉信号;L、M层采集全局视野域中的自运动角点特征与轮廓信息;Lo与LP层提取前景目标,对其降噪处理并向外输出表征前景轮廓视信息的膜电位兴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FENN在无人机航拍的自运动视觉场景中能有效提取前景目标对象,与SOTA模型相比体现更佳检测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提取 视觉短期记忆 中心环绕机制 蝗虫复眼神经 自运动视觉感知 无人机航拍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的人群汇流行为检测神经网络
2
作者 杨旭涛 秦进 胡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919,共9页
运动人群在交叉路口或通道形成独特的运动行为模式——人群汇流,易引发诸如拥挤推攘、跌倒踩踏等潜在公共安全风险,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该人群汇流检测的计算模型研究工作报道。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启发的人群汇流行为检测神经网络... 运动人群在交叉路口或通道形成独特的运动行为模式——人群汇流,易引发诸如拥挤推攘、跌倒踩踏等潜在公共安全风险,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该人群汇流检测的计算模型研究工作报道。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启发的人群汇流行为检测神经网络(CCBDNN)。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结构特性,该神经网络感知视野域中人群活动引发的视觉运动线索;借助哺乳动物视网膜方向感知机制提取人群局部运动方向线索;通过蝗虫小叶巨型运动检测器(LGMD)危险感知机理,构建尖峰调谐机制并输出表征人群汇流行为感知的神经尖峰响应。系统性实验研究表明,CCBDNN能有效检测视觉场景中的人群汇流行为,并产生具有独特偏好特性的输出响应。该工作涉及生物视感神经机制启发的动态视觉信息加工处理,可为人工智能中的人群活动检测与行为识别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汇流检测 神经尖峰响应 LGMD 方向感知 蝗虫视觉神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启发的运动人群瓶颈效应感知视觉神经网络
3
作者 陆显佩 胡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74-2282,共9页
在大型活动中,人群瓶颈效应是常导致拥挤甚至踩踏等灾难事件的重要前兆。然而目前针对人群瓶颈效应检测的计算模型研究工作较少,且由于这种效应随机性强、人群状态复杂多变,传统的计算模型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借鉴蝗虫... 在大型活动中,人群瓶颈效应是常导致拥挤甚至踩踏等灾难事件的重要前兆。然而目前针对人群瓶颈效应检测的计算模型研究工作较少,且由于这种效应随机性强、人群状态复杂多变,传统的计算模型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借鉴蝗虫视觉系统神经结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蝗虫LGMD危险感知机理,提出了一种运动人群瓶颈效应感知视觉神经网络(CBEPVNN)。该模型模拟蝗虫和哺乳动物视觉信息处理特点,整合视野域中人群活动所引发的视觉运动信息,利用LGMD神经元危险感知机理构建尖峰阈值机制调谐神经网络输出,以感知视觉场景中的运动人群瓶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BEPVNN能够有效感知视频序列中的运动人群瓶颈效应,并产生强烈的偏好性响应。该工作涉及生物视神经机理启发的人群动态视觉信息处理机制,可为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异常人群活动检测与行为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异常活动分析 人群瓶颈效应 LGMD 蝗虫视觉神经系统 神经尖峰响应 智能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启发的运动行人视觉不变性响应神经网络
4
作者 于世海 胡滨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188,共19页
视觉不变性是生物视脑认知机能的重要神经调谐响应特性,但目前还尚无关于该神经特性在运动行人视觉感知问题研究中的计算模型。针对该问题,基于哺乳动物视觉神经结构特性,借助人类大脑内侧颞叶区(MTL)神经元尖峰响应机理以及人体运动力... 视觉不变性是生物视脑认知机能的重要神经调谐响应特性,但目前还尚无关于该神经特性在运动行人视觉感知问题研究中的计算模型。针对该问题,基于哺乳动物视觉神经结构特性,借助人类大脑内侧颞叶区(MTL)神经元尖峰响应机理以及人体运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运动行人视觉感知与不变性响应的人工视觉神经网络(mpvirNN)。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包括两个部分:突触前网络和突触后网络。突触前网络基于哺乳动物视网膜视觉信息加工处理机制,感知视野域中行人对象的低阶视觉运动信息;突触后网络提取行人运动周期频率视觉线索,整合输出表征视觉响应的神经膜电位簇。系统性的实验研究表明,mpvirNN能有效感知视觉场景中的运动行人对象,产生具有视觉不变性特性的神经尖峰响应输出。研究涉及生物视脑认知神经机制启发的运动行人视觉动态信息加工处理,可为人工智能中的行人检测与认知识别研究提供新思想、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不变性 神经尖峰响应 人体运动力学特性 运动行人 视网膜神经 视觉运动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性全局稀疏轮廓点表征的运动行人检测神经网络
5
作者 赵轻轻 胡滨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1284,共14页
行人作为非刚性物体,对它的视觉特征进行有效的不变表示是提高识别效果的关键。在自然视觉场景中,运动行人通常会发生尺度、背景、姿态等变化,这对用现有技术提取这些不规则特征造成阻碍。针对该问题,基于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结构特性,... 行人作为非刚性物体,对它的视觉特征进行有效的不变表示是提高识别效果的关键。在自然视觉场景中,运动行人通常会发生尺度、背景、姿态等变化,这对用现有技术提取这些不规则特征造成阻碍。针对该问题,基于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结构特性,探究运动行人不变性识别问题,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视觉场景的运动行人检测神经网络(MPDNN)。MPDNN包括2个神经模块:突触前网络和突触后网络。其中,突触前网络感知表征运动目标的低阶视觉运动线索,并提取目标的二值化视觉信息;突触后网络借助生物视觉系统中的稀疏不变响应特性,利用目标轮廓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较大凹凸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特性,从低阶运动线索中编码平稳变化的视觉特征以构建行人不变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DNN在公共数据集CUHK Avenue与EPFL上达到了96.96%的跨域检测准确率,比SOTA(State Of The Art)模型高4.52个百分点;在尺度、运动姿势变化数据集上也表现了较好的鲁棒性,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9.48%与91.45%。以上实验结果验证了生物不变性物体识别机制在运动行人检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运动行人 不变性物体识别 视觉运动感知 视网膜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布尔公式的超时态计算树逻辑有界模型检测
6
作者 明志勇 王以松 冯仁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2-1070,共9页
超时态属性的模型检测是形式化验证的重要研究课题。超时态计算树逻辑Hyper CTL^(*)扩展了计算树逻辑CTL^(*),以显式地量化系统多个执行路径上的性质。针对Hyper CTL^(*)模型检测的高时间复杂度的问题,首先为Hyper CTL^(*)提出了有界模... 超时态属性的模型检测是形式化验证的重要研究课题。超时态计算树逻辑Hyper CTL^(*)扩展了计算树逻辑CTL^(*),以显式地量化系统多个执行路径上的性质。针对Hyper CTL^(*)模型检测的高时间复杂度的问题,首先为Hyper CTL^(*)提出了有界模型语义,其次提出了基于量化布尔公式的Hyper CTL^(*)有界模型检测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最后实现了Hyper CTL^(*)有界模型检测原型工具Hybmc。实验结果表明,Hybmc的有界模型检测效率显著优于Hyper LTL有界模型检测工具Hyper Q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时态计算树逻辑 有界模型检测 量化布尔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资源调度的回答集程序描述性求解
7
作者 王卫舵 王以松 杨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4,共11页
针对求解难度为NP完全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云资源调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回答集程序(ASP)的描述性优化求解方法,并对其正确性进行分析。首先,把满足虚拟机CPU使用的情况下关闭尽可能多的主机做为减少云平台能耗的方法,将云资... 针对求解难度为NP完全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云资源调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回答集程序(ASP)的描述性优化求解方法,并对其正确性进行分析。首先,把满足虚拟机CPU使用的情况下关闭尽可能多的主机做为减少云平台能耗的方法,将云资源调度问题形式化表述;其次,结合形式化描述以及减少云平台能耗的策略,将云资源调度问题用ASP编码为描述性(优化)问题,并分析其正确性;最后,在公开的PlanetLab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ASP方法可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减少集群能耗,最高可节能13%以上。这表明ASP方法在云资源调度问题上是有效的,从而提供一种易理解、易修改并能充分利用ASP最新工具成果的有效云资源调度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答集程序 云资源调度 多目标优化 约束满足问题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计算slater投票获胜者的Picat方法
8
作者 敖欢 王以松 +2 位作者 冯仁艳 邓周灰 仝天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68-2272,共5页
slater投票规则是基于锦标赛的投票规则,主要是通过构造无环锦标赛,找到与原锦标赛差异最小的一个,从中选出获胜者。针对求解难度为NP难的slater投票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候选项集的优化求解slater问题的Picat方法。相比于非优化求解... slater投票规则是基于锦标赛的投票规则,主要是通过构造无环锦标赛,找到与原锦标赛差异最小的一个,从中选出获胜者。针对求解难度为NP难的slater投票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候选项集的优化求解slater问题的Picat方法。相比于非优化求解slater问题的方法,该方法缩小了slater算法的解空间,有效地减少了求解slater获胜者的计算量,提高了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求解slater问题的Picat方法的计算速度优于非优化的Picat方法;当候选项人数少于20时,求解slater问题的回答集程序(ASP)方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优于优化的Picat方法,但当候选项人数超过30时,优化的Picat方法(用可满足问题求解器)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优于ASP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ter投票问题 NP难问题 约束满足问题 Picat程序设计 锦标赛 线性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