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贵州“两型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
叶芳芳
罗敏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4 |
1
|
|
2
|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学界定及经验含义 |
李晓红
郭蓉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3
|
基于要素聚集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
郭蓉
李晓红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3 |
0 |
|
4
|
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朱玉鹏
洪名勇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14 |
2
|
|
5
|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用——以贵州从江稻鱼鸭共生模式为例 |
张琳杰
李峰
崔海洋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6
|
不同种植方式下贵州玄参种植土壤碳氮磷特征 |
张家春
刘婧
林绍霞
张清海
何腾兵
林昌虎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西南城市景观连通性研究 |
张青萍
杨柳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与对策 |
朱满德
刘超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9
|
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 |
周恩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30
|
|
10
|
以“林”为“生”——一项西南山地人工营林系统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周恩宇
刘梅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1
|
贵州气候因素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
谢静
何冠谛
何腾兵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5 |
17
|
|
12
|
中国稻谷生产成本的时空嬗变与国际比较 |
李辛一
朱满德
陈其兰
|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
李定洪
宋山梅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15 |
12
|
|
14
|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 |
张梦飒
洪名勇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14 |
3
|
|
15
|
钟摆现象中的循环与融合——由栗树纠纷看中国乡村社会转型 |
张文潇
赵旭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6
|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 |
周恩宇
卯丹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5
|
|
17
|
家庭分散经营条件下农业经营方式的再造与创新——基于江苏省S县联耕联种的调查 |
袁明宝
周恩宇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8
|
运动式治理悖论:常态治理的非常规化——基于网络“扫黄打非”运动分析 |
杨志军
|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8
|
|
19
|
三观政治与合法性基础:一项关于运动式治理的四维框架解释 |
杨志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20
|
公共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洪名勇
钱龙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