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贵州植葛产业兴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兼及《相际经营原理》民族文化整体观的价值 |
马国君
吴合显
代少强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6 |
16
|
|
|
2
|
清代西南汉学书院与晚近“中国”认同 |
王胜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3
|
独辟蹊径的书院史力作——读肖永明教授《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视野中的书院》 |
王胜军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4
|
干热河谷生态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贵州北盘江、濛江、樟江灾变区为例 |
马国君
谢景连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0 |
8
|
|
|
5
|
论原生态文化资源利用的扭曲及其生态后果——以云贵高原三大环境灾变酿成为例 |
马国君
蒋雪梅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0 |
5
|
|
|
6
|
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 |
张新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7
|
清代云贵少数民族书院学人群体论略 |
王胜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8
|
论民族文化失范与清水江流域生态局部退变的关系 |
马国君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09 |
4
|
|
|
9
|
书院:古代学术研究的锁钥——读张天杰《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 |
王胜军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0
|
外来物种入侵灾变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清水江三板溪库区“水白菜”泛滥为例 |
马国君
张振兴
张颖洁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4 |
11
|
|
|
11
|
清末康区“改土归流”的动因及后续影响 |
马国君
李红香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2
|
开发与省思:清至民国黔东南棉业规模经营研究——兼及清水江文书的史料价值 |
马国君
魏冬冬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5 |
12
|
|
|
13
|
云贵高原石漠化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兼论经济开发与生态适应的关系 |
马国君
杨乔文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10
|
|
|
14
|
明清沅江流域楠木使用、管护技术及其影响 |
马国君
李红香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5
|
清水江流域林区时空分布及树种结构变迁研究 |
马国君
罗康智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3 |
9
|
|
|
16
|
清水江流域林木生产的社会规约探析——以现存契约文书为分析依据 |
马国君
黄艳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5
|
|
|
17
|
思孟学派“慎独”说的三重境界 |
朱小明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18
|
在苗疆发现历史——《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序 |
张新民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12
|
|
|
19
|
观念与灾变:我国北方沙地粮食作物兴衰历史的启示——以沙米为中心 |
马国君
曾凡玉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
2017 |
2
|
|
|
20
|
“三家”“三老家”:文斗苗寨宗族的生成与扩展——对“清水江文书”相关契约的考察 |
林芊
王凤梅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