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苗药头花蓼害虫种类及为害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庆兰 杨茂发 +4 位作者 白智江 马成 桑维钧 宋琼章 刘健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9-11,20,共4页
于2009~201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头花蓼害虫种类、为害及其天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头花蓼的害虫共6目20科37种,其中33种系首次报道为害头花蓼,并以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 于2009~201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头花蓼害虫种类、为害及其天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头花蓼的害虫共6目20科37种,其中33种系首次报道为害头花蓼,并以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 Dallas和甜菜潜叶蝇Pegomyia hyosciami(Panzer)为害最为严重;头花蓼害虫的天敌有2目3科1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害虫 为害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解毒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雪莲 尹显慧 +4 位作者 龙友华 李明 蔡滔 李荣玉 朱流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9-595,共7页
为探讨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解毒酶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多杀菌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的毒力,并比较了低剂量(LC_(25)和LC_(50))处理6、12、24、48和72 h时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 为探讨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解毒酶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多杀菌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的毒力,并比较了低剂量(LC_(25)和LC_(50))处理6、12、24、48和72 h时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系(MFOs)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优于多杀菌素,处理48 h后其LC_(25)和LC_(50)浓度分别为0.018和0.048 mg/L,经此低剂量浓度处理后,小菜蛾Car E活性波动较大,6-24 h,处理组CarE活性高于对照组,且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4-72 h,处理组Car 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对GST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GS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对MFO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在48 h时相差不大外,其他时间MFOs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GST可能参与了乙基多杀菌素在小菜蛾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乙基多杀菌素 小菜蛾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文县猕猴桃腐烂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5
3
作者 黎晓茜 曾彬 +3 位作者 尹显慧 田雪莲 龙友华 吴小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为明确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实腐烂的致病菌种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集烂果进行病原分离与致病性测定,得到一株致病能力较强的真菌,结合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测定,最终确定该致病菌种为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gracilis.;采用菌丝生... 为明确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实腐烂的致病菌种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集烂果进行病原分离与致病性测定,得到一株致病能力较强的真菌,结合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测定,最终确定该致病菌种为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gracili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的毒力,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复配剂(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40%嘧菌酯悬浮剂按1∶1混合)、40%氟硅唑乳油等3种杀菌剂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分别为0.068、0.220和2.187mg/L,可选为该病害的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盘多毛孢菌 毒力测定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净在植烟土壤及烟叶中的消解动态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小毛 李荣玉 +2 位作者 李明 龙友华 胡安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了探明菌核净的残留污染风险,在室内模拟和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菌核净在贵州植烟土壤及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菌核净在土壤中的消解起着重要作用,其在灭... 为了探明菌核净的残留污染风险,在室内模拟和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菌核净在贵州植烟土壤及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菌核净在土壤中的消解起着重要作用,其在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未灭菌土壤的3.5倍;土壤类型、温度、含水量和菌核净浓度对其消解也有影响,在贵州5个地区植烟土壤中的消解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花溪土壤>黔南土壤>凯里土壤>遵义土壤>毕节土壤;土壤中菌核净的消解速率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减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菌核净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8和8.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烟叶 菌核净 残留 消解动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在胡瓜钝绥螨控制西花蓟马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月华 郅军锐 +1 位作者 李景柱 袁成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是西花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粉对害虫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粉是天敌胡瓜钝绥螨...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是西花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粉对害虫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粉是天敌胡瓜钝绥螨的替代饲料,能增加胡瓜钝绥螨种群数量。文中总结了花粉在胡瓜钝绥螨控制西花蓟马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花粉的增效作用和提高捕食性天敌的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胡瓜钝绥螨 西花蓟马 生物防治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酰吗啉在土壤及番茄中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荣玉 谢庆艳 +2 位作者 王梅 龙友华 尹显慧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6期495-498,共4页
为明确烯酰吗啉在土壤及番茄中的残留状况,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后,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1... 为明确烯酰吗啉在土壤及番茄中的残留状况,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后,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15mg/L范围内,烯酰吗啉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在添加水平为0.5~5.0mg/kg范围内,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4%~92.7%、89.8%-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1%~6.59%和1.62%~2.32%。经检测,烯酰吗啉在番茄上的残留量未超过韩国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酰吗啉 气相色谱 土壤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及水中残留氟节胺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小毛 龙友华 +1 位作者 李明 夏锦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4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氟节胺 土壤 气相色谱 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处理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田雪莲 尹显慧 +1 位作者 龙友华 王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
以番茄红泽拉11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与化肥混施、化肥混施、常规施肥等4种肥料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番茄植株形态均有促进作用,番茄产量比对照提高8.32%~33.30%,维生素C含量提高14.9... 以番茄红泽拉11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与化肥混施、化肥混施、常规施肥等4种肥料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番茄植株形态均有促进作用,番茄产量比对照提高8.32%~33.30%,维生素C含量提高14.93%~23.38%,总糖的质量分数提高1.58%~5.35%,糖酸比提高9.47%~37.59%,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7.78%~22.96%,番茄红素提高1.89%~18.87%。综合产量及品质因素,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与化肥混配效果较好,可作为番茄生产的高效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微生物菌肥 产量及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尹显慧 陆道凯 +2 位作者 王梅 龙友华 李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采取田间随机走访和定点、定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独山县番茄主产地基长镇农户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番茄生产中存在农户缺乏安全用药知识、用药过于随意、对农药残留的危害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 采取田间随机走访和定点、定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独山县番茄主产地基长镇农户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番茄生产中存在农户缺乏安全用药知识、用药过于随意、对农药残留的危害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引导安全合理用药、规范农药销售市场,更新与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等建议,以期促进番茄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农药使用 安全生产 对策 独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农药及其混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生 罗迷 +1 位作者 李明 吴小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离体试验法研究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混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三环唑和阿米西达的复配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孢子的产生,当三环唑与阿米西达的比例为8:1、6:1、4:1、2:1时,对菌丝生长和稻瘟菌孢子的E... 采用离体试验法研究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混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三环唑和阿米西达的复配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孢子的产生,当三环唑与阿米西达的比例为8:1、6:1、4:1、2:1时,对菌丝生长和稻瘟菌孢子的EC∞值分别为0.2292-0.9728μg/mL和0.5967~1.2793μg/mL,其中三环唑:阿米西达4:1时抑制作用最好,相应的EC50分别为0.2292μg/mL和0.5967μg/mL。混剂结合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两者的优点,可以延缓水稻稻瘟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唑 阿米西达 稻瘟菌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英 尹显慧 +1 位作者 王梅 龙友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番茄青枯病防治中3种已登记杀菌剂和7种未登记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通过EC50和病原菌的抗性水平进行抑菌作用对比。结果表明:在10种药剂中,以已登记的3%中生菌素WP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1.308 mg/L,番茄青枯病... 采用番茄青枯病防治中3种已登记杀菌剂和7种未登记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通过EC50和病原菌的抗性水平进行抑菌作用对比。结果表明:在10种药剂中,以已登记的3%中生菌素WP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1.308 mg/L,番茄青枯病菌对其表现敏感;在未登记的7种杀菌剂中,0.5%氨基寡糖素AS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2.180 mg/L,番茄青枯病菌对其表现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菌剂 生物杀菌剂 番茄青枯病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虱座壳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成龙 廖启荣 彭丽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3,共4页
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出寄生在贵州榕江县脐橙园内柑橘粉虱上的病原菌为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探讨了座壳孢属内种间系统学关系,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PDA... 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出寄生在贵州榕江县脐橙园内柑橘粉虱上的病原菌为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探讨了座壳孢属内种间系统学关系,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PDA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比较适合该菌生长,丰富的氮源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光照对于该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12 h间隔光照有利于产孢。该菌在PDA、PSA和玉米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产孢较多。对能与该菌结合使用的常用农药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除多菌灵外其余的6种杀虫剂均不能完全抑制座壳孢菌落的生长,杀菌剂的抑制作用强于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虱座壳孢菌 系统发育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烟土壤及烟叶中辛硫磷残留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荣玉 吴小毛 李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6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植烟土壤 烟叶 辛硫磷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杂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秀伟 桑维钧 +2 位作者 谢鑫 王莉爽 桂泽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从烟田杂草中分离筛选出对烟草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通过对峙试验,对筛选出的拮抗作用较强的4种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确定了不同内生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碳源、温度和pH值,为更好地利用它们提供了最佳的... 从烟田杂草中分离筛选出对烟草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通过对峙试验,对筛选出的拮抗作用较强的4种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确定了不同内生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碳源、温度和pH值,为更好地利用它们提供了最佳的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杂草 内生真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浓度有机肥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丽娟 陆铮铮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施用不同浓度的有机肥对辣椒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进而总结有机辣椒的种植体系,提高有机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通过施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有机肥,持续3年跟踪分析辣椒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辣椒... 为了深入了解施用不同浓度的有机肥对辣椒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进而总结有机辣椒的种植体系,提高有机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通过施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有机肥,持续3年跟踪分析辣椒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总数量随着有机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辣椒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进化与起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学俭 丁翠珍 金道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6期547-552,共6页
本文从形态结构、化石、地质历史及分子钟等方面,对蝴蝶进化与起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不同蝴蝶类群的进化没有十分清晰的脉络,一般认为蝴蝶的3个总科中广蝶总科最为原始,弄蝶总科次之,凤蝶总科则最为进化;蝴蝶起源于何时仍然是... 本文从形态结构、化石、地质历史及分子钟等方面,对蝴蝶进化与起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不同蝴蝶类群的进化没有十分清晰的脉络,一般认为蝴蝶的3个总科中广蝶总科最为原始,弄蝶总科次之,凤蝶总科则最为进化;蝴蝶起源于何时仍然是备受关注且有待探索的科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蝴蝶 起源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植物内生真菌对三种烟草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秀伟 桑维钧 +2 位作者 谢鑫 王莉爽 桂泽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296-299,共4页
采用研磨法,从烟田杂草中分离得到4种对烟草病原真菌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真菌。对峙试验发现,内生真菌覆盖或包围病菌,病菌菌落与对照比较均减小。镜检结果表明:赤星病菌不产孢,根黑腐病菌产孢,孢子大小比正常的孢子小4.872μm×31.8... 采用研磨法,从烟田杂草中分离得到4种对烟草病原真菌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真菌。对峙试验发现,内生真菌覆盖或包围病菌,病菌菌落与对照比较均减小。镜检结果表明:赤星病菌不产孢,根黑腐病菌产孢,孢子大小比正常的孢子小4.872μm×31.84μm;镰刀菌只产生厚垣孢子,病原菌菌丝生长畸形,严重影响了病原真菌的生长。这一研究成果为寻求烟草病害的生物防治扩大了拮抗菌的筛选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杂草 内生真菌 烟草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H对水稻抗纹枯病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春微 蒋选利 +2 位作者 王宏梅 左希 丁海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在水稻的成株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BTH溶液,48 h后接种纹枯病病原菌,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于对照都明显降低,相对防效都在54%以上。且不同浓度的BTH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不同,浓度为0.75 mmol.L-1的BTH诱导效果最佳为63.59... 在水稻的成株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BTH溶液,48 h后接种纹枯病病原菌,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于对照都明显降低,相对防效都在54%以上。且不同浓度的BTH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不同,浓度为0.75 mmol.L-1的BTH诱导效果最佳为63.59%。用0.75 mmol.L-1的BTH处理成株期水稻植株,采用比色法测定处理后10 d内水稻叶片中POD与PPO活性。结果表明,BTH处理或接种均可使水稻植株中这2种酶活性提高。BTH诱导POD与PPO酶活性系统的增强与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H 诱导抗病性 POD 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丽娟 杨再福 蒋选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自贵州省惠水县的一株担子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担子菌担子果有柄,担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单胞,透明(5.2—7.6)μm×(3.5—4.5)μm;菌丝无色至淡黄色,少分支;PDA培养...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自贵州省惠水县的一株担子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担子菌担子果有柄,担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单胞,透明(5.2—7.6)μm×(3.5—4.5)μm;菌丝无色至淡黄色,少分支;PDA培养基上菌落正面乳白色,背面淡黄色,生长缓慢。经rDNA—ITS序列分析,该真菌与GenBank中灰树花菌(Grifolafrondosa)的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学特征,确认该担子菌为灰树花(Gfrond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形态学 ITS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对猕猴桃园害虫的防治效果
20
作者 李静 田雪莲 +4 位作者 尹显慧 龙友华 吴小毛 王梅 王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5期42-45,共4页
为了明确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在猕猴桃上的田间诱虫效果,本文对诱捕器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害虫A、B饵料诱杀3个功能对猕猴桃害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对猕猴桃害虫诱集效果佳,黄板、蓝板、食物源诱剂诱集的猕猴桃... 为了明确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在猕猴桃上的田间诱虫效果,本文对诱捕器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害虫A、B饵料诱杀3个功能对猕猴桃害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对猕猴桃害虫诱集效果佳,黄板、蓝板、食物源诱剂诱集的猕猴桃害虫为2个目5个科,害虫总数分别为533头、326头、358头,多功能害虫诱捕器最佳使用方法为高出T型架30 cm安装、黄板诱集、食物源诱剂为饵料A和敌百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害虫诱捕器 猕猴桃 诱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