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新民铝土矿矿床Li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机制探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龙珍 付勇 +4 位作者 何伟 唐波 龙克树 刘阳 王天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3-890,共18页
新民铝土矿床位于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地区(简称务正道地区)大塘向斜东翼,铝土矿(岩)型Li资源丰富。含矿岩系大竹园组(P1d)不同岩性的w(Li)有差别: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平均w(Li)为16.34×10^(-6),致密块状铝土矿平均w(Li)是803.84×... 新民铝土矿床位于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地区(简称务正道地区)大塘向斜东翼,铝土矿(岩)型Li资源丰富。含矿岩系大竹园组(P1d)不同岩性的w(Li)有差别: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平均w(Li)为16.34×10^(-6),致密块状铝土矿平均w(Li)是803.84×10^(-6),铝土岩平均w(Li)是1436.22×10^(-6),黏土岩的平均w(Li)是786.62×10^(-6),梁山组泥岩的平均w(Li)是51.82×10^(-6),韩家店群泥岩(页岩)的平均w(Li)是48.52×10^(-6),黄龙组灰岩的平均w(Li)是11.99×10^(-6)。由此可知,研究区铝土矿(岩)型Li资源主要富集在含矿岩系中上部的致密块状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中,顶板、底板以及土状-半土状铝土矿w(Li)较低。Li主要赋存于高岭石中,伊利石(水云母)和残存的三水铝石、勃姆石也可富集少量Li,当样品中赋锂矿物(高岭石、伊利石(水云母)、三水铝石和勃姆石)都存在时,高w(Li),主量元素w(Al_(3)O_(2))、w(SiO_(2))、w(MgO)、w(K_(2)O)、w(TiO_(2))和w(TFe_(2)O_(3))与w(Li)的相关性也证实了上述结果。研究区的地球化学比值CIA、w(Sr)/w(Cu)、w(CaO)/w(MgO)、w(Sr)/w(Ba)、w(V)/w(V+Ni)和w(La)/w(Y)综合显示,炎热潮湿的古气候下,有机质腐烂形成酸性环境,半封闭海湾环境下,黏土化阶段中等强烈的化学风化程度和适宜的风化暴露剥蚀时间利于铝硅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化学键断裂,富集Al^(3+)形成高岭石;风化程度过于强烈和长时间的风化剥蚀,继续脱Si富Al形成以硬水铝石为主的铝土矿;弱酸性-弱碱性以及氧化-还原过渡条件下,使得高岭石能最大程度的吸附Li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铝土矿(岩)型Li资源 高岭石 影响因素 富集机制 新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分布特征及富集机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唐波 付勇 +4 位作者 龙克树 龙珍 王天顺 刘阳 杨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84-2305,共22页
在广泛搜集公开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富集机制。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沉积型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含量最高,其次是红土型、堆积型;配分特征上,伴生稀土都具有明显的右... 在广泛搜集公开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富集机制。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沉积型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含量最高,其次是红土型、堆积型;配分特征上,伴生稀土都具有明显的右倾特征,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区域分布上总体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主要含铝岩系在稀土含量与富稀岩性上存在差异,但在剖面上都具有由上到下含量逐渐增高的趋势。离子吸附、类质同象以及稀土独立矿物都可能是含铝岩系伴生稀土的存在形式,但沉积型含铝岩系中的伴生稀土由于经过了成岩作用,其离子吸附机制与中国南方现代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存在差异。相对于基岩的稀土含量与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沉积环境的酸碱度才是主导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迁移与富集的主导因素。原始铝土物质的沉积过程伴随着频繁的潜水面波动,由此引起沉积环境酸碱度的转换,而潜水面波动的频度及水位的持续性在不同含铝岩系形成过程中势必存在差异,正是这一差异影响了沉积物中稀土的活动性及迁移距离,最终形成了不同含铝岩系间稀土含量与富稀岩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稀土 分布特征 富集机制 含铝岩系 中国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韦丹 黄海华 +1 位作者 彭四佑 王隆声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研究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合理的光爆层厚度、孔距、线装药密度等爆破参数以及装药结构,应用工程爆破经验公式计算出光面爆破参数,通过现场施工爆破,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比爆破后的爆破效果,分析影响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效果的因素,通过... 为研究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合理的光爆层厚度、孔距、线装药密度等爆破参数以及装药结构,应用工程爆破经验公式计算出光面爆破参数,通过现场施工爆破,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比爆破后的爆破效果,分析影响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效果的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改善装药结构,确定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合理的爆破参数以及装药结构。通过研究分析与现场应用表明,当药卷规格选用∅60 mm×400 mm,孔距为1.2~1.5 m,光爆层厚度为2.5~3.0 m,线装药密度为1.2~1.4 kg/m,装药结构采用间隔装药长度为0.6~0.8 m不耦合装药结构时,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效果较为理想,爆破后坡面平整、边坡稳定性较好;当药卷规格选用∅60 mm×600 mm,孔距为1.2~1.5 m,光爆层厚度为2.5~3.0 m,线装药密度为0.7~1.0 kg/m,装药结构采用孔口充填1 m后留3.0~4.0 m不装药空气柱,间隔装药长度为1.5~2.0 m不耦合装药结构时,断层破碎带光面爆破效果最为理想,爆破后坡面平整、边坡稳定性好,而且后者比前者工程经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爆后分析 孔距 光爆层厚度 线装药密度 装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