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发耳矿区构造演化及煤层变形响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明 姜波 +2 位作者 林寿发 陈玮胤 张贵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68-1673,共6页
在野外和井下构造观测,以及煤层的宏观和微观变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探讨了发耳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煤层变形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发耳矿区以"带块相间,菱形组合"的构造格局为主要特征。虽然发耳矿总体构造... 在野外和井下构造观测,以及煤层的宏观和微观变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探讨了发耳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煤层变形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发耳矿区以"带块相间,菱形组合"的构造格局为主要特征。虽然发耳矿总体构造相对简单,但晚古生代以来的多期构造活动性现象明显。燕山中期强烈的NWW-SEE向构造挤压,造成了大部分区域近NE向的褶皱和逆断层的形成以及边界断裂两侧NW向构造的发育;燕山晚期NNE-SSW向挤压及右旋剪切作用对早期构造有所强化和改造,NW-SE向的伸展作用则造成了NE向正断层的普遍发育。煤层构造变形形成了碎裂煤、碎斑煤和揉皱煤,其变形特征分别表现为多组节理和碎斑结构以及韧性揉皱的发育。早期煤层割理经燕山中期构造改造形成了普遍发育的垂直于层面的节理,燕山晚期顺层滑动节理的发育和对前期构造的差异改造造成了构造煤变形特征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耳矿区 构造演化 煤层 变形特征 构造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堵两段式下行孔注浆测压技术在发耳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良 李希建 +2 位作者 孙守义 何登华 许浪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以贵州发耳煤矿7~#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耳煤矿现有下行孔注浆封孔测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堵两段式注浆封孔测压方法。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下行孔封孔测压时受孔内积水或围岩裂隙水影响封孔质量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贵州发耳煤矿7~#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耳煤矿现有下行孔注浆封孔测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堵两段式注浆封孔测压方法。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下行孔封孔测压时受孔内积水或围岩裂隙水影响封孔质量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下行孔测定瓦斯压力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瓦斯压力 注浆测压 下行孔 三堵两段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耳煤矿下行孔排水装置提高瓦斯抽采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守义 黄良 +3 位作者 李希建 何登华 王伟 王超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解决下行孔积水影响瓦斯抽采难题,分析了发耳煤矿现有的下行孔瓦斯抽采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压风排水装置。在发耳煤矿10702顶板抽放巷应用表明:试验钻孔瓦斯浓度最高可达87%,单孔抽采纯量最高可达0.63 m^3/min,单孔最高抽采... 为解决下行孔积水影响瓦斯抽采难题,分析了发耳煤矿现有的下行孔瓦斯抽采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压风排水装置。在发耳煤矿10702顶板抽放巷应用表明:试验钻孔瓦斯浓度最高可达87%,单孔抽采纯量最高可达0.63 m^3/min,单孔最高抽采纯量为普通孔的1.34倍,该装置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下行孔因积水影响瓦斯抽采效果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下行孔 压风排水 排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耳煤矿不同留巷方式下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对比研究
4
作者 肖国强 于光远 +2 位作者 武瑞龙 李文飞 孙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78,共6页
为了探索不同留巷方式下的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以发耳矿31004工作面运输巷道为背景,对砌块留巷和切顶留巷两种留巷方式的工艺流程、巷内支护需求及留巷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切顶留巷简化了工艺流程,比砌块留巷具有良好... 为了探索不同留巷方式下的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以发耳矿31004工作面运输巷道为背景,对砌块留巷和切顶留巷两种留巷方式的工艺流程、巷内支护需求及留巷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切顶留巷简化了工艺流程,比砌块留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由于碎胀矸石对巷道顶板关键块体的支撑效应,切顶留巷所需的巷内支护阻力小于砌块留巷;切顶留巷在架后160m位置后巷道保持稳定,而砌块留巷则需在架后435m位置稳定;与砌块留巷相比,切顶留巷条件下的顶板锚索所受最大拉力由60MPa降低至26MPa,顶板离层量由104mm降低至17.2mm;砌块留巷条件下的留巷平均顶底板移近量为671.4mm,切顶留巷条件下的留巷平均顶底板移近量为86mm,所留巷道无需返修即可满足复用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应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显现 切顶留巷 矿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差异化协同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衡献伟 李希建 +5 位作者 李文彬 左金芳 武瑞龙 张书金 陈蒙磊 刘晓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为了解决突出煤层固定孔间距的抽采方式难以满足瓦斯灾害的高效、协同治理的需求,以林华煤矿209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差异化协同抽采技术,取代以往抽采钻孔的粗放设计模式。首先将瓦斯地质等相关信息录入瓦... 为了解决突出煤层固定孔间距的抽采方式难以满足瓦斯灾害的高效、协同治理的需求,以林华煤矿209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差异化协同抽采技术,取代以往抽采钻孔的粗放设计模式。首先将瓦斯地质等相关信息录入瓦斯地质可视化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动态展示和可视化;其次制定瓦斯含量界定准则,识别与划分工作面的低瓦斯区、中瓦斯区和高瓦斯区,在“应抽尽抽”的原则下,结合采掘进度差异化设计抽采钻孔;最后通过防突信息分析模块自动生成防突预测图,有效识别瓦斯治理空白带,进一步优化抽采钻孔设计。研究表明:2091工作面整体抽采时间控制在30~150 d,残余瓦斯含量为4.53~5.88 m^(3)/t,回风瓦斯浓度为0.22%~0.41%,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30%~0.47%,实现了对2091工作面瓦斯高效、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瓦斯地质 地质可视化 瓦斯抽采钻孔 协同抽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测定瓦斯含量过程中取样工艺选择与应用
6
作者 武瑞龙 李文彬 +2 位作者 罗亚飞 张玉柱 陈蒙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0,共5页
为了准确掌握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针对不同取样工艺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影响,在百灵煤矿6、7号煤层中开展对比考察试验,分析了顺层钻孔和穿层钻孔取样过程中的最佳取样方式,确保煤样采取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瓦斯含量测定的可靠性。研究表... 为了准确掌握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针对不同取样工艺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影响,在百灵煤矿6、7号煤层中开展对比考察试验,分析了顺层钻孔和穿层钻孔取样过程中的最佳取样方式,确保煤样采取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瓦斯含量测定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顺层钻孔取样过程中,深孔定点取样方式明显优于风排渣孔口接煤粉的取样方式,瓦斯含量测定最大超差值为1.3387 m^(3)/t,误差最高达23.47%,且风排渣孔口接煤粉的取样方式容易增大伤人事故发生的几率;穿层钻孔取样过程中,深孔定点取样方式优于风排渣孔口接煤粉的取样方式,瓦斯含量测定误差控制在10%以内;通过实验室煤样扫描分析,深孔定点取样方式能够较大程度上保证并筛选出有效的煤粉粒径,降低了瓦斯损失量。为了保证瓦斯治理的可靠性,顺层钻孔取样应采用深孔定点取样方式进行取样,穿层钻孔取样应充分考虑煤层厚度及煤粉粒径等问题,综合选取合适的取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灾害 取样工艺 瓦斯含量 深孔定点取样 煤粉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7-300 PLC的制动器闸瓦间隙监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雷汝海 王军 赵振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88,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提升机盘式制动器闸瓦间隙在线监测装置软、硬件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该装置选用S7-300 PLC为核心监测主机,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和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制动器闸瓦间隙和油压参数,实现了对闸瓦间隙的实时监测及报警、断电等... 文章介绍了一种提升机盘式制动器闸瓦间隙在线监测装置软、硬件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该装置选用S7-300 PLC为核心监测主机,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和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制动器闸瓦间隙和油压参数,实现了对闸瓦间隙的实时监测及报警、断电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盘式制动器 闸瓦间隙 监测 位移传感器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火区探测及治理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砺 雷燕飞 +2 位作者 苏耀军 刘尚明 武瑞龙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
近距离煤层的层间距非常小,煤层开采过程中漏风现象突出,煤炭容易发生自燃。针对海则庙煤矿工作面开采前期出现CO大量涌出的异常情况,采用同位素测氡法对该矿盘区工作面上覆地表区域进行火区探测,共探测出4个高温异常区域,其总面积为210... 近距离煤层的层间距非常小,煤层开采过程中漏风现象突出,煤炭容易发生自燃。针对海则庙煤矿工作面开采前期出现CO大量涌出的异常情况,采用同位素测氡法对该矿盘区工作面上覆地表区域进行火区探测,共探测出4个高温异常区域,其总面积为2100 m^2。制订了煤自燃动态监测、采空区注胶堵漏的防灭火技术措施,措施实施后工作面回风流和上隅角的CO体积分数均降至正常水平,有效控制了采空区煤自燃火灾,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盘区工作面 矿井火灾 测氡法 火区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GM(1,1)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昊 李杰 刘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113,共3页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不同时期的瓦斯涌出量数据,建立了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并通过对发耳矿井的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分析,采用了GM(1,1)模型进行预测,选择了合理的误差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工程...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不同时期的瓦斯涌出量数据,建立了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并通过对发耳矿井的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分析,采用了GM(1,1)模型进行预测,选择了合理的误差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需要,预测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量 灰色系统理论 残差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开采条件下高陡山体变形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小平 田延哲 +1 位作者 曹晓毅 刘元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0-190,共11页
采矿活动诱发高陡山体发生大范围高位远程滑坡,贯穿我国西南矿区规划、开发及闭矿整个阶段,前期规划时矿区采动坡体稳定性控制至关重要。为提高矿区防灾减灾水平,从西南地区地形地质及采矿条件出发,系统归纳了控制高陡山体稳定性致灾因... 采矿活动诱发高陡山体发生大范围高位远程滑坡,贯穿我国西南矿区规划、开发及闭矿整个阶段,前期规划时矿区采动坡体稳定性控制至关重要。为提高矿区防灾减灾水平,从西南地区地形地质及采矿条件出发,系统归纳了控制高陡山体稳定性致灾因素,提出了适宜于该矿区高陡山体稳定性控制的多煤层协调开采方法,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山体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开采是坡体变形之诱因,重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叠加引起应力集中,是引起岩体破裂及坡体失稳之本质。多煤层协调开采,可以将开采活动对覆岩变形及破坏速率降低,逐步释放总变形量,利用地表变形符号的变化,动态调整水平变形及倾斜等坡体稳定性敏感指标,提高采动坡体的稳定性。利用该方法,模拟计算某矿区采动高陡山体最大水平变形降低了67%~85%,最大倾斜值降低了41%~67%,梯子崖(永宁组灰岩)稳定性得到控制。多煤层协调开采技术是解决西南高陡山体下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山体 多煤层协调开采 坡体稳定性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隧道液压台车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春梅 徐涛 周仕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3,112,共5页
针对某隧道的地质状况,设计全断面钢模板砼衬砌隧道台车。详细介绍钢模台车的组成,对台车的机电液系统进行设计,同时对台车进行受力分析。使用结果表明设计的钢模台车满足该隧道的施工要求。
关键词 钢模台车 机电液系统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 被引量:22
12
作者 武瑞龙 李希建 +3 位作者 黄良 何登华 王伟 尹鑫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3,共5页
基于贵州省煤层赋存复杂、煤层层间距小、煤层厚度薄、煤层及顶底板软等特点,以贵州发耳矿井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了近距离薄煤层群三软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点,综合选取了顺层钻孔预抽、穿层钻孔预抽、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迈步式埋管... 基于贵州省煤层赋存复杂、煤层层间距小、煤层厚度薄、煤层及顶底板软等特点,以贵州发耳矿井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了近距离薄煤层群三软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点,综合选取了顺层钻孔预抽、穿层钻孔预抽、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迈步式埋管抽采、采空区卸压瓦斯抽采、断层密集钻孔抽采等综采工作面立体瓦斯治理技术,有效解决了近距离薄煤层群三软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为类似矿井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薄煤层群 三软煤层 综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特征及综合预警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康 李忠辉 +3 位作者 余得胜 周明 张酉年 夏善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7-152,共6页
针对煤矿现行的煤与瓦斯突出静态预警方法预警指标单一且不连续,动态预警方法采用的临界值法容易产生误报等问题,通过分析金佳煤矿11227运输巷动力显现事件的前兆特征,提出了趋势预警方法作为声发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瓦斯浓度等指标... 针对煤矿现行的煤与瓦斯突出静态预警方法预警指标单一且不连续,动态预警方法采用的临界值法容易产生误报等问题,通过分析金佳煤矿11227运输巷动力显现事件的前兆特征,提出了趋势预警方法作为声发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瓦斯浓度等指标预警的方法,并确定了声发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瓦斯浓度各指标趋势预警相关参数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根据声发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瓦斯浓度指标预警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提出了声电瓦斯综合预警准则。通过现场应用及分析,结果表明:声电瓦斯综合预警方法可对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连续实时监测预警,综合预警准确率为92.7%,漏报率为0,误报率为7.3%,预警可靠性高,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声发射强度 电磁辐射强度 瓦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宽切眼施工工艺及支护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昭君 张传喜 马丕梁 《煤矿开采》 2007年第2期53-55,共3页
以综采工作面宽切眼锚网索支护技术为研究对象,从锚杆选型、锚杆间排距入手,运用悬吊理论、挤压加固理论、组合梁理论、叠加支护理论为依据,合理选择锚杆型号,科学确定锚杆间、排距。阐述了宽切眼的施工工艺,“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 以综采工作面宽切眼锚网索支护技术为研究对象,从锚杆选型、锚杆间排距入手,运用悬吊理论、挤压加固理论、组合梁理论、叠加支护理论为依据,合理选择锚杆型号,科学确定锚杆间、排距。阐述了宽切眼的施工工艺,“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展示了“锚-网-索”支护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技术 设计原则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底板梳状定向钻孔抽采瓦斯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武瑞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2,共4页
为了解决发耳煤矿复杂地层条件下煤层厚度薄、煤质松软、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难以实现瓦斯高效抽采的问题,以发耳煤矿+980 m水平运输延伸巷掘进期间的瓦斯治理为例,通过对其所处区域地层的煤层赋存状态和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底板... 为了解决发耳煤矿复杂地层条件下煤层厚度薄、煤质松软、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难以实现瓦斯高效抽采的问题,以发耳煤矿+980 m水平运输延伸巷掘进期间的瓦斯治理为例,通过对其所处区域地层的煤层赋存状态和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底板梳状定向钻孔抽采瓦斯的技术方案,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以主定向钻孔为基础、多分支钻孔梳状扩展的定向钻进技术与工艺,开展了现场试验,并对单孔抽采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980 m水平运输延伸巷道掘进过程中,在5-2煤层底板下5 m处,共施工7个主定向钻孔,以主钻孔为主干又施工了56个梳状分支,钻孔连抽后,单孔平均瓦斯抽采浓度为26.64%,单孔平均瓦斯抽采纯量为0.33 m^(3)/min,取得了良好的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底板梳状钻孔 瓦斯抽采 定向钻进 分支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火灾环境信息动态感知与应急隔离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国强 范新丽 +2 位作者 马砺 骆伟 吴明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69,共5页
火灾区域隔离是有效控制火灾发展和蔓延的主要方法,能够切断次生事故的反应链,缩小火灾影响范围。针对常用的火灾密闭隔离措施无法对密闭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预报的问题,设计了矿井火灾环境信息动态感知与应急隔离系统。在预先判定... 火灾区域隔离是有效控制火灾发展和蔓延的主要方法,能够切断次生事故的反应链,缩小火灾影响范围。针对常用的火灾密闭隔离措施无法对密闭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预报的问题,设计了矿井火灾环境信息动态感知与应急隔离系统。在预先判定的危险区域布置监测节点,通过多参数传感器和红外摄像仪对多个测点的环境信息进行同步采集并传输至地面监控平台。当监测到异常数据时,系统报警并通过远程控制方式控制密闭隔离装置开启,实现密闭囊袋充填,囊袋通过预设滑轨传动系统从存储仓扩展至整个断面,实现应急密闭隔离。通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对囊袋内部气压进行实时监测,当囊袋内部压力低于安全范围下限时,启动囊袋自动补气装置,为囊袋补充气量;当内部压力达到设定范围上限时,自动停止充气,以提升密闭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火灾环境参数实时采集和报警、密闭隔离装置远程控制等功能,密闭囊袋可在5 min内完成开启,停止充气后,囊袋内部压力基本保持稳定,满足现场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火灾区域隔离 动态感知 应急隔离 多参数传感器 密闭隔离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