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Hapmap数据库分析HBG1-HBD基因间序列单倍型及标签SNP的挑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文平 黄盛文 +4 位作者 黄凌 王偲颖 韩媛媛 王予川 安邦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 HBG1-HBD基因间序列在γ珠蛋白基因表达有重要作用,文中分析中国北京汉族人群HBG1-HBD基因间序列的单倍型并挑选标签SNP(tag SNP)。方法从Hapmap数据库中下载HBG1-HBD基因间序列上中国北京汉族人群的所有SNP数据。应用Haploview 4.... 目的 HBG1-HBD基因间序列在γ珠蛋白基因表达有重要作用,文中分析中国北京汉族人群HBG1-HBD基因间序列的单倍型并挑选标签SNP(tag SNP)。方法从Hapmap数据库中下载HBG1-HBD基因间序列上中国北京汉族人群的所有SNP数据。应用Haploview 4.0软件对HBG1-HBD基因间序列的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HBG1-HBD基因间序列范围的单倍域及单倍型。用MEGA5.10软件对单倍型进行聚类分析,根据SNP之间的r2值挑选出可代表不同类型单倍型的tag SNP。结果在中国北京汉族人群中,HBG1-HBD基因间序列中共有2个单倍域(Block1和Block2),分别有7种和3种单倍型,发生频率均>1%。通过聚类分析将Block1的单倍型分为2组,可通过相互代表的11个tag SNP进行分组,11个SNP依次为:rs3813727、rs10837643、rs4320977、rs4283007、rs4402323、rs4910543、rs4910736、rs2105819、rs968857、rs968856、rs10768687。结论获得了中国北京汉族人群中HBG1-HBD基因间序列的单倍型及tag SNP,为研究HBG1-HBD基因间序列的单倍型与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MAP HBG1-HBD基因间序列 单倍型 标签SNP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DKK1基因去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柳凤芝 何玲 +2 位作者 王季石 张嵩 朱红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DKK1的表达及其下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DNA Ladde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DKK1基因甲基化状...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DKK1的表达及其下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DNA Ladde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DKK1基因甲基化状态,q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FCM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地西他滨作用于HL-60细胞48 h后,地西他滨组的早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DNA梯度检测结果发现,地西他滨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异性梯度条带;MSPCR检测发现,DKK1基因发生去甲基化,RT-PCR和Wertern blot检测显示mRNA表达水平增高,DKK1蛋白表达增加,β-catenin及C-MYC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地西他滨可以通过DKK1基因去甲基化及抑制Wnt通路的作用,促进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 DKK1基因 去甲基化 地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大伟 丁一 +1 位作者 何成龙 赵伟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效果临床观察。方法98例严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骼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PTH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伊班膦酸钠...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效果临床观察。方法98例严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骼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PTH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伊班膦酸钠治疗,为期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药物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L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明显增加,且12个月后骨密度进一步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清及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血清骨钙素(OC)水平均显著改变,且治疗组对ALP及s-CTX、BAP、OC及TRACP-5b影响更明显(P<0.05),而两组血钙(Ca)及血磷(P)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H联合伊班膦酸钠使用能有效提高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1-34) 伊班膦酸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