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鹰 孙小琴 +1 位作者 柳汀 蔡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析30例OL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析30例OL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C3、C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OLP患者血清NGF和S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OLP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OLP患者CD3+、CD4+、CD8+、C3、C4低于正常值(P<0.05),CD19+、CD4+/CD8+及IgM高于正常值(P<0.05)。OLP组的NGF和SP均高于对照组(P<0.05),糜烂型OLP高于非糜烂型(P<0.05)。OLP组NGF和SP表达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OLP体征计分正相关(P<0.05),与CD19+、IgA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NGF和SP的高表达可能在OLP中参与了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二者共同参与了OLP炎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OLP) 神经生长因子(NGF) P物质(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干扰肠道菌群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文 闫福华 +3 位作者 莫朝伦 黄明坤 李萧纹 张军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糖尿病(diabetes,DM)小鼠血糖的影响,并在肠道菌群中筛选出与血糖密切相关的菌种,初步探索此干预的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对照重复盲法原则分为4组... 目的: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糖尿病(diabetes,DM)小鼠血糖的影响,并在肠道菌群中筛选出与血糖密切相关的菌种,初步探索此干预的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对照重复盲法原则分为4组(每组8只):健康小鼠+灌饲PBS(WT组),健康小鼠+灌饲P.g组(WT P.g组),糖尿病+灌饲PBS组(STZ组),糖尿病+灌饲P.g组(STZP.g组)。1周1次观察小鼠血糖、体重及精神状态,采用16S rDNA检测小鼠结肠粪便内肠道菌群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肠段胰高血糖素样肽(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的表达差异,q-PCR测定结肠组织中前激素转化酶1/3(proconvertase 1/3,PC1/3)和胰高血糖素原(proglucagon)mRNA的表达。结果:与WT组相比,WT P.g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无差别;而与STZ组相比,灌胃第6周时STZ 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明显降低。结果显示STZ P.g组肠L细胞明显遭受破坏,q-PCR测定结果显示PC1/3、proglucagon mRNA异常表达,并免疫荧光提示GLP-1表达量明显减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16S rDNA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STZ P.g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罗斯氏菌属(Rothia)、副普雷沃氏菌属(Paraprevotella)、梭菌属(Clostridium)显著性增加,宿主关联乳杆菌属(Ligilactobacillu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毛罗菌_NK4A136_群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显著性减少。FBG与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和念珠菌(Candidatus_Saccharimonas)丰富度呈明显负相关,而与Desulfovibrio、Akkermansia、Bacteroides呈明显正相关。结论:P.g可能通过肠道菌群干预肠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全身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牙周炎 糖尿病 16S r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CT的后段平面和下颌骨形态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之奥 徐卫华 郑之峻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用CBCT研究后段[牙合]平面角(POP)和下颌骨形态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患者影像资料库中选取71例符合纳入标准正畸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使用InVivo Dental Software测量[牙合]平面和颌骨形态并输出数据,将数据导入SPSS 25.0对数据进行P... 目的:用CBCT研究后段[牙合]平面角(POP)和下颌骨形态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患者影像资料库中选取71例符合纳入标准正畸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使用InVivo Dental Software测量[牙合]平面和颌骨形态并输出数据,将数据导入SPSS 25.0对数据进行Pearson’s积矩相关系数(r)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结果:(1)上颌第二前磨牙高度(U5 Ht)和前下面高正相关,(2)POP和Co-Go,Co-Gn以及Go-Gn负相关,(3)POP和关节结节高度(AE Ht)负相关,(4)POP和U5 Ht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OP和上颌第二磨牙高度(U7 Ht)呈负相关。结论:(1)控制U7 Ht是整平POP的关键;(2)在POP较大的人群中,下颌骨形态多较小且位置靠后,下颌骨处于后旋状态;(3)POP与AE Ht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且两者可以共同影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平面 后段[牙合]平面 下颌骨形态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颅-舌骨的平面投影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会 贾莹 丁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垂直骨面型对颅-舌骨的平面位置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共计186名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影像数据,利用winceph8.0软件进行舌骨的相关数据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垂直骨面型对颅-舌骨的平面位置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共计186名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影像数据,利用winceph8.0软件进行舌骨的相关数据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Ⅲ类错[牙合]畸形舌骨水平距离:低角>均角>高角;Ⅲ类错[牙合]畸形舌骨垂直距离:高角>均角>低角;横纵斜率高角明显小于均角和低角,且后二者相近。垂直距离中,12岁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的患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12岁以后舌骨水平和垂直位置均趋于恒定。4个年龄组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斜率的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4岁以后人群,未表现舌骨的水平距离差异。垂直距离有少许生长变化,高峰期前逐渐增加至12岁左右,以后也不再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2)当垂直骨面型为高角时,舌骨的垂直距离较高,下颌平面越低,水平距离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骨 骨性Ⅲ类 垂直骨面型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