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对精神疾病跨诊断的意义
1
作者 张露月 程双 +3 位作者 方海燕 李羽柠 陈静 邹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55,共6页
跨诊断旨在识别和理解多种精神障碍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机制,其弥补了传统精神病学分类诊断体系的局限,而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充分体现了跨诊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当前跨诊断体系的优势与不足的思考,阐述反刍思维流动模型的核心架构及其动态特... 跨诊断旨在识别和理解多种精神障碍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机制,其弥补了传统精神病学分类诊断体系的局限,而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充分体现了跨诊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当前跨诊断体系的优势与不足的思考,阐述反刍思维流动模型的核心架构及其动态特征,探讨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在精神疾病跨诊断中理论建设、诊断思维和临床干预方案制定方面的意义,以期助力从业者能从跨诊断思维出发,多角度、多维度和多谱系地加深精神疾病认识,共同促进精神病学精准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流动模型 反刍思维 跨诊断 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谢福 唐干 +2 位作者 杨楠 陈静 邹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帕金森病伴抑郁(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pression,dPD)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其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对照研究,收集30例PD...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帕金森病伴抑郁(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pression,dPD)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其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对照研究,收集30例PD患者、21例dPD患者、20例MDD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使用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自我关怀量表等对入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MDD组的巨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高于PD和dPD组(P<0.05),而普氏菌属则低于PD和dPD组(P<0.05),PD组的志贺氏菌属-大肠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dPD组和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PD组患者中,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与弧菌属(r=0.598,P<0.001)、希瓦氏菌属(r=0.569,P<0.001)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反刍思维量表得分与氢噬胞菌属(r=0.625,P<0.001)、红球菌属(r=0.510,P<0.001)等呈正相关。结论PD、dPD、MDD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而弧菌属、红球菌属等特定菌群可能与dPD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抑郁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重性抑郁障碍 帕金森病伴抑郁 肠道菌群 16S rRNA 心理特征 快感体验 反刍思维 心理弹性 自我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静 邹涛 +3 位作者 赵丹青 肖子文 吴献青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围产期精神障碍协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463-3470,共8页
围产期精神障碍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其子代出现不良结局。当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孕产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既往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在妊娠期间也有复发风险。与此同时,针对围产期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又缺... 围产期精神障碍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其子代出现不良结局。当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孕产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既往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在妊娠期间也有复发风险。与此同时,针对围产期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又缺乏相应的临床指南,这使得临床医生面对更加严峻的工作挑战。本共识撰写组整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共识内容涵盖围产期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管理,可以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本共识主张综合、全程、分级、多学科协作诊疗,旨在帮助临床一线医生尽早地对围产期女性进行筛查、合理评估、临床诊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围产期 筛查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经颅磁刺激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庞兰 李佩璠 +2 位作者 朱晓岗 杨再红 郑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98-2103,共6页
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已经被运用于重度抑郁症(MDD)的治疗,但临床研究证据较少。目的探究d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Esc)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dTM... 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已经被运用于重度抑郁症(MDD)的治疗,但临床研究证据较少。目的探究d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Esc)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dTMS治疗抑郁症患者进一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的73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对照组35例、联合治疗组38例。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Esc(第1周10 mg/d,第2周起20 mg/d,连续2周),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药物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dTMS治疗[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为刺激靶点,18 Hz,120%MT,1980次/d,一共2周,总计10次]。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周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基于言语流畅性任务(VFT)期间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仪(fNIRS)测量的前额叶平均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实际完成试验的药物对照组30例、联合治疗组31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BSS评分低于药物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BSS评分低于组内治疗前,MoCA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前额叶皮质未见明显激活。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优于药物对照组。结论dTMS联合Esc治疗较单独Esc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深部经颅磁刺激 近红外光谱成像 认知功能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抑制凋亡诱导因子核转位改善脑出血后早期脑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旺 李松 +6 位作者 陈礼刚 张苓 孙素影 张海霞 周长臣 康小红 王艺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与亲环蛋白D(CypD)结合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PTP)的开放,维持线粒体内稳态,改善脑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溶剂组、CsA 5mg组和CsA 10mg组,后3组大鼠制备脑...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与亲环蛋白D(CypD)结合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PTP)的开放,维持线粒体内稳态,改善脑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溶剂组、CsA 5mg组和CsA 10mg组,后3组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后2组分别于造模术后10min经尾静脉注射CsA 5mg/kg和10mg/kg,1次/d。术后24 h,电镜观察线粒体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和CypD蛋白表达,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含量;术后72 h,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溶剂组线粒体肿胀程度较其他3组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溶剂组AIF和CypD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溶剂组比较,CsA 5mg组和CsA 10mg组明显降低,且CsA 10mg组较CsA 5mg组变化更显著(P<0.05);溶剂组较假手术组、CsA 5mg组和CsA 10mg组凋亡细胞计数显著升高[(165.50±7.40)个/HP vs(15.50±5.94)个/HP、(95.00±5.00)个/HP和(83.25±5.17)个/HP](P<0.05)。假手术组较溶剂组、CsA 5 mg组和CsA 10mg组3项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早期给予CsA,可能通过阻断mPTP开放抑制AIF核转位、阻止细胞凋亡,改善脑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 线粒体 脑出血 细胞凋亡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