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医院老年慢性疼痛分级诊疗中的困难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付蕾 王林 +1 位作者 李斌 王乔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2-887,共6页
本文阐述了在当前分级医疗格局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就近诊疗需求突出和社区医院就诊患者数量严重不足的矛盾现状。进一步深入探讨疼痛医学在社区医院发展滞后的具体原因,包括设备有限、人才缺乏、双向转诊实施困难、社区疼痛管理低效、... 本文阐述了在当前分级医疗格局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就近诊疗需求突出和社区医院就诊患者数量严重不足的矛盾现状。进一步深入探讨疼痛医学在社区医院发展滞后的具体原因,包括设备有限、人才缺乏、双向转诊实施困难、社区疼痛管理低效、医保条款局限性对社区医疗工作激励不足等诸多现实困难。最后结合当前医改政策,提出能促进老年慢性疼痛在社区医院有效开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分级医疗 医院 社区 慢性疼痛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彩霞 黄媛馨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进,慢性疼痛愈发普遍存在。由于致痛因素的复杂性和疼痛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治疗后仍存在无法完全缓解和远期疗效欠佳的问题,这给慢性疼痛病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失控感,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能力退缩。研...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进,慢性疼痛愈发普遍存在。由于致痛因素的复杂性和疼痛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治疗后仍存在无法完全缓解和远期疗效欠佳的问题,这给慢性疼痛病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失控感,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能力退缩。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发作、增强痛觉下行抑制作用以及改善不良情绪来发挥镇痛作用。因此,运动作为一种低成本、低风险、长短期疗效结合的疗法对慢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运动疗法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和运动镇痛的机制,以期为慢性疼痛病人提供运动康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慢性疼痛 运动诱发痛觉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策略探究银质针导热疗法干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
3
作者 沈昌玉 孟钰杰 +3 位作者 黄鹏 盛端阳 黄媛馨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7-918,共12页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局部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建立MPS大鼠模型,于造模、治疗期间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局部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建立MPS大鼠模型,于造模、治疗期间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局部肌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对局部肌组织进行代谢图谱检测,通过mz Cloud、mz Vault、Masslist数据库比对进行定量鉴定,KEGG、HMDB、LIPIDMaps数据库对代谢物进行注释,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通过KEGG数据库富集与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探索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MPS可能的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机械痛阈显著下降,病理形态改善明显。LC-MS/MS检测统计分析发现银质针导热治疗后MPS大鼠局部肌组织代谢谱较前明显改变,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统计筛选出4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有10种差异代谢物参与富集代谢通路,与银质针导热治疗MPS大鼠相关的代谢通路可能包括胆碱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色氨酸代谢,其中主要涉及的差异代谢物包括LPC 20:0、LPC 16:1、LPC 16:0、L-犬尿氨酸、吲哚、3-吲哚乙腈。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MPS机制涉及局部肌组织胆碱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色氨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银质针导热疗法 疼痛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乌甲素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媛馨 张忠杰 +3 位作者 沃春新 陆巍 姚旌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评价草乌甲素(bulleyaconitine A,BLA)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疼痛病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在入院后给予相同的基础综合治疗,试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草乌甲素片,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分别在治... 目的:评价草乌甲素(bulleyaconitine A,BLA)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疼痛病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在入院后给予相同的基础综合治疗,试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草乌甲素片,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30天的以下指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睡眠评分(athens insomnia scale,AI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病人的不良反应;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各时点NRS、AI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试验组NRS评分、AIS评分及SDS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3对照组有2例病人发生后神经痛,试验组无病人发生后神经痛。结论:1基础综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性疼痛、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及减轻病人抑郁状态。2联合草乌甲素疗效更为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甲素 带状疱疹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大鼠肌筋膜疼痛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29
5
作者 沃春新 徐正涛 +5 位作者 秦乐 于子龙 张忠杰 陆巍 姚旌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6-592,共7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冲击波组(S组)。C组大鼠不行任何刺激,M组和S组大鼠采用打击右...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冲击波组(S组)。C组大鼠不行任何刺激,M组和S组大鼠采用打击右股内侧肌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MPS模型。S组大鼠MPS模型复制成功后,行右股内侧肌冲击波治疗,每5天一次,共治疗3次。疗程结束2周后测定热痛阈值和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右股内侧肌及脊髓L4-6节段,HE染色切片观察局部肌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结果:(1)肌电图:T1实验第12周,即模型复制完成时,T2:实验第16周,即S组治疗后第3周,T1时,C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低于M组和S组(P<0.01),而S组的自发放电频率与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2时,与M组相比较,S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1);(2)热痛阈:T1时M组和S组热痛阈时间较C组显著缩短(P<0.01),M组和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2时S组热痛阈时间延长,且显著高于M组(P<0.01);(3)脊髓组织n NOS表达:与C组比较,M组n 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较M组明显下降(P<0.05);(4)脊髓组织SP表达:M组较C组SP显著升高(P<0.05),S组显著低于C组(P<0.05);(5)脊髓组织5-HT表达:三组大鼠脊髓5-HT阳性表达无差异;(6)脊髓组织β-EP表达:三组大鼠脊髓β-EP的表达无差异;(7)病理形态学改变:C组大鼠肌肉切片显示肌纤维紧密并规律,细胞核多分散于肌纤维膜下且规则。M组肌纤维呈现粗细不同、排列紊乱及粘连、炎性细胞浸润现象。S组肌纤维形态接近正常,有少量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轻微萎缩及变性。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通过降低病变肌筋膜自发电活动、提高痛阈值以及促进损伤肌筋膜的修复发挥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n NOS及S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体外冲击波 神经递质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治疗对MPS大鼠脊髓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秦乐 徐正涛 +5 位作者 于子龙 沃春新 陆巍 姚旌 王林 王福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17-421,共5页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组,采用打击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银质针组,MPS模型成功后,行银...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组,采用打击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银质针组,MPS模型成功后,行银质针导热治疗。各组大鼠在治疗2周后测定热痛阈值、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右股内侧肌及脊髓L4-6节段,HE染色切片观察局部肌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P物质(SP)及5-羟色胺(5-H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痛阈降低,局部肌肉自发电活动增加(P〈0.01);脊髓n NOS、SP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质针组热痛阈明显升高,自发电活动明显降低(P〈0.01);脊髓n NOS及SP表达明显降低,5-HT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脊髓n NOS及SP表达,增高5-HT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银质针 神经递质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兔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岳惠忠 陆巍 +2 位作者 沃春新 姚旌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99-902,907,共5页
目的:观察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后,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及软骨中II型胶原的变化。方法:成年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normal 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臭氧治疗组(ozone treatment group)。建立骨性... 目的:观察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后,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及软骨中II型胶原的变化。方法:成年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normal 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臭氧治疗组(ozone treatment group)。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后,模型组给予空气1 ml、臭氧治疗组予40μg/ml臭氧1 ml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共2周,治疗结束1周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进行病理观察、Mankin's评分、II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其平均光密度测定。结果:(1)Mankin's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ankin's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臭氧治疗组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P<0.05)。(2)II型胶原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I型胶原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臭氧组II型胶原平均光密度显著增高(P<0.05)。(3)电镜观察:模型组软骨全层变薄,可见到较多的胶原原纤维纤丝;臭氧治疗组软骨移行层下部及深层网架结构尚完整。结论:关节腔臭氧注射可以促进关节软骨胶原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臭氧 II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剑 于子龙 +3 位作者 高鸿 邹小华 欧炜 熊兴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4日龄 SD 大鼠72只,体重19~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18只。C 组为生理盐水对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4日龄 SD 大鼠72只,体重19~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18只。C 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R1、R2、R3组分别为瑞芬太尼1、5、10μg·kg-1·min-1药物处理组。四组均持续腹腔泵注给药,时间为2 h,泵注液体总容量均为2 ml,并监测大鼠SpO 2及脉率。分别于清醒后4 h、24 h、1周时,采用跳台实验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 法测定海马组织 p-CREB 蛋白的表达。结果 R3组脉率明显低于 C、R1和 R2组(P 〈0.05);但四组Sp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后4 h 时 R2、R3组错误次数均明显多于、潜伏期明显短于 C 和 R1组(P 〈0.05);R3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潜伏期明显短于 R2组(P 〈0.05)。清醒后24 h 时 R2和 R3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潜伏期明显短于 C 和 R1组(P 〈0.05);R3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 R2组(P 〈0.05)。清醒后1周四组错误次数及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清醒后4 h时 R3组海马 p-CREB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 C、R1和 R2组(P 〈0.05)。清醒后24 h 时 R2、R3组海马p-CREB 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 C 和 R1组(P 〈0.05)。清醒后1周四组 p-CREB 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5~10μg·kg-1·min-1可导致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 p-CREB 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发育期大脑 学习记忆 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忠杰 黄海兰 +1 位作者 姚旌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的表现为感觉神经病变,且50%左右的糖尿病和13%左右的糖耐量受损的病人伴随着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受损[1]。DPN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的表现为感觉神经病变,且50%左右的糖尿病和13%左右的糖耐量受损的病人伴随着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受损[1]。DPN疼痛发病率高[2]、症状重、严重影响生活,目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药物联合使用,仍能较好的缓解症状[3]。kim等[4]报导了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并无相关文献探讨脊神经的脉冲射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腰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耐量受损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疗效研究 脊神经 DPN 文献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Fn14mRNA在大鼠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雯 姚作娇 +4 位作者 陆巍 沃春新 姚旌 张忠杰 王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研究TWEAK/Fn14是否参与了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生发展,进一步探讨骨性关节炎发生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TWEAK抗体组,每组8只。模型组、TWEAK抗体组均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建... 目的:研究TWEAK/Fn14是否参与了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生发展,进一步探讨骨性关节炎发生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TWEAK抗体组,每组8只。模型组、TWEAK抗体组均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TWEAK抗体组在造模前1 h经鼠尾静脉注射TWEAK抗体进行干预。检测指标:(1)关节滑膜HE染色;(2)关节滑膜TWEAK和Fnl4 mRNA的表达;(3)IL-1β、TNF-α在滑膜中的表达。结果:(1)HE染色:TWEAK抗体组较模型组改变轻,存在部分增生;(2)与模型组比较,TWEAK抗体组TWEAK/Fn-14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比较,TWEAK抗体组滑膜中IL-1β、TNF-α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EAK/Fn14参与了OA的发生,可能是OA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TWEAK Fn14 IL-1Β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底鳞状细胞癌骨转移颈肩痛1例
11
作者 肖诤 陆巍 +3 位作者 罗笛 李宁怡 蒋莉 陈高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9-720,共2页
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工作艰难且重要,近年来,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广泛推广“治痛道合-难治性癌痛规范化管理(MICP)”等一系列项目,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难治性癌痛治疗之路。为提升临床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 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工作艰难且重要,近年来,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广泛推广“治痛道合-难治性癌痛规范化管理(MICP)”等一系列项目,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难治性癌痛治疗之路。为提升临床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通过多期的难治性癌痛临床案例MDT研讨和技能比拼,每期将评选出的对临床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难治性癌痛案例,邀请专家全面解析点评,刊登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合理用药栏目中(本期为第13篇);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案例 颈肩痛 临床医师 姑息治疗 难治性癌痛 中国抗癌协会 癌症康复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