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胃型腺癌的影像学分析(附8例报道)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慧淋 阮志兵 +4 位作者 文凤 陈坤 石仕晗 徐茂丽 夏小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胃型腺癌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认识与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搜集、分析2018年10月-2023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宫颈胃型腺癌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术前接受MRI检查,6例接受妇科B超检查,2例接受CT检查,6例行阴道镜检... 目的:探讨宫颈胃型腺癌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认识与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搜集、分析2018年10月-2023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宫颈胃型腺癌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术前接受MRI检查,6例接受妇科B超检查,2例接受CT检查,6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①临床特点:阴道流液3例,其中大量流液1例,阴道出血2例,常规妇科超声体检发现宫颈可疑病变3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性5例(5/8),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阴性7例(7/8),6例行阴道镜及宫颈常规活检检查,阴性各4例(4/6、4/6)例。②影像学表现:MRI检查4例,均表现为子宫颈体积增大呈“桶状宫颈”,其内信号不均,以稍长T 1稍长T 2信号为主,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长T 1、长T 2信号影,呈“宇宙征”,其中仅1例患者MRI结果考虑宫颈胃型腺癌(1/4)。CT检查2例,表现为子宫颈增大呈“桶状宫颈”,密度不均,散在多发结节及小片状低密度影,1例增强检查示病变囊性区未见无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边界欠清。超声检查6例,表现为宫颈增大,见回声不均质团块,呈蜂窝状,团块内及周边见较丰富血流信号。术前影像学仅1例MRI检查考虑G-EAC(1/8),误诊/漏诊率87.5%。结论:宫颈胃型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与影像特征,临床表现为阴道持续大量流清水样液伴“桶状宫颈”、“宇宙征”的影像表现有助于宫颈胃型腺癌的早期诊断,MRI诊断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颅内上皮样肉瘤1例
2
作者 李解 高波 王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病例男,60岁,因记忆力减退5d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我院MRI平扫+增强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可见一大小约1.8cm×1.6cm的结节,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等、稍高信号,T_(2)FLAIR呈稍高信号,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可... 病例男,60岁,因记忆力减退5d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我院MRI平扫+增强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可见一大小约1.8cm×1.6cm的结节,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等、稍高信号,T_(2)FLAIR呈稍高信号,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可见囊性变,边缘呈浅分叶状,周围伴大片水肿带,病灶部分侵犯右侧侧脑室壁及周围脑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肉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黎洲 李兴 +3 位作者 宋杰 蒋天鹏 吴晓萍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时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102例行经皮肝癌RF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B组,...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时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102例行经皮肝癌RF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B组,采用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C组,采用局部麻醉监护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操作时间均多于C组(P<0.02);术后A组较B组苏醒时间长(P<0.03);RFA术中A、B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较C组平稳(P<0.01);A、B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5%以上,从放置氧气面罩至手术结束时,B组较A组低(P<0.05),C组患者较A、B组均低(P<0.01);A组患者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1)。B、C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气胸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等情况均高于A组(P<0.05)。结论肝癌RFA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其中控制呼吸静脉全身麻醉组安全性较高、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可能是肝癌RFA治疗的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射频消融 肝癌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形态学特征与血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晶 金鑫 +3 位作者 张兴华 张燕 吴珂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6-449,454,共5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患者 CT 血管成像(CTA)形态学指标与 D-二聚体(DD)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43 例 CTA 初诊为 IMH 急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 24 h 内 DD 最大值,测量并计算 IMH 的形态学指标,分析上述... 目的评价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患者 CT 血管成像(CTA)形态学指标与 D-二聚体(DD)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43 例 CTA 初诊为 IMH 急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 24 h 内 DD 最大值,测量并计算 IMH 的形态学指标,分析上述指标与 DD 水平及年龄校正后 DD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DD 与病变长度(r=0.582,P<0.01)、血肿截面积比(r=0.534,P<0.01)、IMH 容积指数(IMH 长度×血肿横截面积/1000)(r=0.615,P<0.01)呈中度正相关。经年龄校正后,上述指标仍与 DD 呈中度正相关。以 DD 诊断容积指数>100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777(95% CI 0.640~0.914),最佳截断点为 1.37 μg/ml,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100.0%、55.2%。结论 DD 水平与 IMH 形态学指标存在正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 IMH 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急性病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诱导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罗琳 廖欣 +1 位作者 杨应乾 杨金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8-784,共7页
传统观念认为,超重或肥胖对骨质量具有保护作用。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肥胖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肥胖可涉及骨凋亡、骨形成、骨分化、骨微循环、骨吸收等的多条信号通路表达发生改变。肥胖可改变不同类型的骨生长因子、促炎症细胞... 传统观念认为,超重或肥胖对骨质量具有保护作用。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肥胖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肥胖可涉及骨凋亡、骨形成、骨分化、骨微循环、骨吸收等的多条信号通路表达发生改变。肥胖可改变不同类型的骨生长因子、促炎症细胞因子、激素的受体等因子的表达,诱导促使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存活的各类型转录因子激活,同时肥胖还可激活调节破骨细胞作用的信号通路。文章主要就肥胖对成骨作用、破骨作用的影响以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对肥胖诱导骨质疏松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骨质疏松 骨代谢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定量CT椎体骨密度正常参考数据库及与BMI、年龄的相关性:基于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队列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玲 查晓娟 +7 位作者 杜霞 李永利 陈爽 吴艳 李绍林 陆勇 程晓光 田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China Biobank)相关数据,旨在建立中国人群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正常参考值数据库。方法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China Biobank共纳入69811例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健康体检志愿者。所有... 目的分析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China Biobank)相关数据,旨在建立中国人群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正常参考值数据库。方法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China Biobank共纳入69811例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健康体检志愿者。所有志愿者按照统一设定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扫描参数扫描,采用QCT Pro测量腰1和腰2椎体中心松质骨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结果最终纳入64377例研究对象中,男性38013例(59.05%),女性26364例(40.95%)。随着年龄增长,BMD呈下降趋势,女性椎体松质骨BMD在青中年时期高于男性,但BMD下降趋势高于男性。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年龄标化)男性为13.53%,女性为28.9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年龄标化)男性为28.69%,女性为58.69%。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上升,明显高于男性。华东和华南区域男女性椎体松质骨BMD相对较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椎体vBMD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中国人群QCT腰椎BMD正常参考数据库的建立为QC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QCT测量椎体BMD与性别、年龄和地区相关,而与体质量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椎体骨密度 参考数据库 体质量指数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腹主动脉钙化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红敏 程晓光 +2 位作者 王玲 杜霞 焦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腹主动脉钙化(AAC)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至2016年间招募的593名40~80岁(男性230人,女性363人)的健康志愿者测量受检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腹主动脉钙化(AAC)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至2016年间招募的593名40~80岁(男性230人,女性363人)的健康志愿者测量受检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将原始图像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软件,分别测量L1-3椎体骨密度。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腹主动脉钙化面积比。结果男、女性AAC患病率分别约为45.65%、28.37%;与无AAC组比较,男性、女性AAC组年龄更大,并且与腰椎BM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腰椎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9、r=-0.73,P<0.05),与BMI均无明显相关性(r=0.02、r=0.01,P>0.05);男、女性AAC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r=0.42,P<0.05),与BMI均无明显相关性(r=-0.03、r=-0.03,P>0.05);男性BMD与AAC无明显相关性(P=0.15),女性BMD与AAC呈低度负相关(r=-0.32,P<0.05),校正年龄以后,女性BMD与AAC也无明显相关性(P=0.08)。结论年龄为腹主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发病的共同独立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后,男性、女性腰椎BMD与AAC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腹主动脉钙化 腰椎骨密度(BMD) 定量CT(QCT)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IDH-1突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汝佳 沈桂权 高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11-715,共5页
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作为分子标志物在确定脑胶质瘤的分子亚型和进行个体化治疗及判断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IDH-1基因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主要对近年来IDH-1基因突变与脑胶质瘤的影... 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作为分子标志物在确定脑胶质瘤的分子亚型和进行个体化治疗及判断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IDH-1基因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主要对近年来IDH-1基因突变与脑胶质瘤的影像基因组学的关系作一综述,期望能对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柠檬酸脱氢酶 基因突变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汝佳 沈桂权 高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45-1050,共6页
排尿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卒中后排尿障碍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概述。通过对其影像学特征的学习,从而对卒中后排尿障碍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卒中 排尿障碍 影像学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解爱花 陈霞 +1 位作者 于绍梅 胡小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2-833,共2页
病例 男,8岁。1月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具体不详),无咯血、紫绀、浮肿、呼吸困难等,出生以来患者体格及智力发育较正常同龄儿童无明显异常,较易患呼吸道感染。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瘘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谱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嗜铬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楠 范光明 +2 位作者 沈金丹 张飘尘 文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1-1121,共1页
患者女,44岁,因“上腹胀痛1个月伴腹泻”就诊。入院查体:心率72次/分,血压130 mmHg/80 mmHg。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15μg/L。腹部CT:肝尾状叶见团状混杂密度影,平均CT值41HU,大小约7.2cm×8.4cm×6.0cm,边界尚清,内见斑片状... 患者女,44岁,因“上腹胀痛1个月伴腹泻”就诊。入院查体:心率72次/分,血压130 mmHg/80 mmHg。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15μg/L。腹部CT:肝尾状叶见团状混杂密度影,平均CT值41HU,大小约7.2cm×8.4cm×6.0cm,边界尚清,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图1A)。增强后病灶见完整包膜,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平均CT值62 HU(图1B),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图1C)。病灶与胰腺分界尚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输尿管淋巴瘤PET-CT表现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晓煌 胡娜 王云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报告并分析1例原发输尿管淋巴瘤的双时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表现,探讨PET-CT在该病诊断、分期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输尿... 目的:报告并分析1例原发输尿管淋巴瘤的双时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表现,探讨PET-CT在该病诊断、分期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输尿管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PET-CT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本例患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CT尿路造影示左输尿管中段肿块,输尿管镜示距膀胱入口5 cm处输尿管狭窄、未见肿块。手术活检确诊为输尿管滤泡性淋巴瘤。全身PET-CT显示为IE期。检索文献共收集资料齐全的原发输尿管淋巴瘤患者31例,发现输尿管淋巴瘤以单侧发生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PET-CT检查伴有糖代谢增高。结论:原发输尿管淋巴瘤罕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胁痛、腹痛、无症状性肾积水,难以通过影像学手段正确诊断。PET-CT对于原发输尿管淋巴瘤临床分期、疗效监测、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
13
作者 解爱花 陈霞 +1 位作者 胡小丽 于绍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4-755,共2页
病例男,6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余,双下肢水肿1月余”入院。查体:心率80次/分,血压123/8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无隆起。听诊:心音低钝,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约3/6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收缩期隆隆... 病例男,6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余,双下肢水肿1月余”入院。查体:心率80次/分,血压123/8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无隆起。听诊:心音低钝,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约3/6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胸部X线显示心影不大,肺血稍多。心脏超声心动图:各房室腔均正常,房室间隔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肺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子痫对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牧熙 沈桂权 高波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是一种影响包括大脑在内的多个器官的妊娠特异性综合征。尽管在终止妊娠或分娩后PE的症状会逐渐消退,但先兆子痫病史(history ofpreeclampsia,HPE)将在女性以后的生活中成为高血压(hypertension)和心血管疾病(... 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是一种影响包括大脑在内的多个器官的妊娠特异性综合征。尽管在终止妊娠或分娩后PE的症状会逐渐消退,但先兆子痫病史(history ofpreeclampsia,HPE)将在女性以后的生活中成为高血压(hypertension)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PE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有关。研究表明,有HPE的女性大脑中可能发生长期的病理变化,例如持续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并且PE可能是早期脑血管损害的危险标志物。PE的长期影响主要是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及反应速度迟钝。此外,通过观察有HPE的老年女性后发现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某些变化类似于一些神经疾病的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笔者旨在探讨PE对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并就先兆子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白质 灰质 脑白质病变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0 T ~1H-MRS技术纵向评估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脑内代谢物改变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明明 曹笑婉 +2 位作者 沈桂权 李小宝 余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91-696,共6页
目的应用3.0 T ~1H-MRS技术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大鼠脑内代谢物浓度的纵向变化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材料与方法利用Philips 3.0 T MR扫描仪和小动物线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术后2周、1个月... 目的应用3.0 T ~1H-MRS技术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大鼠脑内代谢物浓度的纵向变化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材料与方法利用Philips 3.0 T MR扫描仪和小动物线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术后2周、1个月、3个月、5个月)进行~1H-MRS扫描,并结合Morris水迷宫和HE染色、Nissle染色评估VCI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VCI大鼠即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大鼠脑内(主要包括海马)的代谢物Glu/tCr显著下降(P=0.029);术后1个月,NAA/tCr显著下降(P=0.027),而mI/tCr显著上升(P=0.005);术后3个月,NAA/tCr含量有所恢复,mI/tCr(P=0.007)显著上升,而GPC/tCr,t Cho/tCr含量显著上升(P值均<0.05);术后5个月,除mI/tCr仍保持在较高水平(P=0.039)外,其他代谢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HE和Nissle染色显示海马区域存在细胞结构和形态的改变。结论 3.0 T ~1H-MRS技术提供的代谢物含量客观地反应了VCI进展中大鼠脑内代谢物浓度的改变,VCI大鼠在术后2周即出现Glu/tCr比值的下降以及VCI进程中表现出来的mI/tCr持续升高可能有助于早期提示VCI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血管 海马 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黄色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坤玏 李小宝 余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2-63,共2页
患者男,6岁,于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外院行相应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院专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hyro... 患者男,6岁,于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外院行相应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院专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肉芽肿 青少年性 蝶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致心肌炎一例的临床特征及CMR影像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艳翎 张燕 +3 位作者 汪春红 朱秀梅 邹君鑫 黄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97,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日期:2022年7月5日。患者女,32岁,以“全身皮疹4个月余,四肢肌肉无力1个月余”于2020年9月3日收入我院。专科检查示:全身可见紫红色斑片,头面部、胸...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日期:2022年7月5日。患者女,32岁,以“全身皮疹4个月余,四肢肌肉无力1个月余”于2020年9月3日收入我院。专科检查示:全身可见紫红色斑片,头面部、胸部、背部、四肢可见暗红色斑片,伴脱屑。双下肢压痛、肌力减低。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提示:肌源性损害(广泛)。2020年9月10日取左上肢肱二头肌肌肉活检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给予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并加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患者皮疹及肌肉压痛、无力较前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心肌炎 心脏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VX2肝癌模型兔TACE后瘤周纤维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慧洲 程芝梅 +4 位作者 张帅 王黎洲 李苒 许敏 周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2-507,共6页
目的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 目的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ham组,每组6只。对TACE组于建模后2~3周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对TACE组注入碘化油乳剂,对Sham组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前及术后2周以常规超声观察肿瘤大小,以SWE检测肿瘤、瘤周及肝右叶组织硬度。术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动物取肿瘤及瘤周组织,观察肝细胞形态、评估纤维化程度;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周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瘤周纤维化程度与组织硬度的相关性。结果对12只兔均成功建模,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成功率100%(12/12)。2组术前肿瘤体积、肝组织硬度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相比Sham组,TACE组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及瘤周组织硬度增加,血清ALT、AST升高(P均<0.05)。病理检查显示,TACE组瘤周肝细胞水肿明显,Sham组偶见肝细胞水肿,TACE组瘤周纤维化程度高于Sham组(P<0.01);TACE组瘤周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周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r=0.67,P=0.02)。结论TACE后VX2肝癌模型兔瘤周纤维化程度加重;SWE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肾血管周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连花 王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6-1716,共1页
患者男,33岁,因“左腰部反复疼痛1周”入院。查体:左肾区轻叩痛,右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全腹增强CT:左肾中下极见突入肾盂、肾轮廓外的团块状异常强化影,大小约6.5 cm×6.5 cm×7.6 cm;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呈不均匀... 患者男,33岁,因“左腰部反复疼痛1周”入院。查体:左肾区轻叩痛,右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全腹增强CT:左肾中下极见突入肾盂、肾轮廓外的团块状异常强化影,大小约6.5 cm×6.5 cm×7.6 cm;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约16~89 HU,周围可见血管包绕、肾动脉移位(图1A);髓质期持续强化,CT值约18~112 HU,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图1B);排泄期强化减低,CT值约25~93 HU,病灶与肾皮髓质分界尚清(图1C)。CT诊断:左肾占位,考虑肾癌。于全身麻醉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于左肾中下极实质内见肿块与肾实质分界尚清,肾盂受压、移位,肿块与肾周脂肪不易剥离,切面呈白灰黄色,实性、质软。术后病理: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部分围绕血管生长,局部血窦呈网状扩张,肾周脂肪组织内亦见肿瘤细胞(图2)。免疫组织化学:Vim、CD31、CD34均呈阳性,Ki-67(5%+)。病理诊断:(左肾)血管周细胞瘤(hemanyiopericytoma, H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142答案:肺内Rosai-Dorfman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启慧 陈莲花 王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后背部疼痛伴胸闷气促超过10天"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后背疼痛,吸气时较明显,伴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自患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较差,体重下降约2kg,查体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扪...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后背部疼痛伴胸闷气促超过10天"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后背疼痛,吸气时较明显,伴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自患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较差,体重下降约2kg,查体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既往吸烟史超过30年,10支/天,已戒烟超过15年;饮酒史超过10年,0.10~0.15kg/d,目前偶有饮酒,余无明显特殊异常。影像学表现: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结节内见空洞形成,大小约13mm×18mm,边缘似见分叶及少许毛刺,空洞内缘光滑,其内未见明显气液平面(图1a^1d),CT诊断提示右肺下叶空洞,考虑结核可能,肿瘤性病变不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