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对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疗效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肖红 谌晶晶 +2 位作者 李伟 李益兰 王安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行左心耳封堵术符合纳排标准的心房颤动患者共119例,其中CKD组34例,非CKD组85例...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行左心耳封堵术符合纳排标准的心房颤动患者共119例,其中CKD组34例,非CKD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前实验室及超声指标、围术期并发症情况,随访术后器械相关血栓、左心耳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及血栓塞、出血及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合并CKD患者相比,CKD组患者年龄、饮酒比例、吸烟比例、心力衰竭及冠心病比例、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均较非CKD组患者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CKD组患者仅1例患者因左心耳畸形未能成功置入封堵器,其置入成功率97.1%,非CKD组置入成功率100%,两组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包积液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器械相关血栓、左心耳残余分流、心包积液情况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进行17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血栓栓塞、出血及全因死亡发生情况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并CKD的心房颤动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且有更高的卒中及出血风险,但在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时,置入成功率仍高,与非CKD患者相比,患有CKD并不会增加术后患者血栓栓塞、出血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慢性肾脏病 左心耳封堵术 疗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ACAP2调节微小RNA-421与B细胞易位基因2轴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黎姗姗 许文 +2 位作者 杨熙 涂琳 周海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ACAP2(circACAP2)调节微小RNA(miR)-421/B细胞易位基因2(BTG2)轴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和H9c2细胞模型,将8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si-circACAP2组、... 目的探讨环状RNA ACAP2(circACAP2)调节微小RNA(miR)-421/B细胞易位基因2(BTG2)轴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和H9c2细胞模型,将8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si-circACAP2组、pcDNA3.1组、pcDNA3.1-circACAP2组、pcDNA3.1-circACAP2+模拟物(mimic)NC组、pcDNA3.1-circACAP2+miR-421 mimic组,每组各10只。将缺氧H9c2细胞置于24孔板中,瞬时转染细胞,分为缺氧组、缺氧+si-NC组、缺氧+si-circACAP2组、缺氧+pcDNA3.1组、缺氧+pcDNA3.1-circACAP2组、缺氧+pcDNA3.1-circACAP2+mimic NC组、缺氧+pcDNA3.1-circACAP2+miR-421 mimic组,另取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肌梗死情况、心肌组织病理变化、circACAP2、miR-421、BTG2 mRNA表达情况、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H9c2细胞活力和凋亡、心肌组织BTG2蛋白表达、H9c2细胞BTG2蛋白表达。结果MI组circACAP2、BTG2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1.84±0.21 vs 1.00±0.10,1.68±0.17 vs 1.00±0.10),miR-421表达低于假手术组(0.49±0.05 vs 1.00±0.11,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梗死面积、CK-MB、LDH活性升高,LVFS、LVEF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ACAP2组心肌损伤减轻,LVFS、LVEF升高,梗死面积、CK-MB、LDH活性降低(P<0.05);与缺氧+si-NC组比较,缺氧+si-circACAP2组细胞活力升高,凋亡率、CK-MB和LDH活性降低(P<0.05)。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circACAP2组心肌损伤加重,LVFS、LVEF降低,梗死面积、CK-MB、LDH活性升高(P<0.05);与缺氧+pcDNA3.1组比较,缺氧+pcDNA3.1-circACAP2组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CK-MB、LDH活性升高(P<0.05)。结论circACAP2在MI大鼠和H9c2细胞中表达上调,沉默circACAP2可能通过调节miR-421/BTG2轴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提高心肌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心肌损伤 微小RNA-421/B细胞易位基因2轴 环状RNA ACAP2 心肌梗死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脑小血管病颅脑影像学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克贤 蒲强 戚德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反映的自主神经功能与脑小血管病颅脑影像学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诊断为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137例,及非脑小血管病患者43例,共18O例。根据头颅MRI有无病...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反映的自主神经功能与脑小血管病颅脑影像学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诊断为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137例,及非脑小血管病患者43例,共18O例。根据头颅MRI有无病变及病变负荷分为三组:非CSVD组(头颅影像学无异常病变)43例、CSVD低负荷组(头颅影像学提示脑白质缺血或者脑萎缩)36例、CSVD高负荷组(头颅影像学提示脑白质缺血合并脑萎缩)101例。比较三组之间基线资料及心率变异性的差异并对心率变异性与脑小血管病头颅影像学缺血病变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三组基线资料显示,年龄及高血压在CSVD高负荷组均高于低负荷组及非CSVD组[(73.22±9.27)岁比(61.11±8.02)岁比(50.88±8.02)岁;88例(87.13%)比28例(77.78%)比27例(62.79%),均P<0.05]。BMI及血红蛋白在CSVD高负荷组均低于低负荷组及非CSVD组[(23.13±3.63)kg/m^(2)比(23.27±3.53)kg/m^(2)比(25.00±3.41)kg/m^(2);135.00(121.00,144.00)g/L比137.00(129.00,149.00)g/L比144.00(135.50,153.50)g/L,均P<0.05]。三组HRV参数显示,SDNNIndex、HF、LF在CSVD高负荷组均小于低负荷组及非CSV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00(32.00,49.00)比47.00(38.75,54.50)比47.00(40.00,62.00),92.50(64.00,257.60)比167.50(94.70,284.38)比169.30(108.55,272.05);214.40(118.10,351.80)比308.45(195.55,487.53)比347.00(240.40,541.90),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高血压、BMI、血红蛋白后,SDNNIndex(OR=0.970,95%CI 0.946~0.995,P=0.021)、HF(OR=0.996,95%CI 0.992~0.999,P=0.022)、LF(OR=0.997,95%CI 0.995~0.999,P=0.003),上述结果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继续校正年龄、高血压、BMI、血红蛋白后,只有LF(OR=0.998,95%CI 0.995~1.000,P=0.048)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率变异性中LF是CSVD颅脑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参与CSVD颅脑病变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脑小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结合6S理论在心电监护报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韩莎 申厚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6S理论在心电监护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负责心电监护仪维护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7—12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为传统组;2024年1—6月实施PDCA循...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6S理论在心电监护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负责心电监护仪维护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7—12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为传统组;2024年1—6月实施PDCA循环结合6S理论管理模式,为探究组。对比两组心电监护仪相关技能考核评分、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工作压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心电监护仪相关技能考核评分、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及工作压力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不良事件发生3例,而传统组心电监护仪设备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7例。结论PDCA循环结合6S理论在心电监护报警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改善仪器设备管理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6S理论 心电监护报警管理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及微量蛋白尿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肖金翠 刘大男 李治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合并冠心病和尿微量蛋白(MAU)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EH患者246例,按年龄分为中年EH组114例,老年EH组132例,其中未经治疗的合并冠心病44例(中老年各22例,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年龄分为中...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合并冠心病和尿微量蛋白(MAU)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EH患者246例,按年龄分为中年EH组114例,老年EH组132例,其中未经治疗的合并冠心病44例(中老年各22例,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年龄分为中年单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9例、3支病变4例;老年单支病变8例、双支病变6例、3支病变8例)。选择同期无高血压的门诊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MAU/肌酐(ACR)。采用动脉硬化仪检测入选者的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中心动脉收缩压(CSP)。结果中年EH组和老年EH组ACR(P<0.05)、冠心病患病率(19.30%和16.67%vs0%,P<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老年单、双、3支病变ba-PWV、ACR显著高于中年(P<0.05);中年和老年3支病变CSP、CF-PWV、ba-PWV、ACR显著高于单、双支病变患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CF-PWV、CSP与中、老年EH患者MAU和冠状动脉变病支数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CF-PWV、CS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老年EH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肾损害程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老年患者肾血管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蛋白尿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俊 林圆 唐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大型心血管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不仅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能显著降低合并ASCVD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成为治...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大型心血管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不仅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能显著降低合并ASCVD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成为治疗ASCVD和高危心血管风险2型糖尿病的关键药物。SGLT-2i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AS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展现出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回顾了SGLT-2i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运蛋白2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综合征 炎症 氧化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赛格列他对糖尿病小鼠血清NO及心脏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峻 李洁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2-826,共5页
目的既往研究显示替赛格列他减轻小鼠血管斑块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文中旨在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γ,PPARα/γ)双激动剂替赛格列他对糖尿病小鼠血脂、血清NO及心脏诱导... 目的既往研究显示替赛格列他减轻小鼠血管斑块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文中旨在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γ,PPARα/γ)双激动剂替赛格列他对糖尿病小鼠血脂、血清NO及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3周龄雌性小鼠30只,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7d后,所有小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替赛格列他组。对照组继续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替赛格列他组予替赛格列他口服给药(高糖高脂饲料中混合20μg/kg替赛格列他)。连续用药6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血糖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的NO含量,RT-PCR方法检测心脏i NOS mRNA表达。结果替赛格列他组小鼠血清TC、TG、LDL-C、和Glu水平[(2.93±0.38)、(1.87±0.41)、(1.07±0.30)、(14.33±2.0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2±0.45)、(2.58±0.34)、(1.35±0.26)、(19.55±3.4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1.32±0.21)mmol/L vs(1.05±0.24)mmol/L,P<0.01〗;对照组小鼠血清NO含量[(75.60±8.06)μmol/L]明显高于替赛格列他组[(41.35±5.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赛格列他组小鼠i 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0.435±0.064)明显低于对照组(0.568±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赛格列他可通过抑制i NOS mRNA的过度表达从而减少NO的合成,并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2型糖尿病 血脂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代琴 郭海俊 +2 位作者 廖付军 李屏 程友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48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组,各74例。rhBN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硝酸甘油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比...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48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组,各74例。rhBN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硝酸甘油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困难状况及整体临床状况,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用药前与用药后72 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rhBNP组用药后0.5、6、24 h的呼吸困难状况及整体临床状况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WCP)、收缩压差值分别为(+0.36±3.68)%、(+1.22±2.03)mm Hg(1 mm Hg=0.133 kPa)、(-7.68±1.06)mm Hg、(+0.21±5.03)mm Hg,rhBNP组分别为(+4.07±1.25)%、(-2.87±1.60)mm Hg、(-4.21±1.03)mm Hg、(-3.53±1.44)mm Hg。rhBNP组用药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程度,肺动脉压、PCWP、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NP组用药后72 h心率降低,室性早搏、配对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减少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硝酸甘油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对其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武鹏 梁金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0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对其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术中平均动脉压的不同将其分为高脉压组(平均动脉压>60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对其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术中平均动脉压的不同将其分为高脉压组(平均动脉压>60 mmHg)和低脉压组(平均动脉压≤60 mmHg),每组各有患者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及心电图改变类型,总结脑卒中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对其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显示,与低脉压组患者相比,高脉压组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更高,射血分数更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小,升主动脉内径更大,其中E/A<1%患者的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脉压组患者相比,高脉压组患者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ST段改变、心电图T波改变的发生率均更高,其中心电图正常患者的占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心电图U波改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升高可增加其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术 平均动脉压 心肌损伤 动态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不同服药时间对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莉 庄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不同服药时间对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各参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清晨服药组40例(07:00~09:0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不同服药时间对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各参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清晨服药组40例(07:00~09:00口服替米沙坦80 mg,1次/d)和夜晚服药组40例(19:00~21:00口服替米沙坦80mg,1次/晚),疗程12周。比较2组治疗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血压模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清晨服药组比较,夜晚服药组治疗后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清晨平均收缩压、清晨平均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清晨服药组比较,夜晚服药组治疗后vWF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148.3±11.4)%vs(162.4±12.1)%,(2.9±0.5)mg/L vs(3.6±0.6)mg/L,P<0.05]。结论夜晚服用替米沙可降低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及清晨血压水平、优化血压模式,并降低vWF、hs-CRP水平,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 血管 血压监测 便携式 昼夜节律 von WILLEBRAND因子 C反应蛋白质 抗高血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维生素C和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所致肾病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维生素C和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所致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期内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和维生素C组(45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维生素C和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所致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期内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和维生素C组(45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期间,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水化疗法进行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治疗,为维生素C组患者联合应用维生素C和水化疗法进行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治疗。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的水平和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 :在进行检查前,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血肌酐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结束后,维生素C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其血肌酐的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维生素C组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维生素C和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所致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造影剂对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常规的水化疗法 预防 造影剂肾病 临床效果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