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胰腺癌脉管侵犯
1
作者 徐茂丽 阮志兵 +3 位作者 陈慧淋 陈坤 石仕晗 文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102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增强动脉期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常规影像征象构建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胰腺癌患者发生脉管侵犯(LVI)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2024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15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LVI阳性组61例,... 目的:探讨基于CT增强动脉期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常规影像征象构建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胰腺癌患者发生脉管侵犯(LVI)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2024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15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LVI阳性组61例,LVI阴性组94例。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108例)和验证集(47例)。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征象(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肿瘤内微小血管、钙化、囊变/坏死、大血管侵犯)及临床信息(性别、年龄、CA199),筛选出胰腺癌LVI侵犯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使用3D-slicer软件在动脉期图像上逐层手动沿肿瘤边缘勾画ROI,生成全肿瘤容积ROI后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递归特征消除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等方法进行特征的降维和筛选。在训练集中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高斯朴素贝叶斯和梯度提升树五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集中验证各模型的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效能,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之间AUC的差异,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度,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最终筛选出8个最优组学特征并计算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基于最优组学特征构建了5种机器学习模型,即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高斯朴素贝叶斯和梯度提升树模型,它们在训练集中的AUC分别为0.884、0.890、0.869、0.890和0.903,在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20、0.841、0.821、0.841和0.84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肿瘤最大径和肿瘤内微小血管征为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将筛选出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使用逻辑回归算法构建临床-传统影像模型,此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86和0.557。将影像组学评分联合肿瘤最大径和肿瘤内微小血管征共同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训练集中AUC为0.915,验证集中AUC为0.868。结论:基于动脉期CT图像上的肿瘤内微小血管征和肿瘤最大径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术前无创预测胰腺癌是否发生LVI且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并可通过列线图将实现预测结果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影像组学 脉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1例
2
作者 余悦 贾晓峰 +1 位作者 张国平 廖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4-825,共2页
病例女,46岁,因“发现右侧肢体无力3月”就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行走跛行,持物不稳,于外院行头颅MRI后考虑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占位并梗阻性脑积水,考虑室管膜瘤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转诊我院。既往无特殊。家族史... 病例女,46岁,因“发现右侧肢体无力3月”就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行走跛行,持物不稳,于外院行头颅MRI后考虑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占位并梗阻性脑积水,考虑室管膜瘤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转诊我院。既往无特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患者不能配合查体。CT平扫示:左侧侧脑室见一大小约63 mm×50 mm×52 mm不规则稍高密度影,其内见片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确诊7年后并腹腔转移1例
3
作者 徐茂丽 阮志兵 尹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9-680,共2页
病例男,18岁,2017年11月胸部CT增强检查(图1)发现纵隔占位,给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其中未成熟畸胎瘤约占50%,精原细胞瘤约占20%,胚胎性癌约占20%,卵黄囊瘤约占10%。2024年5月,患... 病例男,18岁,2017年11月胸部CT增强检查(图1)发现纵隔占位,给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其中未成熟畸胎瘤约占50%,精原细胞瘤约占20%,胚胎性癌约占20%,卵黄囊瘤约占10%。2024年5月,患者因“腹痛2月,加重伴腹胀排气排便减少2 d”就诊,行胸部CT平扫、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2)。胸部CT平扫(图2a)提示纵隔右份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肿瘤复发;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2b~2h)示右中上腹巨块状混杂密度影,大小约12 cm×10 cm×13 cm,其内见积气影,病灶与回肠关系密切,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肝内多发结节状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考虑肝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肠道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
4
作者 牟正前 胡娜 +1 位作者 陈惠 邹小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患儿,女,13岁,163 cm,54 kg,因“腹痛伴便血5 d”入院。家属诉患儿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伴不自主排便、便血,无畏寒、发热、呕吐等不适,遂来我院。全院会诊考虑为亚急性期肠系膜静脉栓塞,予那屈肝素4000 IU皮下... 患儿,女,13岁,163 cm,54 kg,因“腹痛伴便血5 d”入院。家属诉患儿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伴不自主排便、便血,无畏寒、发热、呕吐等不适,遂来我院。全院会诊考虑为亚急性期肠系膜静脉栓塞,予那屈肝素4000 IU皮下注射、罂粟碱30 mg静滴、抗炎、禁饮禁食、全肠外营养等治疗1月余,患儿仍有便血,多次输血仍贫血。体格检查:贫血面容,精神一般;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左下腹压痛,可触及一无活动性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手术 贫血面容 下腹压痛 WERNICKE脑病 麻醉苏醒期 全肠外营养 肠系膜静脉栓塞 那屈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ixon-Quant定量参数术前无创预测胰腺导管腺癌病理分化及Ki-67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陈坤 阮志兵 +4 位作者 石仕晗 陈慧淋 文凤 徐茂丽 唐戈雅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Dixon-Quant序列衍生的定量参数值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病理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7例PDA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按... 目的探讨基于mDixon-Quant序列衍生的定量参数值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病理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7例PDA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30例,低分化组27例。分析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腹痛、黄疸、术前CA19-9水平等)、常规影像学特征(部位、形态、边界、肿瘤长短径、胰管有无扩张、血管侵犯等)、定量参数(水相值、脂相值、T2^(*)值、R2^(*)值及脂肪分数)。按照1∶1的比例收集病例组与对照组正常胰腺的定量参数值进行对照。同时对31例病例按照Ki-67表达水平将其分为高表达组(Ki-67≥50%)和低表达组(Ki-67<50%)。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间评价的一致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不同分化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各指标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AUC之间的效能差异。结果PDAC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组年龄小于高分化组(P=0.006);性别、症状、术前CA19-9水平、肿块形态、部位、有无胰管扩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相值、T2^(*)值、R2^(*)值及脂肪分数在健康胰腺组与PDAC组、PDAC病灶与胰腺正常区域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分化组的T2^(*)和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分化组相比,低分化组的T2^(*)值更高[(58.92±7.84)ms vs.(47.87±6.76)ms],R2^(*)值更低[17.73(15.62,19.77)s^(-1) vs.21.57(19.65,24.69)s^(-1)];T2^(*)、R2^(*)值预测病理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866和0.82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74.1%和80.0%、83.3%;T2^(*)、R2^(*)值两者联合预测病理分化程度的AUC为0.863;Ki-67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T2^(*)、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的T2^(*)值较低表达组的更高[(55.57±8.77)ms vs.(49.23±6.09)ms],R2^(*)值更低[18.48(16.45,22.05)s^(-1) vs.20.87(19.56,22.03)s^(-1)]。T2^(*)、R2^(*)值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AUC分别为0.727和0.6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64.7%和64.3%、70.6%;T2^(*)、R2^(*)值两者联合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AUC为0.752。与单一参数相比,T2^(*)、R2^(*)值两者联合对于PDAC病理分化及Ki-67表达的预测效能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ixon-Quant序列各定量参数值中,T2^(*)、R2^(*)值对PDAC病理分化程度及Ki-67表达水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除水相值外,各定量参数均可有效区分PDAC病灶与胰腺正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磁共振成像 魔镜成像 病理分化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zabraud综合征一例
6
作者 韩秘 邓琼 +3 位作者 贾瑶 童常展 常沙 杜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5-946,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右大腿包块伴阵发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右大腿外侧可触及一边缘清晰的包块,周围无红肿,质韧,有压痛。X线平片示右侧髂骨、股骨、胫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部分区域呈“磨玻璃样”改变(图1~2),边缘无硬化。CT平扫... 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右大腿包块伴阵发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右大腿外侧可触及一边缘清晰的包块,周围无红肿,质韧,有压痛。X线平片示右侧髂骨、股骨、胫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部分区域呈“磨玻璃样”改变(图1~2),边缘无硬化。CT平扫示右髂骨、股骨上段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影及磨玻璃样影,呈地图样分布(图3),可见硬化边,局部骨皮质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zabraud综合征 纤维结构不良 肌内黏液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胸部高分辨CT表现
7
作者 秦朗 许晓泉 +4 位作者 高松 谢弘 俞同福 吴飞云 左祥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1—24日130例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130例...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1—24日130例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130例中15例(11.5%)患者HRCT无异常。肺内阴性表现组年龄明显低于肺内阳性表现组(P=0.011),而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115例患者中,病变累及左肺9例(7.8%),右肺13例(11.3%),双肺93例(80.9%)。37例(30.4%)右肺上叶受累,54例(47.0%)右肺中叶受累,90例(78.3%)右肺下叶受累,46例(40%)左肺上叶受累,83例(72.2%)左肺下叶受累。病变呈单发病灶18例(15.7%),呈多发病灶23例(20.0%),呈弥漫病灶74例(64.3%)。病变分布于胸膜下61例(53.0%),支气管血管束2例(1.7%),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52例(45.3%)。100例(87.0%)患者CT图像上可见片絮影,72例(62.6%)可见磨玻璃影,58例(50.4%)可见索条影,20例(17.4%)可见实变影。104例(90.4%)患者CT图像上包含2种或2种以上征象。病灶中合并空气支气管征19例(16.5%),"铺路石征"9例(7.8%)。纵隔窗图像上观察有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5.2%),所有病例均未见胸腔积液。结论: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影像主要表现为累及双肺、沿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病灶。除片絮、磨玻璃、实变、空气支气管征和"铺路石"征外,病灶内索条影出现比例较高,可能提示病灶吸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方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产后心脏形态及功能改变的影像学研究
8
作者 赵俊果 蒋若涵 +3 位作者 夏勇 郭影 沈桂权 高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2-1247,共6页
子痫前期(PE)孕产妇心功能可出现短期异常和长期损伤,已经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子痫前期产后进行影像学筛查能及时发现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异常,为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现有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CT和MRI检查,... 子痫前期(PE)孕产妇心功能可出现短期异常和长期损伤,已经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子痫前期产后进行影像学筛查能及时发现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异常,为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现有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CT和MRI检查,本文就子痫前期产后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与认知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雨 徐丹丹 +3 位作者 黄明明 管竹春 李彦 余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2-987,共6页
目的利用图论研究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变化,探讨ARHL患者脑结构网络改变与认知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安顺市人民医院31例ARHL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及认知量表测试,... 目的利用图论研究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变化,探讨ARHL患者脑结构网络改变与认知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安顺市人民医院31例ARHL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及认知量表测试,基于图论分析脑网络拓扑属性改变,全局属性包括小世界属性、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全局效率、局部效率、网络同配性;局部属性包括节点集群系数、节点最短路径、节点效率、节点局部效率、节点中心度、节点介数中心度;并探讨异常脑网络拓扑属性与认知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HL组特征路径长度增加,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减小(t=3.08、-3.15、-3.30,P均<0.01);右眶部额下回节点最短路径增加,左背外侧额上回、双侧眶部额下回、左内侧额上回节点效率减低,左背外侧额上回、左顶上回、左楔前叶节点中心度降低(t=-4.74~5.19,P均<0.001)。ARHL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与特征路径长度呈负相关(r=-0.390),与全局效率(r=0.390)、左楔前叶节点中心度(r=0.466)呈正相关(P均<0.05);ARHL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与特征路径长度(r=-0.473)呈负相关,与全局效率(r=0.473)、局部效率(r=0.408)、左楔前叶中心度(r=0.363)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ARHL患者脑网络拓扑属性存在异常,异常脑区主要分布于额叶和顶叶,其中左楔前叶的异常改变可能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扩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图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不同级别骶髂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表观弥散系数与SPARCC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紫微 王家维 +6 位作者 曾琪 眭贺 李语 梁晨 黄曌殊 朱霞 宋玲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观察存在不同级别骶髂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表观弥散系数(ADC)与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对35例AS患者(AS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HC组)行骶髂关节MR检查;判断AS组骶髂关节炎分级和S... 目的观察存在不同级别骶髂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表观弥散系数(ADC)与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对35例AS患者(AS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HC组)行骶髂关节MR检查;判断AS组骶髂关节炎分级和SPARCC评分,根据有无骶髂关节面下骨髓水肿(BMO)将其分为BMO亚组(n=19)与非BMO亚组(n=16),测量其骶髂关节ADC(ADC_(骶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DC_(骶髂)用于AS骶髂关节炎分级的效能;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不同骶髂关节炎分级AS患者ADC_(骶髂)与SPARC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BMO亚组、非BMO亚组ADC_(骶髂)分别为(4.85±1.44)×10^(-4)及(4.30±0.64)×10^(-4)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HC组[ADC为(3.32±1.36)×10^(-4)mm^(2)/s,P均<0.05]。以ADC_(骶髂)评估AS骶髂关节炎的敏感度分别为49.44%、51.94%、73.06%及60.50%,特异度分别为75.00%、78.92%、83.33%及66.67%,AUC分别为0.613、0.712、0.837及0.645。AS骶髂关节炎Ⅱ、Ⅲ级患者ADC_(骶髂)分别与SPARCC评分呈中-高度正相关(r=0.580、0.933,P均<0.05),而Ⅰ、Ⅳ级患者ADC_(骶髂)与SPARCC评分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存在Ⅱ、Ⅲ级骶髂关节炎的AS患者的ADC_(骶髂)与其SPARCC评分呈正相关;ADC_(骶髂)可作为监测AS患者骶髂关节BMO的可靠定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骶髂关节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敏感黑血序列三维T_(1)WI增强扫描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红芹 向正东 +3 位作者 段庆红 陈振涛 徐军 杨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流动敏感黑血序列三维T_(1)加权增强扫描(FSBB 3D CE-T_(1)WI)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证实的52例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行颅脑FSBB 3D C...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流动敏感黑血序列三维T_(1)加权增强扫描(FSBB 3D CE-T_(1)WI)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证实的52例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行颅脑FSBB 3D CE-T_(1)WI、FSE CE-T_(1)WI和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三维T_(1)加权对比增强(FFE 3D CE-T_(1)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3个序列之间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经随访证实颅内转移灶总数为371个,FSBB 3D CE-T_(1)WI的检出率99.73%(370/371),FFE 3D CE-T_(1)WI的检出率为83.02%(308/371),FSE CE-T_(1)WI的检出率为78.44%(291/371),三者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8,P<0.05)。分层分析:直径<3 mm的转移灶共160个,FSE CE-T_(1)WI、FFE 3D CE-T_(1)WI和FSBB 3D CE-T_(1)WI的检出率分别为50.62%、60.62%和99.37%,三个序列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36,P<0.05);对于直径3~10 mm的转移灶,FSE CE-T_(1)WI、FFE 3D CE-T_(1)WI和FSBB 3D CE-T_(1)WI的检出率分别为99.38%、100%和100%,三个序列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径>10 mm的转移灶,三个序列的检出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BB 3D CE-T_(1)WI在检出脑转移瘤方面要优于常规和高分辨序列MR增强扫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流动敏感黑血序列 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包结核瘤1例
12
作者 冯冬 邹君鑫 +4 位作者 黄茜 尹兴斌 黄辉 张艳翎 张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病例女,28岁,因“胸闷、气促半年,加重半月”入院。既往7年前确诊肺结核,窦性心律不齐3年。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9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8 mm Hg/52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稍隆起,剑突下未见异常搏动,心界正常,心... 病例女,28岁,因“胸闷、气促半年,加重半月”入院。既往7年前确诊肺结核,窦性心律不齐3年。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9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8 mm Hg/52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稍隆起,剑突下未见异常搏动,心界正常,心率93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瘤 心包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三角区上皮样肉瘤一例
13
作者 梁晨 宋玲玲 +2 位作者 项一宁 王家维 李语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1-843,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记忆力减退4 d余,发现颅内占位3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近期记忆模糊,无头晕、头痛,无发热等症状。行头颅MR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1.8 cm×1.6 cm,T ...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记忆力减退4 d余,发现颅内占位3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近期记忆模糊,无头晕、头痛,无发热等症状。行头颅MR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1.8 cm×1.6 cm,T 1WI呈等、稍高信号(图1),FLAIR呈稍高信号(图2),图7 MRS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病灶NAA峰明显减低,CHO峰显著升高,Cr峰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肉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35
14
作者 童娟 胡春洪 +2 位作者 王小林 王振民 文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 目的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肿瘤的ADC值[(1.02±0.25)×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38±0.44)×10^(-3) mm^2/s;t=5.170,P<0.001]。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台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赖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常提示恶性肿瘤;TIC曲线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对比剂 扩散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娟 胡春洪 +2 位作者 王小林 尚滔 眭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116个瘤灶的MRI表现,116个瘤灶中良性肿瘤98个,恶性肿瘤18个。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 目的 :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116个瘤灶的MRI表现,116个瘤灶中良性肿瘤98个,恶性肿瘤18个。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表现: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病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黏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 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2个淋巴上皮癌呈实性,增强后中度强化;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同时具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特点;鳞癌(1个)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蟹足样浸润;淋巴瘤(1个)和淋巴结转移瘤(1个)表现为腮腺结节合并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节信号与颈部肿大淋巴结一致。结论: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下肢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方燕 王波 王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9-1249,共1页
患者男,41岁,主因“发现右大腿根部包块6个月”入院。查体:右大腿上段内侧包块,约10cm×7cm,形态欠规则,质软,无明显压痛。CT检查:平扫示右侧大腿根部肌间隙内见浅分叶状稍低密度团块影,边界较清,内部可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图1A... 患者男,41岁,主因“发现右大腿根部包块6个月”入院。查体:右大腿上段内侧包块,约10cm×7cm,形态欠规则,质软,无明显压痛。CT检查:平扫示右侧大腿根部肌间隙内见浅分叶状稍低密度团块影,边界较清,内部可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图1A);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内见条片状强化影(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及DTI评估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琳 黄明明 +2 位作者 曹笑婉 肖雁 余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影像学指标。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对模型组采用改良四血管法建立VCI大鼠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变化。于建模后2周、1个月、3个...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影像学指标。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对模型组采用改良四血管法建立VCI大鼠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变化。于建模后2周、1个月、3个月、5个月对2组大鼠行MR T2W和DTI扫描,利用手动分割ROI的方法分析海马体积及FA值变化;利用基于体素分析方法(VBA)分析大鼠FA值下降的脑区。最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进行HE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受损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较对照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3、5个月海马体积萎缩,且海马区FA值明显减低(P均<0.05)。VBA分析结果显示,建模后1、3、5个月多处脑区FA值显著下降,且下降区域范围随时间延长逐渐扩大。病理结果显示,海马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结构模糊,尼氏小体溶解、消失。结论观察大鼠海马体积以及微观白质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VCI;大脑FA值可作为早期诊断VCI以及评估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大鼠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DTI图像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守良 李萌 +1 位作者 高青君 余晖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2-1236,1247,共6页
提出了一种联合体素和白质图谱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明确了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脑白质中受损区域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通过计算受检者脑白质区域内各体素中水分子扩散的各向异性指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找出MS患者组和健康对... 提出了一种联合体素和白质图谱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明确了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脑白质中受损区域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通过计算受检者脑白质区域内各体素中水分子扩散的各向异性指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找出M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HC)之间FA和MD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体素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HC组相比,MS组FA值在胼胝体体部、压部和双侧放射冠上部等11个脑区有显著性降低;MD值在胼胝体体部、压部和右侧内囊后肢等22个脑区有显著性升高,为临床MS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基于体素分析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图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例脊髓结核瘤的MRI表现分析
19
作者 余晖 刘静 +4 位作者 沈桂权 李小宝 廖欣 冯辉 王学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70-872,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结核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结核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4例患者中共发现5个病灶;1例病灶位于颈段脊髓,呈结节样强化;其余3例共4个病灶位于下胸段脊髓,... 目的分析脊髓结核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结核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4例患者中共发现5个病灶;1例病灶位于颈段脊髓,呈结节样强化;其余3例共4个病灶位于下胸段脊髓,其中1例伴发1个粟粒性结核瘤,其余3个病灶呈椭圆形,横断面T2WI表现为典型的“靶征”,增强后呈环状强化,边界清楚,且长轴与脊髓长轴一致。结论脊髓结核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准确认识这些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瘤 脊髓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红清 宋玲玲 +2 位作者 项一宁 朱霞 眭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MPNST 20例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20例MPNST位于下肢4例、肩背部及脊柱4例、腹腔内3例、胸壁2例、纵隔2例、乳腺1例、前列腺1例、阴囊1例、头皮... 目的探讨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MPNST 20例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20例MPNST位于下肢4例、肩背部及脊柱4例、腹腔内3例、胸壁2例、纵隔2例、乳腺1例、前列腺1例、阴囊1例、头皮1例、左侧上颌窦及眶底1例。20例中,19例为肿块型,1例弥漫型。病灶最大截面约1.41cm×1.42cm^17.10cm×18.08cm。16例边界不清,4例边界尚可。14例CT平扫示病灶呈等、低密度,内部密度欠均匀,2例见多发钙化灶,7例周围骨质呈明显溶骨性破坏;10例CT增强示病灶实质呈中度、明显渐进延迟强化,囊变及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7例病灶内见纡曲动脉血管影。7例MR平扫示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T2WI上囊变区呈明显高信号,3例MRI增强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1例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DWI呈高信号。结论MPNS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MPNST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成年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