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褚元豪 吴璇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8-242,共5页
加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自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已在成人外科应用较为成熟,但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应用相对匮乏,只有极少数关于小儿外科加速康复的报道。本文就目前小儿外科加速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情况简要汇总,发现ERAS... 加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自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已在成人外科应用较为成熟,但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应用相对匮乏,只有极少数关于小儿外科加速康复的报道。本文就目前小儿外科加速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情况简要汇总,发现ERAS在小儿外科临床应用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缺少专业的ERAS-MDT团队及权威的小儿外科ERAS指南。但随着小儿加速康复外科研究的不断进行,小儿外科ERAS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加速康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家祥 聂梅兰 +2 位作者 杨嘉飞(综述) 陈有望 吴璇昭(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85-989,共5页
近年来儿童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以上尿路结石为主,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各种改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以及外科机器人辅助切开取石术等新兴技术逐步运用... 近年来儿童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以上尿路结石为主,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各种改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以及外科机器人辅助切开取石术等新兴技术逐步运用于儿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虽然治疗手段多样,但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了解每种技术的特点,有助于为儿童上尿路结石患者做出更合适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治疗 碎石术 肾造口术 经皮 机器人手术 输尿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闭孔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玲敏 张云浩 +1 位作者 孙旭 梅傲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83-2186,共4页
闭孔神经损伤(obturator nerve injury,ONI)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中一种罕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ONI,会出现同侧下肢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PLND术中闭孔神经因多种损伤机制出现不同类... 闭孔神经损伤(obturator nerve injury,ONI)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中一种罕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ONI,会出现同侧下肢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PLND术中闭孔神经因多种损伤机制出现不同类型的损伤,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有不同的修复策略,根本修复策略是恢复闭孔神经的解剖结构。术中及时手术修复、术后辅以药物或物理治疗,预后良好。本文旨在归纳、总结在前列腺癌及膀胱癌PLND术中不同类型ONI的治疗及预防,对于泌尿外科医生在PLND术中避免及治疗ONI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神经损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 被引量:10
4
作者 梅傲冰 邱剑光 +7 位作者 贾本忠 孙发 孙旭 陈梅 梁显泉 何翔 康婷 侯建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Inter-prerenalfascia planes in ur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IpULO)。方法采用尸体解剖、320排CT影像解剖研究及临床病例活体腹腔镜手术研究,对IpULO手术中肾... 目的探讨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Inter-prerenalfascia planes in ur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IpULO)。方法采用尸体解剖、320排CT影像解剖研究及临床病例活体腹腔镜手术研究,对IpULO手术中肾前筋膜间平面相关解剖标志在腹腔镜下的形态特点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肾前筋膜间平面是肾前间隙多层次的无血管筋膜结构,层面间充满蜘蛛丝网格状白色纤维组织,在IpULO手术过程中存在7个重要的外科平面:Told’t筋膜间平面、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结肠融合筋膜胰十二指肠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胰十二指肠后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前叶间平面、肾筋膜前叶肾脂肪囊外平面、肾前肾筋膜前叶下平面。结论IpULO手术是基于层面外科的精准解剖入路,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ULO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术中能推窗见景,避免解剖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前筋膜间平面 精准解剖 层面外科 解剖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静一 杨世海 +6 位作者 孙旭 康婷 陈文军 吕博 蒋盼 梁显泉 梅傲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41-3245,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的相关性及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及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的相关性及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及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脓毒症患者接受PCT和CRP检测,进行SOFA和q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82)和死亡组(n=24)。比较两组的PCT、CRP、SOFA评分和qSOFA评分。比较不同SOFA评分组和q⁃SOFA评分组的PCT和CRP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T、CRP与SOFA和q⁃SOFA评分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饮酒、高血压发生率更高,PCT水平、SOFA评分以及q⁃SOFA评分显著升高(P<0.05)。随着SOFA和q⁃SOFA评分升高,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PCT与SOFA和q⁃SOFA评分呈正相关(r>0,P<0.05);CRP与SOFA和q⁃SOFA评分无相关性(P>0.05)。PCT、SOFA和q⁃SOFA评分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CT较CRP能更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当PCT结合SOFA和qSOFA评分一起使用时,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SOFA评分 qSOF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诊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佳瑜 梁浩浩 +1 位作者 杜君 姜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74-77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股骨近端骨良性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儿童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儿童股骨近端骨良性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患儿临床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股骨近端骨良性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儿童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儿童股骨近端骨良性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共14例,其中12例有完整随访信息,2例失访。12例获随访患儿中,单房性骨囊肿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1例;病变位于左侧5例,右侧7例;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8.9岁。术前均经X线(必要时行CT、MRI)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手术范围及内固定方式,采用病灶刮除并植骨联合内固定术。结果获随访的12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63.8±5.4)个月(48~78个月),其中1例复发,复发率8.3%;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2.3±7.5)分,评定为优10例,良2例,无一例为差或可,优良率为100%。末次随访时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标准评定为(27.17±1.75)分,高于术前的(13.08±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髋内翻、双下肢不等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内固定失败等。结论对于股骨近端良性骨病合并病理性骨折,病灶刮除并植骨联合内固定术可清除病灶、促进骨质生长、恢复股骨近端力学传导,改善患儿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囊肿/外科学 骨囊肿 动脉瘤样/外科学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踇趾纵向弧形骨骺1例
7
作者 钱瑜 姜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99-200,共2页
手足纵向弧形骨骺(longitudinal epiphyseal bracket,LEB)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既往多被称为德尔塔骨(delta bone),常表现为手足的短管状骨或胫骨骨化障碍。此类疾病的表现主要包括:骨骺发育异常,受累的管状骨短粗,干骺端两侧的... 手足纵向弧形骨骺(longitudinal epiphyseal bracket,LEB)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既往多被称为德尔塔骨(delta bone),常表现为手足的短管状骨或胫骨骨化障碍。此类疾病的表现主要包括:骨骺发育异常,受累的管状骨短粗,干骺端两侧的纵缘长短不一,X线影像呈“D”形或梯形、三角形,骨骺形似“U”纵向包裹干骺端纵缘的一侧或双侧,X线影像呈“J”形或“C”形。LEB在国内十分罕见,仅见极少数个案报道,目前其发病率及具体的发病原因、遗传环境因素等尚不明确。本文介绍1例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双足同时出现踇趾LEB并发多并趾畸形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趾)畸形/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