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k2在糖尿病小鼠的表达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及ALM调控Pyk2延缓肾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蔡雪妮 杨雨星 +5 位作者 张芮 曾永秦 文青 李智恒 周兴艳 严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3-631,共9页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中的表达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以及α-硫辛酰胺(alpha-lipoamide,ALM)是否通过调控Pyk2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中的表达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以及α-硫辛酰胺(alpha-lipoamide,ALM)是否通过调控Pyk2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方法:选取8周龄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db/db小鼠各5只,正常饮食饲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III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II alpha 1 chain,COL3A1)、Pyk2和p-Pyk2(Y402)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yk2和p-Pyk2(Y402)蛋白分布及表达情况,RT-qPCR检测Pyk2的mRNA水平。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予以高糖高脂(high glucose and high palmitic acid,HP)、Pyk2抑制剂PF-562271、ALM处理及转染Pyk2过表达质粒后,分为正常糖(normal glucose,NG)组、HP组、HP+PF-562271组、HP+vector组、HP+OE-Pyk2组、HP+ALM组和HP+ALM+OE-Pyk2组,每组重复3次。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yk2蛋白定位及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N、COL3A1、Pyk2和p-Pyk2(Y402)的蛋白水平,RT-qPCR检测Pyk2的mRNA水平。结果:与WT组相比,db/db组小鼠纤维化指标(FN和COL3A1)蛋白表达升高,Pyk2和p-Pyk2(Y402)主要在肾小管中表达且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yk2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NG组比较,HP组中纤维化指标、Pyk2和p-Pyk2(Y40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yk2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予PF-562271处理后,与HP组比较,p-Pyk2(Y402)和纤维化指标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予转染Pyk2过表达质粒后,与HP+vector组比较,纤维化指标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ALM干预后,与HP组比较,Pyk2、p-Pyk2(Y402)及纤维化指标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P+ALM组比较,转染Pyk2过表达质粒后,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趋势被逆转(P<0.05)。结论:Pyk2在DM小鼠中表达升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可促进DKD肾纤维化进展;ALM可通过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yk2的表达及磷酸化延缓DKD肾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 α-硫辛酰胺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通过PTEN调控AKT/FAK通路影响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2
作者 严瑞 杨雨星 +3 位作者 刘玲伶 王圆圆 陈烨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08-1615,共8页
目的:探讨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PTEN/AKT/FAK通路的调控机制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过表达及shRNA干扰... 目的:探讨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PTEN/AKT/FAK通路的调控机制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过表达及shRNA干扰技术分别上调和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PARγ的表达,并培养48 h,应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RT-qPCR方法检测PTEN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然后,在过表达及敲减PTEN的情况下,分别给予PPARγ抑制剂GW9662及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进一步观察PPARγ对AKT/FAK通路的调节是否通过PTEN实现的。结果:过表达PPARγ组PPARγ和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上调,而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PARγ敲减组PPARγ及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的表达也明显下调,而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GW9662干预组PTEN的表达减少,而p-AKT(Thr308)、FAK及p-FAK(Tyr397)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GW9662组相比,GW9662+过表达PTEN组PTEN表达明显增加,并伴随p-AKT(Thr308)、FAK及p-FAK(Tyr397)蛋白水平的降低(P<0.05);罗格列酮干预组PTEN的表达增多,而p-AKT(Thr308)、FAK和p-FAK(Tyr397)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罗格列酮组相比,罗格列酮+PTEN shRNA组PTEN的表达减少,相应的p-AKT(Thr308)、FAK和p-FAK(Tyr397)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PPARγ能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PPARγ对AKT及FAK通路的调节及对细胞EMT的影响主要是通过PTEN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TEN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