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对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影响
1
作者 杨元 彭睿 +9 位作者 刘泽莹 邹雪 李霞 元辉雄 龙合花 王腾 岑明杰 郭兵 朱丽英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5)、糖尿病20周组(n=5)、糖尿病28周组(n=5)和糖尿病36周组(n=5)。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blood glucose,BG)、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形态学及纤维化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MYD2、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 4 trimethylation,H3K4me3)、精氨酸酶1(arginase-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F4/80、α-SMA、SMYD2、CD86、CD206和CD163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糖(normal glucose,NG)+敲减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siNC)组、高糖(high glucose,HG)+siNC组、NG+SMYD2敲减(SMYD2 siRNA,siSMYD2)组和HG+siSMYD2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糖尿病28周和糖尿病36周组的BG、SCr和BUN均增高(P<0.05),肾组织可见肾小管萎缩、扩张及胶原纤维沉积,H3K4me3、arginase-1、MMP9、Col I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CD86、CD206、CD163和F4/80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α-SMA主要表达在肾间质,SMYD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2)与NG+siNC组相比,HG+siNC组SMYD2、H3K4me3、arginase-1、CD163、Col I、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Smad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敲减SMYD2后上述指标水平降低(P<0.05)。结论:SMYD2可通过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DKD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 SMYD2蛋白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巨噬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2
作者 汪浪 张智琪 +3 位作者 沈雪 陈星湘 谭玉洁 吴青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临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临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74例为脓毒症,47例为脓毒性休克。存活组92例,死亡组29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合并症个数≥2的比例均较高(P<0.05);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也较高,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和清蛋白(ALB)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D-D及Cys-C表达水平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AUC=0.758)、D-D(AUC=0.774)、Cys-C(AUC=0.650)预测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价值(均P<0.01),与单个指标相比,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显示出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882)。结论发生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增高、D-D及Cys-C表达水平增加是导致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上升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D-D和Cys-C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临床特征 预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宇 马莉 +1 位作者 吴青青 沈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25-1630,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25^high 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初次就诊的AS患者77例(非活动期47例、活动期30例)及健康对照者59例。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CD4^+CD25^high 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初次就诊的AS患者77例(非活动期47例、活动期30例)及健康对照者59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 CD127^low、CD8^+CD28^-Treg比例,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清IL-2、IL-6、TNF-α、IFN-γ、IL-17A水平,分析Treg细胞与AS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炎症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S活动组CD4^+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比例低于AS非活动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AS活动组和非活动组CD8^+CD28^-Treg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S活动组CD8^+CD28+Tc细胞比例和CD8^+CD28+/CD8^+CD28^-明显高于AS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且AS非活动组CD8^+CD28+/CD8^+CD28^-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活动组和AS非活动组血清IL-6、TNF-α、IL-17A水平显著升高,且AS活动组血清IL-6、IL-17A水平显著高于AS非活动组(P<0.05);3组志愿者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活动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AS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但AS非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CD4^+CD25^high CD127^low Treg细胞比例与BASDAI、ESR、Hs-CRP呈负相关(r=0.654、0.517、0.577,P<0.01)。CD8^+CD28+Tc细胞比例及CD8^+CD28+/CD8^+CD28^-与BASDAI呈正相关(r=0.276、0.246,P<0.05)。结论:降低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CD127^low和CD8^+CD28^-Treg细胞比例、提高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可能在AS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及其靶基因EZH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朝夕 黄健 +7 位作者 张姝 何芸 陆景润 刘敏 莫非 罗扬勇 刘晋廷 黄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3-839,共7页
目的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因此需要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来预测及预防乳腺癌。文中旨在通过建立乳腺癌组织miRNA表达谱,探讨差异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贵州医科... 目的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因此需要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来预测及预防乳腺癌。文中旨在通过建立乳腺癌组织miRNA表达谱,探讨差异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137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将标本组织分为乳腺癌组、癌旁组、乳腺纤维腺瘤组,淋巴结转移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的miRNA,Real-time PCR验证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的3个miRNA在不同组中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预测其靶基因,且观察靶基因的miRNA及蛋白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高通量测序共筛选出157个表达上调和162个表达下调的miRNA,其中上调最显著为hsa-miR-532-3p和hsa-miR-1260b,下调最显著为hsa-let-7c-5p,生物信息学分析其靶基因均为EZH2。与癌旁组比较,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组hsa-miR-532-3p、hsa-miR-1260b表达明显上调(P<0.05);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组hsa-let-7c-5p明显下调(P<0.05)。乳腺纤维腺瘤组、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组EZH2 miRNA表达量(1.24±0.01,4.02±0.01,15.97±0.01)较癌旁组(1.00±0.00)明显升高(P<0.05);EZH2 蛋白表达量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hsa-miR-532-3p、hsa-miR-1260b及hsa-let-7c-5p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诱导EZH2的转录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hsa-miR-532-3p、hsa-miR-1260b、hsa-let-7c-5p及EZH2可能成为乳腺癌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高通量测序 MIRNA EZ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itas B系淋巴瘤原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景润 肖斌 +4 位作者 邓淳 李纬玮 李林海 黄健 张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Casitas B系淋巴瘤原癌基因(CBL)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乳腺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文章旨在分析CB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不同分子分型、病理类型、TNM分级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 目的 Casitas B系淋巴瘤原癌基因(CBL)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乳腺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文章旨在分析CB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不同分子分型、病理类型、TNM分级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CBL在乳腺癌患者诊断及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从USCS Xena数据库下载数据,分析乳腺癌组织(1104例)与癌旁组织(113例)中CBL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三阴性型、HER2+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及不同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混合型组织乳腺癌、黏液性癌、其他)的乳腺癌样本中CBL基因的表达量。根据肿瘤体积和临近组织受累范围分为T1、T2、T3、T4、Tx;根据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分为N0、N1、N2、N3、Nx;根据是否有远处转移分为cM0 (i+)、M0、M1、Mx。按照不同临床分期分为Ι期、Ⅱ期、Ⅲ期、Ⅳ期、其他。比较CBL在乳腺癌不同TNM分级和临床分期间的表达,判断CBL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不同TNM分级及临床分期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CBL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根据基因表达值的中位数2.152分为高表达组(≥2.152)和低表达组(<2.152),进行生存分析,判断CBL基因是否为生存预后的相关基因。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一步检测CB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三阴性型乳腺癌组织中CBL基因的表达量最高(P<0.05);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CBL基因的表达量较Luminal A型降低(P<0.05)。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以及黏液性癌组织中CBL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混合型组织乳腺癌降低(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CBL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浸润性小叶癌(P<0.05)。从T1至T3 CBL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N0中CBL基因的表达量较N1升高(P<0.05)。从Ι期至Ⅲ期CBL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乳腺癌组织中CBL mRNA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CBL基因高表达组生存率较低表达组升高(P<0.05)。CBL基因为预后相关基因,高表达CBL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良好呈正相关(P<0.05)。结论 CBL是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相关基因,有望成为乳腺癌患者新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tas B系淋巴瘤原癌基因 乳腺肿瘤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和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立荣 江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2-590,共9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变迁情况,掌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并对部分菌株作同源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 目的:了解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变迁情况,掌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并对部分菌株作同源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18~202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变迁情况,以相关性分析(pearson)统计学方法探讨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二者的关系。以四年间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获得的4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仪器法对试验菌株作鉴定及药敏,通过PCR技术作耐药基因(mecA、SCCmec、femB)和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分析40株试验菌的同源性。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的平均耐药率显示青霉素耐药率一直高于92%以上。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2019年有所下降后却又再次持续升高。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相关性分析提示青霉素耐药率与苯唑西林DDDs存在明显正相关(r=0.99,P<0.05),苯唑西林耐药率与红霉素DDDs存在明显负相关等,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各药物DDD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基因检测发现40株耐MRSA中mecA检出率为97.5%,SCCmec和femB基因未检出,qacA/B基因检出率为15%。MLST分型结果显示共分为7个序列型,其中以ST59型占比最高,为优势型别,占比42.5%,其次为ST45型,占25%,ST239型、ST28型、ST188型、ST1型和ST630型分别占12.5%、7.5%和5%、5%、2.5%。结论: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逐年增加,可选择的抗生素有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药物使用频率有一定关系,携带mecA和qacA/B基因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MLST结果表明ICU病房存在科内克隆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敏感性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ystem Xc-/GSH/GPX4铁死亡通路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灿 马武开 +3 位作者 陈昌明 安阳 蒋总 黄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体(System Xc-)/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死亡通路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纳入RA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30例...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体(System Xc-)/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死亡通路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纳入RA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30例,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将细胞分为健康对照、RA、铁死亡抑制剂、铁死亡诱导剂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 2+相对荧光强度、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阳性细胞比例,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GPX4蛋白与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组PBMC内Fe 2+浓度和ROS水平升高,Nrf2、SLC7A11、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PBMC上清液中TNF-α、IL-1、IL-6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RA组比较,铁死亡抑制剂组PBMC内Fe 2+浓度和ROS水平降低,SLC7A11、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升高,Nrf2蛋白的表达升高,PBMC上清液中IL-6的含量降低、TNF-α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RA组比较,铁死亡诱导剂组PBMC内ROS水平升高,SLC7A11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Nrf2蛋白的表达降低、GPX4蛋白的表达升高,PBMC上清液中TNF-α、IL-1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铁死亡诱导剂组比较,RA患者PBMC细胞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RA患者PBMC中存在铁死亡,抑制或诱导RA患者PBMC铁死亡,将抑制或促进炎性因子分泌。抑制RA患者PBMC铁死亡可能有助于治疗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铁死亡 System Xc-/GSH/GP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江林 许远红 廖德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 转录本 可变剪接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miR-57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娟 李燚 +4 位作者 翟丽琼 刘邵雯 申涌 丛硕 刘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miR-571的表达,探讨miR-57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40例(肝纤维化组)、肝炎患者40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通过检测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miR-571的表达,探讨miR-57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40例(肝纤维化组)、肝炎患者40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miR-57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中miR-571的相对表达量。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571与临床常见指标的相关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多变量诊断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价miR-571和多变量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结果 肝纤维化组中miR-57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571的表达水平与ALT、APRI评分和FIB-4指数呈正相关(r=0.23、0.30、0.22,P <0.05),与PLT呈负相关(r=-0.19,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iR-571和FIB-4指数是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iR-571诊断纤维化的AUC为0.91(95%CI:0.85~0.96),miR-571联合FIB-4指数诊断肝纤维化的AUC为0.94(95%CI:0.90~0.98)。结论 肝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中miR-571表达显著升高,联合FIB-4指数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miR-571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4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
10
作者 张丁山 陶甜 +3 位作者 莫诗卉 吴通前 何菁菁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0-917,共8页
目的:探索外源性钙结合蛋白S100A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下载泛癌数据集,进行S100A4在泛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从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S10... 目的:探索外源性钙结合蛋白S100A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下载泛癌数据集,进行S100A4在泛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从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S100A4表达在胶质瘤患者中的预后与进展;利用在线分析工具GEPIA与STRING进行胶质瘤患者的S100A4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系(U87与U251),实验分为3组:PBS组、S100A4组、S100A4+TAK242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oll-样受体4(TLR4)特异性抑制剂]。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87与U251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NF-κB相关信号分子蛋白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S100A4在多种肿瘤中显著上调(P<0.05),包括:胶质母细胞瘤(GBM)、低级胶质瘤(LGG)、胃癌(STAD)、肝细胞肝癌(LIHC)等,其中在GBM和LGG中预后较差。与低表达S1004的胶质瘤患者相比,高表达S100A4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更短,WHO分级程度更高。此外,胶质瘤患者S100A4蛋白可能与膜联蛋白A2(ANXA2)、TLR4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AGER)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细胞实验中,与PBS组相比,外源性S100A4处理后,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增强,TLR4、p-ERK1/2、p-p38、p-p65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S100A4组相比,S100A4+TAK242组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减弱,TLR4、p-ERK1/2、p-p38、p-p65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S100A4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存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S100A4 增殖 迁移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简久莹 张妮 +5 位作者 余婷 王笑笑 伍聪聪 徐卫卫 郭兵 刘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94-3198,共5页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提供新的方向。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12周组、DM24周组和DM28周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DM小鼠模型,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B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利用HE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病理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SMYD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BG、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24周组和28周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纤维增生,α⁃SMA、Vimentin、SMYD2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SMYD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α⁃SMA,Vimentin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YD2在DM小鼠肾组织中表达上调,推测其可能和TGF⁃β1表达上调共同参与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 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YD2特异性抑制剂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思羽 左思洋 +8 位作者 彭睿 李霞 杨元 龙合花 陈敏 杨丹 邹雪 郭兵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7-424,共8页
目的:明确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特异性抑制剂对体外高糖(HG)环境下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SMYD2特异性抑制剂LLY507对体外培养的NRK-49F细胞... 目的:明确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特异性抑制剂对体外高糖(HG)环境下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SMYD2特异性抑制剂LLY507对体外培养的NRK-49F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分组为正常糖(NG;含5.5 mmol/L葡萄糖)组、HG(含30 mmol/L葡萄糖)组、NG+LLY507(1.5μmol/L)组和HG+LLY507(1.5μmol/L)组,37℃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MYD2、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I型胶原蛋白(Col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3、Sma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p65、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p-STAT3蛋白水平。结果:LLY507浓度低于1.6μmol/L对NRK-49F细胞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与NG组相比,HG组SMYD2、H3K4me3、fibronectin、Col I、α-SMA、TGF-β1、p-Smad3,TNF-α、NF-κB p-p65、NF-κB p65、IL-6、p-STAT3和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G组相比,HG+LLY507组SMYD2、H3K4me3、fibronectin、Col I、α-SMA、TGF-β1、p-Smad3、TNF-α、NF-κB p-p65、NF-κB p65、IL-6、p-STAT3和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MYD2特异性抑制剂LLY507可明显抑制HG诱导的NRK-49F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3、NF-κB和STAT3细胞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肾成纤维细胞 SMYD2蛋白 LLY507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3
作者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87,共7页
过敏性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多地区呈现快速上升。其发病机制与复杂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屏障系统如气道上皮细胞接受刺激,分泌介质,传递信号活化局部组织微环境中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如天然淋巴样细胞(ILC),及许多效应分子被上调或下... 过敏性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多地区呈现快速上升。其发病机制与复杂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屏障系统如气道上皮细胞接受刺激,分泌介质,传递信号活化局部组织微环境中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如天然淋巴样细胞(ILC),及许多效应分子被上调或下调。这些免疫微环境的改变与获得性免疫系统交互作用而启动疾病过程。其中2型ILC能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提示神经系统与区域免疫系统交互作用调节局部组织功能。有证据显示表观基因组变化、黏膜微生态改变等,均参与疾病始动、发展及转归。对疾病表型的更深入认识,能有助于从根据病人疾病表型选择治疗,而转向根据疾病机制选择适合治疗方案的病人。此外,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均需要有更多更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实验研究也需要更能真实映象人体的实验模型。本文综述这些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哮喘 天然免疫细胞 表观遗传学 微生态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通过自噬诱导胃癌细胞耐药的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聂微 严芝强 +2 位作者 成兴真 刘丽荣 杨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8-835,共8页
目的通过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浓度梯度法构建耐药细胞株,探讨OXA治疗胃癌时的耐药机制,为逆转耐药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OXA浓度梯度培养人胃癌细胞MGC-803,复制OXA耐药细胞株模型(MGC-803/OXA),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目的通过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浓度梯度法构建耐药细胞株,探讨OXA治疗胃癌时的耐药机制,为逆转耐药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OXA浓度梯度培养人胃癌细胞MGC-803,复制OXA耐药细胞株模型(MGC-803/OXA),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耐药指数RI;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RT-q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ERCC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基因蛋白MDR-1、MRP、ERCC1及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和LC3表达;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中自噬体数量及结构变化。结果OXA浓度梯度培养成功构建耐药细胞株MGC-803/OXA,半抑制浓度(IC50)为62.33μmol/L,RI为7.01(RI>5符合耐药株的要求);MGC-803/OXA细胞株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周期出现G2/M期延长,细胞凋亡率降低,MDR-1、MRP、ERCC1耐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MGC-803,表明成功构建了胃癌耐药细胞模型MGC-803/OXA;与MGC-803相比,MGC-803/OXA中P62表达降低、Beclin-1表达和LC3-II/I比值增高,具有典型的、内含胞浆成分的空泡状双层膜样结构的自噬体,且数量显著增加。结论OXA浓度梯度法能成功构建耐药细胞株,表现为增殖减慢、G2/M期延长、凋亡减少,并且自噬水平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胃癌 耐药性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1通过激活EGFR/STAT3信号通路对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泳 杜洪 +4 位作者 夏英 项婷婷 韦四喜 孙铭 黄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05-1711,共7页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对人胃癌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ABCA1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RT-qPCR检测25对临床胃癌组织样本中ABCA1表达情...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对人胃癌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ABCA1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RT-qPCR检测25对临床胃癌组织样本中ABCA1表达情况;RT-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BCA1在不同人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构建稳定低表达ABCA1胃癌细胞株。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测定EMT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BCA1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分级、分期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RT-qPCR结果显示ABCA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HGC-27中高表达;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敲低ABCA1能够抑制HGC-27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BCA1敲低组间质细胞标记蛋白(Vimentin、N-Cadherin)和EMT相关的转录因子(Twist、Zeb1及Snail)表达下调,而上皮细胞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ABCA1抑制了EGFR下游分子STAT3的表达,并使得EGFR及其下游分子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ABCA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且与胃癌的侵袭、迁移、EMT及不良预后相关。ABCA1可能通过调节EGFR来影响STAT3的表达及激活,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及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BCA1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索头花蓼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艳 杨烨 +6 位作者 晏娇艳 袁艳 何芸 刘敏 莫非 黄健 张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969,共9页
目的探索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PC)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AG)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识别PC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HAG相关基因,并取交集获得PC治疗HAG的潜在靶标;利用Cytosca... 目的探索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PC)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AG)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识别PC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HAG相关基因,并取交集获得PC治疗HAG的潜在靶标;利用Cytoscape 3.6.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和PC治疗HAG潜在靶蛋白的PPI网络,采用多个拓扑指标筛选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PC治疗HAG的潜在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观察PC活性成分与关键靶蛋白的结合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内外实验对PC治疗HAG的相关靶标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数据库识别出PC活性化合物及靶标,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和潜在靶蛋白的PPI网络,多个拓扑指标筛选出52个hub genes,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显示,PC通过Akt/NF-κB/NLRP3通路对HAG发挥作用。基于此,通过实验发现PC作用于HAG GES-1细胞和HAG SD大鼠后,能够减少其IL-18和IL-1β的分泌,上调Akt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少NF-κB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改善HAG炎症反应。结论PC可通过激活Akt及其磷酸化水平,抑制NF-κB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因子的表达,对HAG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为阐释PC治疗HAG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网络药理学 微阵列数据分析 分子对接 Akt/NF-κB/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间期外周血记忆T细胞和滤泡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监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岚 吴通前 +2 位作者 何菁菁 沈雪 余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在重症肌无力(MG)治疗间期,T细胞亚群和炎性细胞因子及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G并处于治疗间期的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 目的观察在重症肌无力(MG)治疗间期,T细胞亚群和炎性细胞因子及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G并处于治疗间期的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中枢记忆T(CD4^(+)CD45RO^(+)CCR7^(+))细胞、效应记忆T(CD4^(+)CD45RO^(+)CCR7-)细胞、滤泡辅助T(CD4^(+)CXCR5^(+))细胞、滤泡调节T(CD4^(+)CXCR5^(+)FOXP3^(+))细胞所占百分比情况;利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2、IL-17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ELISA检测IL-7及AChR抗体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MG患者外周血中CD4^(+)CXCR5^(+)T细胞、CD4^(+)CD45RO^(+)CCR7-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未见明显变化,CD4^(+)CD45RO^(+)CCR7^(+)T细胞明显降低,CD4^(+)CXCR5^(+)FOXP3^(+)T细胞明显增加;MG患者IL-2、IL-4、IL-12、IL-17及IFN-γ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而IL-7低于健康对照,AChR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各细胞因子水平与各T细胞亚群间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治疗间期MG患者存在较为独特的记忆T细胞和滤泡T细胞表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记忆T细胞 滤泡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促进人肝细胞mitofilin/Mic60表达抑制超氧化物生成减轻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肝病的肝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娅 范厚敏 +2 位作者 祝丽丽 林涛 任婷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研究蓝莓调控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肝病(MAFLD)体外模型中线粒体内膜蛋白mitofilin/Mic60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游离脂肪酸(FFA)诱导L02人肝细胞建立MAFLD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80μg/mL蓝莓原浆处理组、Mic60短发夹RNA(Mic60 shR... 目的研究蓝莓调控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肝病(MAFLD)体外模型中线粒体内膜蛋白mitofilin/Mic60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游离脂肪酸(FFA)诱导L02人肝细胞建立MAFLD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80μg/mL蓝莓原浆处理组、Mic60短发夹RNA(Mic60 shRNA)转染组、Mic60敲低联合80μg/mL蓝莓原浆处理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脂质沉积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蓝莓原浆对FFA处理的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ic60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FFA诱导刺激L02细胞24 h后,L02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红色脂滴沉积;80μg/mL蓝莓原浆处理的细胞存活率较高;蓝莓原浆处理组的ALT、AST、TG、TC、MDA检测结果和ROS的荧光强度显示均低于模型组,而SOD、GSH水平及Mic60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模型组.结论蓝莓促进Mic60表达,增加肝细胞SOD及GSH水平,减少ROS的生成,进而减轻MAFLD肝细胞损伤,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mitofilin/Mic60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肝病(MAF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ANRIL对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张成思 许建霞 +4 位作者 邓发滑 胡华丽 王斯奇 黄海 韦四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4-989,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ANRIL(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表达对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重组慢病毒构建下调ANRIL表达的Kasumi-1细胞(sh-ANRIL组)及其对照组细胞(sh-NC组),荧光显微镜观察慢... 目的:探讨下调ANRIL(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表达对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重组慢病毒构建下调ANRIL表达的Kasumi-1细胞(sh-ANRIL组)及其对照组细胞(sh-NC组),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对细胞的转染效率,RT-qPCR检测敲低效率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ANRIL的表达水平。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ANRIL表达对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下调ANRIL表达后Kasumi-1细胞中PI3K、AKT、p-AKT等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ANRIL在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呈高表达;重组慢病毒对Kasumi-1细胞的转染效率>90%,敲低效率为70%;CCK-8结果显示,下调Kasumi-1细胞中ANRIL表达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当DNR作用24、48、72 h,sh-ANRIL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7.40±1.49)%、(69.11±0.51)%和(91.82±1.10)%,均显著高于sh-NC组(40.69±1.70)%(P<0.05)、(58.93±1.74)%(P<0.01)和(82.93±0.37)%(P<0.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h-ANRIL组细胞凋亡率为(10.29±0.58)%,显著高于sh-NC组的(5.42±0.67)%(P<0.01),当DNR作用24 h,sh-ANRIL组细胞凋亡率为(54.41±1.69)%,显著高于sh-NC组的(38.28±1.42)%(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ANRIL组PI3K、p-AKT、PCNA、BCL-2蛋白水平较sh-NC组显著降低,而BAX蛋白的表达增加。结论:ANRIL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ANRIL是AML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RIL PI3K/AKT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20
作者 张正花 龚荣府 方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85-2890,共6页
目的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敲除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FGF2-sgRNA基因序列转入载体lenticrispv2构建CRISPR-cas9-FGF2稳转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CRISPR-cas9-FGF2稳转细胞系FGF... 目的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敲除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FGF2-sgRNA基因序列转入载体lenticrispv2构建CRISPR-cas9-FGF2稳转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CRISPR-cas9-FGF2稳转细胞系FGF2的蛋白敲除情况及相关凋亡蛋白指标和周期蛋白指标,将MCF-7细胞分为CRISPR-cas9-NC组(对照组)和CRISPR-cas9-FGF2组(FGF2基因敲除组),使用CCK-8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设计的三条FGF2-sgRNA序列均与载体lenticrispv2连接成功。(2)用Western blot检测表明FGF2-sgRNA1敲除作用更明显(P<0.0001)。(3)与对照组细胞相比,FGF2基因敲除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周期蛋白CDK2和cycli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Bax促凋亡蛋白表达升高(P<0.001),Bcl-2抑凋亡蛋白表达降低(P<0.001),Bcl-2/Bax的比值减低(P<0.0001)促进细胞凋亡。结论FGF2基因敲除后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将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细胞的增殖与分裂,并促进细胞凋亡,提示FGF2基因具有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CRISPR/cas9 乳腺癌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