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殷杰 陈蓉 肖东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EPO治疗组(EPO组),每组48只;各组大鼠分别在6 h、24 h、3 d、...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EPO治疗组(EPO组),每组48只;各组大鼠分别在6 h、24 h、3 d、7 d时各处死12只。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MMP-2蛋白及MMP-2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区MMP-2蛋白低水平表达,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及EPO组的MMP-2蛋白表达均呈增高趋势,且均在7 d时达高峰,每组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6 h外,三组间相同时间点M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7 d时EPO组与HIBD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假手术组MMP-2 mRNA呈增高趋势,但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在24 h及7 d呈现双峰,且7 d峰值较24 h峰值高,但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则逐渐升高,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时间点,HIBD组及EPO组MMP-2mRNA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 h时EPO组低于HIBD组,而7 d时则高于HI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在HIBD恢复期上调MMP-2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对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