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lmna基因对斑马鱼胚胎髓系和红系造血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候仕芳 王志华 +2 位作者 王珺 何志旭 舒莉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lmna基因下调对斑马鱼早期造血干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显微注射法将Imna基因mRNA的吗啉代反义寡核苷酸注入单细胞期斑马鱼胚胎(实验组),显微注射无意义的吗啉代寡核苷酸作为对照组。待胚胎发育至受精18、24、30、36hpf... 目的:探讨lmna基因下调对斑马鱼早期造血干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显微注射法将Imna基因mRNA的吗啉代反义寡核苷酸注入单细胞期斑马鱼胚胎(实验组),显微注射无意义的吗啉代寡核苷酸作为对照组。待胚胎发育至受精18、24、30、36hpf后收集胚胎进行实验。RT—PCR和全胚胎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斑马鱼髓系造血转录因子pu.1和红系造血转录因子gata1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pu.1和gata1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实验组pu.1和gata1蓝黑色阳性杂交信号较对照组变浅。结论:lmna基因下调会阻碍斑马鱼髓系造血干细胞和红系造血干细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马鱼 核纤层蛋白A型 转录因子 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造血干 细胞 寡核苷酸类 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溶瘤病毒细胞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显耀(综述) 何志旭 赵星(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83,共8页
溶瘤病毒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增殖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同时还具有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激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溶瘤病毒经静脉注射后引发的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以及溶瘤病毒的肿瘤靶向性差,使得临床上对肿瘤的疗效不佳。间充... 溶瘤病毒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增殖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同时还具有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激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溶瘤病毒经静脉注射后引发的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以及溶瘤病毒的肿瘤靶向性差,使得临床上对肿瘤的疗效不佳。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肿瘤趋向性、免疫抑制功能和旁分泌效应。间充质干细胞运载溶瘤病毒既可以保护病毒不被免疫系统清除又可精准将病毒递送到肿瘤病变部位,同时病毒感染可改变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谱,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间充质干细胞运载溶瘤病毒是治疗复发/难治性实体肿瘤的理想选择。本文结合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有关进展,对间充质干细胞运载溶瘤病毒治疗实体肿瘤进行综述,为间充质干细胞运载溶瘤病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间充质干细胞 实体肿瘤 肿瘤趋化性 细胞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U/BrdU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周期动力学的方法
3
作者 袁月 艾立丽 张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70-2175,218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周期S期时间(Ts)和总细胞周期时间(Tc)的方法。方法通过EdU和BrdU双重标记HEK293T细胞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仪采集荧光信...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周期S期时间(Ts)和总细胞周期时间(Tc)的方法。方法通过EdU和BrdU双重标记HEK293T细胞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仪采集荧光信号,统计整个细胞群中EdU阳性和BrdU阳性细胞个数,基于之前发表文章中的细胞周期计算公式,对其进行改进后,可精准计算出细胞的Ts和Tc时长,并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人胚胎干细胞细胞周期时长进行计算。结果根据EdU/BrdU双标记的方法计算出人胚胎干细胞的Ts为10.9 h,Tc为15.3 h。结论基于EdU/BrdU双标记法能检测出细胞的Ts和Tc时长,是一种可以精准高效检测细胞周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 BRDU 细胞周期 免疫荧光 人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扩增的NK细胞运载溶瘤呼肠孤病毒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晓庆 王念雪 +4 位作者 龙世棋 廖春香 刘金河 杨薇 赵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2-499,共8页
目的:评价体外扩增的人NK细胞能否作为呼肠孤病毒的运载细胞并探讨其临床转化应用价值。方法:体外扩增人NK细胞,用NK细胞装载呼肠孤病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呼肠孤病毒与NK细胞结合的部位。NK细胞运载呼肠孤病毒(Reo-NK)到达肿瘤细胞... 目的:评价体外扩增的人NK细胞能否作为呼肠孤病毒的运载细胞并探讨其临床转化应用价值。方法:体外扩增人NK细胞,用NK细胞装载呼肠孤病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呼肠孤病毒与NK细胞结合的部位。NK细胞运载呼肠孤病毒(Reo-NK)到达肿瘤细胞后,CCK-8法检测在中和抗体的存在下病毒发挥的溶瘤作用;qPCR法检测肿瘤细胞内病毒RNA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Reo-NK对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型(DLD-1)和野生型(CaCo-2、HT29)细胞株的杀伤效应,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NK细胞释放的穿孔素水平。结果:呼肠孤病毒主要结合于NK细胞膜上,在人AB型血清的存在下体外扩增的NK细胞可将呼肠孤病毒传递到肿瘤细胞,且传递后的呼肠孤病毒仍具有显著溶瘤活性(P<0.01);同时检测到肿瘤细胞内病毒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与NK组相比,Reo-NK组对KRAS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结直肠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均显著增强(P<0.05),穿孔素的释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扩增的人NK细胞适合作为呼肠孤病毒的运载细胞,且呼肠孤病毒能够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两者联合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可发挥更强的杀伤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自然杀伤细胞 运载细胞 结直肠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增强HepG2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远梅 曾智锐 +6 位作者 王婧雅 彭明兵 雷珊 杨宇石 兰金芝 张毅 陈腾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907,共7页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增强人肝癌细胞HepG2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芥子碱硫氰酸盐结合多耐药性相关蛋白ABCB1和ABCG2的能力,罗丹明123实验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对HepG2细胞外排药物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增强人肝癌细胞HepG2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芥子碱硫氰酸盐结合多耐药性相关蛋白ABCB1和ABCG2的能力,罗丹明123实验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对HepG2细胞外排药物能力的影响,CCK-8、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联合吉西他滨对HepG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联合吉西他滨对HepG2细胞中ABCB1、ABCG2、活化半胱天冬酶-8(Cleave caspase-8)、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可稳定结合多耐药性相关蛋白ABCB1、ABCG2,降低HepG2细胞外排药物的能力,增强吉西他滨对HepG2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P<0.05)及吉西他滨诱导HepG2凋亡的能力(P<0.05),抑制ABCB1、ABCG2蛋白表达,增强吉西他滨诱导的Bcl-2表达减少及Cleave caspase8、Bax表达增加(P<0.05)。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能靶向抑制多耐药相关蛋白ABCB1和ABCG2,增强肝癌HepG2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碱硫氰酸盐 人肝癌细胞HEPG2 吉西他滨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小分子HEP-14抗黑色素瘤细胞SK-Mel-103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刘芳 钟沁 +2 位作者 王贤 韦睿然 桂黎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392-2400,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天然小分子HEP-14对黑色素瘤SK-Mel-10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EP-14(2.5~40μmol/L)处理黑色素瘤SK-Mel-103细胞后,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 目的初步探讨天然小分子HEP-14对黑色素瘤SK-Mel-10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EP-14(2.5~40μmol/L)处理黑色素瘤SK-Mel-103细胞后,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qPCR检测CD271和STAT3基因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D271、STAT3、p-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进一步证实CD271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天然小分子HEP-14能有效抑制SK-Mel-103细胞的生长和克隆的形成(P<0.05),诱导细胞G2/M期阻滞(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和抑制细胞的迁移。HEP-14显著抑制SK-Mel-103、SK-Mel-147和SK-Mel-28细胞STAT3的磷酸化(P<0.05),下调CD271的表达(P<0.05)。结论天然小分子HEP-14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抑制STAT3的激活下调CD271的表达,从而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小分子HEP-14 黑色素瘤 SK-Mel-103细胞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荣红 贾铁文 +2 位作者 廉芳 刘杰麟 周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制备抗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m Ab),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开展其对肿瘤细胞中RecQ解旋酶的检测。方法以纯化鉴定后的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RecQ解旋酶m Ab。用秋水仙素阻断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染... 目的制备抗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m Ab),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开展其对肿瘤细胞中RecQ解旋酶的检测。方法以纯化鉴定后的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RecQ解旋酶m Ab。用秋水仙素阻断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用间接ELISA检测m Ab的免疫球蛋白(Ig)亚型与效价,用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偏振技术鉴定m Ab的生物学特性,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m Ab与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BLM、RecQ4和RecQ5的作用。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该m Ab与K562肿瘤细胞及其干细胞中RecQ解旋酶的结合。结果获得能稳定分泌抗RecQ解旋酶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6H5,染色体数目在94~104,抗体亚型为Ig G1型,腹水效价为1×10-7。该m Ab能特异性结合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抑制其与DNA的结合,并能识别BLM、RecQ4和RecQ5解旋酶,还可敏锐检测K562肿瘤细胞与肿瘤干细胞中RecQ解旋酶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获得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RecQ解旋酶m 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Q解旋酶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张望明 葛章文 +3 位作者 晏文涛 潘卫东 焦彦朝 刘杰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4-939,共6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642-1290)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642-1290)解旋酶DNA结合活性、解链活性的影响;利用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642-1290)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642-1290)解旋酶DNA结合活性、解链活性的影响;利用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642-1290)解旋酶ATPase活性的影响;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对BLM^(642-1290)解旋酶构象的影响。结果当HL-27浓度达到33.34μmol·L^(-1)时,其对dsDNA或ssDNA与BLM^(642-1290)解旋酶结合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41.35%、59.54%;当HL-27浓度达到50 μmol·L^(-1)时,其对BLM^(642-1290)解旋酶解链活性的抑制率为78.68%;当HL-27的浓度为100μmol·L^(-1)时,其对BLM^(642-1290)解旋酶ATPase活性的抑制率为43.8%。结论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27可以抑制BLM^(642-1290)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解链活性与ATPas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642-1290解旋酶 HL-27 荧光偏振 结合活性 解链活性 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技术下调早期斑马鱼胚胎lmna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丰 黄慧敏 +3 位作者 王志华 吴西军 何志旭 舒莉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90,共6页
目的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技术建立下调斑马鱼lmna基因的技术方法。方法在斑马鱼lmna基因序列中选择靶点,设计针对斑马鱼lmna基因的吗啉代寡核苷酸序列(lmna-MO),构建能特异指示lmna基因表达的lmna-EGFP-pCS^(2+)重组质粒,并通过显微注射... 目的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技术建立下调斑马鱼lmna基因的技术方法。方法在斑马鱼lmna基因序列中选择靶点,设计针对斑马鱼lmna基因的吗啉代寡核苷酸序列(lmna-MO),构建能特异指示lmna基因表达的lmna-EGFP-pCS^(2+)重组质粒,并通过显微注射方式将二者共注射入斑马鱼胚胎中,通过观察胚胎中绿色荧光表达量反应lmna基因表达量,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胚胎中lamin蛋白表达量。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斑马鱼体内lamin蛋白的表达,分别有大小为69 KD和62 KD两种蛋白表达。设计并构建了lmna-MO和重组质粒lmnaEGFP-pCS^(2+),单独注射lmna-EGFP-pCS^(2+)质粒后观察到从6 hpf到96 hpf胚胎均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二者共注射后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6 hpf至30 hpf胚胎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或消失;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胚胎内lamin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表明已成功下调了斑马鱼胚胎lmna基因表达。结论可通过lmna-MO和重组质粒lmna-EGFP-pCS^(2+)共注射方法下调斑马鱼lmna基因表达,并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反映下调效果。该方法可为深入研究人核纤层病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LMNA 基因下调 吗啉代寡核苷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提取物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器官功能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解小芬 胡光线 +7 位作者 潘露 伍徐娴 周丹 陈九琼 匡梦岚 叶兰 秦臻 许键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49-457,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黄精提取物(Polygonatum sibiricum extract,PSE)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衰老小鼠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对照组、D-gal(500 mg/kg)组、PSE低(0.5 g/kg)、中(1 g/... 目的:旨在探讨黄精提取物(Polygonatum sibiricum extract,PSE)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衰老小鼠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对照组、D-gal(500 mg/kg)组、PSE低(0.5 g/kg)、中(1 g/kg)、高(2 g/kg)剂量组。测定小鼠器官指数(胸腺、脾脏、肝脏、肾脏);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酸(UA)、尿素(UREA)、肌酐(CREA)、尿素肌酐比值(BUN/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活性;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皮肤、肝脏、肾脏、心脏、大脑、肺等器官病理学变化;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肾脏、心脏、大脑等组织中p53、p16、p21、RB、HO-1、Nrf2及Kea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gal组相比,PSE各剂量组胸腺、脾脏、肝脏和肾脏指数均升高(P<0.05);此外,在各治疗组中,PSE降低了(P<0.05)小鼠血清中CK、CK-MB、ALT、AST、ALP、UA、UREA、CREA和BUN/Scr水平,升高了eGFR(P<0.05)水平;HE及Masson染色发现,PSE能减轻D-gal对小鼠重要器官造成的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肾、心、脑中p53、p16、p21、RB、Keap1 mRNA表达升高(P<0.05),HO-1、Nrf2 mRNA表达降低(P<0.05),与D-gal组比较,PSE各治疗组小鼠肝脏、肾脏、心脏、大脑组织中p53、p16、p21、RB、Keap1 mRNA降低(P<0.05),HO-1、Nrf2 mRNA升高(P<0.05)。结论:PSE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53/p21和p16-RB通路以及Keap1/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提取物 抗衰老 p53/p21 信号通路 p16-RB 信号通路 Keap1/Nrf2/HO-1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d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海雄 李莉 +3 位作者 周艳华 任平平 何志旭 舒莉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观察g6pd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数据库和BLAST软件分别进行g6pd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和G6pd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不同时相斑马鱼胚胎中g6pd基因的表达;构建g6pd-EGFP-pCS^(... 目的:观察g6pd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数据库和BLAST软件分别进行g6pd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和G6pd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不同时相斑马鱼胚胎中g6pd基因的表达;构建g6pd-EGFP-pCS^(2+)重组质粒,并将其显微注射入斑马鱼胚胎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4、48、72 hpf斑马鱼胚胎中G6pd蛋白的表达量;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24、48、72 hpf斑马鱼胚胎中G6pd酶活性。结果:g6pd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斑马鱼与人类的G6pd蛋白质相似度为88%,斑马鱼与小鼠的G6pd蛋白质相似度为87%。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6pd基因主要表达于斑马鱼的造血组织,显微注射g6pd-EGFP-p CS2+重组质粒后观察的结果与原位杂交试验结果一致。24、48、72 hpf斑马鱼胚胎中G6pd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4±0.03、1.47±0.05、1.54±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酶活性分别为1.74±0.17、1.75±0.12、1.71±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观察到斑马鱼体内g6pd基因表达部位及其变化规律,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相斑马鱼胚胎中G6pd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为建立斑马鱼G6PD缺乏症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缺乏 葡糖磷酸脱氢酶 原位杂交 DNA 重组 质粒 基因表达 斑马鱼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b4转基因斑马鱼造血发育中rap1b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冉冉 杨小燕 +4 位作者 姬牧远 吴西军 范安然 舒莉萍 何志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为了发现在早期造血发育中关键的调控因子,利用hoxb4转基因斑马鱼研究rap1b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期明确hoxb4与rap1b在早期造血发育中的关系。方法选取过表达hoxb4的斑马鱼系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实验组(表达hoxb4-EGFP的斑马鱼),... 目的为了发现在早期造血发育中关键的调控因子,利用hoxb4转基因斑马鱼研究rap1b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期明确hoxb4与rap1b在早期造血发育中的关系。方法选取过表达hoxb4的斑马鱼系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实验组(表达hoxb4-EGFP的斑马鱼),实验对照组(表达EGFP的斑马鱼),空白对照组(野生型斑马鱼)。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将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18hpf(斑马鱼胚胎受精发育18 h)、24、30、36、48hpf胚胎中带有绿色荧光(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信号的细胞分选出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选出的细胞中的rap1b基因的表达变化;然后收集野生型斑马鱼多时相胚胎,制备rap1b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通过胚胎原位杂交观察探针在3组斑马鱼胚胎18、24、30、36、48hpf杂交信号表达部位。结果 q 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30、36、48hpf的斑马鱼胚胎的rap1b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制备了rap1b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ap1b基因在3组斑马鱼胚胎18~48hpf之间神经发育和造血发育部位都有表达。结论在过表达hoxb4转基因斑马鱼中rap1b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提示rap1b基因与hoxb4基因可能共同参与调节早期造血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发育 HOXB4 rap1b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红白血病斑马鱼异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一慧 刘庆 +5 位作者 杨小燕 王念雪 王猛 舒莉萍 何志旭 吴西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胚胎建立人红白血病(HEL)细胞异种移植瘤模型,提供研究血液肿瘤的体内行为和实用药物测试的模型。方法将HEL细胞分为空白组和CM-DiI组,CM-DiI组用活细胞示踪剂进行标记;取野生型斑马鱼培育繁殖,产胚后将胚胎置于28℃孵育4... 目的利用斑马鱼胚胎建立人红白血病(HEL)细胞异种移植瘤模型,提供研究血液肿瘤的体内行为和实用药物测试的模型。方法将HEL细胞分为空白组和CM-DiI组,CM-DiI组用活细胞示踪剂进行标记;取野生型斑马鱼培育繁殖,产胚后将胚胎置于28℃孵育48 h至破膜,将破膜后斑马鱼分为空白对照组、PBS实验组、HEL实验组,将CM-DiI组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方式移植到HEL实验组斑马鱼卵黄囊中,PBS实验组注射PBS,再将三组斑马鱼置于34℃温箱培养,通过体内外增殖实验及体内荧光观察等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将鉴定成功的斑马鱼进行阿糖胞苷药物暴露,分为50、100、200 nmol/L组及模型对照组,观察各组浓度药物暴露后异种移植瘤模型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情况。结果 CM-Dil组与空白组HEL细胞增殖状态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体内外增殖实验证实了HEL细胞在斑马鱼体内出现了增殖,而HEL实验组斑马鱼存活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PBS实验组降低(P<0.05);三个浓度的阿糖胞苷药物暴露组相对于模型对照组细胞增殖降低(P<0.05)。结论人急性红白血病HEL细胞移植入斑马鱼胚胎后可进行增殖,且增殖活动可被阿糖胞苷干预,证实异种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急性红白血病 异种移植 人红白血病细胞 阿糖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排毒汤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匡梦岚 张丽娟 +4 位作者 卢攀攀 解小芬 胡光线 沈祥春 许键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2-1468,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肺排毒汤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清肺排毒汤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穿刺注射LPS建立ALI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 目的探讨清肺排毒汤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清肺排毒汤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穿刺注射LPS建立ALI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记录小鼠存活率、肺湿干重比,HE染色观察肺损伤程度,吉姆萨染色法及血液分析仪分类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RT-qPCR法检测肺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4、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肺排毒汤高剂量组小鼠肺水肿和损伤程度,血清、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数量,肺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和肺组织TLR4、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清肺排毒汤可能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和介质释放,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排毒汤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茂琼 杨萌婷 +6 位作者 蔡姣 匡梦岚 吴莎 杨山福 张芷楠 杨小军 樊永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3-2080,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KM小鼠,4周龄,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地塞米松(DEX)治疗组(LPS+DEX),BMSCs移植组(LPS+BMSCs);后3组经气管穿刺法注入LPS建立小...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KM小鼠,4周龄,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地塞米松(DEX)治疗组(LPS+DEX),BMSCs移植组(LPS+BMSCs);后3组经气管穿刺法注入LPS建立小鼠ALI模型,建模24 h后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移植同源BMSCs,同时,LPS+DEX组经尾静脉注射DEX,连续3 d;细胞移植后第4天或DEX注射完毕后24 h,记录小鼠存活数量,检测小鼠肺功能,测肺W/D重量比;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染色观察BMSCs在肺组织中的归巢;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TLR4、MyD88和NF-κ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功能降低,肺W/D重量比、血清中炎症因子、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肺组织损伤严重;与LPS组比较,LPS+DEX组、LPS+BMSCs组小鼠存活数量增高,肺功能改善,肺组织损伤减轻,肺W/D重量比、血清炎性细胞因子、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同源BMSCs移植可以有效缓解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该研究为BMSCs同源移植治疗ALI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LR4/MyD88/NF-κ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核纤层蛋白Lamin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张衡璐 黄惠敏 +3 位作者 叶芝旭 王志华 何志旭 舒莉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目的了解斑马鱼核纤层蛋白(lamins)的重要遗传信息。方法在UCSC、Vega及Ensemble数据库上收集了不同物种核纤层蛋白家族相关蛋白质序列,利用Clustal X工具进行分析,并用MEGA 4.0软件绘制进化树;通过NCBI网站上BLAST工具将斑马鱼核纤层... 目的了解斑马鱼核纤层蛋白(lamins)的重要遗传信息。方法在UCSC、Vega及Ensemble数据库上收集了不同物种核纤层蛋白家族相关蛋白质序列,利用Clustal X工具进行分析,并用MEGA 4.0软件绘制进化树;通过NCBI网站上BLAST工具将斑马鱼核纤层蛋白的蛋白质序列与不同物种的相对应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对比,最后将人类、小鼠及斑马鱼的lamins基因信息,进行共线性分析。结果对核纤层蛋白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显示斑马鱼的核纤层蛋白与人类的相似程度高,推断lmna、lmnb1和lmnb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结论编码斑马鱼lamins的基因lmna、lmnb1和lmnb2等可能是人类LMNA、LMNB1和LMNB2等基因的直向同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核纤层蛋白 lmna基因 进化树 共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