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田绕眼果蝇触角OBP基因家族鉴定和PoOBP83a克隆分析
1
作者 董贤凤 杨惠棋 +4 位作者 陈原 谢治梅 吴渊明 刘同先 郑明辉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525,共11页
为了解冈田绕眼果蝇Phortica okadai触角中气味结合蛋白(OBPs)的多样性、进化关系、功能特征以及在嗅觉功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冈田绕眼果蝇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转录组中的OBPs家族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序... 为了解冈田绕眼果蝇Phortica okadai触角中气味结合蛋白(OBPs)的多样性、进化关系、功能特征以及在嗅觉功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冈田绕眼果蝇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转录组中的OBPs家族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序列分析,并重点对该家族中的PoOBP83a基因进行了克隆、蛋白质理化性质、基因表达量检测以及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触角转录组中存在15个具有OBP保守结构域的PoOBPs基因,大部分PoOBPs蛋白为亲水性蛋白。PoOBPs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可以将15个PoOBPs共分为5个亚家族;蛋白结构预测表明,PoOBPs均含有PBP-GOBP结构域,PoOBP83a基因编码区全长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19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15。PoOBP83a氨基酸序列中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属于Classic-C OBP家族蛋白;PoOBP83a在每个阶段均有表达,PoOBP83a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翅、口器和头部,在足、腹部和胸部的表达量最低。分子对接表明PoOBP83a与芳樟醇、苯甲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苯乙醇及吲哚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冈田绕眼果蝇的嗅觉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田绕眼果蝇 气味结合蛋白 PoOBP83a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与ITS序列的杂鳞库蚊复组(双翅目:蚊科)分子系统发育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文静 张春林 +2 位作者 陈汉彬 张晶 刘彬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1-830,共10页
使用杂鳞库蚊复组COI部分序列和ITS序列构建分子发育树,并基于COI序列计算该复组种内和种间的Kimura-two-Parameter(K2P)距离,探讨环带库蚊的分类地位和杂鳞库蚊复组内各亲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环带库蚊和杂鳞库蚊的种间K2P距离为0.24%-... 使用杂鳞库蚊复组COI部分序列和ITS序列构建分子发育树,并基于COI序列计算该复组种内和种间的Kimura-two-Parameter(K2P)距离,探讨环带库蚊的分类地位和杂鳞库蚊复组内各亲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环带库蚊和杂鳞库蚊的种间K2P距离为0.24%-0.72%,支持"环带库蚊是杂鳞库蚊的同物异名"这一观点;杂鳞库蚊(环带库蚊)和伪杂鳞库蚊、三带喙库蚊的种间K2P距离为4.41%-9.68%,同时分子系统树显示各个种分别聚类,互为姐妹群,再次证明三者互为独立的种;环带库蚊和杂鳞库蚊聚类的分支最接近树的端部,三带喙库蚊分支最接近树的基部,提示三带喙库蚊最早发生分化,而杂鳞库蚊(环带库蚊)最晚发生分化;采集自日本的三带喙库蚊种内K2P距离为0.48%-2.68%,而它们与采集自中国、印度的该种K2P距离为4.17%-6.76%,日本产三带喙库蚊聚集成一支,并与中印产地的聚类分支互为姐妹群,这些结果提示日本的三带喙库蚊有种下,甚至种级分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鳞库蚊复组 核酸序列 K2P距离 分子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洞穴动物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文静 张晶 修江帆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69-70,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洞穴动物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概况,总结了最近中国在洞穴动物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分析洞穴动物研究动态后,展望了中国洞穴生物研究的前景。并对中国洞穴动物保护提出来一些想法。
关键词 中国 洞穴动物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倦库蚊天蚕素CecB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4
作者 王吉平 张堤 +3 位作者 张春林 赵文静 张晶 翟素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5,共5页
构建致倦库蚊(贵阳株)天蚕素B2(CecB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定向克隆CecB2成熟肽序列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将成功构建的pET32a-CecB2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中经IPTG诱导表达,对IPTG诱导浓度和... 构建致倦库蚊(贵阳株)天蚕素B2(CecB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定向克隆CecB2成熟肽序列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将成功构建的pET32a-CecB2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中经IPTG诱导表达,对IPTG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优化后表达所得目的蛋白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鉴定表达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ecB2,IPTG浓度和时间优化结果为IPTG浓度为0.05mmol/L,诱导时间为3h。SDS-PAGE检测获得大小约25ku的可溶性纯化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可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说明所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ecB2能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天蚕素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促进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铁转出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婷 魏操 +3 位作者 翟素珍 邰胜燕 张春林 焦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检测α-硫辛酸(α-L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的铁调节蛋白2(IRP2)、膜铁转运蛋白1(FP1)表达的影响,探讨α-LA在PD模型大鼠黑质调节铁转出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45)。采用立体... 目的检测α-硫辛酸(α-L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的铁调节蛋白2(IRP2)、膜铁转运蛋白1(FP1)表达的影响,探讨α-LA在PD模型大鼠黑质调节铁转出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45)。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建立PD模型,假手术组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取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n=15)和PD治疗组(n=15)。PD治疗组腹腔注射α-LA 50 mg/(kg·d),连续2周,PD模型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治疗14 d后,用圆筒试验(cylinder test)测试大鼠左前肢的使用率;取各组大鼠右侧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和分布,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铁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RP2和FP1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D模型组左前肢使用率显著降低;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黑质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IRP2水平明显增加,FP1水平降低。与PD模型组相比,PD治疗组左前肢使用率明显增加;TH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黑质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IRP2水平降低,FP1水平增加。结论α-LA能够下调IRP2水平,通过IRP2/IRE通路,上调FP1水平,促进细胞对铁离子的转出,降低PD模型大鼠黑质的铁沉积,减轻6-OHDA诱导的PD模型大鼠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硫辛酸 α-羟基多巴胺 铁调节蛋白2(IRP2) 膜铁转运蛋白1(F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孤独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PSD-95蛋白表达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芬 周波 +4 位作者 文敏 罗瑜平 陈运华 艾戎 童雪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6-1750,共5页
目的观察孤独症大鼠自噬干预前后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自噬在孤独症大鼠突触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母孕期化学干预法于Wistar鼠孕12. 5 d(E12. 5)给于腹腔注射丙戊酸钠(VPA),其子代为孤独症模型组,同样方法在孕鼠E12. 5腹腔注... 目的观察孤独症大鼠自噬干预前后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自噬在孤独症大鼠突触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母孕期化学干预法于Wistar鼠孕12. 5 d(E12. 5)给于腹腔注射丙戊酸钠(VPA),其子代为孤独症模型组,同样方法在孕鼠E12. 5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其子代为正常组,通过自梳理实验、三箱实验验证模型是否成功。在出生后35~42 d(P35~P42)从孤独症模型中随机取30只分为三组:自噬增强组(Rap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5 mg/kg);自噬抑制组(3-MA组),腹腔注射3-methyladenine (5mg/kg);模型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溶剂。运用三箱实验及自梳理实验对比自噬干预前后大鼠的社会行为变化,Western blot方法对比自噬干预前后孤独症大鼠P42自噬与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成功建立孤独症模型,自梳理实验显示,模型组理毛时间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 01),与模型组(治疗后)比较,Rap组理毛时间减少(P<0. 01),3-MA组理毛时间延长(P <0. 01);三箱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及对新鲜事物偏好能力,Rap组可改善该社会能力,而3-MA组则进一步加重;(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42海马LC3-Ⅱ、Beclin 1表达减少(P <0. 05)、PSD-95表达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治疗后)比较,Rap组大鼠P42海马LC3-Ⅱ、Beclin 1表达增加(P <0. 05),PSD-95表达减少(P <0. 05),而3-MA组则相反。结论孤独症大鼠通增强自噬可调节突触发育,增强自噬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自噬 突触 雷帕霉素 3-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自噬激活p38/MEF2C通路调节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孤独症大鼠的症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瑜平 周波 +3 位作者 刘芬 艾戎 文敏 童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研究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中自噬干预前后p38/肌细胞增强子因子2C(p38/MEF2C)通路调控突触的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孕12.5 d丙戊酸腹腔注射诱导孤独症动物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或丙戊酸(VPA)处理。生理盐水组产生的后代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中自噬干预前后p38/肌细胞增强子因子2C(p38/MEF2C)通路调控突触的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孕12.5 d丙戊酸腹腔注射诱导孤独症动物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或丙戊酸(VPA)处理。生理盐水组产生的后代为对照组, VPA处理组产生的后代随机分为模型组、 5 mg/kg 3-甲基腺嘌呤(3-MA)组、 5 mg/kg雷帕霉素(Rap)自噬增强组,各组处理时间从出生第35天至出生第42天。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组织p38、磷酸化的p38(p-p38)、 MEF2C、突触小泡蛋白(SY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桥尾蛋白(gephyrin)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前额叶皮质组织SYN、 PSD-95和gephyrin的表达和分布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育及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发育落后及社交障碍,与模型组相比, Rap组能改善社交障碍, 3-MA组加重社交障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38、 p-p38、 MEF2C表达下调, SYN、 PSD-95蛋白表达上调, gephyrin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 Rap组p38、 p-p38、 MEF2C表达上调, SYN、 PSD-95蛋白水平均下调, gephyrin蛋白水平上调,而3-MA组则相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YN、 PSD-95阳性细胞数增多, gephyrin阳性细胞数减少;与模型组相比, Rap组SYN、 PSD-95阳性细胞数减少, gephyrin阳性细胞数增多, 3-MA组相反。结论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中p38/MEF2C信号通路被抑制,通过增强自噬激活p38/MEF2C信号通路可调控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孤独症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自噬 P38 肌细胞增强子因子2C(MEF2C) 突触 雷帕霉素 前额叶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