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压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生物力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石玉玲 胡祖权 +6 位作者 闵海 宋咏刚 赵雪 王赟 邱炜 吴宁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从力学生物学角度研究渗透压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 DCs)生物力学特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渗透压处理im DCs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细胞电泳仪检测细胞... 目的从力学生物学角度研究渗透压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 DCs)生物力学特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渗透压处理im DCs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细胞电泳仪检测细胞电泳迁移率的改变,荧光偏振法检测细胞的膜流动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抗原吞噬能力。结果高、低渗均会改变im DCs的F-actin结构,甚至诱导细胞凋亡。低渗组电泳率显著高于等渗组,高渗组电泳率低于等渗组(P<0.05)。荧光偏振结果显示,高、低渗均会显著降低细胞的膜流动性(P<0.05);q PCR结果发现,高、低渗会显著上调im DCs免疫表型分子CCR7、CD40、CD205、CD11a、CD11c的表达和抗原吞噬能力(P<0.05)。结论高、低渗应激会影响im DCs生物力学特性和免疫表型分子表达,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DCs的免疫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渗透压 生物力学特性 免疫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理形貌对树突状细胞伪足小体及细胞骨架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龙世棋 吴翠芳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7-297,共1页
目的在生物体内,细胞无时无刻与细胞外基质发生接触,细胞外基质的物理形貌可通过机械传导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作为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可在体内不停巡逻、识别抗原并加工提呈给T细胞,进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目前,尚不清... 目的在生物体内,细胞无时无刻与细胞外基质发生接触,细胞外基质的物理形貌可通过机械传导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作为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可在体内不停巡逻、识别抗原并加工提呈给T细胞,进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目前,尚不清楚树突状细胞巡逻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物理形貌会有怎样的感知及反应。本研究通过构建平面基底和圆柱型凹槽基底探讨不同物理形貌对树突状细胞伪足小体形成及细胞骨架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光刻和微加工技术制备圆柱型凹槽微结构;活细胞观测细胞自由迁移情况;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ctin、tubulin和伪足小体相关蛋白vinculin的表达及空间定位情况。结果活细胞观测显示,相较于平面基底,树突状细胞在圆柱形凹槽基底中表现出绕圈迁移的特点。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平面基底中树突状细胞F-actin主要位于细胞周围,tubulin主要位于细胞内部,vinculin主要位于细胞与平面基底接触部位。而在圆柱形凹槽基底中,树突状细胞F-actin、vinculin在凹槽侧壁有更为明显的聚集,tubulin则在细胞内部均匀分布。结论不同的物理形貌可以影响树突状细胞微丝及伪足小体的分布。目前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不同的物理形貌对树突状细胞迁移及吞噬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细胞骨架 免疫荧光技术 空间定位 微加工技术 圆柱形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对两种秸秆的消化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兰英 胡红元 +5 位作者 池骋 宋儒胜 陈霞 张昌容 尚小丽 吴建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6-444,共9页
本文旨在探明家蝇Musca domestic幼虫对高粱秸秆和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利用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以及不同配比秸秆饲料对家蝇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为今后产业化利用家蝇来生物降解秸秆类有机废弃物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70%高粱秸秆粉、... 本文旨在探明家蝇Musca domestic幼虫对高粱秸秆和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利用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以及不同配比秸秆饲料对家蝇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为今后产业化利用家蝇来生物降解秸秆类有机废弃物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70%高粱秸秆粉、70%麦秸秆粉和纯麦麸作为饲料,每种饲料各设置对照组、发酵组和家蝇幼虫取食组3种处理,检测并分析3种饲料各处理组中一般营养成分和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及变化;同时采用7种配比饲料喂养家蝇,观察各组家蝇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长、体重、存活率和发育历期等。结果表明:(1)3种饲料的各处理组中,一般营养成分和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均呈现:对照组>发酵组>家蝇取食组的趋势,此外除高粱秸秆组粗蛋白外,其余各组成份均差异显著(P<0.05);(2)小麦秸秆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高粱秸秆>麦麸,且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3)在相同秸秆配比条件下,高粱秸秆饲喂的家蝇其各虫态体长、体重、总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均要优于麦秸秆喂养,且总存活率和发育历期与麦麸喂养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纯高粱秸秆喂养下家蝇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在90%小麦秸秆喂养下,家蝇则无法存活。综上所述,家蝇适合作为生物转化器用于秸秆、尤其是高粱秸秆的降解,且降解效果优于单纯的微生物发酵降解,研究结果为今后规模化利用家蝇降解秸秆类有机废弃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秸秆 生物降解 木质纤维素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亮氨酸衍生物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应用
4
作者 欧沙 吴征秋 +2 位作者 谢唯 岳萍 胡祖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72-2382,共11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L‑异亮氨酸衍生物配体(C_(13)H_(19)NO_(3))与Zn(NO_(3))_(2)·6H_(2)O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_(2)(C_(13)H_(17)NO_(3))_(2)]_(n)(1)。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_(1)空间群,配体与金属离子桥...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L‑异亮氨酸衍生物配体(C_(13)H_(19)NO_(3))与Zn(NO_(3))_(2)·6H_(2)O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_(2)(C_(13)H_(17)NO_(3))_(2)]_(n)(1)。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_(1)空间群,配体与金属离子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间通过范德瓦耳斯力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在化合物1合成过程中加入罗丹明B(Rho‑B),可以得到复合材料2。荧光测试结果显示,在激发波长为370 nm时,化合物1主要是基于配体的发光,而复合物2除配体的发光外,在580 nm处出现了Rho‑B的发射峰。利用配体与Rho‑B发射峰相对强度的比值为检测信号,将复合物2应用于金属阳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能在水溶液中选择性识别Cr^(3+)离子,并且在短时间内对苯甲醛蒸气作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检测 荧光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0对人mDCs细胞骨架及其结合蛋白的影响
5
作者 夏雪 许筱莉 +6 位作者 龙金华 王赟 张世超 欧阳燕 朱贵明 胡祖权 曾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55-1859,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C-10)对人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F-ccUn结构及其结合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从新鲜的人外周血分选出CD141单核细胞,诱导培养成mDCs,用10 ng/ml IC-10处理48 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Cs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C-10)对人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F-ccUn结构及其结合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从新鲜的人外周血分选出CD141单核细胞,诱导培养成mDCs,用10 ng/ml IC-10处理48 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Cs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并通过Western b/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分析IC-10对mDCs细胞骨架结合蛋白Fas-cin-1 Cofilin和磷酸化Cofilin(p-Cofilin)的表达及其定位的影响。结果IL-IO处理mDCs后,其F-actin含量明显上升,细胞突起增加,Fascin-1和p-Cofilin的表达水平上调,而且3种细胞骨架结合蛋白的定位均发生改变。结论IL-10能够影响mDCs细胞骨及其合的定位,细胞骨架结构发生重组,为研究IL-IO对mDCs免疫学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树突状细胞 细胞骨架结构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5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的体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敏 池骋 +5 位作者 张涛 黄兰英 杨慧 国果 吴建伟 尚小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9-709,共11页
为探明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的体外活性和酶稳定性,本文对家蝇Serpin15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并对纯化后的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进行了酶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家蝇Serpin15基因ORF框全长为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理论... 为探明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的体外活性和酶稳定性,本文对家蝇Serpin15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并对纯化后的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进行了酶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家蝇Serpin15基因ORF框全长为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1076.63 Da,有信号肽和一个标志抑制活性的功能结构域RCL反应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erpin15,经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重组蛋白酶特性研究发现,家蝇重组Serpin15蛋白对胰蛋白酶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将重组Serpin15蛋白经20~60℃热处理15 min,或经pH 6~10过夜处理,或经50℃和pH 8处理后室温存放15~90 min,重组蛋白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均仍大于70%。研究结果为家蝇Serpin15蛋白的免疫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实验基础,也为有害昆虫杀虫剂的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Serpin15基因 原核表达 抑制活性 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