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毛发中常见毒品及代谢物的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顺琴 唐美 +5 位作者 黄江 王杰 王爱民 朱发泽 刘玉波 罗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4,共7页
建立了超声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毛发中常见毒品及代谢物含量的方法。称取洗涤(水、二氯甲烷、丙酮依次振荡洗涤各1次)并晾干后的毛发样品40~60mg,将其剪成约1mm小段,加入3.2mm的破碎珠6颗,冷冻破碎5min;再... 建立了超声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毛发中常见毒品及代谢物含量的方法。称取洗涤(水、二氯甲烷、丙酮依次振荡洗涤各1次)并晾干后的毛发样品40~60mg,将其剪成约1mm小段,加入3.2mm的破碎珠6颗,冷冻破碎5min;再称取破碎后的毛发样品20mg,加入1mL甲醇,于0℃冰水浴中超声提取20min,上清液用0.25μm有机滤膜过滤,滤液供UHPLC-MS/MS测定。结果显示:O^(6)-单乙酰吗啡(6-AM)、吗啡(MOR)、氯胺酮(K粉)、甲基苯丙胺(MAMP)、苯丙胺(AMP)、可卡因(COC)、苯甲酰爱康宁(BZE)、3,4-亚甲双氧甲基苯丙胺(MDMA)、3,4-亚甲双氧苯丙胺(MDA)、3,4-亚甲双氧乙基苯丙胺(MDEA)、可待因(COD)、去甲氯胺酮(NK)、Δ^(9)-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二酚(CBD)、大麻酚(CBN)等15种目标物的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BZE、THC、CBD、COC、CBN的检出限(3S/N)均为0.001ng·mg^(-1),6-AM、MOR、K粉、MAMP、AMP、MDMA、MDA、MDEA、COD、NK的检出限(3S/N)均为0.004ng·mg^(-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3个浓度水平的空白样品溶液进行测定,回收率为73.3%~97.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4.3%~14%。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测定结果与司法鉴定技术规范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超声提取 毛发 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控图在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时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波 王爱民 +4 位作者 陈顺琴 黄江 王杰 罗鹏 朱发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乙醇是一种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对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研究表明,饮酒后,由于乙醇的麻醉作用,人的中枢神经活动会变得迟钝,并延及运动神经和末梢神经,使手足活动迟缓,生理机能减退,视力、听力等感知能力下降~([1])。
关键词 麻醉作用 功能障碍性 机能减退 脑脊髓 质控图 损害作用 感知能力 中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事故重建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成铭 范颖 +4 位作者 邹冬华 王金明 李正东 陈忆九 仲梁维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87-1792,共6页
为提高交通事故的重建精度,对行人的颅脑损伤风险进行分析。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事故车辆多刚体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取最优近似解,运用优化软件ISIGHT和多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建立耦合模型,精确重建人-车碰撞运动学响应,最后... 为提高交通事故的重建精度,对行人的颅脑损伤风险进行分析。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事故车辆多刚体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取最优近似解,运用优化软件ISIGHT和多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建立耦合模型,精确重建人-车碰撞运动学响应,最后采用THUMS有限元假人模型对颅脑损伤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事故车辆逆向重建效果良好,优化后的人车运动学行为与监控视频一致,假人的头部损伤部位和损伤情况与伤情报告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重建 3D激光扫描技术 多刚体动力学 遗传算法 有限元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伤评分与眼球结构参数在眼外伤愈后视力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智露 王杰 +2 位作者 夏文涛 陈捷敏 郝虹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眼外伤评分(OTS)、初诊视力与眼球结构参数在眼外伤愈后视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2015-06/2021-06受理并出具明确鉴定意见的眼外伤者302例302眼,根据眼外伤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分组,Ⅰ组63例63眼,... 目的:探讨眼外伤评分(OTS)、初诊视力与眼球结构参数在眼外伤愈后视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2015-06/2021-06受理并出具明确鉴定意见的眼外伤者302例302眼,根据眼外伤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分组,Ⅰ组63例63眼,BCVA<3.7;Ⅱ组70例70眼3.7≤BCVA<4.5;Ⅲ组78例78眼,4.5≤BCVA<4.9;Ⅳ组91例91眼,BCVA≥4.9。另选取纳入的眼外伤者健眼77例77眼作为对照组即Ⅴ组。分析纳入研究对象的眼外伤愈后BCVA和眼球结构参数及其相关性,并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预测眼外伤愈后视力的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结果:纳入眼外伤者初诊视力、OTS评分、眼外伤愈后角膜分级、晶状体分级、眼底分级、视神经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外伤愈后BCVA均存在相关性(P<0.01)。除中央视网膜厚度外,各组眼球结构参数均有差异(P<0.001)。SVM模型较RF模型预测眼外伤愈后视力的准确率高,误差在0.15以内者准确率达80%以上。结论:OTS评分与眼球结构检查可为眼外伤后视觉功能障碍的法医临床鉴定提供有效信息,在鉴别伪装视觉功能障碍中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眼外伤评分 眼球结构参数 视力预测 法医临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