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甲基汞和硒代蛋氨酸联合暴露对大鼠体内汞的蓄积和毒性影响
1
作者 何姣姣 涂成龙 戴智慧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用氯化甲基汞和硒代蛋氨酸对大鼠进行暴露,为进一步研究汞和硒在生物体内的蓄积作用及其在体内的生物转运机制提供重要支持。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ol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CVAFS)检测大鼠汞含量;氢化物发生... 本研究旨在通过用氯化甲基汞和硒代蛋氨酸对大鼠进行暴露,为进一步研究汞和硒在生物体内的蓄积作用及其在体内的生物转运机制提供重要支持。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ol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CVAFS)检测大鼠汞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ydride occurrence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HG-AFS)检测大鼠硒含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Bonferroni法分析大鼠中汞和硒分布的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分析各组之间肝肾功能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之间雄鼠的汞和硒蓄积量高于雌鼠,相同性别内大鼠对汞和硒的蓄积量大小为肾脏>肝脏>脑>毛发≈粪便,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汞蓄积量逐渐增加,硒暴露组大鼠肝、肾、脑中硒的蓄积量在30~60 d内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而到90 d时出现了回落的现象;硒汞联合暴露组中相同汞暴露情况下,随着硒暴露剂量增加各组织汞蓄积量也增加;补硒后,汞和硒蓄积量都有所增加,但汞蓄积量低于单汞组;从生化指标和病理观察看,与对照组相比,单汞组和中硒高汞组的大鼠组织损害程度较为严重,单硒组损害程度最轻。综上所述,硒汞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在组织中汞和硒的蓄积分布,硒共暴露以及补硒能促进各组织对汞的吸收,其结果受硒汞暴露量和补硒浓度的影响;汞和硒蓄积量能影响大鼠各组织病理改变程度以及肝肾功能,汞蓄积量越高对组织的损害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燃煤烘烤后含氟辣椒氟的人体吸收和健康风险阈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彤彤 王文台 +4 位作者 杨俊林 秦旭 杨婷 王建莹 涂成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辣椒在敞煤烘烤过程中对氟化物具有显著的富集能力,被认为是我国西南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人群主要的暴露途径。为探究烘烤后辣椒中氟化物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差异,本研究模拟敞煤烘烤辣椒的过程,观测辣椒氟含量随烘烤时长的富集变化,应用生理... 辣椒在敞煤烘烤过程中对氟化物具有显著的富集能力,被认为是我国西南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人群主要的暴露途径。为探究烘烤后辣椒中氟化物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差异,本研究模拟敞煤烘烤辣椒的过程,观测辣椒氟含量随烘烤时长的富集变化,应用生理原理消化法(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PBET)进行体外消化,并以美国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的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不引起健康风险(THQ<1)为基准,推导含氟化物辣椒最大日摄入量。结果表明,辣椒在敞煤烘烤过程中对氟化物具有显著的富集作用,最高值达到91.52 mg·kg^(-1),相比对照组增加了13倍~51倍,烘烤后辣椒氟含量23.19~91.52 mg·kg^(-1)均超过我国限值标准(1.0 mg·kg^(-1))(P<0.01),且辣椒中氟含量与燃煤烘烤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2,P<0.01);辣椒中氟经胃肠消化后,溶出量随着燃煤烘烤时间增加而增加,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肠:r=0.951,P<0.01;胃:r=0.949,P<0.01),胃阶段与肠阶段溶出浓度呈正相关(r=0.960,P<0.01),但燃煤烘烤时长未显著影响辣椒中氟化物溶出比例,即实际可吸收量比值(64%~83%)与烘烤时间不相关(P>0.05);辣椒中氟在不同的消化阶段生物可给性的大小为胃阶段(53.46%)>肠阶段(19.3%)(P<0.01),辣椒中氟的消化溶解主要在胃阶段;此外,随着烘烤时间的增加,食用燃煤烘烤后辣椒的健康风险阈值持续降低(r=-1,P<0.01),其中儿童健康风险阈值最小。基于生物可给性,各人群食用燃煤烘烤富氟辣椒的健康风险阈值约提升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健康风险评价 生物可给性 燃煤烘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通过ROS/JNK/AP-1通路诱导大鼠切牙成釉器细胞AE2蛋白表达上调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洪玥 杨进 +3 位作者 刘霞 姚杰 林昌虎 涂成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6-265,共10页
探究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混合液(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3∶1)对雄性大鼠切牙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切牙成釉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与阴离子交换蛋白2(anion ... 探究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混合液(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3∶1)对雄性大鼠切牙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切牙成釉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与阴离子交换蛋白2(anion exchanger 2,AE2)表达的影响。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100 mg·kg^(-1)·d^(-1))、中(50 mg·kg^(-1)·d^(-1))、低(25 mg·kg^(-1)·d^(-1))二氧化硫衍生物混合液染毒组、高剂量二氧化硫衍生物混合液+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染毒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以2 mL·kg^(-1)每日行腹腔注射一次,高剂量+NAC组每次腹腔注射前30 min予200 mg·kg^(-1)NAC水溶液灌胃再施予高剂量组相同染毒操作,连续4周。取大鼠下颌骨切牙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测定。剥离包绕切牙根部的下颌骨分离成釉器细胞,以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釉器细胞MAPKs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AE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低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切牙组织多类抗氧化指标及过氧化产物含量的改变均不具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染毒组较对照组大鼠切牙组织SOD活性、GSH-Px活性及GSH含量下降、MDA、R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二氧化硫衍生物剂量升高,各组大鼠成釉器细胞p-p38 MAPK/p38 MAPK及p-ERK/ERK水平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而中、高剂量组p-JNK/JNK水平明显升高,AP-1蛋白发生核转位分布,AE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S抑制剂NAC能使高剂量下AP-1蛋白核转位情况得到改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高剂量二氧化硫衍生物暴露下引起的p-JNK/JNK水平升高及AE2蛋白表达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混合液可造成大鼠切牙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通过ROS/JNK/AP-1通路诱导切牙成釉细胞AE2表达上调,具有干扰成釉器细胞成釉功能的潜在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 成釉器细胞 氧化应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激活蛋白-1 阴离子交换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