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安顺地区蛇源裂头蚴分离株的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金福 刘艳丹 +1 位作者 陈艳 裘学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6-382,共7页
目的对贵州省安顺地区蛇源裂头蚴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的分析。方法采集贵州安顺地区4种常见野生蛇(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灰鼠蛇)来源的裂头蚴,分别提取各裂头蚴基因组DNA,PCR扩增ITS1和cox1基因,所得PCR扩增产物... 目的对贵州省安顺地区蛇源裂头蚴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的分析。方法采集贵州安顺地区4种常见野生蛇(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灰鼠蛇)来源的裂头蚴,分别提取各裂头蚴基因组DNA,PCR扩增ITS1和cox1基因,所得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并T-A克隆后测序。运用ClustalX1.81生物分析软件,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所录迭宫属绦虫和其它属绦虫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并应用软件MEGA 6.0构建系统发育树(邻位连接法)。结果成功扩增出8株裂头蚴的ITS1和cox1基因序列,ITS1大小为822~863bp,cox1大小为404~415bp,与预期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基于ITS1和cox1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与所有的猬迭宫绦虫均构成同一亚群,总分支的自展值高于50%,二者在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呈现基因多态性。对8株裂头蚴ITS1和cox1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ITS1的同源性为70.27%~82.84%,而cox1的同源性为95.63%~99.50%,显示cox1的同源性高于ITS1。已向GenBank提交ITS1和cox1新序列各一条,登录号分别为KF990161和KJ418421。结论贵州安顺地区不同蛇源裂头蚴分离株之间存在基因多态性。从总分支的自展值来看,cox1比ITS1更适合用于种内遗传多态性研究,ITS1适合做定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基因 种系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表达的家蝇β-葡萄糖苷酶生物学活性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姝 胡蓉 +5 位作者 黄健 吴建伟 国果 付萍 修江帆 尚小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8-916,共9页
克隆家蝇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beta-glucosidase,BG)基因,建立两种原核表达体系和一种真核表达体系,分别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比较不同表达体系对其表达水平及重组蛋白酶学性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家蝇BG酶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BG... 克隆家蝇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beta-glucosidase,BG)基因,建立两种原核表达体系和一种真核表达体系,分别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比较不同表达体系对其表达水平及重组蛋白酶学性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家蝇BG酶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BG酶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BG酶基因成熟肽的基因片段,分别采用表达载体pET-28a(+)和pEGX-4T-1构建原核表达体系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在65 kDa附近均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证实重组质粒在其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命名为MDBG-1蛋白和MDBG-2蛋白。同时选用真核表达载体pPICZa A构建酵母分泌型表达体系在酵母细胞GS115中获得稳定的表达,将其命名为MDBG-3蛋白。采用七叶苷平板法和DNS法对三种表达体系所重组表达的蛋白进行酶活性鉴定和检测,显示3种表达体系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均具有BG酶活性,其酶活力有所不同,且真核表达体系所表达的蛋白酶活性最高。本研究对家蝇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发现新的有效纤维素酶体系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Β-葡萄糖苷酶 异源性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猬裂头蚴27kD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焦梦涵 刘艳丹 +1 位作者 陈艳 李金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克隆、表达猬裂头蚴27kDa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CP)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蛇源猬裂头蚴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27kDa半胱氨酸蛋白酶(27kDa CP)基因,克隆入pMD-19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27kDa-CP基因亚克... 目的克隆、表达猬裂头蚴27kDa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CP)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蛇源猬裂头蚴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27kDa半胱氨酸蛋白酶(27kDa CP)基因,克隆入pMD-19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27kDa-CP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pET-28a(+)-27kDa-CP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Transetta(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27kDa CP。用镍离子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并运用NCBI和ExPASy等有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27CP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 CP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 011bp,去除信号肽序列长954bp,登录到GenBank,获得登录号ANA52569。该基因编码一个含317个氨基酸的蛋白多肽,属于Peptidase_C39_like超家族,理论分子量约35 669.9Da,等电点5.92。pET-28a(+)-27kDa-CP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经纯化后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与预期大小相符,且与猬裂头蚴感染阳性血清有较好的结合反应。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猬裂头蚴27kDa CP基因,获知CP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生物信息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猬迭宫绦虫 裂头蚴 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姝 胡蓉 +5 位作者 黄健 吴建伟 国果 付萍 修江帆 尚小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0-939,共10页
克隆家蝇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beta-glucosidase,BG)基因并建立原核表达体系,检测其表达产物的活性,了解家蝇内源性BG酶特点,为进一步解释家蝇极强环境适应能力和发现新的种群控制措施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以草地贪夜蛾等结构信息相对... 克隆家蝇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beta-glucosidase,BG)基因并建立原核表达体系,检测其表达产物的活性,了解家蝇内源性BG酶特点,为进一步解释家蝇极强环境适应能力和发现新的种群控制措施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以草地贪夜蛾等结构信息相对完整且研究较为透彻的6种代表性昆虫的BG酶基因序列为参照对象,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PCR的方法,从家蝇cDNA中克隆得到BG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采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原核表达体系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BG酶基因的融合蛋白。采用七叶苷平板显色法和DNS法检测表达体系融合蛋白的酶活性,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的分析。家蝇体内克隆得到了长度为1933 bp的家蝇BG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推导其为5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多肽。重组原核质粒经诱导表达后,在65 kDa附近均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证实重组质粒成功表达。重组表达的家蝇BG酶兼具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BG的酶活性。家蝇BG酶是一种新的多功能纤维素酶,是昆虫纤维素酶研究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Β-葡萄糖苷酶 克隆 异源性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A)的克隆表达及细菌结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嫚 王宇 +5 位作者 胡亚 修江帆 王涛 彭建 尚小丽 吴建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151,共7页
对家蝇PGRP-S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以及研究其重组蛋白与细菌结合能力。从构建的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到PGRP-SA基因,以cDNA质粒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PGRP-SA基因完整编码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 对家蝇PGRP-S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以及研究其重组蛋白与细菌结合能力。从构建的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到PGRP-SA基因,以cDNA质粒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PGRP-SA基因完整编码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构建pET-28a(+)-PGRP-SA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蛋白纯化。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PGRP-SA在家蝇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PGRP-SA重组蛋白进行微生物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GRP-SA基因ORF全长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22.8 k D,等电点9.11,具有保守的PGRP结构域。成功构建了pET-28a(+)-PGRP-SA重组质粒,蛋白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证明纯化蛋白与预期大小相符。PGRP-SA在家蝇3龄幼虫血淋巴、脂肪体、前肠、中肠、气管、马氏管都有表达,血淋巴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后肠无表达,由此说明PGRP-SA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性。PGRP-SA重组蛋白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合,与白色念珠菌不能结合。成功表达及纯化家蝇PGRP-SA蛋白,证实家蝇PGRP-SA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先天免疫 肽聚糖识别蛋白 原核表达 微生物结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亚洲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肝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士刚 牟荣 +3 位作者 张科 杨林 郎书源 包怀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6-331,342,共7页
目的分析亚洲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后囊尾蚴寄生处肝脏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yl proteinase 3,Caspase-3)的表达变化情况,为探讨Caspase-3在亚洲带绦虫感染致乳猪肝损伤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采自贵州省都... 目的分析亚洲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后囊尾蚴寄生处肝脏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yl proteinase 3,Caspase-3)的表达变化情况,为探讨Caspase-3在亚洲带绦虫感染致乳猪肝损伤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采自贵州省都匀市良亩乡的亚洲带绦虫孕节解剖后,以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并离心收集虫卵。20d龄约克施格杂交乳猪12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头,实验组以定量虫卵15万个/头灌胃感染,于感染后第15d和第75d解剖乳猪,取实验组囊尾蚴寄生处肝组织和对照组对应部位肝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定性定量分析Caspase-3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mRNA水平、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进一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spase-3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部位进行分析和定位。结果感染后第15d,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Caspase-3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1),免疫印迹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实验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8,P=0.004);此外,实验组感染后第75d的Caspase-3mRNA水平、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实验组感染后第15d的样本(P=0.018,P=0.003,P=0.00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aspase-3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肝细胞胞质中,呈黄色或棕黄色。感染后第75d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spase-3在亚洲带绦虫感染早期的乳猪肝组织中低表达,而感染晚期正常表达,提示Caspase-3可能参与了亚洲带绦虫致乳猪早期肝损伤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乳猪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